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老兵回憶台兒庄戰役

[複製鏈接]

1202

主題

3990

帖子

1915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4

積分
191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xwsxws 發表於 2007-3-8 10: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何宏鈞,原國民革命軍41軍老兵,1937年出川抗日,參加了台兒庄、長沙等著名抗日戰役,槍林彈雨中九死一生。解放前夕,他在成都起義,現為市政府參事室參事。
  「1936年,我18歲,在綿陽參加了川軍29軍。當時本準備讀大學,但民族危難之際,我投筆從戎!」昨天,何宏鈞時而幽咽、時而激憤地述說。
  經歷抗戰烽火
  19歲背離老母赴國難
  「七七事變」爆發,何宏鈞就讀的幹部訓練班提前1年畢業,500名學員在8月1日被派往各個部隊。「我家中當時只剩老母,又無兄弟姐妹,母親不識字。國難當頭,哪想那麼多,身穿2尺5(當時對軍裝的稱呼)就出征。」19歲的何宏鈞成為41軍124師744團4連的文書上士。
  腳蹬爛草鞋,身著舊軍裝,肩背土製步槍。裝備如此低劣,川軍傷亡慘重,卻前仆後繼,毫無懼色。「到西安已是10月中旬,根本來不及休整,一個團一個團開赴前線。」
  10月26日,何宏鈞所在部隊抵達山西火線。「敵人放過我們的搜索部隊,結果,我們的主力掉進伏擊圈。」何宏鈞說,川軍大多使用的老漢陽造槍支,常卡殼,極少量的迫擊炮也常炸膛。
  最為慘痛的是,當時北方已下雪,士兵全都草鞋單衣,雙腳紅腫,甚至沒有野戰醫院,每連都有士兵活活凍死。「儘管如此,我們硬是用大刀與日寇展開殊死肉搏。娘子關一戰,我軍損失過半。」
  台兒庄戰役九死一生
  1938年2月,41軍奉命前往騰縣。迫擊炮排排長陣亡,何宏鈞調任排長。台兒庄一役,41軍進行滕縣保衛戰。川軍名將王銘章部署戰鬥。
  「從3月14日清晨至18日,我們死守騰縣。日軍第10師團瀨谷支隊步、騎兵7000餘人,配備數十門大炮及坦克,在30多架飛機掩護下向滕縣展開全線進攻。」
  「當時我步兵團只有4門迫擊炮,無一門野炮或山炮,更無任何防空武器和反坦克武器。日軍一般以六七十門山炮一齊地毯式轟炸。我們只好每打兩炮,立即轉移炮位。」
  「營長負傷,副營長上了前線,我火線升任2營營部副官。但至15日夜,我們僅餘2000餘官兵。王銘章下令將東、南、北門用沙袋封閉,僅余西門,並把城外部隊調回城內準備巷戰。」
  「17日晨,日軍向我們陣地猛轟,敵機20餘架瘋狂投彈掃射,整個滕縣城火光衝天。下午,日軍用榴彈重炮轟開南門、東門。我和少數傷員已撤離至西關車站準備繼續戰鬥外,其他官兵幾乎與城共亡。」
  3月17日夜,日軍攻入城中,守軍一街一巷抵抗。師長王銘章見援軍無望,決定到西關車站組織殘部防守,在西門城樓遭日軍密集火力射擊,王銘章指揮警衛連向日軍進攻,一個排全部陣亡。王不幸腹部中彈,他疾呼:「死守滕縣!」又一陣密集槍彈掃來,王銘章又一次負傷,隨後飲彈殉國。
  消息傳來,城內受重傷的300名士兵引爆手榴彈殉城。
  何宏鈞潸然淚下:「滕縣保衛戰共4天半,我們41軍守城,傷亡5000餘人,日軍死傷達2000餘人。」
  新聞背景
  26萬川軍硬漢陣亡抗日前線
  八年抗戰,300萬川軍出川抗戰,64萬餘人傷亡。參戰人數之多、犧牲之慘烈,居全國之冠。
  「七七事變」爆發第二天,四川省主席劉湘即電呈蔣介石,同時通電全國,籲請全國總動員「一致抗日」。8月7日,劉湘飛赴南京參加國防會議,慷慨陳辭近兩小時:「抗戰,四川可出兵30萬,可供壯丁500萬,可供糧食若干萬石!」
  1937年10月,劉湘被任命為第七戰區司令長官,兼任第23集團軍總司令。部下多勸他不必出川親征,但劉湘說:「過去打了多年內戰,臉面上不甚光彩,今天為國效命,如何可以在後方苟安!」
  劉湘帶病出征,在前線吐血病發,紙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1938年1月,劉湘去世,終年48歲。死前遺囑:「抗戰到底,始終不渝,即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則一日誓不還鄉!」很長一段時間裡,前線川軍每天升旗時,官兵必同聲誦讀一遍劉湘這一遺囑。
  曾任國民政府軍政部長的何應欽所著《八年抗日之經過》一書載:抗戰8年,四川提供近300萬兵源充實到前線部隊,佔全國同期實征壯丁的1/5強!川軍在忻口戰役、台兒庄戰役、淞滬戰役、南京戰役、武漢會戰中屢立功勛。
  何應欽統計,出川將士傷亡人數約為全國抗日軍隊的20%%,即陣亡26.4萬人,負傷35.6萬人,失蹤2.6萬人,共計64萬餘人!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沙發
關愛 發表於 2007-3-8 10:39 | 只看該作者
血債要用血來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3 07: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