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莫非命也,順受其正。是故知命者,不立乎巖牆之下。盡其道而死者, 正命也;種格死者,非正命也」,又:「妖壽不貳'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 ,孔子亦云..「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故修道人要知命立命。命有四種..
一、知天命--天命者,分內外兩種。 內者,天命之謂性..
孟子曰:「盡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則知天矣。存其心,養其性,所以事天 也」。外者,個人的使命..
文言謂..「先天而天弗遠,後天而春天時」。
中庸雲..「大哉!聖人之道,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於天。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待其人而後行」。
二、修慧命
修慧命者,乃是修心也。
寡酒色以淨心。去嗜欲以養心。誦古訓以警心。悟至理以明心。
三、挨身命
挨身命者, 乃是修身也。
天厄吾運,吾享吾道以通之。
天薄吾福,無後吾得以迓之。
天勞吾形,吾逸吾心以補之。
天苦吾境,吾樂吾神以暢之。
吉凶禍福,是天主張。毀譽予奪,是人主張。立身行道,是我主張。
所謂命難改,運可移,只要能立身行道,好好行持,雖然是時運不過,但日後定能改變命運。
四、了宿命
宿命者,乃是業也。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後世果,今生做者是。
宿命與三世因果,有連帶關係。做壞事,仍享富貴,做善事,卻還困窮,這是包括前世因果在內。
相命只能看身命與宿命,天命與慧命是看不出來的。修道明白道理,就不要再補運 、改運,只要一幅慧雙修,則命由我作,一幅自己求。
孟子說..「人的吉凶禍福,沒有不是天命的,祇要受其正命就得了。所以知道正命的人,決不肯站在將倒的危牆下面。能夠盡了修身養性之道,以壽終者,就是正命;為非犯法而死者,就不是正命。」
孟子說:「對於壽命的短長,毫不疑慮,抵專意修養自己的身心,以等待那命數,這就是所以立定天所賦予的命了。」
孟子說:「能夠盡量發揮自己靈明本心的人,就可知曉自己所稟賦於天的本性;知曉自己所票賦於 天的本性,就可以知曉夫道。保守自己靈明的本心,培養自己的自然善性,這就是事奉至高無上的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