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漢族不平等性人口(民族)政策的理由駁斥及危害分析-1

[複製鏈接]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7-2-8 01: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興漢使者




  由於我國的現行的民族政策需要在諸多方面進行反思,包括平等對待漢民族的文化傳統,恢復漢民族的傳統節日,提供平等的就學、就業、升遷等機會,提供平等的司法保護等,是一個系統的討論課題,在此,筆者不想作過多分析,而僅是從民族人口政策這一個點作一分析,並適當論證其他方面的民族政策,以期起到拋磚引玉、舉一反三之功用。




  另外,對本文所述問題,任何人恐怕都難於以平靜心態超然處之,或始終恪守不偏不倚的公正風範,但筆者將力戒偏  激,務求公正。




  目前,我國實行的民族人口政策是「一個國家,三種制度」:在全國因地區、城鄉和民族不同而實行有所變通的人口控制政策,即城市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農村夫婦可生育一個以上孩子;少  數  民族夫婦可生育比漢族夫婦更多的孩子。概括起來就是「一二三」政策,即大部分漢族只生一胎,少部分漢族和城市少  數  民族可生二胎,大多數少  數  民族可生三胎,少部分少  數  民族生四胎(文件規定雖沒有,但現實中不加管制)。




  這種民族人口政策可用一句話來總結,那就是:對漢族的自殺性、不公平性人口政策。因篇幅所限,筆者僅對其立法理由、特點、危害性作一分析,並提出相應對策和建議。




  在先行討論前,筆者有幾點須聲明:




  一是筆者不贊成「大 漢族主義」,但堅決反對把漢族為爭取平等權利的努力定性為「大 漢族主義」。如果這樣,是否漢族只有受到不平等待遇才不是「大 漢族主義」呢?不要一提「漢族」就被上綱上線,似乎漢族不是一個民族,似乎漢族就不能討論、保留和爭取自己民族的傳統文化、應有權利等!如此一來,漢族是否連飯也不能吃了?民族應該是平等的,不存在任何優待。關於何為「大  漢族主義」,已有智者論述,筆者在此不費言辭作無謂之消耗。




  二是筆者僅從漢族人口政策問題作一切入口,因文章篇幅所限,對其他方面的民族不公平政策雖有所涉及但不多加分析。




  三是因筆者學識有限,且此文在一天內成筆,定有不周全、不細密之處,望讀者批評指正,權為話材之用。同時,文中也適當引用了他處之材,深表謝意!




一、    對漢族不平等性人口政策立法理由的駁斥




  我國對漢族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從70年代開始的,隨時間的推進,政策愈加嚴厲。甚至有一段時間漢族大多數家庭只生一個小孩。對少  數  民族的計劃生育政策是從80年代直至90年代開始的。但少  數  民族可以兩胎、三胎,甚至四胎。制定這種政策,理由有下面幾點:




  一是認為少  數  民族人口較少,要加快人口增長,漢族人口太多,要減少。這些人認為,少  數  民族人口少,就應該要加快人口增長,否則就會失去民族生存的機會。我不禁要問,一個少  數  民族人口較小,那是千百年歷史進演的結果,難道人為增加人口就能使其保持民族特性嗎?要知道,很多少  數  民族在歷史上已經融入到漢族之中,他們的文化和理念也已經融入到漢族當中,這種融入其他民族的特性難道就不是其本身特性的自然繼承和發展了嗎?如果是這樣,那我們的當務之急,就是如何去恢復匈奴族、鮮卑族等民族了!




  二是認為加快少  數  民族人口增長可以防止「大 漢族主義」。這些人認為少  數  民族人口增長了,就可以防止「大 漢族主義」的發生。這個理由,簡直有點匪夷所思。這是否在說,漢族人口太多了,就會侵犯少  數  民族的,只有少  數  民族人口多了,才可以抵制「大 漢族主義」?易言之,要想抵制所謂的「大 漢族主義」,只有減少漢族人口,增加少  數  民族人口。這種理論對「***」的理解是,把人口數量上的「大」理解和等同於強權意義上的「大」,明顯是一種偷梁換柱式的概念整體平移,非常膚淺。對此有四個問題:




      第一,依據這種思維,少  數  民族人口是否要增長到和漢族一樣多呢?因為即使只少一點的話,在理論上也是容易被壓制的呀!




      第二,如果上述推論成立,我國少  數  民族人口中壯族人口最多,達1千多萬,那麼那些人口只有幾萬人甚至幾千人的少  數  民族,如基諾族、門巴族等,其人口是否也應該增長到與壯族一樣多呢,否則他們也容易受到某些「大少  數  民族主義」的侵犯呀!




      第三,「大 漢族主義」是否真正存在,還是某些人的假想並作為時時處處打壓漢族的借口?如果「***」存在,請問表現在哪裡?如果沒有,又何來抵制「***」呢?我認為,這種思維本身就是一種大民族主義的思維,以己之思維強加於他之思維上,難道不是么?




      第四,我們在口口聲聲說「大 漢族主義」的時候,是否也該反思一下是否有其他「大民族主義」存在?至少在部分地區、部分人思想中存在,新疆「東突」就是一個最好的例子,極少數(請注意,我只是說極少數)疆獨分子鼓吹「殺漢滅回」,建立一個所謂的「東土耳其斯坦共和國」,這不是極端的大民族主義又是什麼?那麼,依據上述理論,是否也應該優先增長新疆境內的漢族、回族及其他族人口呢,以抵制疆獨分子的威脅?




  三是認為加快少  數  民族人口的增長是黨的英明民族政策光輝照耀的結果。這種認識就更加荒唐和低級了。依此種分析,如果哪個少  數  民族人口沒有增長,則是黨的民族政策對該少  數  民族不英明了?試問我國朝鮮族人口在自然減少,那是否說黨的英明民族政策對朝鮮族就沒有光輝照耀了?難道黨的民族政策只有靠少  數  民族人口增長了才能證明是英明的?那麼,漢族人口在相對減少,這就說明黨的民族政策對漢族沒有光輝照耀?另外,黨的民族政策的核 心是什麼?難道黨的民族政策的核 心是加快民族人口增長?而不是加快少  數  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嗎?這些人口口聲聲稱黨的政策、黨的理論,那麼,這種以表代里、只看表面不看內核的思想,試問是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哪一部分?是哪一個版本?我看至少不是中國版的馬克思主義理論!




  四是認為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對少  數  民族加以人口、就業、就學等方面的照顧是應該的。這種理論認為,主體民族是強勢民族,有先天的優越條件,應該加以限制;少  數  民族是弱勢民族,應該加以照顧。這種理論基本認識面就有先天不足,以部分取代全部,沒有堅持科學的、全面的、發展的、運動的、深入的世界觀,而且自相矛盾!




    第一,認識不科學。中國的漢族是中國的主體民族,但主體民族不一定就是強勢民族,試問漢族對其他民族是如何強勢的?強勢必須是一個客觀的現實範疇,而不能憑漢族人口多就做主觀猜測!在社會主義國家裡,我不知道漢族是如何強勢的?




    第二,認識不全面。該種以民族成份一刀切的做法,有一個先行理論依據,那就是只要你是漢族,遑論你所處的地域、背景、環境、經濟狀況等,你就是強勢的,就有先天的優勢條件,必須加以限制(相對之意義上);而只要你是少  數  民族,無須考慮經濟狀況、所處地域、社會環境等,你就是弱勢的,須加以照顧。對此,試問一個居於新疆喀什農村地區的漢族農民,比之一個居於烏魯木齊的維族教授,誰應該加以最優先和最多的照顧?喀什地區維族人佔90%以上,難道這個漢族人在這裡還是強勢民族,擁有許多先天的優勢條件?




    第三,認識不發展。目前,中國已經有一些少  數  民族的綜合發展指數超過漢族,他們所處的環境比之漢族整體水平更有優勢條件,如滿 族、朝鮮族等。對此,漢族與他們相比已處於低發展水平,是否應該要反過來對漢族施以包括人口政策在內的優先於滿 族和朝鮮族的更多照顧呢?




    第四,認識不深入。因為,目前漢族的發展指數,只是在整體水平上比少  數  民族的整體水平高,但不是比一切少  數  民族高(如前述的朝鮮族),也不代表一切漢族群眾比一切少  數  民族群眾高(如新疆的漢族農民比之北京的滿 族教授)。深入分析就知道,中國的漢族農民還有八億多,其中綜合發展指數低於少  數  民族整體水平的漢族農民有兩億多人,他們的基本收入低於少  數  民族的整體水平,他們是全國所有少  數  民族人口的兩倍多!




    第五,認識自相矛盾。如上述,中國生活困難的漢族農民有兩億多,如果要關心弱勢群體,照顧弱勢族群,他們才是最需要關心和幫助的,但誰來幫助他們,誰來考慮他們的境地?這種以民族成份一刀切的武斷做法,把他們永久性地關在政策照顧的大門之外,是否全面、科學、合理?這種以民族成份一刀切的思想不是***思想又是什麼?不是種族歧視又是什麼?




所以,我們認為,對邊遠地區、不發達地區可以實行優待,但應當區別具體情況,不能以民族成份為界限而進行一刀切,應以自然屬性(經濟發達水平、所處地區等)而不是社會屬性(民族成份)作為優待的考慮標準,對不發達地區的優待,應該是該地區所有人普遍享有的,而非刻意突出民族特性人為設限,使其局限於某一群體範圍內,否則不公。




  五是認為加快少  數  民族人口增長有利於加快少  數  民族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這種認識更是片面落後,是人口決定一切論的現實低級翻版。其錯誤之處有:




    第一,人口決定一切論。認為人口增加了,少  數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就會發展了。沒有考慮到人口素質和能力的提高,如果是這樣,中國早就超越美國了,我們還會處在建設全面小康社會的努力之中嗎?對這一點,估計不必多言了。




    第二,少  數  民族人口增長恰恰阻礙了民族地區的發展。由於少  數  民族地區人口增長過快,尤其是在邊疆地區,造成了資源的緊張、過度的放牧、人口壓力的增大,本可以用來扶持民族地區發展的資金結果被民族人口的機械增長給消耗得空無影蹤。在此,有必要做進一步分析。有些人認為,對少  數  民族的優待包括加分、升學、學業優待是為了加快少  數  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的發展,有利於國家統一和穩定,對此,我們不否認,但不能絕對。試想「疆獨」的精英分子就是少數通過優待進入中 央民大的維族畢業生、新疆大學的一批教授等,他們的素質提高了,對國家的穩定是否有用了呢?




  六是認為漢族人口多會成為現代化進程的包袱。該理論經不住理論和實踐的證明。在我國現代化的過程中,人多是否必然就是壞事?從改革開放這些年的經驗來看,發展最好、最快的卻是山東、江蘇、浙江、福建、廣東這些自然資源相對貧乏,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而且,從國際的經驗來看,二次世界大戰以後,全世界的發展中經濟,只有東亞的少數幾個真正趕上了發達國家或大量縮小了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些經濟的人口密度都非常高,甚至比我國大陸還高。比如2000年我國大陸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35人,而日本則是337人,韓國是479人,台  灣省是616人,這些都屬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的經濟。為什麼人多在東亞經濟和改革開放以後的我國卻反而成了優勢?其原因在於改革開放以來,這些人多地少資源貧乏的沿海省份,大力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充分利用了我國勞動力多,勞動力便宜的比較優勢,產品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都非常有競爭力。




  日本和東亞的幾個新興工業化經濟則是在它們經濟發展的每一個過程中都充分利用了比較優勢,在早期人多資金少時,就以發展勞動密集型的產業為主,隨著資金的積累,勞動力由相對豐富變為相對稀缺,資金由相對稀缺變為相對豐富,產業才逐漸升級,發展資金、技術比較密集的產業。這樣看來,只要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人口多時,發展勞動力相對密集的產業,人口多就會成為一種優勢,經濟發展得好,資金就能得到較快的積累,產業升級得快,收入水平也就提升的快。而且,從美國哈佛大學著名教授邁克·波特提出的競爭優勢理論的觀點來看,只要能按照比較優勢來發展經濟,人口多也有利於經濟發展。因為,在同等的經濟發展水平的條件下,人口較多的地方,(1)市場規模較大;(2)生產活動較為密集,相關產業和支持性產業,包括縱向的支持(企業的上游產業在設備、零部件等方面的支持)和橫向的支持(相似的企業在生產合作、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支持)程度會較高;(3)同行業的競爭會更為激烈。這些因素都有利於企業和國家競爭力的提高。所以,對經濟發展來說,只要發展戰略是對的,人口多不僅不是負擔,而且還可能是一個優勢。




二、現行的對漢族人口政策之特點




  一是自殺性。簡單一點,就是認為自己強大,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安,於是自己殺害自己,以此證明自己是和平的、沒有威脅的。事實上,強大是一種事實,沒有錯,只要不侵略弱小者,就是公平正義的。而對於自殺性的作為,即使是最強大的,也會被最弱小的吃掉,這一點在自然界也是如此。有一則非洲故事,大象很大,野狗總認為是一個威脅,於是大象有一把自己的腿給砍掉了,說,你看,我把我自己的一條腿砍掉了,你總可以放心了吧,我總是友好的吧?結果第二天,大象的幾根屍骨頭就躺在草原上了,野狗吃光了他的屍肉。大象沒有侵略之心,為了證明自己卻使出了自殺性的動作,結果被屍分無影!現行的人為的不公平的對漢族的人口政策,實際上就是一種慢性自殺。




    對此,我不禁要問,是誰給了這種迫使漢民族集體慢性自殺的權利?漢族只能生一胎的人口政策有沒有徵求過漢族群眾的集體意見!這種最基本的生育權利誰可以限制?世界上沒有任何人擁有這種權利,漢民族的任何一個個體和少部分群體也都沒有這種權利!




  二是自虐性。由於長期的封建奴化教育,一些漢族喜歡通過人口政策等自虐來滿足自己的某種感覺。有兩種表現:一是對內,自己歧視自己;二是對外,宣傳外族侵略有德。現行的漢族人口政策,不管漢人是窮是富,是中原地區還是邊疆地區的,只要是漢族就要受到不平等對待,是一種死板的僵硬的自虐性政策。看看我們的自虐,不僅停留在政策上,更是發跡于思想文化領域,這具有更大的危害性。看看電視的任一個台,到處飛,阿哥四處跑。什麼《***大帝》,什麼《戲說**》。這些人血 腥屠殺了幾千萬漢族同胞,轉眼間卻被某些無恥的漢 奸文人描寫成「神武」的明君,可親的皇帝,頂禮膜拜。這些作品粉飾獨   裁、美化專   制、宣揚奴 才意識,戕害人類的靈魂,其背後是廉恥喪盡的漢 奸理論在作怪。在這些人眼裡,不知道什麼叫羞恥二字。我不知道揚州城下那還帶著漢族先輩血淚氣息的泥土,為誰在哭泣!甚至還有某些極端分子推說,那屠殺揚州城的是漢軍八旗!(由此可見,從漢族中人為分化出一些民族,長久之,其心與漢異、屠漢在理論上也未嘗不可,那種認為從漢族中人為分化出一些民族沒有損害的思想是多麼無知和低級)




    某些歷史「精英學家」,甚至也否認歷史上對漢族的屠殺!成吉思汗在一次征途歸來的途中教育後代時說「人生最大的樂趣,就是把敵人斬盡殺絕,搶奪他們所有的財產,看著他們親屬痛哭流淚,騎他們的馬,***他們的妻子和女兒」。某些「精英歷史學家」對此冷漠地說:「不能以今天的道德評價古人」。的確,每個時代都有特定的道德標準,問題是蒙元時期人類早就進入了封建社會,而這伙歷史學家對蒙元統治者的道德評價卻降低到奴隸社會甚至原始社會部落仇殺的道德水準上。有某音樂人甚至張嘴說「少  數  民族是音樂的天才,漢人只會吹牛」!在此,我們想起了一段曾經看過的話:「我把你象犬馬一樣驅使,豬羊一樣屠宰,你反倒匍匐在地、為我歌功頌德;我由此認定你是軟骨頭的孱頭,沒廉恥的賤類,我不鄙視你鄙視誰?我不屠殺你屠殺誰?」這樣,不用多久,也不用敵人,我們自己就把自己打敗了,再一次亡族滅種也未可知!主體民族的自虐必然導致整個國家的衰落。西方白種人的自虐導致西方的衰落,漢族的自虐也必將導致中國的衰落。




  三是自殘性。自己殘害自己,包括人口政策、其他方面的民族政策,由此帶來了思想、文化、傳統、屬性等方面的自殘。我們的一些漢族,對自己的族胞自殘,可以說是極盡醜化之能事,看看那些影視作品,漢人拖著長鞭、跪在地上、奴 才得無以再誇張的模樣,何有我漢族血性男兒之氣?女人穿著奴化之袍,格來格去,何有我漢家女兒的細膩賢慧之儀?少數漢族文化人、所謂的藝術人,不知奴化之恥,反把奴化祖宗化,對胞族自殘自滅,可笑至極!而對漢族自殘的歷史原因,根本性在於受到幾百年的奴化教育,這一點不是幾個小字所能闡述的,原因大家也很清楚,故筆者對此不深入論證。




  四是自斥性。即自己排斥自己,這源於我們的長期異化教育。這種教育中有一句話叫:「寧贈友邦,不予家奴」,原是封建奴化之話,現在卻被我們當作一種理念而珍惜,不懂得反思。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族是如何的「以禮待人」、「大公無私」。例如,在現行政策中,民營企業與外資企業享有不同的稅收待遇。民營企業稅負要比外資企業高出許多,外資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15%—30%,而民營企業的所得稅稅率為33%;同時,外資企業利潤轉增資本金或另行投資均可按投資額的40%得到所得稅返還,而民營企業則享受不到這項優惠政策。又如,當發生空難或航班延誤時,國內航班的賠償標準遠遠低於國際航班的賠償標準。




  五是自嘲性。即自己嘲弄自己,把打壓自己的同胞當作一種樂趣,似乎只有這樣才能顯示自己的公正、公平。漢族人口多了,首先想到的就是如何減少漢族人口,這樣就能顯示自己的公平了、公正了。無論是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中,都可以看到一些胞族包括國人對自己的同胞冷漠無情,寸利必爭,絕不寬容讓步;而對異族人,他們卻表現得驚人的寬容、大度。形象地說,就是:內鬥像一條龍,外斗像一條蟲!
人不能無恥到把屠殺自己父兄子女,姦淫母親妻女的野蠻人當成英明神武的先人崇拜.

233

主題

510

帖子

314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4
沙發
 樓主| antindonesia 發表於 2007-2-8 01:12 | 只看該作者
(續前頁)

七是自閉性。就是關起門來,自己對自己所謂的「人口政策成績」作一番自我欣賞和陶醉,而看不到這種政策的愚昧和低級!我記得,2001年7月,當「世界60億人口日」到來之時,國內的媒體廣泛報道說:「正是由於中國的不懈努力,『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被推遲了四年。」哦,一看中華民族尤其是漢族真是無私啊!為了推遲「世界60億人口日」,寧願減少三億本民族人口。然而,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對此作出積極回應!原因很簡單,世界上其他任何國家是不會為了推遲「世界60億人口日」的到來而減少本民族人口的。除了中華民族特別是漢族以外,世界上沒有哪一個民族會認為減少本民族的人口是對世界人民作貢獻的!「世界60億人口日」遲早是要到來的,中國要是把本國13億人口全部減掉,「世界60億人口日」不過只是再延緩10年到來,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華民族可能就滅絕了。



  八是自私性。即極小部分漢族人為了得到自己的一己之利,不惜犧牲絕大多數漢族人的合法合理的權益。而真正廣大漢族群眾的訴求渠道不暢、呼聲得不到回應,形成了一種政策制定上的「少數訣」悖論,即雖然制定的政策違反了大多數人的權益,但由於沒有達到違反的最高限度,大多數人不去抵制和關心,造成了少數人決定多數人命運的局面。



       九是分化性。 把漢族人口的一部分人為地分化,建立新的民族,以此昭示民族政策的「英明偉大」。這種前蘇聯模式的民族理論和實踐證明是完全錯誤的。這簡直是逆天行道,民族自然同  化與融合幾千年了,多少代漢族先輩與少  數  民族先輩的努力成果,卻被我們毀於一旦。君不見,當初新建「壯族」之名,這些漢族群眾極力抵制,認為自己歷來是漢族,卻被人為硬生生地劃為另一個民族。到現在,「壯族」已經對漢族完全沒有族群歸屬感了,前不久少部分「壯族」跳蚤之士還在試圖探尋幾千年前的一個人物,不少「壯族」學者和歷史學家甚至宣稱那個人就是所有「壯族人」的祖先!!!!看看吧,「壯族」這個原本就是漢族的真正族群,被我們英明的民族政策分立出來后,少部分人竟然在另立自己的祖先了,不認同炎黃了!!!還有「***族」,原本也是漢族的一個群體(絕大多數身上至少有80%的漢族血液),只是信仰不同罷了,卻也被我們的英明的民族政策新設立一個族,當初這些漢族群眾也是反對的,但現在呢?他們學起了阿拉伯語,少部分還極力打擊漢族群眾,並在極力宣稱自己的「阿拉伯血統」是如何的高貴,與漢族極力製造差別和區別,我不知道那一點所謂的「阿拉伯血統」就是通過生物遺傳基因分析還能不能看到?這種人為分化多麼無稽和愚蠢,如果按信仰不同就可以劃分不同的民族,那漢族還可以劃分出「佛教族、孔教族、道教族。。。。。。」這樣人為分化的理論和實踐是何等低級,大大降低了漢民族的歸屬感和集體感,其極端危害性不須筆者多言讀者就可明知。





三、現行對漢族人口政策的危害性






  一是違反了憲法根本原則。兩個方面:




    第一,違反了憲法原則。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一章第四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各民族一律平等。尊重少  數  民族權益必須在憲法和法制框架、以及現代公共財政理念下進行,不能以犧牲漢族合法權益來迎合少  數  民族權益。既然各民族一律平等,為何漢族享受不到對少  數  民族的優待和照顧呢?現代世界各國都是首推尊重憲法平等原則,根本只有一條,那就是憲法是國家的根本大法,一切法律法規都不能與之相抵觸。即使少  數  民族地區可以制定變通的規定,但該變通規定也不能違背憲法根本的原則與理念,否則憲法之根本性可存?




    第二,違反了民法基本原則。民法是現代市民法,為世界各國首推之市民權利法。民法的基本原則就是平等原則,要求法律為每個人,不論其各種自然、社會屬性如何,都必須提供平等的權利起跑線、程序保障線,而其結果民法是不加干預的。生育權是婚姻法規定的內容之一,理所當然地要受到民法的調控。而現行的人口政策包括民族政策,其規定不是提供平等的起跑線,反而是規定不同的實體結果,把現代自由法的規制中心和重心倒置過來,令人無法理解!




  二是侵犯了漢族的基本生育權利。《世界人   權宣言》第一條規定:「人人生而自由,在尊嚴和權利上一律平等。」基本生育權是一個人的基本人   權,是指族群為維持其基本生存而必須達到的生育水平和生育權利。現在,對漢族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使漢族難以維持基本生存水平。有些專家喜歡關起門來,大談中國人口過多,卻沒有抓住問題的關鍵,那就是現行的生育政策將導致漢族逐步消亡,長此以往,難以維持其基本的族群生存。自然規律決定了一片土地上某個特定族群的數量不會長盛不衰,只不過在沒有人力干涉的情況下這個過程會持續相當久。而在中國,人類史上獨此一家的對某個特定民族實行一胎制已經超過二十年,並越來越使得人口結構顯得像一個怪胎,看來在某些人眼裡這卻仍然還只是個開始。如此的政策,意味著作為漢族,從出生那一刻起,就得受到基本生育權利的剝奪!而出生卻又是無法選擇的!




  三是將構成對中國基本人口數量持續發展的災難性打擊。我國人口眾多是現實,但只要控制好(而非一胎,只是控制),這並不是我國的災難,還是一種振興的基礎!我們有些人卻看不到人口的動態性發展,而只是一味停留在現狀的人口數量上作靜態分析,寫出幾篇不痛不癢的文字,實在是有損國家之未來!而現在,對漢族的長達二十多年的不平等和過於自虐性的人口政策,已經導致漢族人口自身新陳代謝機制缺失,這將是一種災難性打擊。人的一生非常短暫,使人本身就成了一種持續時間很短的特殊資源,我國人口固然有13億之眾,但一個世紀之後如今的這13億也該俱都進了黃土,換言之,倘若我國漢族從現在開始徹底停止生育,那麼不要說13億,就是挾有1300億,到2200年我國的漢族也該滅種了,中國也該亡國了。這也是為什麼就人而言,更新換代水平為何要比現有絕對人口的多少更具深遠意義,至少對於不太遙遠的未來而言。而談到生育水平時,現有的龐大人口基數卻往往蒙蔽了我們的眼睛。但凡說起計劃生育,憤憤不平者多指農村地區多生超生如何嚴重使計劃生育事倍而功半。事實上,我國目前的總合出生率僅為可憐的1.3,不僅遠遠低於人口新老更替的2.2( 即平均每位婦女生產2.2個孩子),也低於那些為社會老齡化焦頭爛額的發達國家,比如法國的2.85, 英國的1.66,丹麥的1.74。


  更這可怕的現實是,社會是一具活物,扭曲壓抑的過強過久漸漸會使它失去新陳代謝機能。這也決定了我們在決定現在該如何做時不能太過一廂情願,直線思維,而我們有些專家卻也在參與編織著這樣簡單的童話,或者說是謊話,令人相當費解。我國的客觀事實就是現有人口13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應以此出發才有進一步研究的餘地,不然信口開河地說什麼最適宜的人口是「三億」就沒有任何意義。事實上中國按照適應人類生存的環境計算的人口密度遠非被有些人妖魔化了的那麼可怖,故而馬寅初先生當初也主張平均兩胎到三胎(這一部分要另起一篇才能講得清楚)。我國按照可生存國土面積計算的人口密度約為340人/ 平方公里,約等於日本按照全國面積計算的人口密度而低於英格蘭的377人/ 平方公里。每個中國人佔有的可生存空間3—4倍於日本,而日本人的生活水平可達到美國人的一半到三分之二,可見要提高中國人的生活品質,科學合理的管理和布局,以及大力推進城市化建設、新農村建設才是根本之道,一味強調減少人口尤其是漢族人口無異於殺雞取卵,捨本逐末。(不是指不要計劃生育,而是指不能實行一種民族自殺式的人口政策)




  四是影響國家的統一和完整。一個國家的主體民族的存在,是一種客觀事實,不以外力改變為自然。一個主體民族的存在,對於國家的長久穩定和完整統一具有不可或缺的意義。而現在,我們卻在自殺性地實行人為減少主體民族人口的政策,這簡直低級到不可復加的地步!如果沒有漢主體民族的存在,我們不能想象如何去抗擊歷史上那麼多的外來侵略(當然我不否認少  數  民族的積極作用,但漢族的作用是主要的,這一點無可置疑),而又如何保住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根本!現在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在積極擴大主體民族的人口,如俄羅斯鼓勵俄羅斯族多生孩子,以便形成統一的主體絕對多數國家(俄族占該國總人口的80%左右);馬來西亞已經推行了五十年的以擴大馬族人口為中心的主體民族優待政策,使該國馬族人口由佔總人口的38%提高到了60%左右;哈薩克首都由阿拉木圖遷往阿斯塔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前者俄羅斯族人占多數,而後者是哈薩克族人占多數,遷都有利於形成一個統一的哈薩克族民族國家(該國俄羅斯族在哈建國時曾占該國總人口的40%,幾與哈族人口相當),其餘例子也不勝枚舉。可在我國,幾年來經自然和社會演進而成的漢族占絕大多數的主體民族國家,卻要反其道而人為削減主體民族的人口,不知這種理論和做法之居心何在?這簡直有違人類常識和社會常理!




  五是影響了國家的可持續發展。由於對漢族實行一種嚴格的近似自殺性的人口政策,導致我國作為一個不發達國家,提前跨入了老年社會,達到了發達國家才會有的「老年水平」,套用一句流行廣告語,就是「三十歲的人、六十歲的心臟」,這又從側面說明了我國對漢族人口政策的違反常識性和低級錯誤性。由於漢族人口人為極端減少,我國不得不面對印度的勞動力競爭,不得不喪失在國際上的青年人口優勢地位。理論和實踐已經證明,人口適度的自然增長,完全是有必要和現實意義的。按照國際通行標準,一個社會65歲以上人口佔總人口的比重達7%時,這個社會即已進入人口老齡化階段。2000年我國65歲以上人口已達7.13%,我國已經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根據人口統計學推算,到2010年,這一人口將突破1億人,佔全國總人口的8.38%;到2020年,老齡人口將超過1.5億,佔10%以上;到2030年,這一人口將超過2.5億,佔總人口的16%。可見我國將面臨老齡化的嚴重惡果。總之,人口政策不可作太單純的考量,對於發展程度相近的文明來說,相互間關於語言文化影響,國家安全,社會形態等等,歸根結底都是人口結構的競賽,所以西班牙語的地位終將會超過法語,所以日本永遠不可能整體上超越歐美,所以以色列的社會安全永遠無法保證。人是第一位的,一切繁榮穩定沒有了合理的人力資源支撐都是空談迷夢,自我毀滅式的人口政策在兩代人的時間內就將結束這種痴人說夢,到時候一切都晚了,萬劫不復。




  六是淡化了漢民族自身民族意識,過度強化了少  數  民族意識,阻礙了中華民族的融合。由於對漢族實行的長期的不公平政策,導致了漢民族的民族意識淡薄,而一個對自己民族意識都淡薄的人,又何有愛中華民族之意識和感情呢?另一方面,對少  數  民族的優待,更加強化了少  數  民族的民族意識,阻礙了中華民族的融合。少  數  民族在國家各種優惠政策包括人口政策的扶持下,在各種輿論的鼓勵中,正在不斷強化自己的民族意識,增長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從以前的五族:漢、滿、回、蒙、藏,到現在的56隻花,只要是少  數  民族就可以生二胎,可以加分,可以優先提干,可以。。。。。。。甚至,沒有語言的創造語言,沒有文字的創造文字,世界各國都在臻力於民族融合的同時,我們卻又一次反其道行之,結果是什麼?到頭來只會刺激助長他們的民族心,現在看看中 央台,無論哪一個欄目,無論哪一個節目,從「星光大道」到「正大綜藝」,只要是少  數  民族,就會穿起民族服裝,表明自己的民族成份,而漢族卻好像沒有自己的民族服裝,沒有一點民族意識!


  我們只有在填寫各種表格的時候,才知道,哦,原來自己是漢族啊!這種人為製造差別、過份突出民族區別性、過份強化民族意識,究竟是有利於團結還是有利於分裂?從生育政策、高考加分到很多優惠政策,漢族的民族自豪感越來越弱,歸屬感和集體感越來越少,很多漢族為了優待都去做少  數  民族去了,在內蒙,八十年代初為了民族優惠就有近30萬漢族人改成了蒙古族人,而且是整村、整鄉的改。在甘肅,有一個長得象所謂「義大利人」的漢族老頭,突發奇想,說自己是「古羅馬人」的後裔,幾百年前留在了甘肅,竟然留起了長鬍須,學起了羅馬語,還想改為「羅馬族」,據說整村人都想改,正在向政府提出申請!我們的新聞媒體還覺得好奇,詳細推論並介紹了其「羅馬」高貴血統,卻並不覺得這是漢族的悲哀和恥辱!由於對族的歧視待遇政策,導致漢族民族凝聚力大大減弱,漢族人口的瓦解、分解更是成為現實。少  數  民族人口變的越來越多,主體民族人口變的越來越少,這樣祖國就會團結統一嗎?難道這就是我們所希望的「民族大團結」、「百花爭鳴」嗎?要不了多久,「百鳥爭鳴」就會變成百鳥為漢族唱「喪歌」了!



  七是人為分裂主體民族人口,製造民族差別和混亂。通過不同的人為的民族劃分標準,人為製造一些新民族,從漢族中分裂出去,並且給以優待,結果造成了人為的民族分化和民族差別。這一點簡直就令人啼笑皆非。例如民 國時的風雲人物寧夏馬氏家族、白崇禧等,都是回民,堅定的穆   斯   林,但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反對「回族」這一說法。在他們看來,回民只是漢族中信仰伊   斯    蘭教的一支,其差別相當於客家人和北方人的差別。且回民大量散居城鎮(如河南不少縣城都叫「城關回族鎮」就可見一斑),早已同  化。但回族最後仍被識別為一個單獨民族。這一情況可與南   斯   拉   夫類比:波黑穆   斯   林實際上也是塞爾維亞人信仰伊   斯    蘭教的一支,但鐵託身為一個克羅埃西亞人,為防範大塞爾維亞主義,將之單獨劃分為一個民族。結果南斯拉失分裂后,波黑穆   斯   林與塞爾維亞人這兩個本是同民族的「不同民族」,進行了血 腥的種族廝殺,由此可見人為分割民族的極端危害性。又如土家族,直到1956年才被識別為單一民族,但1990年的人口數是1964年普查時的1027%(僅僅一代人的時間,人口增長10倍)!這些都無法用人口自然增長來解釋,只能認為是「落實政策」後由於特殊優惠,而使大批本已同  化的人又轉而改變民族。極端的例子如貴州沿河土家族自治縣,1982年普查時,全縣40萬人,只有243人報稱是少  數  民族,而且全是外地調入的幹部。但「落實政策」予以扶持后,短短兩年內,就有18.5萬人改變民族成分。


  這些極端的人為分化漢民族的後果,是可想而知的!我們一些專家學者、政府機構只注重於構建「百家爭鳴」的民族人口局面,卻沒有看到這種問題的潛在危險性!同時,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自然進化和融合,被人為的民族分化政策毀於一旦!為了「民族大團結」和「各民族共榮」,甚至不惜做出一些違反常理的事例!1955年被授予大將軍銜的粟裕,毛澤東有次戲問他:「你是湘西人(按,粟是湖南懷化會同人),是不是苗族?」但粟本人至死一直都自認是漢族。他死後兩年,根據相關民族識別研究,他被認定是侗族——這一點後來通過中 央批准。看看:一個從來不認為自己是侗族的人,死後被追認是侗族,是不是有點彆扭和滑稽!




  八是有損國家安全與利益。我國的計劃生育主要是針對漢族的,少  數  民族的計劃生育政策則比較寬鬆。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漢族確實是世界上最「大公無私」的民族。但這種「大公無私」造成了兩個結果:一是降低了中國人口佔世界人口的比例。在1950年,中國人口佔世界的四分之一,現在中國人口只佔世界的五分之一,並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下去;二是降低了漢族人口佔中國人口的比例,推行「一胎化」以前,漢族佔中國人口的95%,現在降到90%左右,並且這種趨勢仍在繼續下去。如果目前的計劃生育政策不改變,當漢族人口只佔中國人口一半時,到時會不會發生前蘇聯那樣的分裂局面呢?有人想當然地說不會,但只要仔細考察一下前蘇聯和東歐國家,就會發現:這些國家在劇變后,凡是主體民族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如波蘭、羅馬尼亞、匈牙利等國,都沒有發生分裂;而凡是主體民族沒有占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如前蘇聯、捷克斯洛伐克、南   斯   拉   夫等國,都發生了分裂。這種現象揭示出這樣一個事實:要維持一個統一的國家,需要有一個占人口絕大多數的主體民族。







 




(如對漢族復興有所小助,歡迎轉貼!)




       後記:夜已深,色已沉,筆者心潮難平。思我漢族之危亡,萬千憂傷!

      望星空長河,無盡光赫,何處是我大漢之芒?當一切舊有的傷痛無可避免來臨,撕絞每一細胞,吞噬每一靈魂,痛楚明天是否依舊?

      仍有多少同胞沉醉在迷失的漫路之上?明天又是新的一天,希望還在嗎?
人不能無恥到把屠殺自己父兄子女,姦淫母親妻女的野蠻人當成英明神武的先人崇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fuck.日貨 發表於 2007-2-8 07: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Hanxin 發表於 2007-2-8 13:58 | 只看該作者
現在還不是主要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2

主題

1288

帖子

734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愛國華僑(十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34
5
clilan 發表於 2007-2-8 20:04 | 只看該作者
這個問題擴大后就是世界對中國不平等性(殖民)政策的危害,這個矛盾比那個大的多,解決起來也困難的多,按照中國人一貫的做法,一定先解決難的,俗話說啃硬骨頭,然後是容易的,先解決外部的,然後是內部的。所以樓主不要著急,等中國把世界上的事搞定后,就會騰出手來解決國內的民族問題,如果你想幫忙的話,就先幫助中國把外部的事情解決掉,而不是現在來添亂。
腳踩在泥土地上,半個身子在工業化進程中,腦袋已置於信息空間――這是中國巨人展示在世界面前的形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15

帖子

31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10
6
純爽 發表於 2007-2-14 14:49 | 只看該作者
很精彩,頂上去,讓大家共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55

帖子

3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5
7
南天一鶴 發表於 2007-2-23 12:12 | 只看該作者
偶在江浙一帶工作時,經常看到一些川陝雲貴一帶的少數民族夫婦,拖家帶口,拉著三四個或四五個孩子到東部地區打工,太可憐了。他們孩子生的多,他們的民族就興旺發達了?真是笑話!
戒急用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1: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