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麻辣婆媳》越磨合摩擦越多?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蝸牛的家 發表於 2006-7-28 08: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麻辣婆媳》正在CCTV一套熱播。

  《麻辣婆媳》這一家,有三代人,老婆婆,婆婆和媳婦,老婆婆和婆婆經過幾十年的磨合,已經親如母女;而婆婆和媳婦則正處在磨合的初期,不斷地在生活中發生各種各樣的衝突。

  其實,這家的婆媳還不是彼此有意疏遠對方、有意敵視或為難對方,她們都在努力去接受對方,然而卻事與願違,總是一步步地走進了「越磨合摩擦越多」的怪圈。

  有這樣幾場戲:

  兒媳婦知道婆婆的生日後,為了討婆婆的歡喜,就為婆婆買了2萬多元的手鐲作為生日禮物。

  而就是這個生日禮物惹得婆婆、兒媳婦都不痛快。

  婆婆無意中看到兒子錢包內的購物發票后,按慣性思維,誤以為是兒媳婦為自己所買,好心地去珠寶店詢問,結果在珠寶店店員的誤導下又誤以為手鐲是兒媳婦買給親家母的。進而認為兒子媳婦太偏心,於是心裡委屈的婆婆提出買等離子電視機,兒子嫌貴,兒媳婦急於討好婆婆滿口應承,但由於丈夫的拒絕拿錢兒媳只要到處借錢,買電視的時候兒子媳婦為取手鐲又把婆婆一個人丟下了。

  結果兒媳婦好心辦了錯事,一心要討好婆婆反而招惹得婆婆傷心到極點。

  生日當晚婆婆說出了壓在自己「心裡」的委屈,但兒媳婦實在更委屈,拆開包裝證明手鐲是為婆婆買的,但誤會並沒有因此開釋,雙方以至全家人都弄得很不愉快,反而讓一家人更加生分。

  雙方為什麼不能開誠布公、直截了當地講出自己的打算呢?因為「磨合」還沒有「到位」。

  幾乎所有的社會文化都會認為婆媳關係是最難處理的關係。在中國的文化環境中,婆媳關係可能是日常生活中遭遇得最多的並被議論得最多的、被認為是最不容易搞好的人際關係。

  從心理學的角度看,婆媳關係確實是比較複雜的、微妙的和研究得還不太深入的人際關係。

  影響人際關係的因素很多,其中心理相容性是看不見的、但非常關鍵的因素。因為心理相容是建立良好人際關係的重要條件,而促進心理相容的途徑之一就是彼此縮短心理距離。說到底,人際關係就是人與人心理上的關係,或者說是人與人心理上的距離。
     
  什麼叫「磨合」,就是一個怎樣縮短心理距離、增加相互心理相容的過程。「磨合」是必須的,對雙方都是一種檢驗,一種提升。

  人際交往存在著人際心理空間。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立的心理空間,也應該允許別人有他自己的心理空間,人與人之間應該有各自的心理空間,如果一個人沒有一點自我心理空間,就相當於赤條條地站在別人面前,他就沒有任何安全感,也無法與人交往下去了。但是,如果雙方或有一方容不下或不理會或漠視對方心理空間的存在,不願意從心靈上與對方接近,那心理距離將十分疏遠,那麼這樣的人際關係斷然也是搞不好的。

  《麻辣婆媳》中的婆婆和媳婦都有搞好關係的良好願望,但由於各自的經歷、環境、角度、自尊和地位差異,不敢或不願或不便用簡單和直白的方式去溝通,反到把問題搞得複雜化了。

  還有一種更深的心理機制影響著婆媳間的心理溝通,那就是雙方對大良(《麻辣婆媳》中的丈夫和兒子)的「爭奪」,婆婆說大良是自己養大的孩子,她有權管他的事;兒媳婦說,我們結婚了,大良是自己的丈夫,自己有權過問大良的事。這是經典式的「爭奪」語言。

  她們爭奪什麼呢,就劇情看來,主要還不是爭奪對大良的控制權,而是爭奪「親密」權。所謂「接了媳婦忘了娘」可以有這樣一種解讀,就是認為兒子親密了媳婦,疏遠了娘。這樣的思維定勢也拉大了婆婆與兒媳婦的心理距離。

  誰能縮短他們婆媳間的心理距離?家裡人都可以,但「磨心」是大良。當然最不好過的也是大良,這叫做「兩頭壘壩,中間淹死人」。不過大良還是兩頭做工作,特別有一場戲,母子對話「無意」中被兒媳婦聽到了,而且婆婆也接受了,接著就有了「戲劇性」的轉變。

  「戲劇性」轉變的經典表現是兒媳婦主動說自己太不懂事了,這話出自內心,沒有修飾,與婆婆的心理距離已經大大縮短了,婆婆愛聽,從心裡接受了這樣的轉變;兒媳婦無意中對大良說出「咱媽」,內心深處已經「內化」為這個家裡的一員了,這個大良愛聽;還表現在婆婆的腳燙傷以後,兒媳婦做的飯很咸,但婆婆還是不皺眉頭地吃下去了,沒有流露任何計較和責備,她對兒子說正因為是一家人,所以要愛護兒媳婦的心情,這是她縮短了與兒媳婦的心理距離后外在的言語表達,內心深處已經把兒媳婦當成自己家裡人了。

  「磨合」需要時間,也需要事件的促成和檢驗。何凝和多多的出現是其中重大的事件。

  說其「重大」,主要起源於多多究竟是不是大良的孩子,這個「懸疑」的問題引發老婆婆、婆婆、大良和兒媳婦以及親家母的心理波瀾,考驗著各自的心理取向,促動各自心理距離的變化。在這裡可以體味到心理距離其實是對人、對事、對對方的接納程度,喜愛或厭惡程度,親密或疏遠程度,還是一種或多種情緒體驗與外在的情感或言語、行為表達。

  何凝講出的「真情」與他們母子倆的「出國」、可能再也不會相見,釋去了家裡人的心理懸疑,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讓幾棵善良的心走向融合。

  婆婆的腳被燙傷,也是一個事件,全家人都沒有埋怨兒媳婦,都做了實事求是的、親切的表達,在大良的眼裡,媽媽和妻子親近了。

  跨越了心理距離,「麻辣」婆媳將會成為「甜蜜」婆媳。但願普天下的「麻辣」婆媳都能通過「磨合」成為「甜蜜」婆媳!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沙發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6-7-28 09:11 | 只看該作者
  嘿嘿,我們一群朋友爭論某件事,感覺說不通時,就齊打哈哈:價值觀,價值觀啊~~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1 05: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