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轉貼]美麗的洞庭湖

[複製鏈接]

37

主題

597

帖子

16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國. 發表於 2006-10-18 0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http://hn.rednet.cn/c/2006/10/11/1000202.htm

(西洞庭湖保護區楊幺水寨附近,湖水已經乾涸,只有漁人的小舟還停在這裡。圖/韋寶玉)



(南洞庭湖茅草街附近的八百弓造紙廠排污口,水位降低,原本沉澱在湖裡的污染廢渣全部裸露在外)



(南洞庭湖保護區蓮花坳,龜裂的地面上的裂縫有一個拳頭寬)



(岳陽東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小西湖,水鳥賴以生存的苔草已經長得很茂盛,但持續的乾旱將是他們的滅頂之災)



(西洞庭湖保護區楊幺水寨,省人大環資委辦公室副主任劉帥記錄著裸露的湖底)

  劉帥用DV慢慢掃過一大片一大片乾枯的土地,無數條拳頭般大小的裂縫在陽光下明晃晃地扎痛了他的眼睛。還是10月,一幕多年罕見的枯水景象就在洞庭湖顯現:洞庭湖水位持續下降、湖區大面積乾涸,「湖心全見底了,一望無際啊」。
  
  劉帥,省人大環資委辦公室副主任。從10月1日至6日,他與世界自然基金會(WWF)長沙辦公室項目官員韋寶玉一起,跑遍了東洞庭、南洞庭、西洞庭三大自然保護區的核心區域,用DV和圖片,真實記錄下乾枯季節失衡的洞庭湖。
  
  「乾旱觸目驚心」,10月10日,在WWF位於長沙市勞動路上的辦公室里,劉帥和韋寶玉不約而同地使用了這個詞。在調查中,更讓他們揪心的是,乾枯已經使得洞庭湖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惡化。
  
  洞庭湖:一片乾裂的荒漠
  
  實際上,從8月份起,洞庭湖缺水已初露端倪。
  
  8月份,長江上游來水減少,湘資沅澧四水流域持續少雨,洞庭湖水位不斷下降。8月22日8時,洞庭湖城陵磯水位為23.49米,比1972年8月22日的歷史同期最低水位23.02米僅高出0.26米。同時,洞庭湖流域的許多標誌性水文站監測到的水位也非常之低。
  
  來自水文部門的消息表明,洞庭湖今年的最高水位和往年差不多,但退水速度比往年快許多。現在還是10月份,洞庭湖水位就已經退到了往年冬季枯水期的水位,降至歷史最低水平。
  
  10月10日8時,城陵磯水位降至21.48米。「往年,洞庭湖一般要11月、12月才進入枯水季節,現在,整整提前了一個多月。」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告訴記者。
  
  韋寶玉告訴記者,在三大保護區的核心區內,他們幾乎沒有看到完整的水面,除了在東洞庭湖的大西湖和南洞庭湖的蓮花坳還有部分水面外,許多地方「如同一片乾裂的荒漠和戈壁」,只留下湖底深深淺淺的車輪痕迹。
  
  「沒有水、沒有魚,也沒有鳥」
  
  乾旱,使洞庭湖原本就脆弱的生態環境惡化。「沒有水、沒有魚,也沒有鳥」的生態困境一直伴隨著兩人的旅程。
  
  9月26日,在西洞庭湖核心區的楊幺水寨,韋寶玉曾一次性觀測到2000多隻鷺鳥,然而,不到10天,他再度來到這裡,天空已空空蕩蕩,鷺鳥遍尋無著,僅有的一點水面也已全部乾涸。
  
  10月,正是冬候鳥遷徙南來的季節。讓蔣勇憂慮的是,「今年的鳥肯定會減少」。他解釋,洲灘只有經過較長時間的浸泡,水生植物才能生長,鳥兒才有食源。而現在大部分洲灘乾涸開裂,候鳥來了,也沒有食物、沒有棲息地,最終只能選擇離去。
  
  鳥兒的另一個食源困境是沒有了魚。在無數個小池塘內,劉帥和韋寶玉看到並拍下乾死的小魚,又在無數個溝渠邊目睹了電打魚的場景。電打魚最嚴重的是在南洞庭湖的撂刀口,「打出來的大部分是尺把寬的小魚」。蔣勇介紹,自7月1日漁民們開湖捕魚后,基本上沒捕到大魚。
  
  「迷魂陣綿延望不到頭」
  
  劉帥和韋寶玉沒看到鳥,卻看到了大量迷魂陣。
  
  「西洞庭、南洞庭,到處都是迷魂陣,水一干,全部露了出來。」在西洞庭湖的打靶台,他們遭遇一個「超級迷魂陣」,綿延了七八公里,「一眼望不到頭」。在有水的季節,迷魂陣不僅將大魚小魚「一網打盡」,也讓鳥兒無處可去。
  
  這種「如同開礦式的掠奪魚類資源」的方式讓劉帥極為震驚。他坦言,他曾多次參與洞庭湖生態環境檢查,也曾多次看到迷魂陣,但都沒有這次觸動大。劉帥痛心地說,省人大、省政府花了大力氣保護洞庭湖魚類資源,但事與願違。他一針見血地指出,「這是管理、執法工作沒有到位,甚至缺位。」
  
  憤怒之下,兩人一把火燒掉了這個「超級迷魂陣」。
  
  讓他們痛心的另一個問題是楊樹。坐小船沿航道前行,成排成排的楊樹始終不離視線範圍,且大量楊樹已經栽進了保護區的核心區域內。「如果不及時清除,後果不堪設想。」
  
  「洞庭湖已經到了非綜合治理不可的程度了」,劉帥告訴記者,這是6天的調查中他思索最多的一個問題。
  
  兩大原因致使洞庭湖水位下降
  
  洞庭湖水位降至歷史最低,提前進入枯水季節。記者就此採訪了湖南地質研究所教授童潛明,他分析,有兩大原因致使入秋以來洞庭湖水位急劇下降。
  
  自8月份起,湖南一直是晴熱高溫氣候,洞庭湖區域降水量嚴重偏低,湘資沅澧四水流域也持續少雨,導致洞庭湖水位不斷下降。童潛明分析,就現階段看,氣候原因應是洞庭湖水位下降的主因。東洞庭湖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副局長蔣勇介紹,國慶期間,洞庭湖有少量降雨,但這對乾渴的湖區來說作用很小。
  
  另一原因是長江上游來水減少。
  
  此外,今年四川、重慶等地乾旱嚴重,也導致長江上游來水大大減少。水文部門表示,這樣的低水位要到明年3月份才能明顯好轉。

37

主題

597

帖子

165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65
沙發
 樓主| 愛國. 發表於 2006-10-18 09:37 | 只看該作者
李白:「洞庭瀟湘意渺綿,三江七澤情洄沿。驚濤洶湧向何處,孤舟一去迷歸年。」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雲夢澤,波撼岳陽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2: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