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葉鵬飛:胡錦濤的政治意圖和實力

[複製鏈接]

1074

主題

2690

帖子

173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73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arsdent 發表於 2007-3-27 18:0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自周末北京閃電公布由浙江省委書記習近平接替韓正出任上海市委書記后,中共連續宣布了六個省市的一把手新人選。可以說,今秋十七大的重大人事布局已經揭開帷幕,接下來還有11個省市一把手的任命等待揭曉。

  對十七大的觀察,一個經常被提及的線索便是總書記胡錦濤的人事思路。由於其共青團背景,外界在解讀地方一把手變動時難免根據多少團系人物上馬,來判斷胡錦濤的政治意圖和實力。

  北京在下決心拿掉原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后,所造成的政治效果除了是震懾對中共中央陽奉陰違的地方諸侯,更實在的意義在於削弱了非團系勢力在人事安排上討價還價的餘地。

  外界因此順理成章地推測,胡錦濤應當乘勝追擊,接任上海一把手的人選必然來自團系,習近平接掌上海故而才讓外界感到意外,並衍生了多元解讀。

  不少觀察家認為,非團系的習近平空降上海,代表了胡錦濤對黨內其他政治勢力的妥協。也有意見認為,這是胡錦濤作為最高領導,在用人上必須採取「五湖四海」的方針,以平息非團系政治勢力的不滿。

  這些看法都有依據。中組部部長賀國強在宣布習近平任命時,強調這個決定是「中央從全國工作的大局出發」所做出來的。大局是什麼?大局應該是團結黨內不同勢力,鞏固中央權威,穩定全局。

  在團結和穩定背後,隱含著更深的用心。對胡錦濤而言,貫徹以人為本的「和諧社會」路線,需要長期的努力。按照逐步建立的黨內人事制度,已經快完成一屆總書記任期的胡錦濤只剩下五年多一點的時間,確保在現有體制下任命的接班人能繼續既有路線,應該是十七大人事布局的根本戰略思考。

  從這個戰略思考出發,出身共青團的胡錦濤從自己熟悉的系統里尋找接班人,顯然符合政治邏輯,畢竟共青團本來也就是中共幹部的培育中心。為確保來自團系的接班人能順利開展工作,事先在重要崗位安排團系人員自是題中應有之意。

  然而考慮到中共本身的政治現實和團結穩定的需要,人事安排也不能不考慮黨內其他勢力的利益。這一思路體現在至今為止的地方一把手人事任命上,可以發現團系主導欠發達省份(他們來自山西、遼寧、廣西、西藏、新疆、青海),而由前總書記江澤民時代所任命,以非團係為主的沿海發達省份的基本人事格局,仍然被巧妙地保留著。

在以團系人馬為主的前一波地方一把手任命后,可以預見非團系人馬將在新一輪的人事安排中出線。由習近平而非原來傳說的團系幹部如統戰部長劉延東或江蘇省委書記李源潮接管上海,正是這一思路的結果。

  政治原本就是妥協的藝術,不同利益團體根據本身的實力和需要,在協商交換的過程中達致彼此都能夠接受的結局。胡錦濤要在維持團結穩定中確保自己屬意的人選接班,必然要與黨內其他勢力進行高明的政治交換,一來在過程中安頓接班人的潛在競爭對手,二來在維持黨內基本權力格局中獲取大家一致認可接班人選。

  賀國強在對上海黨政幹部宣布習近平的任命時強調,「胡錦濤總書記就加強上海市領導班子建設」作了「重要指示」,要求上海乾部認真學習貫徹,透露了胡錦濤在這輪高層人事布局中所扮演的強勢角色。

  可以說,十七大人事布局的戰略中心離不開確立下任總書記的接班人選。剩餘的11個省市一把手人選,新一屆政治局的人員組成,應該都是為這一戰略目的服務。在十七大推出來自團系的接班人選,正是目前種種政治交換所要達到的關鍵戰略目標。

聯合早報
自由自在,享受生活每一天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0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