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是媒體無知,還是教育部無知?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9-27 14: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是媒體無知,還是教育部無知?
  2006年09月27日07:56   紅網


  教育部發言人王明旭在25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指出,政府已經建立了一套資助困難學生的完整體系,而最近仍看到很多輿論在呼籲窮孩子怎麼窮,希望社會各界伸出援助之手,往淺的說是無知,深的說是對國家政策的漠視。(見9月26日中新網新聞)


媒體關注貧困生入學難,是「無知」甚至是「對國家政策的漠視」,相信大多數人看這教育部的這種判斷都會感到不舒服。


誠如教育部所言,中央政府為了讓困難學生上大學,已經拿出了幾百個億資助這些孩子們上大學,而且也建立了「獎、減、貸、助、免」一套資助困難學生的完整體系。即使這樣,試問教育部:是不是每一位貧困生都得到了資助,而不存在上學難現象呢?


恐怕不易吧,「獎」與「助」針對成績優秀的學生,「減」與「貧」程序嚴格申請不易,「貸」更是困難重重。事實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窮孩子面對高高的資助學門檻而讀不起大學,甚至有的父母面對孩子高額的學費而自殺。在這種情況下,媒體關注他們,有什麼不對呢?怎麼能說是「無知」,甚至是「對國家政策的漠視」呢?


傳播學家施拉姆提出,大眾傳播媒介有五種社會功能:守望者的功能、決策的功能、社會化的功能、娛樂的功能、商業的功能。守望者,源自普利策的比喻:記者是船頭上的望者,要望的是激流險灘,當然不是在風平浪靜的時候望。記者的「守望」,不只是為了揭醜,迎合公眾的獵奇心理,而是通過新聞的價值介入,使到新聞實現原始的信息傳播功能外,還為社會決策提供信息,實現傳媒在傳播文化中的社會責任。



另外,知識分子是社會的良心,新聞媒體既是社會公器,又知識分子云集的地方,理應擔當起社會良心的重任。在這個意義上說,即使這個社會只剩下一名上不了學的貧困生,媒體對他們進行關注也是值得的。


教育部在這件事上,要做好的是份內之事,積極做好貧困生的入學這篇大文章,隨便給媒體扣帽子,是不合適的,往淺的說是無知,深的說是對媒體權利與社情民意的漠視。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123

主題

2376

帖子

695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95
沙發
snail_house 發表於 2006-9-28 03:24 | 只看該作者
以前上學的時候, 有個家裡條件還行的男生
憑著跟導員的關係,賄賂了價值50%的東西,換得貧困補助名額
他說好歹賺了一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9-28 08:59 | 只看該作者
有好的政策,還要嚴格執行才有好的結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22: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