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正確認識減肥誤區

[複製鏈接]

15

主題

30

帖子

14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1

積分
1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肥胖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普遍,這和生活水平提高了,每日食中油膩及高熱量食物比生增加有關。過度肥胖不公在生活上給我們造成了極大的不方便,同時對人體循環系統、內分泌系統、呼吸系統、運動系統的危害也嚴重威脅著身體的健康。媒介上關於運動減肥、藥物減肥、針灸減肥的廣告宣傳也是鋪天蓋地,其中有效的不多,無效而嚴重影響身體健康就很多,但上述治療方法大多存在一個共同的弱點,那就是「反彈」——越減越肥,是指治療是體重下降,停止治療后體重又開始增加,而且比原來更利害,為什麼會出現「反彈」現象呢?因為,上述的減肥方法都是從消耗體內脂肪的角度出發,沒有從根本上阻斷肥胖形成的原因。肥胖的原因是脂肪在體內過多地積聚,從現代醫學角度講,脂肪在體內的儲藏和消耗的平衡關係被破壞,脂肪在體內的儲存大於消耗,大而導致肥胖。

那中醫又是如何認識肥胖呢?中醫認為肥胖是體內水濕中的穢濁物質凝聚,這種物質和肺里的「痰」有著類似的特徵,所以在中醫上有句很有名的話叫「肥人多痰濕」,就是這個意思。既然肥胖是水濕中的穢濁凝聚而成,而水濕又是由於脾的運化功能失常所致,那麼,脾的運化功能失職,應該就是肥胖形成的根本原因。中醫對肥胖的認為,無疑為我們找到了一條從根本上治療肥胖症的道路。在清代名醫陳士鐸的《石室秘錄》中就記載了用健脾化痰來治療肥胖症的方法,他在書中對肥胖症的成因提出了精闢的論述:肥人多痰,乃氣虛也。虛則氣不能運行,故痰生之。

這句話就是說,肥胖是因為體內痰濕,痰濕生成又是因為脾氣虛弱,對水濕的運化功能減退,從而導致體內濕濁凝聚。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陳士鐸又提出治療肥胖「必須補其氣,面后帶消其氣,而後帶消其痰為得耳」。這就是說,治療肥胖應該以補益脾氣(改善脾對水濕的運化功能)為主,化痰除濕為輔,這樣才能人根本上去除肥胖。調理期間不需要特別節制飲食,只需要注意少吃兩樣東西就可以了,一是油膩的食物,二是甜食。這兩樣東西,中醫稱為「肥甘之品」,是最容易影響脾胃運化功能、導致痰濕在體內的積聚的東西。

前段時間更有人提出,五穀雜糧是垃圾食物,建設愛美的女同胞不要吃。大家可要明白,我們的祖先是以五穀雜糧為生,我們今天過上幸福的生活而不用再餓肚的才只有20餘年,難得五穀雜糧那麼差,如何這是垃圾,那你的先祖又如何一代一代繁衍下來。大家要明白,我們的臟器是以消化五穀雜糧為主,走是的肝和脾的消化系統;而西方人是以肉食類食物為主,走的是肝膽的消化系統。大家不要以為過上的幾天的幸福生活就自以人自己的外國人,自己的臟器都變成「進口」而不再「國產」。你要明白一樣東西,你不吃五穀雜糧,只吃蔬菜或水果,從前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這樣是嚴重破壞脾的運化功能,而脾的運化功能導致失常所致,從而就形成痰濕,也說是我們的肥胖。中醫上肺與脾是互為表裡,破壞了脾的運化功能,從而影響肝的功能、肺及大腸,各種疾病應運而生。大家要美也要有科學。
金柱中醫食療QQ:381851937
http://www.chenjinzhu.com

272

主題

679

帖子

389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9
沙發
adam1100 發表於 2006-12-11 14:58 | 只看該作者
中醫食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7 05: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