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歌響起:中央電視台與香港電視台的一個差異

[複製鏈接]

3105

主題

3648

帖子

259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9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schulton 發表於 2006-12-11 17:4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大陸與香港的政治經濟制度不一樣,正所謂「一國兩制」,作為「上層建築」的傳媒業,在運作、內容、新聞價值取向上有一定的差距,這是不言而喻的。香港電視台的節目在珠三角一帶收看者眾,一般說來,其娛樂節目比較對粵語方言區觀眾的胃口,而草民會看一下香港電視台的新聞節目,有一個有趣的現象,當下香港節目出現廣告時段的時候,此地的電視傳播公司會「見縫插針」地「偷梁換柱」,播出其接下來的本地電視廣告,草民可以想象此地電視傳播公司節目切換值班人員的高度緊張與頻繁操作的疲勞,因為其們必須盯住香港方面節目的進展,「及時」地將信號換過來。但是,無論如何「精確」,總免不了把香港方面的非廣告內容「掐頭」。
香港「ATV亞洲電視本港台」有一個重頭節目,就是下午的「6點鐘新聞」,長度差不多一小時,中間大概插播兩次廣告,這個新聞節目,草民沒事兒的時候都會看看。「6點鐘新聞」前面有個短記錄節目「歷史上今日」,大約在17:58或者17:59結束,就這麼點時間,此地的電視傳播公司也「爭分奪秒」地插入自己的商業廣告,所以,草民不知道在這一分鐘內ATV播了什麼,只等到ATV的新聞開始曲奏起看新聞提要和內容。但前兩天此地電視傳播公司負責插廣告的值班人員「偶爾」一次的疏忽,「放過了」這一分鐘,草民不經意間聽到一陣激越的管弦樂「多·咪索–索–拉––索,咪·多索索索咪–多–…」這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的前奏么,香港電視台在如此「黃金」的時段?

草民開始還以為是大陸某個公益廣告,但是,歌聲、畫面都有明顯的「香港風格」,畫面中有眾多「洋麵孔」的管弦樂團、還有氣勢宏大的身著校服的香港學生合唱團,最特別的是,歌唱者的中文普通話發音特點,具有濃烈的香港白話改學普通話的特徵,歌唱者們一絲不苟,盡量清晰的咬字,高水準的歌唱節奏,恢宏的伴奏,令人不禁肅然起敬

屏幕下方有繁體字的字幕:

起來,

不願做奴律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出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了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特別是「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了最後的吼聲」一句,難度是比較大的,但這些並不習慣普通話齒部音的香港青少年全部演唱者的咬字聲音如此一致,看來很是下了一番功夫,《國歌》過後,緊接著就是ATV的台徽片花,然後才是新聞。今天草民再留意了一次,此地的電視傳播公司的商業廣告把《國歌》覆蓋了大半,只聽到了「前進,前進,進」,草民就覺得有點不地道了,難道香港同胞唱響的《國歌》把這一分鐘讓給那些垃圾商業廣告會更有意義么,金錢並非一切,生活在前英國殖民地、實行資本主義制度下的香港人懂得,大陸人更應該懂得。

若干年前,中央電視台最重要的一次新聞節目,19:00的《新聞聯播》前面也是播送《國歌》的,現在也是商業廣告鋪天蓋地,而這一個時段的商業廣告費還特貴,說是拍賣出了「天價」,廣告甚至做到了最後百分之一秒,不談香港電視台是否是「由於」香港政府的條例規管必須「例行公事」地唱響《國歌》,但作為國民教育的一種形式,草民覺得香港ATV比中央電視台做的到位,不管中央電視台在什麼時段曾經播放了《國歌》,放棄了新聞受眾最密集的19:00《新聞聯播》,是不合適的。草民以為,中央電視台在這一點上與香港ATV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是不是應該注意一下呢。

記得以前在《新聞聯播》前面播放的《國歌》,只有樂曲,沒有歌詞,草民以為,香港ATV的播放內容更加值得提倡,香港的經濟繁榮程度顯然超過大陸的許多地區,香港人被英國統治了100年,國家認同感比較淺淡,但是,如果他們能夠從「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了最後的吼聲,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中體味到那種危機、奮進、向上、付出、忘我、獻身的境界,是無法用金錢度量的,

希望越來越商業化、娛樂化的中央電視台也「捨得」在最「黃金」的時段,唱響《國歌》,讓每一個國人每日都從中受到教益,謹記責任,前瞻歷史,放眼未來:

起來,

不願做奴律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築出我們新的長城,

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

每個人都被迫著發出了最後的吼聲,

起來,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

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

0

主題

1294

帖子

26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63
沙發
yzlcss0103 發表於 2006-12-11 19:35 | 只看該作者
我們丟掉了很多好東西卻不知道啊!可嘆可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