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拿淘汰戰機當"外交"禮物 只為"鞏固邦誼"

[複製鏈接]

9777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積分
1200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dullbird 發表於 2007-3-26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圖片說明:台灣當局想通過出售淘汰的F-5E戰機來拓展「邦交」。
台灣當局通過出售軍火「搞外交」,哪怕只賣1美元
國際先驅導報特約撰稿齊海宜發自北京 繼前不久向美國採購400多枚先進空空、空地導彈后,台灣當局又準備出新招對其武器庫進行更新換代。這次的如意算盤是賣掉一批已淘汰的舊軍機,以便為接收新裝備騰地方。
據台灣《自由時報》透露,台當局正考慮出售40餘架封存在花蓮佳山基地洞庫中的F-5E戰機,菲律賓、墨西哥、巴拉圭和智利等國已通過各種渠道表示了購買興趣。
處理舊軍火很頭疼
近年來,台當局以安全為由,加大新式武器裝備的研製、生產和採購力度,特別是在採購費投入上不惜血本,數度成為全球軍火市場最大的買主。更新換代頻繁讓台軍武器庫中充實了新式裝備的同時,也令台軍對如何處理過時廢舊武器頗為頭疼。
自行銷毀是台軍採用過的一種方法,但實施起來並不輕鬆。台軍官員曾私下透露,島內現有100多個彈藥庫存放過期彈藥,但負責拆彈這一高危作業的專業士官缺員嚴重,加之彈藥庫年久失修、管理不善,使得這些彈藥庫就像100多個「不定時炸彈」,不時發生爆炸事故。
因此,出售舊軍火對台軍來說不失為一種方法。
賣軍火不為牟利
據台灣媒體披露,從20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台駐各「邦交國」的代表們就已開始「縱橫四海」,大搞「軍援外交」,秘密通過各種非正式渠道對外輸出軍品與軍火。他們這樣做不為盈利,而是為了鞏固「邦交」或是拓展「外交」。
比如上個世紀60年代台灣與馬來西亞尚有「邦交」關係時,曾實施了無償援贈馬來西亞1000支衝鋒槍和10萬發子彈的「明駝計劃」。1997年,巴拿馬傳出要與台「斷交」消息后,當時主政的李登輝為「防患於未然」,迅速以極低廉的價格將12架F-5E戰機和2架UH-1H直升機半賣半送給巴拿馬,後來又贈送了2架UH-1H直升機。2002年,台計劃以1美元單價的「象徵性費用」向菲律賓出售24架F-5E戰機,以期換取陳水扁成功竄訪,后被菲律賓拒絕。2006年,台「國防部」規劃成立「軍火銷售公司」,專門負責以低價出售軍火「搞外交」。2007年初,陳水扁去尼加拉瓜前,事先派遣時任「參謀總長」的李天羽打前站「鞏固邦誼」,並準備向尼贈送UH-1H直升機和F-5E戰機。而陳水扁此前出訪阿聯酋時,時任「國防部」副部長的霍守業也曾秘密訪阿,商談以低價向阿聯酋出售T91步槍事宜。
可見,台當局把軍火作為台拓展「外交」關係重要籌碼的目的一直非常明確,並沒有過多地計較出售軍火所獲得的利潤。
圖謀突破出售大型武器門檻
全球軍火市場上暢銷的台灣產品,大部分是台灣自行研製或仿製的輕型武器和中小口徑火炮,比如T65K2步槍、T86步槍、T91步槍、T75班用輕機槍、40型「方陣快炮」及各型彈藥等。因為銷售對象多數是與台灣有所謂「邦交關係」的國家,多集中在非洲、中東、拉丁美洲等地,銷售額頗為有限。此前甚至還有報道稱,台灣作為「邦交工具」銷售到非洲一些國家的軍火流落到當地叛軍手中,成為內戰的屠殺工具。
近年來,台灣已不再滿足於僅僅是賣幾條槍、幾發子彈的「小打小鬧」,正尋機將外銷武器擴大化。為此,台「國防部」制定了大規模武器出口政策,計劃未來開始出口火箭炮、重型火炮、反坦克導彈等武器。
當然,台灣想賣軍火也不是想賣就賣。以這次打算出售的F-5E飛機為例,這種飛機是台灣在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以引進和合作生產模式從美國購買的。這種飛機台軍不具有獨立的知識產權,其自製率僅為40%。因此,儘管這些飛機屬於台軍所有,但台軍如想向其它國家轉售,還必須徵得原產國美國的首肯。
我不能決定生命的長度,但我可以增加它的深度,我不能左右天氣,但我可以掌握心情;

我不能改變容顏,但我可以展露笑容,我不能控制別人,但我可以主宰自己;

我不能預知明天,但我可以把握今天,我不能樣樣第一,但我可以事事儘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7 08: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