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最牛網誌作者Zola暗訪最牛"釘子戶"

[複製鏈接]

1074

主題

2690

帖子

173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7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rsdent 發表於 2007-3-30 09: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www.zuola.com/weblog/?p=750



在我的新聞敏感性和企圖一夜成名的慾望的驅動下,我星期一中午喝完朋友雄的喜酒後,到婁底市轉(A73)火車到貴陽市,然後從貴陽市轉火車(5608)到重慶市,星期三的凌晨終於像一顆瘋狂的石頭一樣滾到了重慶,準備利用私人BLOG來報道重慶九龍坡區楊家坪的"最牛釘子戶"事件。



眾所周知,這種涉及官方政府的新聞肯定會有一些報道不能面世,或者新聞稿件被不知名的"相關部門"的要求下刪除。之前在新浪有一個BLOG在全程24小時報道,但後來那個BLOG消失了。所以我意識到這是一次機會,我決定千里迢迢來重慶明查暗訪,企圖了解多方觀點。這也許是一個於公於私都非常有益的舉動。於公,可以讓更多的人了解到政府是不是依法辦事的政府,拆遷戶的戶主吳蘋和楊武是不是守法的公民;於私,如果我因此花上幾天時間加上幾百塊錢路費而名聲大振的話,我將來可以有更多的社會資源用來成就一番事業。如果你能理解,請留言支持我。



從重慶火車站坐207到達楊家坪站,然後去吃米粉,順便和米粉店老闆交流了一下。米粉店老闆所了解到的是,據說吳蘋他們索價2000萬,房地產管理局在報紙上說"不會接受漫天要價",米粉店老闆認為釘子戶的戶主做得太過份了。我吃完又麻又辣的米粉后,在他們指的方向下繼續找"釘子",結果碰到一個正拿著報紙去上班的男青年,他說讓我跟他走就行。我詢問他的看法,他表示支持吳蘋和楊武,他還告訴我,吳蘋他們的父輩是人大代表。快到釘子戶大坑的時候,他指給我看透過房子與房子之間的空隙看到的楊武的房子頂上的國旗,然後他就與我分手了。我於是找制高點拍攝這一奇景,結果發現旁邊有一個輕軌站台,叫楊家坪站。重慶沒有地下鐵,只有這種"地上鐵",叫輕軌。我登上站台後才發現,楊武之所以在自家房頂上放一個寫著"公民的合法私有財產不受侵犯"的白條幅,是因為這個白色條幅會讓來來往往的輕軌乘客看到,並且許多乘客在站台上以那個房子為背景用手機拍照留念。這也就是重慶釘子戶之所以聲名遠揚的重要因素之一。並且這塊區域是一個黃金區域,附近有一個步行街,輕軌站也帶來許多人流,這塊區域更顯得寸土寸金了。誰都知道,在上海、北京、廣州和深圳等有地鐵的城市,擁有地鐵站出口的便利的商品房就會特別貴。



我從站台上拍了幾張照片后,然後繞到工地的圍牆的大門口附近,也就是楊武的房子背向的那邊。門口緊閉著,門內有六七個穿保安制服的人在裡面聊天。門上面有一塊牌子,上面寫著"施工場地,為了您的安全,未經引領允許,不得進入",我轉了一圈,可能是去得太早的緣故,沒有發現記者蹲守。然後我買了四份不同的報紙,找了一個地方坐下來慢慢看,結果沒有發現與"最牛釘子戶"的報道,旁邊有人告訴我,昨天的報紙就有報導。後來,來了一個五六十多歲的老人,我以為他也想看報紙,我就把另一份報紙遞給他,他沒看,於是我問他知不知釘子戶的事,想不到他居然不正面回答我,而是說了一句很讓我震撼的話:" 啥子釘子戶哦,那是當官的給他們起的名字!"這讓我很驚奇,我於是掏出手機打開錄音功能,我求他再說一次以便我將這麼深刻的說法放到網上給人聽聽,可是他說,錄音我就不講了,然後告訴我"他們只是維權"就走開了。原來他們以為我是記者了。後來,又來了一位抱著孫子的退休教師,她告訴我,吳蘋他們沒有什麼背景,長輩不是人大代表,楊武的兒子在讀書(應朋友們提醒,已經隱去兒子的相關介紹,請轉載的朋友相應改動一下)"。楊武一家在那裡開火鍋店是開得最早的,生意是最好的,他們沒有開價2000萬,他們的房子被估價250萬,房地產開發商加100萬價,共是願意支付350萬給釘子戶,但他們只要求"原地點,原面積,原朝向"的房子,他們不要錢。她還告訴我,她說她以前在鐵馬集團的房子也是被恐嚇下拆遷的,當時是"工人下崗、幹部撤職"的行政手段讓他們屈服的,楊武他們之所以敢硬頸,就是因為他們是個體戶,不受體制內的脅迫。



後來,我再到楊家坪站台上時,發現有些人在討論"釘子戶",我於是站在旁邊聽。原來是兩個有類似遭遇的人在訴說,一個是64歲的渝中區的老太,她的有房產證的房子在渝中區化新村的房子被要求以低於市場價3000元/平800元的2200元/平的補償價拆掉,安置房卻是比補償價還要貴的尾房;另一位先生是戴軍功章的48歲的陳先生,來自珠海。他的八層樓的房子在哄騙和毒打后被拆掉了,還有集資款被吞了,上訪到北京,被一封"來事項轉送告知單"推到廣東省信訪局,廣東省信訪局開了介紹信到"珠海市信訪局",結果珠海市信訪局連信封都不打開,看都不看就報警了,他只好離開。他看到鳳凰衛視報道了"重慶釘子戶",所以趕過來看能不能守到記者讓記者報道一下。他們問我是不是記者,我說我不是,我只是弄了一個個人網站,我的網站的內容不會被刪除。我說我想看一下相關資料,於是,陳先生帶我去他那裡拿U盤裡的資料,然後劉奶奶也說要我去化龍橋看一下,看能不能也報道一下。於是劉老太和我一起去陳生下塌的地方,拿了一些資料,看了一些照片,我決定幫他發在我的網站上,利用SEO技術讓更多的人知道這些事情。我拿了資料要走的時候,陳生掏出幾百塊錢塞給我,說是給我的路費。我從來沒有見過這種場面,我從來沒有想過幫人家發稿子就能拿錢,我堅持不要,我說我只是出於正義感而幫你,也不一定有什麼效果,我說你要感謝我,就請我吃飯吧。他同意了。其實,我的真實想法是,我若收了他的錢,那我和藍成長有什麼區別?收了第一次辛苦費,也許我還會去收第二次,這會離我展現正義感的初衷會越來越遠。



告別了陳生,我和老太坐車去化龍橋。我接到陳生的電話,說是要幫我訂一個房間,我也就心安理得的接受。反正我也要在九龍坡呆幾天報道釘子戶的事件。



在車上遇到一位中年教師,他用普通話告訴我,釘子戶確實沒有背景,但他們抓住了政府的軟肋。這件事的關鍵的關鍵是,地產商還沒有獲得所有拆遷戶的同意就擅自破土動工,政府監管失職;還有就是,九龍坡區沒有一塊綠地,這塊地在規劃中是公園,但政府賣給房地產開發商建造商品房,這是政府不對。這才是19號下判決,本應該在22日的時候就拆除,但至今仍未拆除的真正原因,這裡面有內幕交易。他還說,並且還有搞笑的不合理的地方是,本來是房地產商應該上法院告楊武吳蘋夫婦,但居然原告是九龍坡房管局。也就是說,本來是房子可賣可不賣的民事糾紛變成了行政訴訟。



到了化龍橋,那裡一片狼籍,很多信宅樓都空了,還有百分之十的住戶由於無處可去而不得不留在那裡,都是一些老頭老太,他們"擺開龍門陣",跟我講,政府用"嚇哄騙"的手段讓他們服從,而且有不戴肩章的穿制服的人打人,不按市場價給補償,安置房又是舊房。他們說他們的聲音無法發出,所以希望我寫寫放在網上。我拍了一些照片



精彩圖片我稍候去網吧上傳。我先用GPRS上網發了文字再說。歡迎轉載,本站所有文章不制止商業轉載,只需署名和註明出處。推薦使用標題:最牛網誌作者Zola暗訪最牛"釘子戶"。歡迎關注本站的後續報道。
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每一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3 11: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