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的智能武器揭密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0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張行行 發表於 2007-3-26 0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衛·伊格內休斯

   每當想到美國在當今國際社會上的力量的時候,人們總會先想到這個國家巨大的軍械裝備,從轟炸機想到航空母艦,再到常規作戰部隊。可是,我認為,美國最有戰略價值的資產或許並不是它的槍炮,而是他的大學。

  高等教育可以說是美國惟一一個還在世界範圍內獨佔鰲頭的領域。人們逐漸地在伊拉克發現了美國軍事力量的局限性;在經濟上也發現了中國和印度帶來的壓力;在金融市場也和海外局勢息息相關。但是在這個全球化的世界上,美國的大學仍然是一塊金字招牌。在一群敢作敢為的校長們的帶領下,美國的大學一直遙遙領先,還在不斷地拉大著與世界其他大學的距離。

  美國偉大的高等學府實際上在變得越來越全球化了,它已經成為「卓越」的同義詞,吸引了全世界最聰明的學生和教師,給予了他們獨一無二的機會。相比較於那些封閉、單一的文化來說,美國大學正是美國生活中的開放和多元化的優勢,它給予了人們思考和創造的自由,並讓他們從中受益。在這方面,美國的自由度是其它國家難以比肩的。

  我認為,這種「教育的力量」說不定正是美國對付它遠期挑戰中最好的工具。全球的很多民意測驗都顯示,當下的這個世界對美國和美國的價值觀都持有懷疑態度,但在這些普遍的反美意見中有一個特例,那就是美國的教育。目前,構架美國式的大學、學院和學校在全世界很多地方方興未艾。

  我是在拜訪哈佛大學的肯尼迪政治學院時開始思考這個問題的。我在這裡聆聽了兩位德高望重的伊朗出生的學者的高論,他們正試圖向我解釋德黑蘭的現狀。自從 1978年成立以來,肯尼迪學院一直把自己當成這個世界的一種寶貴資源。剛上任的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1980年代是這裡的學生。當他剛到肯尼迪政治學院時,他就宣稱自己的綽號是「JFK」——肯尼迪名字的縮寫,也是「Just From Korea」(鄙人來自韓國)的首字母。

   葛蘭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是肯尼迪學院的第一任院長,他說過:「如今,無論我到哪一個國家訪問,我都無法避免地會在這個國家的內閣里碰到肯尼迪學院的畢業生」。今年這個學年,哈佛大學招收了3821名國際學生,他們來自131個不同的國家,其中有403人來自中國,269人來自韓國,192人來自印度。  

美國的其他一些重要的大學也在尋求同樣一個國際化的路線。耶魯大學的校長里克·列文(Rick Levin)在1993年上任以來,將本科國際學生的人數翻了四番,和中國的領先大學也建立了廣泛的交流計劃。與此同時,列文還利用耶魯的研究生院創辦了一系列的學習計劃,例如幫助日本公務員學習人口變遷;向阿聯酋的官員教授管理課程;向中國官員傳播與法制相關的課程等等。到2008年末,他希望每一個從耶魯畢業的本科生都在本科課程中有一段在國外作交換學生的經歷。列文說:「如果我們可以為改變美國的政治方向做一件事情,那麼,這件事情就是教育未來的領袖們:我們生活在一個相互依靠的星球上。」

  哥倫比亞大學也正在為創辦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國際化大學作出自己的努力。目前,它已經擁有了4634名國際學生,大約是學生總數的18.6%,其數量在全美大學里僅次於南加州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鮑林格(Lee Bollinger)正在起草一個新的向外發展的計劃,準備在約旦、坦尚尼亞、印度、中國、法國和拉丁美洲建立研究中心。哥倫比亞的第一個海外中心在約旦,它將和約旦政府一起改造約旦的教育系統,創立一個穆斯林世界可以效仿的教育模式。「這的確是雙方的一個機會,」鮑林格說,「其實,人人都能意識到,對於這個世界我們並沒有足夠的專門技巧和特長。但與此同時,我們又確實是高等教育方面的一縷縷曙光,我們的教育體制可以推動人們進行創造性和自由的思考。」

   但此時,一個讓這些大學校長發愁的問題擺在面前,那就是全世界那些最有頭腦最聰明的學生在渴望得到美國教育的曙光之時,美國的移民政策卻讓國際學生們難以涉足美國。這個政策真是在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五角大樓的將軍們總是在炫耀他們的「智能導彈」,而這些「導彈」也常常有走火的時候。實際上,美國的教育才是一個真正管用的智能武器。當我們在思考這些大學校長和許多人的努力的時候,我們應該把他們當作有利於國家安全的資產,只有他們才能讓這個世界變得更安全,更有智慧。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沙發
關愛 發表於 2007-3-26 09: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03: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