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從硬漢到導演 梅爾-吉布森的《好萊塢啟示錄》(圖)

[複製鏈接]

5419

主題

6677

帖子

664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6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elmo898 發表於 2006-7-3 0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信息時報2006年06月27日 12:03 


從演員到導演,梅爾·吉布森已成功在好萊塢建立了自己的電影王國

梅爾·吉布森,這位上世紀從澳大利亞前往好萊塢打拚的毛頭小子,經過二十幾年的磨練,已經化身為「澳大利亞人在好萊塢」的成功典範。

作為演員,他的硬朗形象深入民心,3000萬美元的身價更證明他在投資人眼中的實力。

作為導演,他執導的《勇敢的心》中,華萊士高喊「自由」的畫面已成為影迷永恆的經典。而全球狂收6.1億美元的《受難記》則證明他賺錢也是很有一手。
 
相比事業上的成功和張揚,私底下吉布森低調到極致的家庭生活,往往令外人覺得矛盾不已。可是這個「全球最性感的男人」,卻很享受從一而終的婚姻,現在他和妻子羅賓·摩爾已經步入銀婚,照兩人的恩愛程度,估計走進金婚甚至是鑽石婚也不是不可能。

儘管現在大家都知道梅爾·吉布森,是好萊塢勢力龐大的「澳洲幫」成員之一,但全名為梅爾·哥倫姆席勒·傑拉德·吉布森(Mel Columcille Gerard Gibson)的他,12歲之前都生活在美國。

[B]對出身小鎮很避忌 [/B]
1956年1月3日,吉布森在美國紐約州北部的匹克斯基爾出生。那是一個如今令他感到很不舒服,很不體面的小鎮,每次記者採訪時一提到吉布森的出身,他都立馬翻臉。

吉布森的父親赫頓來自美國中部,但追本溯源,祖先是來自澳大利亞的移民。母親安妮是紐約布魯克林人,曾是演唱歌劇的歌手。兩個人直到40歲才結婚,卻先後生養了11名子女。吉布森如今7個子女,完全是秉承了家族一貫的超生傳統。6歲那年,全家搬到紐約州的瓦普朗克,也是個小鎮。父親開始在當地的鐵路局擔任列車長的工作,因雙親是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把孩子都送進了天主教學校讀書。後來,父親不幸意外受傷,無法繼續工作,一家老小隻能靠父親的退休金生活,環境可想而知,於是夫婦倆人很早就有了遷回原籍澳大利亞的打算。1968年,吉布森一家終於飄洋過海,遷往澳大利亞的悉尼。舉家遷澳的原因,除了換一個生活環境外,據說還有躲避戰爭的因素,當時正值越戰的白熱期,很多人害怕自己的兒子被徵召入伍,而紛紛出走。

[B]熱愛電影卻想做廚師 [/B]
說回吉布森,他從小就愛看美國電影,最喜歡的演員有史賓賽·屈塞、加里·格蘭特和亨佛萊·鮑嘉等人。雖然愛看電影,但卻從來沒有想過將來能夠成為一名演員。他最想做的居然是在廚房裡耍刀弄鏟的廚師,可以說並不是很高遠的目標。

小時候,父親對吉布森的管教方式是「給予完全的自由」,但卻絕不容許他漠視禮儀,但凡有不守規矩的舉止,便會招來父親的一頓海扁。在天主教男子學校的他,也經常被同學們欺負,嘲笑他滿口不正統的美國腔。在家不敢造次,在校又被同學擠對,使得少年時代的吉布森有點自閉傾向,嘴巴像上了鎖似的,更不敢跟女孩兒說半句話。雖說最想做的是廚師,但吉布森內心仍然有著「出人頭地」的渴望。整個高中時代,由於經濟的原因,他先後在加油站、餐廳、汽車修理廠等地方打工。

1974年,17歲的吉布森剛剛高中畢業,就收到了一封來自悉尼國立戲劇藝術學院的信件。信的內容是學校簡介及入學申請表格。原來是妹妹背著他向學校函索的招生簡章。對於演員這行並沒有特別興趣的吉布森來說,在覺得有趣的心態下,接受了入學審查的面試考試。結果,他居然順利通過,而且還莫名其妙的被選為20位優秀學生中的一位,獲得了3年的獎學金。

[B]第一部電影片酬20美元 [/B]
其實,別看吉布森現在春風得意,但在剛踏入電影行業時也曾有過前途叵測的擔心。1977年以優異成績從戲劇學院畢業的他,儘管大環境很好,澳大利亞的電影界傾全力於電影製作上,不僅舉國沸騰也受到國際的注目。但吉布森卻發出憂慮:「做演員真的能夠吃得飽,餓不死嗎?」所幸經過一段激烈的思想鬥爭后,吉布森最終毅然決定投身電影。料想他今天想來,也一定會為自己當初的高瞻遠矚慶幸和自豪不已,回想當時的抉擇,吉布森曾說:「在《夏日城市》(他的銀幕處女作)以後,我開始接觸並嘗試舞台演出,漸漸的,我對演員這個工作,開始感到光榮和自信。」

在澳大利亞展開個人演藝生涯,吉布森必須要提及的有兩部作品。一部就是《夏日城市》,1977年拍攝的這部粗製濫造青春片,被看作是他不堪回首的敗筆。據說他當時演這部片子的酬勞還不到20美元,與現在3000萬的身價不可同日而言。另一部作品就是確定他演技派戲路及敲開好萊塢大門的《狂人麥克斯》。這部用80萬美元低預算所製作出來的動作電影,1979年在澳大利亞公映時,便刷新了澳大利亞的歷史賣座紀錄。第二年該片在美國放映,同樣大受歡迎,更被《時代》雜誌評為「年度最佳十大影片」,吉布森也被譽為「復活的史蒂夫·麥奎因(好萊塢的一代銀幕硬漢)」。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吉布森在好萊塢主演的大部分電影都有很好的票房收益和口碑,也是人們公認的演技派明星。不過性格一向沉穩冷靜的他並沒有因此變得飄飄然,反之卻更為現實謹慎,開始考慮轉型當導演和電影製作人。1992年,吉布森自組「聖像工作室」,同年,推出由他親自製作、主演的《永遠年輕》,成為公司的開業作,該片大獲成功的同時也為吉布森的導演之夢鋪平了道路。


[CENTER][B]吉布森的導演才能在《勇敢的心》中大放光彩。[/B][/CENTER]

[B]《勇敢的心》賺口碑 [/B]
1995年,梅爾·吉布森的導演功力獲得證明,所執導的電影《勇敢的心》成為1996年奧斯卡頒獎晚會上的最大贏家,該片共獲得了十項奧斯卡獎提名,並最終抱走了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攝影、最佳音響、最佳化妝五項奧斯卡大獎,整個世界為之觸目,全能藝人「演而優則導」的歷史也同時添上了濃重的一筆。想當初吉布森興師動眾開赴蘇格蘭高地時並不被人看好,甚至被媒體稱為是一次「瘋狂的、自殺性的拍攝」,因為對於那段美國人並不熟悉的歷史,當時幾乎所有的人都沒什麼信心,甚至壓根就不感興趣。可是他絲毫不為風言風語所動,不僅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認真研究了蘇格蘭歷史,還仔細觀摩70餘部歷史影片,並與劇作家一起合作反覆推敲了腳本。

在蘇格蘭的拍攝現場,吉布森對任何一個細節都力求做到精益求精,因而令影片呈現出極為完美震撼的視覺效果。在真實還原和再現歷史的前提下,他也大膽的注入了一些商業電影中的娛樂元素,如春風化雨般賦予了這部傳統歷史影片以全新的藝術生命力。其卓越的執導才能令人折服,其酣暢淋漓的表演更是令人肅然起敬。可以說,從那時起吉布森已傲然挺立於好萊塢之巔,成為繼加里·格蘭特、肖恩·康納利之後第三代登陸好萊塢的超級海外巨星,也正式成為湯姆·克魯斯、湯姆·漢克斯等人的「2千萬美元」俱樂部同仁。

[B]《受難記》賺金錢 [/B]
進入21世紀,步入中年的吉布森,事業上顯現疲累姿態,雖然主演的《愛國者》、《士兵宣言》、《徵兆》等影片都有不錯的票房成績,但慣常的英雄形象讓人有點審美疲勞,一些圍繞著他的「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疑慮在好萊塢蔓延。

2004年,吉布森用一部自編自導自掏腰包拍攝的宗教電影《受難記》,向外界證明了自己的導演才能,並不止步於《勇敢的心》。這部電影,從開拍那天起,和其他涉及宗教問題的影片一樣,各種負面批評層出不窮,還引發一些抗議聲浪,並且這部電影沒有好萊塢佔主導地位的明星領銜,對話也採用影片所處年代人物使用而現在已經幾乎失傳的語言:猶太人的阿拉姆語和羅馬人的拉丁語,配以英文字幕,對於商業至上的好萊塢來講,這種做法簡直不可理喻。

不過,吉布森還是力排眾議,讓電影安全地在全美國大面積上映。不論人們對這部電影,存在怎樣的意見。但超過6億美元的票房收益,讓當初僅投資了2500萬美元的吉布森賺得盆滿缽滿,也讓之前拒絕發行電影的電影公司悔得腸子都青了。

作為「權力榜」、「名人榜」常客的吉布森,在《受難記》之後更登上了榜首位置。2005年《娛樂周刊》在闡述吉布森入選「權力榜」原因時稱,《受難記》是史上最成功的權力作品,「有什麼比自資拍一部電影,它既有可能得罪人,而又暴力到令人反胃,還要用阿拉姆語拍攝,最後卻全球狂收6.1億美元,更有Power?它當然是好萊塢史上最成功的權力作品之一!」該雜誌還指出,梅爾·吉布森如今有絕對的創作主權,就像斯皮爾伯格一樣,有自己的王國,神聖不可侵犯,無論他做什麼都炙手可熱。

據說,吉布森擔任導演編劇和製片人的新片《啟示》已經拍竣,鑒於他拍攝《受難記》的成功經驗,這部電影獲得了迪斯尼這樣的大公司的支持。儘管影片依舊是以古代語言為主要對白的史詩電影,但人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看到這位超級明星兼超級導演帶來的,來自500年前瑪雅文明的「啟示」。


[B][CENTER]難得一見的吉布森妻子和女兒合影[/CENTER][/B]

[B]低調到極點的家庭生活 [/B]
儘管世界上大約有半數女人為他著迷,但梅爾·吉布森從未有緋聞傳出。他認為婚外戀是「庸人自擾,何苦來著」。說到自己的家庭時,他表示會像《愛國者》中的本傑明·馬丁一樣,為家人的安全而不惜付出任何代價……而這個屢被評為「世界最性感的男人」最喜歡做的事,是同全家一起在澳大利亞自己的農莊里悠然而居,他曾表示:自己並不是什麼「世界最性感的男人」,他更喜歡人們把他看作是「世界上最普通的男人」,一個眷戀自己的家庭、虔誠的家庭型男人,一個與結婚25年的妻子養育7個小孩的男人。

[B]一見鍾情 連生7個小孩 [/B]
長久以來關於吉布森和妻子羅賓·摩爾相愛的細節不多,只知道他是在讀戲劇學院時認識對方的,羅賓·摩爾那時還是名年輕護士,兩人在一次郊遊中邂逅后一見鍾情。經過幾年如膠似漆的熱戀后,終於在1979年進入結婚禮堂,之後還生了7個小孩。對於自己的7個小孩,吉布森每一個都視為心頭肉。2004年吉布森接受《人物》雜誌專訪,曾透露「被女兒嚇得尿褲子」的事情,看起來有些好笑,卻也展露出他硬漢外表下的父愛爆棚的細節。

「漢娜(梅爾·吉布森7個孩子里的第一個,1980年出生)快兩歲時,我們住在悉尼。有一天我帶著她逛超市。我的目光只是離開了漢娜一小會兒,扭過頭就發現她不見了!我往店外看去,發現她一個人站在馬路邊,路上車來車往。她在走向馬路對面巴士站里的一個女孩。那個女孩過去在我家做過兼職保姆。從我到漢娜的位置大概有20碼,我把手上所有的東西扔在地上,不顧一切地往外沖。回想起來,那一幕就像電影里的慢鏡頭,我撞開了站在我前面的老太太,又弄倒了陳列太陽眼鏡的玻璃櫥。我像跨欄一般跳過所有的障礙物,衝到漢娜身後,一把抓著她的衣服將她從馬路邊拎了回來。這時我才發現我緊張得尿了褲子——這沒什麼可羞恥的。我記得當時的每一個細節,感覺用了4個小時才跑到她身邊——這是我人生里跑得最長的一段路。」

[B]酷愛農村生活惹爭議[/B]
進軍好萊塢之後,吉布森並未完全搬離澳大利亞,相反在悉尼郊外的家成為他逃離好萊塢最好的避風港。在那裡,他有一個佔地八百英畝的農場,飼養了3000隻以上的羊,還有460頭的肉牛和兩頭驢,過著輕鬆、優遊的牧場生活。不過吉布森這一「農村嗜好」卻招來許多人的厭煩,也一度成為媒體的笑柄。因為他飼養牲畜的地方恰好靠近小鎮的生活水源,這種行為是違反當地法律的。對此他的律師辯稱:吉布森的住所應該算做是農場,因此飼養牲畜是合理合的。
有機天性的下意識流露屬於童貞,屬於花一樣的孩子們....崇尚真理,正義和一切美好的事物的人們萬歲!

27

主題

1685

帖子

361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61
沙發
丁巳 發表於 2006-7-8 07:07 | 只看該作者
Thanks for shar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20: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