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上的3月16日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17年3月16日俄國沙皇退位

  


  

  

  
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一家

  1917年3月16日下午3點,俄國皇帝尼古拉二世退位。他在普斯科夫陸軍司令部的軍官們面前簽署了讓權文件,他說「願上帝幫助俄國」。

  退位使俄國結束了數月的混亂。俄國在德國前線的進攻招致了巨大傷亡。僅在1915年就損失了200萬人。 沙皇對人民要求和平的呼聲置之不理,幾個月前他親自擔任軍隊指揮,表明他贊同這場戰爭。飢餓折磨著這個國家,官僚的無能和貪婪使所剩無幾的一點糧食也難以到飢餓者口中。這年冬天當工人舉行罷工要求「麵包和自由」時,沙皇軍隊開槍打死數百人。

  3月12日, 沙皇命令解散由溫和的自由黨人及沙皇統治支持者們組成的杜馬(議會),遭到議會拒絕。沙皇召來禁衛軍強行實施其法令,可是衛兵們卻起義了。

  就在同一天,兩個集團都準備統治俄國:杜馬左派進步集團,及彼得格勒工人和士兵代表組成的蘇維埃。後者還包括工廠車間的領導,起義部隊的代表及社會主義者團體的領袖。

  沙皇推薦了比他更具有自由思想,當大公的弟弟接替皇位,但他不大可能接受這個榮譽。前王室現在要麼面對革命者,要麼就得出逃。
2009,我等你……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沙發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5 | 只看該作者
  1988年3月16日《末代皇帝》在第60屆奧斯卡獎評選中獲九項獎

  

  《末代皇帝》劇照,尊龍扮溥儀,陳沖扮婉容

  1988年3月16日, 義大利揚科電影公司、英國道奧電影公司、中國電影合作製片公司1987年聯合出品的影片《末代皇帝》,在第60屆奧斯卡獎評選中獲9項獎。

  編劇:馬克-貝皮羅,貝爾納多-貝爾托盧奇,翁加里-恩佐;導演:貝爾納多-貝爾托盧奇;主演:尊龍,陳沖,彼得-奧圖爾,英若誠,鄔君梅,坂本龍一。

  片獲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改編劇本、最佳攝影、最佳作曲、最佳美工置景、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輯、最佳音響效果9項獎; 法國電影凱撒獎最佳外語片獎。

  1908年的一個寒冬之夜,清宮衛隊長敲開了醇親王府的大門,他按慈禧太后的旨意, 把年僅3歲的溥儀接進宮去登基接位。清王朝的命運就這樣交付給了一個世事不懂的孩子。

  不久,爆發了辛亥革命,溥儀被廢黜,成了「紫禁城裡的皇帝」了。1919年,英國教師庄士敦受聘入宮擔任溥儀的老師,使他開始接受西方文化的熏陶。他學會了騎自行車,剪掉了辮子,戴上了眼鏡,穿上了西服,並學會了跳舞和打網球。儘管如此,他在1922年按舊制娶了婉容為「皇后」,文綉為「皇妃」,仍然在紫金城裡過著帝王生活。

  1924年10月,直系將領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囚禁賄選的總統曹錕,驅逐溥儀出故宮。溥儀在庄士敦的陪同下,帶著婉容和文綉到天津過起寓公的生活。由於文綉對溥儀沒有感情,再加上與婉容不和,她毅然離家出走,與溥儀脫離了關係。日本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不斷加緊對溥儀的控制,派特務監視其一舉一動。庄士敦不得不於1931年離開了溥儀。1934年,日本侵吞中國東三省后,便要求溥儀出任所謂「滿洲國」的皇帝。一心想復辟當皇帝的溥儀,不顧婉容、陳寶琛等人的勸阻,隨日本人去長春再圓皇帝夢。但是,他只不過是一個傀儡皇帝,不僅沒有任何權力,而且還要受到日本特務甘粕和吉岡的監護。婉容因精神空虛、苦悶,染上了吸毒的癮,並和侍衛官發生了戀情。不久兩人的私情敗露,侍衛官被殺,私生的孩子也被弄死。婉容由此精神失常、半痴半瘋,被日本人關了起來。

  1945年8月, 日本無條件投降,「滿洲國」解體,企圖出逃的溥儀在機場上被蘇軍俘獲,押往蘇聯。回國后,溥儀在戰犯管理所關押10年,他一面回顧自己的歷史,交待罪行,一面進行勞動改造。1959年,一批戰犯被特赦,溥儀也在其中。獲釋后的溥儀在北京植物園任職,他已從一個連衣服都不會穿的皇帝,改造成了一個能自理生活並從事一些輕微勞動的平民。1966年,「文化大革命」席捲全國。一天,騎著自行車回家的溥儀遇到了一隊被紅衛兵押著遊街的「牛鬼蛇神」,他突然發現在那群頭戴高帽、脖子上掛著牌子的隊列中,居然有當年戰犯管理所的所長。

  他急忙上前向紅衛兵解釋,說這個所長是好人,但紅衛兵卻置之不理。他踽踽獨行來到故宮博物院,這裡已沒有遊人,冷冷清清。他獨自登上太和殿,從皇帝的寶座下面掏出了當年登基時從陳寶琛那裡取來的蟈蟈籠子。在夕陽映照下,一隻蟈蟈從籠子里爬了出來……

  若干年後的某個夏天,一些外國遊客來到故宮博物院參觀,在太和殿前,導遊高聲介紹:「中國最後一個皇帝愛新覺羅-溥儀在這裡登基,那時他才3歲。1967年,他在北京逝世……

  [鑒賞評析〕在第60屆奧斯卡金像獎頒獎儀式上,《末代皇帝》一舉奪得了9項大獎, 轟動了世界影壇。這部以中國歷史人物為題材的多國合作影片,體現了電影藝術在編劇、導演、攝影、剪輯、音樂、美工等諸方面的成就。影片以獨特的角度和結構安排,流暢地表現了這個中國近現代史上富有傳奇色彩和歷史意義的事件。

  影片的成功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應歸功於義大利籍導演貝爾托盧齊。貝爾托盧齊的拍片風格相當獨特:只寫電影文學劇本而不用分鏡頭劇本,鏡頭之間的銜接僅憑感覺。這種看似即興發揮的創作手法,事實上擺脫了分鏡頭劇本的束縛,使導演能充分自由地體會場景和氛圍,從而使影片更富於藝術表現力。這種敏銳的感覺加上他在音樂方面的功力,使他對影片音樂的格調和審美情趣產生了自己獨特見解。

  在他的指導下,中國作曲家蘇聰先完成音樂,拍攝時演員伴隨音樂表演,一次完成。這種拍攝手法使整部影片的音樂和畫面絲絲入扣,渾然天成,產生了良好效果。這是本片能獲奧斯卡最佳作曲和最佳音響效果獎的一個重要因素。在半個多世紀奧斯卡輝煌史冊上也第一次有了一個中國藝術家的名字——蘇聰。

  曾以《現代啟示錄》和《赤色造反者》兩次獲奧斯卡攝影獎的義大利著名攝影師斯托拉羅,在本片中以出色的攝影手法、色調優美的畫面表現了氣勢磅礴的宏大場面,成功地烘託了主題氣氛,第三次榮膺奧斯卡最佳攝影獎。

  著名影星尊龍和陳沖在本片中分別扮演溥儀和皇后婉蓉。溥儀這一角色在年齡、心理上的變化跨度非常大,而婉蓉也是從一代尊後到最終精神失常,這兩個角色的演出難度很高,然而尊龍和陳沖卻以他們對角色的深刻理解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人物的塑造。在強大的演員陣容中,還有扮演溥儀老師庄士敦的英國演員奧圖爾,扮演戰犯管理所所長的中國著名話劇演員英若誠等,他們也為影片的成功作出了貢獻。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3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6 | 只看該作者
  1908年3月16日南丁格爾被授予倫敦城自由獎

  

  1908年3月16日, 一位雙目失明的87歲老婦人,被英國皇室授予倫敦城自由獎,這是英國歷史上國王第一次把這種榮譽授予一個女性。 這位老婦人就是弗洛倫斯-南丁格爾(1820-1910)。

  1820年,弗洛倫斯-南丁格爾生於英國一個富裕家庭,但她不甘心於終身被禁錮在狹窄的家庭圈子裡,一心想成為一個優秀的護士,以改變資產階級社會鄙視護士的觀念。1844年,南丁格爾開始關心醫院工作。1850年後在德國新教徒慈善機關辦的一所醫院裡學習護理技術。

  1854年3月, 克里米亞戰爭爆發,戰地醫院的設備和護理條件十分惡劣,傷病員死亡的人數比直接在戰場上死去的還多,消息從土耳其的斯庫台傳到倫敦,輿論嘩然。1854年10月,南丁格爾率領38名年輕婦女組成的護士團赴斯庫台,由於她們的護理工作獲得很大的成果,使國內各界人士開始尊敬她和她的事業。人們稱她為「明燈女士」。

  1860年, 南丁格爾在倫敦泰晤士河邊的聖-托馬斯醫院創辦了「南丁格爾護士學校」。後來還發起組織國際紅十字會。她終身未嫁。著有《醫院管理須知》、《護理須知》等。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4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6 | 只看該作者
  1961年3月16日陳庚大將逝世

  

  1961年3月16日陳庚大將逝世。

  陳賡,湖南湘鄉人,1922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1926年赴蘇聯學習,1927年參加南昌起義,1931年後歷任中國工農紅軍師長、軍參謀長和紅軍學校校長,參加了兩萬五千里長征。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陳賡先後任八路軍第386旅旅長,太岳軍區司令員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兵團司令員等職。建國后,曾擔任西南軍區副司令兼雲南軍區司令員、中國人民志願軍副司令員。1954年任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1956年當選為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1959年任國防部副部長。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病逝,終年58歲。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5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7-3-16 12:06 | 只看該作者
  1978年3月16日義大利總理莫羅被恐怖組織「紅色旅」綁架

  

  莫羅身中11槍死於一輛丟棄的汽車上

  1978年3月16日,義大利總理莫羅被恐怖組織「紅色旅」綁架。

  1960年,莫羅出任義大利天主教民主黨的政治書記。1976年,他又當選為天主教民主黨主席,出任政府總理。這時,正值義大利恐怖組織「紅色旅」發展壯大時期。

  「紅色旅」的創始人庫喬曾是大學學生領袖,積极參加過各次大學生示威遊行。後來,他萌發了組建城市游擊隊的念頭,於是成立了「紅色旅」,開始進行「使權力機構殘廢」的運動。他們專門射擊政府高級官員的膝蓋。庫喬說:政府官員是為權力機構效勞的人,他們的殘廢,象徵著政府殘廢。到1973年,紅色旅發展成為擁有正式會員四百多人、編外會員一千多人的龐大組織,他們的恐怖活動也逐漸升級。紅色旅不斷製造暗殺、爆炸和綁架事件,而且每次都得勝而去。

  一個偶然的機會,庫喬被捕。但他不但不招供,而且還大鬧法庭。同時,紅色旅的成員加緊活動,用武力威脅政府,要求釋放庫喬。1978年3月16日早晨, 莫羅總理離家前往國會,途中被紅色旅綁架。當時,莫羅是義大利政壇舉足輕重的人物,是年底總統競選的最佳人選。

  消息傳出,羅馬戒嚴,全國戒嚴。空前規模的大搜捕行動開始了。

  紅色旅原打算通過綁架莫羅來要挾政府,釋放庫喬,然而,他們的各種要求均遭拒絕。因為義大利政府的立場是堅決不同恐怖主義分子對話,經過一段時間較量,義大利政府寸步不讓。於是,紅色旅決定處死莫羅。 1978年5月7日,莫羅身中11槍而死。

  在莫羅屍體下葬的那天,人們自發地舉行了大規模遊行活動,表達他們對莫羅的懷念和對紅色旅的憎恨。
2009,我等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5 21: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