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房價大比拼 中國房價很高嗎?(組圖)

[複製鏈接]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3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洛杉磯



地處美國西海岸的洛杉磯不僅擁有世界「電影之都」美譽,而且四季氣候宜人,經濟富裕,成為新移民趨之若鶩的首選落腳點,其中包括華人移民。

去過洛杉磯的中國人都會對洛杉磯華人之多感到驚訝。這裡華人商家店鋪遍布各地,中文招牌無所不在。目前大洛杉磯地區有華裔人口近百萬,華裔比例接近一半的小城市至少有5個。

郊區房價超過市中心

大批新移民的到來必然帶來房價的飆升。在自有住房十分普及的美國,買房本非難事,但洛杉磯卻是例外。在這裡圓住房夢確實是越來越難。許多人都認為洛杉磯房價高漲已形成泡沫,而喜歡買房置地的華人新移民,通常被認為對其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洛杉磯房價之高是全美都出了名的。據美全國建築商協會和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的統計,僅在1998年至2003年裡,美國前8個大都會地區的平均房價,以洛杉磯漲幅為最高,達118%。目前洛杉磯一套中級價格水平的家庭別墅,售價為47.5萬美元(約400萬元人民幣),超過紐約的45.3萬美元和華盛頓的42.9萬美元,僅低於舊金山的72.7萬美元。這個價格水平是美國中西部地區房價的5倍。

筆者曾在洛杉磯市東郊的亞凱迪亞市住了數年,那裡屬於洛杉磯地區著名的富人區。 亞市由於遠離洛杉磯市中心,開發初期人煙稀少,地域開闊,因而建築形態十分豐富,從別墅、高檔公寓到廉租房的各類住房都有,初期房價也十分低廉,帶有游泳池,佔地一畝左右的高檔別墅,平均價格僅在10萬美元左右。

但隨著城市郊區化建設的飛速發展,過去20多年來富人紛紛逃離市區,促使這裡房價節節攀升,反而遠遠超過市中心。目前這裡的帶有游泳池、佔地一畝多的獨立別墅,即使建築老舊,也價值60萬美元以上。

年入20萬買獨立別墅

筆者認識的一對來自中國大陸的醫生夫婦,丈夫為心理醫生,妻子是一個高級護士,夫婦年薪20多萬美元。5年前,他們就在本地花費28萬購買了一棟面積不大的不帶游泳池的別墅,結果趕上了加州地產猛漲時期,到2002年夫婦倆為了女兒上學方便,以近50萬美元的價格將該別墅出售,又以57萬美元在筆者隔壁從一對老美夫婦手中購買了一棟佔地一畝、帶大游泳池的別墅。

這對剛剛退休的白人夫婦對他們的慷慨出價驚喜不已。20年前,這對白人夫婦購買這棟別墅花費不到10萬美元,現在他們白住了20年,還賺了37萬美元。他們拿著錢立即遷居到房價更加低廉的華盛頓州去安享晚年了,心裡還直感激這些給他們送錢的中國人。

然而,比他們更高興的還是這對中國醫生,因為2003年和2004年,當地的房價更像是坐上了火箭,到2004年底該棟別墅的價格已經攀升到80多萬美元。夫婦倆目前只有一個期盼,就是美國的房地產泡沫在兩年內不要破裂,等女兒畢業了,就轉手賣掉別墅,不僅白住5年,還可凈賺30萬美元。

與這對醫生夫婦相比,另外一對留學生夫婦的買房經歷則痛苦多了。丈夫是博士畢業,在一家生物公司工作,年薪7萬美元,但他妻子是普通職員,財力有限。他們也為女兒上學方便而搬到亞市,然而為了買房,面對高房價傷透了心。2003年,精明的妻子就主張儘早通過分期付款購買一套連排別墅,有一次他們看好了一套,價格25萬美元,首付5萬美元。妻子不甘每月白花1200多美元的租金,力主買下該套住房,但由於丈夫考慮要供養女兒讀大學,一時有所猶豫,房子被別人搶購。

2004年8月,夫婦倆又在同一小區中看重了類似的一套住房,結果房價已經漲到27萬美元。在妻子的埋怨聲中,丈夫終於痛下決心,買下該房。

年入5萬租房住

筆者的另一位朋友在一家公司工作,年薪5萬多美元,但太太從國內出來后沒有工作,10歲的女兒正在上小學,家境比以上兩家更差。夫婦倆只好每月花費1500美元,在學校附近租住一套8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無傢具的公寓暫時安身。面對越來越離譜的高房價,夫婦倆萬分無奈,只盼女兒早點畢業,然後逃離這個地區。

華人喜歡聚居,而且是扎堆在學校教育質量較好的學校附近。亞凱迪亞市高中是遠近聞名的一座教育質量很好的中學,因此導致許多華人夫婦紛紛遷移到該市,進一步抬高了這裡的房價。



▲▲▲▲▲
======================================
[COLOR="DarkRed"] 居所單純從價格角度的量化分析,應該是不夠科學的。但是從價格來分析也有好處,那就是很直觀。這裡我存在一個疑問,「財富地產show」所提供的數據是否足夠真實客觀呢?在我看來,至少我所處的上海好象不是這個樣子的。
社區里世界各地的人都有,不曉得大家是否有興趣提供各自所在區域的第一手數據。方便更多做更清晰的判斷。我先帶個頭:

[COLOR="Blue"]地點:中國 上海
概況:面積6,340平方公里,人口1776萬人。
房價(RMB):內環以內五位數字,視具體情況,第一位數字的差別很大;中環左右約10000元/㎡,十年以上二手房7000-8000元/㎡;外環以內8000元/㎡;郊縣中心區域4000-6000元/㎡。
面積計量:建築面積√  套內面積  使用面積,得房率約75-80%
新建面積房屋面積:平均約在90-100㎡左右
主要房屋類型:公寓(高層/小高層/多層)
當地戶均收入:5-6萬元/年(估計的,不是很有把握)
購房人群:05年一季度,上海市成交的單價超過一萬元的預售住宅房屋,外省市居民的買房率達到43%, 其中溫州人購買的達到72%,當中又有70%用的是銀行的錢。
容積率:1.5-4.5
所有權:70年使用權[/FONT][/COLOR]
上海樓市場走勢圖
http://www.ehomeday.com/jy/newhouse_hangqing.asp

名詞解釋:得房率、容積率
所謂「得房率」是指套內建築面積與套(單元)建築面積之比。也稱之為「K」值。還有一種是套內使用面積除以套內建築面積加公攤面積。開發商通常更願意採用前者。
套內建築面積=套內使用面積+套內牆體面積+陽台建築面積。
套(單元)建築面積=套內建築面積+分攤的公用建築面積。
所謂「容積率」,是指一個小區的總建築面積與用地面積的比率。一般別墅容積率最低底,多層住宅容積率較低;小高層較高,高層最高。


附錄:
[thread=410625]房屋成本分析[/thread]
[thread=413505]房價與收入[/thread]
[/COLOR]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沙發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41 | 只看該作者
東京


前幾天,一位熟識的日本工薪族山本對記者說,他買房了。新建的公寓,地點在葛西,位於東京都的最東側,緊鄰千葉縣。面積8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總價3100多萬日元(約220萬元人民幣),首付了900萬,貸了25年的款,每月還款約7萬日元。每天從家到城裡的公司上班需要坐1小時的輕軌電車,對於這個通勤距離和時間,山本表示比較滿意。

在東京,山本的購房頗具代表性。能在寸土寸金的城區中心區域擁有自己住房的都是不折不扣的有錢人,大多數的工薪階層買房子都向四周輻射,紛紛把目光投向所謂「首都圈」的最外圍,同樣的面積,圈兒邊的住宅樓價格是城裡價格的1/2或1/3。推動東京人圈兒邊購房的是四通八達的公共交通,每天早上,各線的地鐵和輕軌載滿西服革履的工薪族向都市中心移送。

東京地價是世界上最高的,所以在東京買房子就要做好拿出幾千萬乃至上億日元的心理準備。用一個正在出售的普通實例說明,東京品川平冢3丁目一處公寓,距離車站10分鐘步行路程,面積79.35平方米,總價5350萬日元(382萬元人民幣),如果首付1200萬日元,貸款30年,每月要還款12.8萬左右,此外,入住后每月的管理費是2萬日元。

一般來說,東京幾個著名的昂貴地段例如惠比壽、廣尾、赤坂等區域,不要說電視上常看到的日式獨門小樓,就是一套不到100平方米的三室一廳公寓房往往標價要1億幾千萬。這些地區的「貴府」確實不是普通日本百姓可以買得起的,多是為老闆或人氣藝人們準備的。對於一般市民階層來說,能在東京城內買套不很偏僻的三居室絕對是個大手筆了。

去年底的「豆腐渣」建築業醜聞曝光后,日本的房地產銷售遭到了不小的打擊。越來越多的准買房戶變成了堅定的持幣觀望者,誰也不想用辛苦一生掙來的錢買到的房子經不起隨時可能發生的地震。

與購房相比,東京人更習慣於租房住。租房不用準備購房時首付的一筆巨款,而且可以隨時根據工作的變動而搬移。東京都內租房的價格因地域不同差價也極大,拖家帶口的普通市民家庭租住的多是10萬~20萬日元的公寓房。如果哪家公司有自己的宿舍樓,每月兩三萬的象徵性房租對員工來說絕對算得上是個誘人的福利待遇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3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43 | 只看該作者
莫斯科


莫斯科大環的地理位置,大概相當於北京的五環。雖然莫斯科大環距離市中心很遠,但是因為莫斯科發達的地鐵網路往往以大環附近的居民區為終點,還不能算作荒涼。就是這樣一個地方,它的房屋價格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1500美元以上。我的朋友安娜在大環距離地鐵西南站不太遠的地方,買了一套60多平方米的兩居室。這是2003年的事情了,當時的價格是每平方米1100美元。我曾經驚訝於這樣高的房價,但是現在看來,安娜無疑是賺了。

根據當地媒體統計的數字,目前莫斯科的平均房價已經突破了每平方米2100美元。而距離安娜家不遠的另一棟新修好的住宅樓,最近已經打出了促銷優惠每平米1500美元的橫幅。俄羅斯《獨立報》也報道說,莫斯科市中心的新建房地產項目價位已經達到了每平方米3000美元的水平。即便是莫斯科大環以外的地區,甚至是莫斯科州的房地產價格也水漲船高。僅在2003年,俄各類住宅價格上漲了30~40%不等,平均漲幅36%。原本有專家預測房地產價格會比較穩定的2005年,也出現了個別月份漲幅2.2%的火爆局面。

莫斯科房屋價格的持續攀升,已遠遠超過大多數普通市民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少市民認為,不法的房地產商和官員勾結是造成房屋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而政府則認為是市場需求的旺盛造成了房屋價格的攀升。據官方統計,莫斯科市共有450萬戶家庭需要改善住房條件,但他們當中只有不到1%的人有能力解決這一問題。不管怎樣說,莫斯科大多數居民目前仍然居住在老舊的市區,這是不爭的事實。甚至有部分莫斯科人租住在集體宿舍里。筆者每每和這些人閑聊,他們總是喜歡回憶蘇聯時期免費的住房政策,並且詛咒現在那些貪官和從事房地產的奸商。

和他們比起來,安娜是幸運的,作為一個成功生意人的女兒,她在莫斯科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小房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4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45 | 只看該作者
法國 巴黎


當獲悉記者在北京購買了一套住房之後,一位年輕的法國朋友滿臉驚訝地說,在40歲以下的法國人「字典」里,是找不到「買房子」這個詞的。

巴黎房地產中介的玻璃櫥窗上張貼的廣告中,90%以上是租房廣告,出售房屋的信息寥寥無幾。房地產中介弗朗索瓦告訴記者,由於房價在過去幾年內連續飆升,巴黎人中的購房者越來越少,今天的巴黎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租房熱」。弗朗索瓦說,這種趨勢正在由巴黎向法國外省蔓延。

近年來,法國媒體關於房地產的報道越來越多,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房價的增長速度連年超出專家預測,已經開始引起法國百姓和政府的擔憂。

法國2006年初公布的數字顯示,過去5年內,房地產價格在全國範圍的平均漲幅為10%,在大城市的漲幅則超過100%。由於法國政府採取保護舊城的措施,很多城市市區內限制甚至禁止房地產建設,因此,大城市內二手房價格飛漲,5年內漲幅高達63%。在房價飛漲的同時,法國人收入在過去5年內的增長卻不足10%。

巴黎房價每平方米5萬人民幣

在巴黎,目前的平均房價已經突破每平米5000歐元的大關,該市富人聚集的16區房價幾經接近每平方米7000歐元。嘎納、尼斯、普魯旺斯等度假地的房價已經超過每平米4000歐元。馬賽、里昂、里爾等大城市的平均房價也達到每平米2500歐元。

對於法國的中低收入家庭來說,買房子已經成為一個難以實現的夢想。在法國全國範圍內的購房者中,普通職員和工人僅佔1/3。法國老百姓抱怨說,購房已經成為政府和公司高層人員的「特權」。

由於沒錢做「業主」,很多大城市的居民都選擇做「房客」。巴黎市內10個人中,有9個人是租房者。由於能買得起房子的人越來越少,上世紀90年代以售房為主的房地產公司,開始投入大批資金購買二手房,出租房子現在成為了它們的主要業務。

年輕人對購房不熱衷

法國購房者減少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年輕人對買房子沒有熱情。法國社會學家認為,這種現象出現,除了因為房價過高之外,人們的價值觀念在其中起了很大作用。

例如,法國人的家庭觀念與中國人大為不同。法國年輕人如果要買房子,他們的父母絕不會像中國父母那樣「慷慨解囊」。在法國人看來,父母給孩子承擔的經濟義務,應該以孩子大學畢業作為「終點」。法國國內目前30年期的購房貸款也不少,但很少有年輕人問津,主要是因為沒人幫助他們出「首付」。此外,法國年輕人的生活方式也決定了他們不願過早地成為購房一族。法國年輕人是出了名的「沒有定性」,他們可以因為一時興起辭掉高薪工作,轉而從事文化活動;也有人會離開法國,到非洲某個國家從事人道主義工作。對於想趁著年輕到世界各地多走走的法國年輕人來說,高額的購房貸款無疑是一個莫大的「牽絆」。

「老外」炒高法國房價?

儘管法國人中購房者越來越少,但法國的房價卻仍舊一漲再漲。對此,法國國內有人開始提出「外國人炒高法國房價」的說法。從全國範圍來看,這種說法似乎有些偏激,但是,從法國的個別地區來看,它似乎也有些道理。

巴黎的香榭麗舍大街和巴黎聖母院所在的西岱島,近年來成為俄羅斯「新富」們的購房首選地點。他們的到來,使得這兩個地點的房價成倍增長,一般的法國人根本不敢問津。

在法國南方「藍色海岸」上的嘎納、尼斯、摩納哥這三座城市,房價也隨著大量國外富翁的定居迅速增長。從其他城市趕到這裡購房的法國人數量近年來直線下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5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46 | 只看該作者
布魯塞爾


房東的兒子亞歷山大從希臘老家又回到了布魯塞爾。他亞歷山大剛落座,就開始抱怨起布魯塞爾的房價上漲——他自己離開家來布魯塞爾工作,需要租一套小單元房。

據他說,他看中的80多平方米的房子現在居然要800歐元(約8000元人民幣)的月租金。要知道,3年前這種房子可能只需要五六百歐元。

說實話,布魯塞爾的房價,在西歐國家首都里算是最低的了。據歐洲一家研究機構2005年9月的一項調查,西歐房地產最貴的國家首都是盧森堡,過去一直以房價超貴著稱的倫敦已經退居第五。

這項排名還是掩蓋不住布魯塞爾房價飛漲的事實。

記者的一位朋友10年前從香港來到布魯塞爾,他用賣掉香港70多平方米的房子得來的300萬港幣(摺合成歐元約30萬),在布魯塞爾買了一棟帶花園的聯體別墅(TOWN HOUSE)。這10年裡,他親眼目睹了布魯塞爾房價的飛漲。到今天,30萬歐元只能買一棟小House,或一套大的單元房。

一般來說,利率對房價的上漲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10年前,比利時銀行按揭貸款利率為10%,而今年卻只有3%左右。利率的大幅下調導致了房地產的大幅上漲。

除了利率之外,布魯塞爾房價上漲還有一個特殊原因。就是歐盟機構的膨脹和歐盟的東擴(歐盟總部設在布魯塞爾)。

10多年前,歐盟剛剛從「歐共體」脫胎換骨。其總部的構架、作用遠不如今。現在光歐盟委員會這一歐盟主要機構,其職員就達到了5萬。

據統計,2004年歐盟由15國擴大到25國,進駐布魯塞爾的各國駐歐盟辦事處、商家代表、遊說團體就新增了6000多家。大量的購、租房需求,刺激了布魯塞爾的房地產市場。

在布魯塞爾,人們總是用房租在月薪中所佔的比重來衡量房價的合理性。比利時有幾年工作經驗的年輕人扣稅後到手的純薪水平均大約是2200歐元,在一個中檔地段租一套兩居室約700歐元,是這些年輕人薪水的1/3。

布魯塞爾市政府主管房地產市場的戴赫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說,目前布魯塞爾房價水平尚在合理的範圍之內。儘管近幾年來布魯塞爾房價猛漲,但市政府並沒有打算出台什麼措施來遏制房價。

不過,戴赫丹又表示,布魯塞爾在房地產領域有著非常嚴格而且較為完善的制度,避免「虛擬房價」的產生,充分保證消費者的利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6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49 | 只看該作者
台北


台灣所謂的白領階層,每月平均收入在新台幣4萬元到8萬元之間(人民幣和台幣比值為1∶4),不過想單憑個人實力,在台北買棟房子,可是難上加難,因為薪水的漲幅永遠比不上遙不可及的房價。目前在上海長寧區擁有兩套房的台商嚴邦國說,如果用相同的資金在台北買房,只能買一套二手房。確實,台北目前任何地段的基本價,每坪都要30萬台幣左右(1台坪=3.3平方米),換句話說,就是每平方米均價為2萬人民幣。

因此年輕人想買房,通常會先挑台北市近郊的房子,地點相當於北京的五環至六環間,或是上海的莘庄一帶,這裡的房價當然比市區便宜1/3;如果年輕夫婦兩人一起奮鬥,通常6到10年間,就可完成進駐台北市區的夢想,不過,可能買的還是二手房。

台灣當局為了減輕民眾購屋壓力,曾兩度推出3000億台幣的房貸優惠利率,確實讓許多上班族受惠,提前擁有一棟夢想小屋。

據台灣知名的中介公司永慶房屋統計,目前台灣房貸利率為2.5%,依舊為20年來的最低利率水準。1989年,房貸利率達到12.5%的高峰。

台灣2.5%的房貸利率將近為大陸的一半(2005年大陸房貸利率為5.31%),直接導致台北房地產市場的升溫。

去年9月22日,台灣股市跌破6000點大關,證券投資市場的低迷成交量,卻對比出台灣房地產的火熱。當天,財政部國有財產局北區辦事處,標售23處房地產,吸引278張標單,不僅標單數創新高,成交價也高得讓人咋舌。就拿台北市最精華的信義區來說,每平米都有8萬人民幣以上的單價實力,若以一般的文山區,也就是台北的文教區域,每平方米也將近五六萬元。

不過,真正讓房地產業者引頸期盼的原因,還是投資者都看好未來兩岸和解:全面開放大陸觀光客來台,以及兩岸三通。

信義房屋董事長周俊吉分析,「未來十年,信義區房價將不止每平方米10萬元人民幣。」周俊吉說,島內不少人因為兩岸始終不三通,只好舉家搬到大陸,其實不利房市發展。因此開放三通,讓兩岸交流更頻繁,將有利台灣房市。


2005年部分城市房價表


北京 5600元/平方米

上海 6698元/平方米

深圳 7659元/平方米

莫斯科16800元/平方米

東京 34000元/平方米

巴黎 5萬元/平方米

布魯塞爾 150萬元/套

倫敦 417萬元/套


以上內容來源: 今日財富地產show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7
 樓主| mm021 發表於 2006-9-27 11:56 | 只看該作者

[轉帖]尖峰時刻之上海東京房價大比拼

一直以來,政府和開發商就告訴我們,國外大城市的房價多高多高,上海現在的房價很健康云云; 滬上地產界人士的口頭禪就是我們上海比東京的房價來說還有上升空間.
那好,讓我們來看看東京的房價到底有多高,看看咱們上海的房價還有多少上升空間.  
  面積:上海6,340平方公里,東京2,187平方公里,上海剛好是東京的3倍,所以東京的土地資源比上海還要緊缺三倍.考慮到那是一個人口眾多的島國,真的是寸土寸金啊。
人口:東京應該要多一些.我手裡暫時沒有精確的數據.
  經濟實力:東京一個城市的GDP就超過了中國全國的GDP. 人均GDP東京差不多剛好是上海的20倍,人均收入我的保守估計數字是30倍.因為上海的經濟以外資為主導,
接下來我們看看房價因為Japan的房價是按照套內面積計算,而且陽台和走廊都是不算錢的,所以要乘以一個係數才相當於上海的建築面積計算的單價.這個係數我的大致估算是 0.75.另外,Japan的房子賣的都是裝修房,所以這個係數還要修正之後才相當於上海的毛胚房價格.修正後的係數為0.7).本人粗通日語,所以直接上YahooJP的地產頻道抓了最新的統計數據(2005年2月):
  東京人口密度之大是世界聞名的,這也是東京房價冠全球的重要原因之一.
  東京都中央區(老牌CBD,緊鄰東京灣。地段和職能定位大致相當於上海的人民廣場+外灘+陸家嘴的疊加。如果我沒有搞錯的話,世界聞名的銀座就位於這個區)均價:3.4萬人民幣/平米.
這是真的.  
  計算流程如下: 套內單價:212萬日圓/坪 (數據來源:雅虎Japan網站地產頻道新建公寓發售價格統計數據2005年2月。因為3月和4月的數據還沒有出來,暫時沒辦法跟大家分享。)
1坪=3.3平米,所以套內單價=64.2萬日圓/平米,因為是套內且裝修,所以要使用0.7的係數修正為可以比較的建面毛胚單價=44.94萬日圓/平米,按照100日圓=7.6人民幣的最新匯率(2005年4月9日工行匯率中間價)計算,這個單價就是3.4萬人民幣/平米,這裡還沒有考慮人民幣未來升值的情況!了解上海今天實際房價(比上海市政府官方公布的過時或者摻水的統計數據要高得多)的人都知道,人民廣場或者陸家嘴的新建住宅可能3.4萬/平米現在都買不到啊!
另外,附帶提一下,東京的二手房價格一般是一手房的2/3左右。我上面給出的數據是一手房。  
  中央區的位置確實是東京核心區域的中心,而且緊鄰東京灣.看了我的比較數據,你再聽那些地產大鱷說上海的房價不貴,還有上漲空間,非常合理,不可能下跌...之類的鬼話的時候,還會相信嗎?事實上, 我跟從Japan回來的同學朋友們交流的比較結果,即使忽略收入差距,單單從絕對房價來算,上海的房價在03年下半年已經達到了東京的三分一,04年中期已經達到了東京的二分之一,現在的價格則已經跟東京完全接軌了,部分可比地區價格甚至已經超過了東京.我只能說,上海樓市的瘋狂,超出了我們這一代人的想象.03年下半年有從Japan回來的同事,算了一下,當時上海的房價絕對值相當於東京的三分之一,但是上海人的平均收入只是東京人的十分之一(不包括下崗職工和民工等低收入群體,否則這個數字可是20-30分之一).按照房價收入比這一國際規律,上海房價泡沫太大. 那時我們如何能想得到今天上海的房價居然這嘛快就追上了東京.僅僅用泡沫這個詞已經無法形容了.04年下半年在Japan跟那裡的中國朋友說起上海的房價,他都不敢相信.經過測算,他連說自己買不起(其實我估計他也當時還是勉強買得起的,只是買的不輕鬆罷了).要知道他可是在日工作近10年的博士.時間過的真快,到了2005年4月,我估計這位朋友應該是真的買不起了.因為今天的房價,比他去年下半年為之咂舌的價格,又上漲了好幾成(40%-50%) 啊...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京的房子沒有70年這個土地使用年限問題,而且建築質量跟上海相比,是絕對過硬得多的.這一點相信不會有人反對吧!以上數據,全部是我收集的第一手數據.有異議的歡迎探討和提出質疑.   
  最後,我的結論是: 上海的房價泡沫之大已經無法用瘋狂這個詞來形容了. 如果這樣大的泡沫都不會破滅和下跌,則人類有史以來的一切經濟規律都要推翻重來了.那些至今還相信上海房價不會跌的善良百姓們,快醒醒吧,不要讓你們一生的血汗錢,變成有關利益集團的犧牲品.  
  以上是絕對值的比較。下面比較相對值。比較相對值最清晰的比法就是比房價收入比。在網上搜索了一下 Japan官方的權威數據,現在東京新建公寓(專有面積75平米精裝修的3室1廳1廚1衛單元,由於一般都附送20平米的陽台和好幾個平米的走廊以及基本電器包括液晶電視等,裝修也確實高級,大致相當於上海的120平米毛胚房)的售價與工薪族平均年收入的比值是5。
那好,我們來折算一下。現在Japan因為勞動力不足,女人上班的越來越多。我所認識的Japan人家庭里,女人一般要做一個下午的兼職,年收大致相當於男方的20%左右,也算貼補家用。一套120平米毛胚房公寓的售價相當於小家庭年收入的5/1.2=4.167倍。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東京二手房售價平均僅相當於新建公寓的2/3。如果小兩口選擇二手房,則這個比值僅為2.778倍。
而且由於炒家的泛濫和中介的黑心,上海的二手房甚至比一手房賣得還貴!
  真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
  另外,上海的貸款利息成本(年息6%左右)是東京(1%左右)的6倍。也就是說,假設現在同樣標價單價1萬元的公寓,如果貸款10-30年不等(相信不需要貸款的差不多已經滅絕了吧)來買的話,對於東京人,實際支出單價可能是1.1-1.2萬元,而上海人的實際支出單價卻是1.8-2萬元!我卻要問各位,是上海小家庭的失業風險大,還是東京小家庭的失業風險大?是上海小家庭的醫療/教育/養老等隱性支出負擔重,還是東京小家庭的類似隱性支出負擔重?
巨額貸款一扛就是30年,你們認真考慮過漫漫人生路上的風險嗎?還記得當年大躍進趕英超美嗎?我心中未嘗沒有趕英超美的理想,我當然希望咱們中國將來在經濟上超越Japan,上海超越東京.我們現在不正在各自的崗位上為之而努力嗎? 但是我們必須客觀的承認:社會發展各方面的巨大差距不可能一夜之間就能趕上,需要我們大家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再奮鬥至少幾十年甚至一百年才有可能啊!但是,今天我們上海的房價卻已經趕英超美,追上東京了.而且如果人民幣今後幾年大幅升值,上海房價還將大大高於東京,使得東京立馬變成上海的鄉下.這多少顯得有些滑稽.
而如果在我們腳踏實地奮鬥50年之後,上海在各方面全面超越東京,讓東京變成上海的鄉下,我不會覺得有任何突兀.相反,我會覺得非常自豪!
我相信我國人民的勤勞智慧在將來能將我們的經濟實力提升到與英美日平起平坐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程度.但是像目前這種政府經營城市製造帳面富貴營造出一夜之間就已經趕超東京的假象來自我麻醉是萬萬不可取的.願意將雙方父母的一生積蓄拿來做首付,再懇求銀行貸上夫妻雙方未來30年的全部剩餘儲蓄,僅僅為了購買一套100平米的70年使用年限的公寓,這樣的熱情和狂熱,放眼全球,也只有今天的上海了。事實上,根據國際慣例,理性的購房支出,應該是夫妻雙方4-5年不吃不喝的可支配收入總和.(6年以上就已經進入所謂泡沫區了。或者夫妻雙方8-10年之內除去生活開銷之外的儲蓄收入總和.(假設儲蓄率50%的話) ,如果購房支出低於這個比例,則往往犧牲的是生活品質;如果購房支出高於這個比例,犧牲的同樣也是生活品質;  簡單的說,就是要量力而行,住房需求同其他方面的需求應該均衡,這樣的人生和社會,才有真正的意義,才能真正和諧地發展.說得刺耳一點,君不見現在上海的一些小市民,如果沒有房產的增值以及圍繞房產增值的投機和陶醉,他們的人生還剩下多少有意義的美好的內容?有多少人在為營造一個和諧公正的社會環境在鬥爭,在出力? 大家都力圖去適應這個非常不和諧不公正的社會環境中去佔據一個有利的位置,然後榨取和剝奪他人或者後來人的利益來滿足自己的暴富慾望.結果使得這個社會的不和諧不公正一年更甚一年,終於造成了今天這種舉世皆狂的局面.
這就是一個典型的畸形社會. 而我相信我們的社會不會一直畸形下去的.  
  其他一些比較信息: 東京在Japan和國際上的地位和功能,大致相當於北京+上海+香港三者的疊加.東京除了是Japan的絕對的經濟中心(區區2000多平方公里上創造的GDP佔到了Japan全國的三分之一)
之外,還是Japan的政治中心:首都. 
  東京是全球三大金融中心之一:另兩大分別是紐約和倫敦.
相比之下,上海的經濟地位無論是絕對值還是相對值對於中國都遠遠沒有東京對於Japan來得重要; 上海不是中國的首都. 上海離世界級金融中心還有十萬八千里.大陸的銀行總部基本在北京,就連深圳都有個招商銀行.上海的證交所還有深圳在競爭,連國內老大地位都難說,惶論亞太,更惶論全球了.上海的地皮是東京的3倍,陸地上的緩衝餘地更是比東京要大得多.所以理論上,即使上海今天在國際上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政治地位,金融地位已經跟東京平起平坐了,其房價也應該比東京低一些才說得過去(糊塗熊一家之言,只是依常理推斷.)上海的證交所還有深圳在競爭,連國內老大地位都難說,惶論亞太,更惶論全球了.上海的地皮是東京的3倍,陸地上的緩衝餘地更是比東京要大得多.   
  所以理論上,即使上海今天在國際上的科技實力,經濟實力,政治地位,金融地位已經跟東京平起平坐了,其房價也應該比東京低一些才說得過去(糊塗熊一家之言,只是依常理推斷.)但是事實是,上海今天的房價就已經趕上東京了.保守的估計我認為上海的房價已經透支了15年左右.03年底經過1年上漲透支了3年;到04年中又透支了4-5年;到今年3-4月這最後1漲最為兇猛,又透支了7-8年.
02年10月之前,從99年開始的2-3年上漲還基本算是比較健康的,整個社會空氣還比較清新,大家平時談論更多的還是各個專業領域的事業發展,整個社會充滿了朝氣蓬勃向上的朝氣;還記得力波啤酒那著名的廣告吧?現在迴響起來那時的單純的心境,以及辛苦打拚的場景,還是有一些真實的感動的;不知道各位是否有共鳴呢?
從2002年10月申博成功至今短短2年半的工夫, 已經至少透支了今後15年的增長預期.今天大家平時談論的除了房子,還有啥?還能有啥?在房價連年暴漲的財富神話面前,很多人都會覺得,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奮鬥這幾年的成果在房價的上漲面前,顯得那樣蒼白無力,甚至給人毫無意義之感.這個社會正迅速分化成天上地下的兩個階級:有房階級和無房階級. 人和人之間的關係變得那樣赤裸裸和血淋淋. 這恐怕是上海瘋狂樓市對社會心理造成的巨大影響之一.我認為對於上海文化的影響也將是深遠的...
以下是hutubear對上海樓市正在落幕的這6年牛市大行情的一個小結.實在忍不住寫的.不感興趣的讀者可以不看.  
  上海樓市將迎來一個極長的調整期, 最終將回歸到一個真正理性合理的水平. 買單的必然是買家.不可能是銀行,也不可能是政府.這個從前幾年股市的崩潰中大家應該已經可以看出來了.
這個調整期的特點一言以蔽之,就是下跌,而不是某些虛偽的利益集團所鼓吹的穩幅趨緩. 
  如果今天政府對房地產市場急剎車,則這個調整期初期會比較劇烈, 短期有可觀跌幅(年均下跌15%-20%);但周期反而可能會比較短,可能2-3年左右縮水當前價位一半附近就可以到位,重新進入健康平穩發展的良性軌道.短期受損最大的是最狂熱最瘋狂的投機分子以及少部分極不冷靜,不相信市場規律的消費者.他們必將為此付出慘重代價.但是, 他們難道不應該為他們不理智的行為付出代價嗎?失去理智,必然要付出代價.不要賺錢的時候歸自己,虧錢的時候怨政府啊.  
  每個個人和社會的整體進步都是要交學費的.這就是學費. 每個人都首先要為自己的行為和後果負責. 不要跟我提什嗎炒房者已經綁架了政府和中國經濟,所以政府不可能讓房價下跌的論調.看著吧. 等到各個政策將風險逐步從銀行那裡轉移到炒房者,賣房者還有買房者那裡的時候,你看房價會不會跌!  
  那時,房價下跌會影響到社會穩定的大局嗎?不會.股市這幾年的崩潰證明了這一點.因為風險被成百上千萬炒房者,賣房者還有買房者給分擔了.這些人自己要瘋狂,能怪誰呢?何況,這些人自己也可以選擇少虧一點割肉離場來化解自己的風險呀,這樣以來,幾次接力之後,每個人承擔的風險又縮小了一大半.幾年下來,風險就釋放得差不多了.
但是如果政府仍然是不蘊不火的出台一些曖昧的政策的話,則這個調整期初期會比較溫和,但是周期會相當長(年均下跌5%),可能10年8年無法恢復元氣.對整個產業環境的打擊發而更大.
所以,在這個時候,政府的魄力非常重要.  
  上海的房地產既得利益集團這幾年把持媒體和政府政策到了瘋狂的程度. 你跟他們講房價收入比,他說我們在快速發展中,不能照搬國外的規律;你跟他們說上海的房價已經超出了很多發達過家,他們說不能跟發達國家的一般城市比.我們上海是國際大都市,要跟東京這樣的國際大都市比.在大多數老百姓的心目中,東京的房價應該是一個天文數字吧,我們從小的教科書上好象就提過東京的房價之貴的信息.但是到底貴到何種程度,因為語言文字的隔閡,不甚了了.
那好,我糊塗熊就跟你比較一下上海跟東京的房價.於是,有了這個原創的帖子.
  可好笑的是,你跟他們說上海的房價絕對值已經跟東京持平了,他們就說中國大地上發生的變化是天翻地覆的,前所未有的,所以今後還會成倍漲,國外過去的規律不適用,大家的心理承受能力要提高云云.(中原地產董事局主席施某某前幾天的言論大致意思就是如此,還真有媒體給登出來.可笑啊!施某某在目前情況下還說這種極不復責任的煽風點火的話,居心何在?無非是為了他以及他的公司以及他背後那個利益集團的利益罷了。這些人的良心何在? 可憐還有那麼多小老百姓願意相信他的鬼話,成為他們饕餮大宴上最後的也是最豐盛的晚餐。
施某某的言論讓我想到是關於永動機和水變油以及拽著頭髮登上月球的傳說.   
  記得當年我跟同學辯論水變油是扯談的時候,是高三的事情,距離現在已經有十多年了.  
  當時因為各大報紙都在頌揚水變油的科技進步,很多同學被迷惑,說愛因斯坦發明相對論的時候,不也是很多人不理解嗎?
於是作為當時那個中學有名的物理髮燒友,我認真地作了一個計算,把普通水裡面所有大分子團拆成小分子團理論上能夠釋放出來的能量極限都算上,證明也無法抵上同等容量油的能量.這才說服了部分同學.但還是有些同學認為我們目前發現的這些物理或者化學的理論不一定能夠解釋水變油不可能.  
  上海房價如此,中國房價又能好到哪裡去?那好,讓我搬個板凳坐在旁邊,拭目以待,看上海(乃至中國樓市場)樓市能否顛覆人類有史以來的主要的經濟規律(中原地產董事局主席施某某的意思其實就是上海樓市之於國外樓市就相當於相對論之於牛頓力學)!有志於推動中國房價走向合理的人,可將此文轉貼,造福中國人民。 ----國家有難匹夫有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2924

帖子

101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有車階層(十級)

Rank: 4

積分
1018
8
細雨軒 發表於 2006-9-27 19:06 | 只看該作者
贊成2樓的分析
類似的分析也見到過!
樓主是地產商的槍手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48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學預科(二級)

Rank: 2

積分
30
9
small pig 發表於 2006-9-27 19:42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不是傻比啊,光比較樓價的絕對值,而不考慮到國家之間差異巨大的工資水平和物價水平,簡直是白痴一個,睜眼說瞎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656

主題

6857

帖子

3030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3030
10
空手 發表於 2006-9-27 20:23 | 只看該作者
國內貧富差別太大,再貴的房對有錢人,也是便宜的,再便宜的房,對窮人也是貴的. 澳大利亞墨爾本的房價,便宜的20幾萬,中間價位在40萬左右,當然好的地區要貴些,現在好區的價格是在80-150萬的範圍內有選擇的餘地. 當地人的工資水平在5-7萬範圍上下為主體(周平均收入$104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1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31
11
史曼林 發表於 2006-10-2 00:45 | 只看該作者
哪裡有這麼簡單絕對化的對比?不考慮生活環境和其他國家經濟水平等因素,簡單地換算成人民幣來比較合適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28

帖子

3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0
12
wlzhu 發表於 2006-10-2 15:50 | 只看該作者
一看就是槍手的文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1495

帖子

306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06
13
worldland 發表於 2006-10-10 09:25 | 只看該作者
樓主是吃屎長大的,說話不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4

帖子

4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40
14
aid163 發表於 2006-10-18 01:4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住著全世界最貴的房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6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32
15
54297428 發表於 2006-10-25 12:08 | 只看該作者
BSLZ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16
phtsl 發表於 2006-10-25 13:15 | 只看該作者
嘿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170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7
17
南柯一夢 發表於 2006-10-25 16:52 | 只看該作者
樓豬是不是政府部門的,或者是地產商的走狗啊?你也不看看國內外人均收入情況,人家一年掙多少,我們的老百姓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2918

帖子

59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91
18
hz0313 發表於 2006-10-25 23: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9 06:5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