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6

海內外新書簡介及書評(更新中,歡迎大家添加)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8 04:3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據山西晚報消息,晚上10點,上高中的女兒還不回家,想知道她們在幹什麼嗎?紐約的父母不再看什麼《教子之道》、《青春期問題》的書籍,反而抓起一夜紅遍美國的日記體暢銷書《女孩日記》。英國《獨立報》4日報道,紐約4名著名高中的女生在同一本日記上記敘日常生活:減肥、性交、吸毒、酗酒……用異常坦誠、赤裸的筆觸揭開美國青少年的私生活。

四人日記:記錄高中生的性愛與毒品
《女孩日記》的四位作者考特尼?圖姆斯、索菲亞?科亨、茱莉婭?巴斯金和林賽?紐曼只是普通紐約少女,時髦叛逆嘻嘻哈哈。當初她們是紐約久負盛名的施托伊弗桑特高中的幾名新生。未來的高中生活看起來讓人「恐懼」,於是四個好朋友輪流在一個日記本上寫下高中生活的點滴,隔一段時間傳閱,按照她們的說法:思想上在一起。

這本日記被華納公司看中,今年四月份出版成書。日記原原本本的保留了四名少女的潦草的筆跡、墨水印、四處的塗鴉和到處亂貼的照片。翻開這本黑白封面的日記本,四個紐約少女真實地展現了她們兩年的高中生活:慘不忍睹的化學成績、數不清的戀愛經歷、對老師的調侃和嘲諷以及少女們亂搞的細節。

然而所有讀過《女孩日記》的父母都提心弔膽,為其中大膽的性嘗試震怒不已。四個女孩在日記中巨細靡遺地與同伴交換吸煙、酗酒、性交、吸毒等經歷,大談心得體會。

少女考特尼形容酗酒的快感――「哈哈,酒精顛覆了我的世界」;索菲亞描述吸大麻被當場抓住的窘境;林賽在姐姐的大學舞會上喝的酩酊大醉;茱莉婭參加了一個青年聚會,第一次體驗口交。四個人一起興沖沖地去紐約最傳奇的音樂酒吧CBGB,卻被拒之門外。她們在日記中寫到,直到那時候才意識到她們都沒到16歲。





像所有的青少年日記一樣,《女孩日記》中自然少不了「令人討厭的父母」。書中最能引起青少年共鳴的是與父母的緊張關係。考特尼在日記中向其他三個女孩提出一個「古老的問題」:為什麼她(媽媽)不幹脆死掉,讓我安靜一下?」。

有時日記的話題會轉向沉重。女孩們在討論「你和他拍拖了?」這樣問題的同時,也會探討種族、宗教、同性戀和恐怖主義等。2001年9月11日,紐約世貿大廈遭到恐怖襲擊,四名少女所在的學校距離雙子塔只有幾個街區,所有學生被迫撤離。少女索菲亞在日記中寫到:「我記得轉身向後望(世貿中心大樓),只見一團煙霧。」

性受、吸毒、釀酒:看看她們在想什麼

《女孩日記》出版后,立即風靡美國文壇。四名叛逆、開放的女孩成為美國青少年的代表。美國父母們爭相閱讀,想看看現在的孩子們到底在想什麼?四位作者在《女孩日記》的專屬網站上聲稱,她們都是很正常的女孩,她們的很多朋友也吸毒,也酗酒,也性交,她們沒有特別或者異常之處。讓我們也看看她們在想什麼?

《女孩日記》出版后,《紐約每日新聞》採訪了四位作者。她們的話也學更能反映現代美國青少年的內心世界。

★女孩也享受性愛

索菲亞:人們認為,女孩容忍男孩與她們發生性關係。這種觀念大錯特錯。只要過程很棒,女孩和男孩一樣享受性愛。

林賽:人們的觀念中女孩不應該有性慾望。所以如果女孩希望追求一個男孩,她應該作的非常隱秘。否則過分表現出強烈的慾望,就不太迷人了。

茱莉婭:高中生年齡越來越大,都喜歡成雙結伴,談場戀愛。大家也開始發生性關係。但現在的青少年已經不喜歡群交之類的猥褻行為,他們同樣希望和特定的人經歷特殊的性愛。

考特尼:高中生喜歡和「舞會皇后」這樣的名人約會,在高中生的世界里,這也算是「穩定下來了」。

★對同性戀包容

茱莉婭(高中時和女孩約會):(同性戀)的看法因人而異,不同的地方態度不一樣。在某些地方人們認為問題很嚴重。但我正好上了一個風氣自由的學校,我身邊的朋友志趣相投,彼此支持包容。他們認為,如果她(同性戀女友)讓你開心,我們也為你高興。

林賽:我們學校在同性戀問題上相當開放包容,從不認為這是一個大問題。如果你,就像茱莉婭一樣想探究同性戀之間的愛情,我們這裡有一個相當寬鬆的環境,有一種支持的氛圍。

★停止吸毒像被閹割

索菲亞:如果你想吸大麻,覺得這樣很有意思,你要為此負責任。青少年們要很長時間才能明白這個道理。我們不在學校吸毒。(至於賣毒品),學校的毒品市場和其他經濟市場一樣,如果有孩子想吸毒,就有孩子會倒賣。」

考特尼:直到我停止吸大麻后,才體會到當你不隨大流,就會遭到朋友排斥。雖然我不是男孩,但感覺到不吸大麻像被閹割了一樣。

★毒勁不過別回家

茱莉婭:如果你因為吸毒眼睛發紅或者身上有味道,隨身攜帶除味香水遮蓋氣味。

考特尼:如果你父母經常不在家,也從不關心你在學校過得如何,吸毒當然無所謂掩飾。不過記住關鍵是自己掌握好。如果父母想通過擁抱表達愛意,小心這個擁抱可能害死你。沒有換衣服,沒有洗澡千萬不要和父母擁抱。巧克力比薄荷更能遮蓋毒品的味道,薄荷有時會讓父母起疑。千萬不要在你吸毒最興奮的時候回家,等毒品勁道過去以後再回家。青少年都應該明白這些常識。

★酒比毒品更難買

茱莉婭:我這麼說吧,總是有些地方不是很嚴格,未成年人也可以買到酒。

考特尼:如果你老在同一個商店買酒,從不給賣酒的人惹麻煩,買酒就很容易。不過我的朋友都說,買酒比買大麻難多了。

起源少女的玩笑

《女孩日記》出版后大為轟動,連續三周穩居《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然而很少有人知道,這本日記最初只是源於四個好朋友的玩笑。四名少女初中時成為好朋友,形影不離;上高中后彼此課程時間不同,不能經常見面。四個人商議,買一個日記本輪流寫日記,大家互相傳閱了解彼此的生活。

小小的日記本越寫越豐富。四名少女在日記本上盡情貼照片、抒發對學校生活的看法。她們很享受用這種嘲諷的口氣,記敘老師們的「醜態」,分享生活中的父母、老師和社會帶給自己的沮喪和壓力。

這本日記本偶然間被索菲亞的父母看到。索菲亞的父母在媒體工作,一眼就相中這本日記的「市場潛力」,鼓勵她們拿日記讓出版社的朋友看看。索菲亞說:「我們寫的時候從來沒想過要出版。直到父親建議我讓另一個出版社的朋友看一看。我也沒在意,沒想到出版社也看好這本日記。」

轟動社會與文壇引發廣泛爭議

《女孩日記》一經上市,立即受到廣大讀者、特別是父母和青少年的「追捧」,同時也引發了廣泛的爭議。書中對青少年生活的真實描述第一次讓父母們明白孩子們在他們看不見的時候在做什麼。有的父母禁止孩子看《女孩日記》,因為他們赫然發現,校園的象牙塔早已在不知不覺中被推倒;有些的父母看過之後,則給四個女孩寫信諮詢如何處理子女關係。

有一對父母發郵件問四名少女:「我該怎麼與孩子談論性和毒品?」四名少女也煞有介事地回信勸告父母們:在更寬泛的意義上討論這些敏感話題,比如說先說毒品。可以問你的孩子,他們為什麼要體驗毒品和性。可以告訴他們:「我在你這個年齡也曾逃避、叛逆。」

《女孩日記》之所以受到青少年的歡迎,是因為很多孤獨的少年在書中找到了知音。一位看過《女孩日記》的女孩留言說:「就在我以為自己非常孤單的時候,看到了這本書。我發現原來每一個青少年都跟我一樣,會遇到同樣的問題。這本書告訴我,我不是一個人,我原來有這麼多有相同經歷的朋友。」

日記的出版也在文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評論家們對青少年出書的現象表示憂慮。近年來美國出現了一大批少年作家,他們在書中描寫性和叛逆,吸引了無數同齡人和對青少年生活好奇的父母。少女作家已經成為美國文壇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正在成為美國出版界最賺錢的領域之一。

美國出版界認為,《女孩日記》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很大的原因是因為它露骨的色情描寫在引起了很大的爭議。美國文學界正在討論,少年文學是否應該成人色情化。例如,同樣的《女孩閑話》也曾因其中過多的色情描寫在美國暢銷好一陣。

美國一流文學經紀人亞當?赫羅梅說:「現在的書越來越多色情,作者越來越年輕。我非常不喜歡這種趨勢。」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8 04:35 | 顯示全部樓層
據英國《每日快報》6日報道,1972年,一架搭載45名橄欖球隊員及其親友的客機墜毀在了南美安第斯山脈上,在渺無人煙的雪山中,16名倖存者為了生存,只能生吃遇難朋友的屍體,直到72天後才得以獲救。34年過去了,空難倖存者之一南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8 04:40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中老年婦女大器晚成改人生軌跡  

美國之音報道,人到中年的時候,往往都希望自己能夠實現職業生涯的絕大部份目標,並開始考慮退休以後怎麼打發時間。但是越來越多的美國人,尤其是女性,正在對這種傳統的期待提出挑戰。這些被稱為「遲開鮮花」的大器晚成者,敢於消除疑惑,改變人生的軌跡,激勵自己從事長久以來一直夢寐以求的事業。

*晚年實現個人夢想*

幾年前,普瑞爾.鮑伊爾在閱讀報紙時,被一篇報導深深吸引。報導講述的是一位婦女在晚年終於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她說:「溫妮.楊克這位肯塔基州的女性,當年已經65歲,加入美國和平隊的夢想一直伴隨了她39年之久。我在報紙上讀到她的故事那天,她正好即將啟程前往烏克蘭服務。」

在楊克女士的勇氣和毅力的激勵感召之下,鮑伊爾決定用手中的筆來講述大器晚成的故事。她本人就是這些人當中的一員。鮑伊爾39歲才從大學畢業,她比班上的同學年長差不多15歲,之後她度過了將近10年的教書生涯。

在49歲這年,鮑伊爾離開了講台,成為一名全職作家。她說,令她感到驚訝的是,她遇到了很多同樣在自己的中老年時期才實現類似人生轉型的女性。

她說:「一位以前從來沒有學過生物學的婦女,成為一名份子生物學家。她在自己40歲的時候才開始學習生物學。在她的名下有好幾項專利。還有一位名叫瑞恩奈爾.伯頓的女性,她來自密西根州底特律。在她20來歲的時候,她曾經無家可歸,和自己的一個孩子一起住在一輛汽車裡,而且她當時有誦讀困難。但是到了50歲的時候,這位當年連誦讀都很吃力的婦女,在沒有多少天資才能可用的情況下,居然寫成了一部備受好評的小說『THE ROOT WORKER』。」

*著書記錄大器晚成典範*

鮑伊爾在她的《挑戰重力:大器晚成女性的慶典》一書中,描寫了12名婦女,包括一位在自己48歲那年當選為康涅狄格州眾議員的前家庭主婦,一位47歲乳腺癌患者成為攝影藝術家,以及一位醫療設備技師最終成為一名人類學教授。

她說:「她的名字叫帕特里夏.西蒙茨,她在50多歲的時候成為一位人類學家。她在40多歲的時候,甚至還不具備高中畢業的教育水平。她在60歲那年被常青藤名校布朗大學聘用。如今她已經71歲高齡,最近她剛剛在布朗大學獲得晉陞。」

鮑伊爾表示,大器晚成者工作都很勤奮,富有創造性和毅力。她特別指出伊夫琳.格雷戈里的例子。這位女士在退休之前擔任一家銀行的副總裁。退休之後,她成為一名空中乘務員,實現了自己多年的夢想。鮑伊爾解釋說,伊夫琳.格雷戈里被航空公司錄用頗費了一番周折,因為她開始擔任空中乘務員那年已經71歲。

她說:「她被航空公司錄用過程中經受的並不是那種顯而易見的阻力,因為從法律上講,航空公司不可以說:『我不會僱用你,因為你的年齡已經多大多大』。她從面試環節一直走到最後一步,但是最終還是有些什麼原因導致她沒有成為候選人。但是她並沒有因此說:『我太老了』,或者『沒有人會僱用我』這樣的話,然後放棄努力。相反她被這種結果激怒。她最終決定先做一名登機門服務員,讓公司的主管人員認識她,結果6個月之後,他們看到她確實有一個空中乘務員所需要具備的精力和體力,她清楚地表明自己希望成為一名空中乘務員。就這樣,她被美國航空公司僱用,為這家公司擔任飛行乘務員,而且一直做到78歲。」

*介紹老年人小說高登排行榜*

雖然珍妮.雷伊並不是普瑞爾.鮑伊爾在書中所介紹的女性之一,但是她可以說與書中介紹的這些女士有相似的經歷。在珍妮.雷伊65歲之前,她對自己作為一位妻子、母親和護士的生活一直感到快樂和幸福。直到有一天在一家食品雜貨店,她的這種感受發生了變化。

她說:「當我走過雜誌銷售區的時候,我看到了兩本雜誌,這兩本雜誌真的改變了我的生活。一本雜誌的封面上寫著『20、30和40歲的美麗』。另外一本雜誌的封面上則印有『30、40和50歲的性生活』的字樣。但是都沒有說『60歲或者更大年紀的人』可以怎樣怎樣。突然之間我覺得心頭陰雲密布。我想,也許美好的一切都已經結束,我只是太傻,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在那一瞬間,雷伊感到一種緊迫感,希望把年紀在60歲以上人們的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那個年紀的人們如何能夠依然保持活力、智力和吸引力這些內容寫下來。後來,她觀看了一盤莎士比亞名劇《羅密歐與茱麗葉》的錄像,這部名劇賦予她第一本小說《朱莉和羅密歐》的創作靈感。

她說:「我把莎士比亞這部名劇選定為我創作小說的一個極好的構思框架,但是我小說中的人物不是非常非常年輕。相反,我書中的這些人物都是60多歲,他們也是來自彼此敵對交戰的家庭。儘管我白天還在照舊做護士工作,但是我總共花了9個月,抽出每天晚上的時間進行創作,終於完成了這部小說。這本小說出版發行之後,登上了《紐約時報》暢銷書名單。這部小說被挑選拍攝成電影。這部小說還被翻譯成26種語言出版發行。」

*老年可以成為最有成果階段*

珍妮.雷伊和普瑞爾.鮑伊爾兩人已經聯手合作,進行巡迴售書活動,不僅推銷她們的著作,同時把她們的觀點傳遞給人數更多的現場讀者和觀眾,這個觀點就是,老年階段可以成為整個生命當中最有成果的時期。

雷伊說:「當你有新的時間決定自己的人生走向時,這簡直就象到了青春期。我認為很多人都犯了一個錯誤,他們沒有以這種心態和眼光來看待年紀變老這個事實。我認為,逐漸變老應當得到慶賀,我覺得每個人都應當說:『感謝上帝,我明年就70歲了!我迫不及待地想要變老。」

鮑伊爾說:「讓人們,年輕人有一些值得期待的東西,而不是讓每個人都留戀過去。」

由於現代人的壽命比過去要長,因此這兩位作家希望整個社會開始重新考慮老齡問題,要鼓勵人們在中年以後挖掘他們的才智,追逐他們的夢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9 14:33 | 顯示全部樓層
越南女兵戰地日記成全球暢銷書  



  
     東方網消息,越戰時期一位北越女軍醫在前線所撰寫的日記在失蹤長達25年之後,去年奇迹般地由美國退伍軍人懷赫斯特交還給她的家人。據香港大公報報道,最近,這本日記成了全球暢銷書,多個國家正在爭購它的翻譯出版權與電視節目改編權。

  越南女軍醫唐翠沉(Dang Thuy Tram),是一個富裕的醫生家庭的女兒。一九六七年從醫學院畢業后,她自願加入北越軍隊,在越南中部戰場廣義省的一家野戰醫院工作。她的日記是從一九六七年四月開始,記錄了她加入軍隊三十六個月里心理和生理上的緊張疲累,如何治療傷兵;如何為了逃避美軍的狙擊五次拆除又重建手術室;曾經躲在地下碉堡而幾乎被憋死的驚心動魄場面。

  在軍醫院服務三年多之後,唐翠沉於一九七○年六月死於美軍一次攻擊,年僅27歲。這本日記在唐翠沉死後,被當時擔任美軍情報官懷赫斯特拾獲,懷赫斯特將其保存了下來並帶回美國保存卅多年。去年,懷赫斯特終於找到唐翠沉在越南的家屬。

  去年,日記首先在越南的報紙連載。許多讀者看了之後都剪報保存,並在親友之間傳閱。日記後來付印成書,首印30萬本,並迅速成為越南的頭號暢銷書。

  唐翠沉的筆下充滿感情,她在其中一篇寫道:往後,如果能在美麗陽光跟社會主義燦爛花朵下存活,須謹記那些為共同目標流血的人所付出的犧牲。

  死前兩天,唐翠沉在日記中吐露她疲憊的心靈,及如何渴望母親那隻撫慰我的手。她寫道:「在我如此孤寂的時刻,請來我眼前握著我的手。愛我,並給予我步向艱險前程的力量。」但日記在此嘎然而止,之後只留下一頁頁空白。

  日記中,唐翠沉也不時表露她身為一名軍醫的無力感。「昨天,一名受重傷的廿一歲軍人呼喊我名字,希望我能幫助他。但我無能為力。我望著他死在我那雙一無是處的手中,我眼淚不禁流了下來。」另篇日記,唐翠沉則以憤恨心情描述她對戰爭中失去朋友之感受,戰爭,不會管任何人的死或活。

  一位現年38歲的越南女讀者表示很崇拜唐翠沉,她說:「我們這個世代沒有機會活在那種情境中。而這本日記是真實的,這才是有意思之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9 21:34 | 顯示全部樓層
每天寫6000字 美國11歲華裔男孩著書榮登推薦榜

來源: 星島日報



  美國屋侖11歲的華裔男孩黃鼎澤民(Brian Wong)最近出版了一本兒童讀物《The Aader》,被出版商列為編輯推薦書籍。

  據美國《星島日報》報道,此書是黃鼎澤民的《龍之冒險三部曲》(Dragondaire Trilogy Series)的第一本。講述16歲農家孩子Aader Oaks在異度空間的探險奇遇。那裡有飛龍、侏儒、國王、王后等各種神秘的人物,正義與邪惡展開了一場殊死較量。

  黃鼎澤民今年11歲,是屋侖Otis小學5年級學生。他在很多方面都顯示出極強的領悟力,對繪畫、鋼琴、作曲、寫作甚至財務都有濃厚興趣,並且程度很高。

  他在一年半前,利用在課後時間開始寫書,每天可以寫6000字,爸爸給他買了手提電腦,他就日積月累地寫完了第一本作品。

  黃鼎澤民表示,龍是他的最愛,代表力量和地位。大量閱讀帶給他靈感,而16歲的姐姐是故事主人公的思想來源。這姐弟倆的感情有多要好,在書的扉頁上就可以看到,弟弟寫著s感謝世界上最好的姐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14 00:18 | 顯示全部樓層
俄國闊太出書爆富豪糜爛生活:沉迷換妻召妓  



  
  信息時報報道,換妻、召妓、搞婚外情、棄糟糠……以上並非成人電影的情節,而是俄羅斯部分巨富的真實生活寫照。莫斯科一名富商妻子出書抖露俄羅斯名流圈內的荒唐內幕,首次向世人披露了俄羅斯超級富豪的妻子們生活的無奈和不幸,並成功打入該國暢銷書榜。在這本名為《婚姻合同》的書中,作者建議準備「釣金龜婿」的年輕女孩應簽訂「婚姻合約」保障自己,並希望新書能成為「闊太手冊」。

《婚姻合同》女作者塔蒂婭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14 00:20 | 顯示全部樓層
世界盃讓女人受冷落 荷蘭作家出書培養女球迷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消息,世界盃讓不少人多少在無意中冷落了妻子或者女朋友,為此,一名荷蘭作家、推出了一本書,專門幫助女性、來了解世界盃,引導她們加進球迷隊伍。

  這個荷蘭作家很有些絕招,首先,來聽課的女性朋友人手一本書,學習真正的球迷到底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有了理論基礎,還得在老師的帶領下,一遍遍地練習如何像球迷一樣說話、吶喊、尖叫和唱歌,甚至包括怎麼玩「人浪」。


  一學員說:我已經學會了球迷之歌,也學會了怎麼抱怨裁判和指責對手,現在我們已經可以在比賽中演練了,太棒了。

  在老師繪聲繪色地指導下,女性觀眾的表現相當搶眼。很多來聽棵的人說,這樣的課程真的很有用,相信不長時間以後,她們就會和男球迷一樣,表達對足球的喜怒哀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15 13:57 | 顯示全部樓層
不知這書是否會暢銷。。


北京慈善家出傳記 前妻是好萊塢女星  


  
據說,他是好萊塢某老牌女明星的前夫,據說他收藏有畢加索和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18 13:30 | 顯示全部樓層
書訊:


三個月後出版 賴昌星寫書披露與江澤民的關係

亞洲周刊

  
王健民/賴昌星在加拿大表示將把自己的故事寫成書,三個月後出版,讓老百姓和中國的高官知道真相。他承認有走私,但否認行賄;他說專案組辦案很黑,他掌握有人藉辦案撈錢的證據。他說願意在加拿大透過視像作供,為自己申辯。

逃亡加拿大的中國廈門遠華案主嫌賴昌星,在獲得加拿大聯邦法官推遲遣返中國的判決之後,這個打了七年的官司頓時柳暗花明,而他這個中國政府的通緝要犯似乎絕地逢生。賴昌星自己估計還可以在加拿大最少再待三、五年,並決心利用這段時間展開絕地大反攻,他要開始詳細說說自己的故事,包括透露他本人和遠華案還沒有解開的真相,既讓全球華人有機會聽聽他自己的說詞,也要趁機為自己作一番澄清。

賴昌星對亞洲周刊說,他已經決定寫書,要開始自己述說自己的經歷和遠華案的真相,「把自己成長的過程,我怎麼做生意,怎麼樣一步一步走出來的,讓中國更多的老百姓知道」。他說,他的生意,他的內心,他與眾多中共高官的交往,「只有我自己知道,我不像中國官方說的那樣,我不殺人放火,我是一個生意人,中國老百姓現在只聽政府的一面之詞,不知道我真正是個什麼樣的人」。

目前,賴昌星據稱已經決定將這本書交由美國的「明鏡出版社」出版。「明鏡出版社」負責人何頻向亞洲周刊透露,是賴昌星打電話給他,為此書「進行了討論」。他認為,賴昌星願意出書是一件好事,「給了我們一個更完整認識遠華案的機會,因為之前的消息來源只有中國官方以及媒體的報道,而民眾對官方的說法有太多的疑惑,這些『大案要案』總隱藏著政治因素和複雜背景,尤其是當事人沒有機會為自己進行充分的申辯,外面看到的只是當事人的『懺悔』,一些涉及高官的線索和深層的原因大都是不了了之。所以,如果賴昌星能夠如實講他的故事,對他應該是一個很好的辯護機會,對中國的法制建設也有正面意義」。

賴昌星透露,他在六月七日開始寫書,目前有兩個助手在幫他。由於賴的文化程度不高,因此這本書並非他自己動筆,而是他先口述,兩位助手記錄,文字組織好之後,再由他修改。賴昌星表示,這本書將在三個月左右出版。

詳述與高官的關係

他將在書中詳細披露他與眾多中共前高官的關係,包括如何進入江澤民的家裡,如何與賈慶林交往,以及與解放軍高級將領之間的關係等。他不同意中國官方定他的「行賄罪」,根據他自己的理由,他與一些中共官員之間的金錢往來,是朋友之間「給錢」,但「沒有要求好處,也沒有得到好處」,因此根據中國有關刑法的定義,「行賄罪」是不能成立的。他說他相信他的案情「總有一天會澄清」,「哪些人是貪官,哪些人是好官,都會清楚」。

賴昌星婉轉承認了「走私罪」。他表示,在那個時代,由於體制不健全的問題,「每個生意人都是這樣做的,所以我也那樣做,鑽制度的空子,我犯的是當時生意人都會犯的問題」。他表示:「當時做生意時,很多官員找我,這個案子辦了這麼久,但有什麼人是真的幫過我?我永遠不會承認行賄罪。」他說:「我恨那些真正的貪官。」賴昌星還透露,他手中握有那些假借遠華案之名大肆撈錢的專案組辦案人員受賄的證據,「很黑暗,說起來很生氣,他們把有關口供給嫌疑人看,只要給錢,什麼事情就都沒有」。

揭開專案組辦案黑幕

他說有證據來證明「四二零」專案組的不公正,以及辦案人員以辦案之名大肆撈錢,「『四二零』一些人與一些涉案嫌疑人私下有交易,我沒有證據證明誰拿了多少錢,但我有證據證明是誰給了(辦案人員)錢」。賴昌星說:「我對我說的每一句話負責任,專案組有幾個人很黑。」

他透露,他離開香港逃亡到加拿大后,「留下了兩船油共一萬兩千噸,公司負責油生意的人把油賣掉之後,錢到哪裡去了?我知道他後來被審查過,但他拿了那些錢收買了專案組負責辦這個案的人,最終被他擺平,這個案的辦案者是誰,一查就可以查到」。他不相信「四二零」專案組,「我知道『四二零』辦案的秘密,他們有些人利用辦案收錢,所以,如果中央真正要查案,如果中央另外組織專案組,我很願意配合,我願意與(中國)領事館配合,把案情弄清楚,我也可以在電視上接受視象問訊」。賴昌星還表示,他在進行電視訊問時,「不請律師,自己為自己辯護」。

賴昌星認為,有關當局這些年來,對遠華資產的處理過程,就非常說明這種「內外勾結」的嚴重程度,「我原來住的華景花園別墅共花了一千多萬元,但後來拍賣時沒有加上這些年房地產市場的增值部分,只賣了五百多萬;另外廈門遠華酒店前前後後花了將近三個億,但只拍賣了一億多,據說拍賣時,有黑社會在門口擋門,不讓其他人參與」。

不滿被栽贓指控

在即將出版的這本類似自傳體的書里,賴昌星表示他將把有關遠華的一些秘密公開,包括「我是怎麼做生意的,油(柴油和植物油)的事是怎麼做的,我也會公開」。他指責「四二零」專案組沒有實事求是,比如指控他走私柴油的事,「油庫里的電腦對每條船(油輪)裝多少噸油,誰開的信用證,都有記錄,都可以查到,但現在卻全部掛在我身上,我就不服氣。是我做的我承認,不是我做的,我不承認」。

賴表示,希望有關當局能夠重新查油的問題,願意在加拿大接受視像手段訊問。他說:「可以用電視審問我,我可以在加拿大透過電視回答,讓中國老百姓知道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也讓國家領導人有機會聽聽我是怎麼說的,我願意配合。」

至少在加國再待幾年

賴昌星認為,他在加拿大還可以講幾句話,這種情況對那些真正的貪官污吏不利,所以他說:「趁我還在加拿大的時候,多說些話,我把全部故事說出來,讓中國老百姓自己判斷,到底是我有道理,還是他們(專案組)有道理。」

他一再表白:「我是愛國的,這些年來做夢都想回去,但不能回去,一回去就完了,回去就黑暗了」,因此,他要自己寫書,講述自己的故事,要讓中國的老百姓知道「我比任何人都要愛國」。

這些年來,賴昌星作為中國官方追緝的「逃犯」,在表面的輕鬆下,實際上終日惶惶不安,但他表示,他對他所做過的事沒有後悔,只是想到給孩子們帶來的麻煩,才感到難過,「但從來沒有流過眼淚」。他說:「我要讓中國老百姓、讓國家領導人知道事情的真相。」

賴昌星是在一九九九年八月,持香港特別行政區護照進入加拿大的。但香港政府已經在年前取消他的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理由是他是以「非法手段」獲取,賴已經為此向香港有關法院提出司法覆核。因此,有關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的問題,賴說:「當時與我同一批辦單程證移民香港者共五十八人,為什麼只有我和我太太的是假的?」

對於加拿大聯邦法庭判決推遲對他的遣返,賴昌星讚揚加拿大法律的公平,「才讓我有機會說話」。他透露其律師的「最強武器」,是提出如果他被遣返中國萬一有事,遭到迫害或死刑,是不能彌補的,因此這是一個人命關天的大事,怎麼可以草率從事,因此獲得了聯邦法官的接納。有關他下一步的打算,賴很有自信,認為這個官司從法律上說「最少還可以打三至五年」,所以他說:「我會利用這個時間,好好做點事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19 12:58 | 顯示全部樓層
恐怖分子當年緣何放棄襲擊紐約地鐵計劃


幾年前,美國政府獲得的情報顯示,與卡達組織有關的一股恐怖分子已經潛入美國,準備在2003年用土製的氰化物炸彈襲擊紐約市地鐵系統。這是聯邦和地方的反恐怖主義官員告訴《新聞周刊》的。不過這些官員們又說,這個陰謀在即將實施的最後一刻,由卡達組織的頭目之一的阿伊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20 13:43 | 顯示全部樓層
梅子黃時的網路姻緣


玫瑰抑或是陷阱?
――讀東方出版社新書《網路姻緣――跨國網路徵婚口述實錄》有感


李惠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在他的《文藝對話錄》里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在遠古的時候,人原本是一個球形的動物,奔跑的速度極快,上帝擔心人的力量太強大了,無法統治,就把它一劈兩半,分成男人和女人。從此,人類就陷入了兩性互相追逐的無窮往複之中。

時至今日,這種追逐仍在繼續,所不同的是,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它逐漸演變成一種全球範圍的「國際大追捕」,而網路恰恰為其提供了時空上的舞台,我手上的這本《網路姻緣》就是最好的證明。
該書作者黃梅子就是通過網路徵婚成功嫁到美國的親歷者。她採訪了許多通過網路徵婚嫁到美國或通過網路回國相親的美籍華人,寫成了這本口述實錄。雖然是以美國為例,但從中可以看到網路徵婚在時空上的無限可能性及隱藏在其後的風險。
作者選取了20個人的網路徵婚故事,可以說概括了時下正處在「東張西望、尋尋覓覓」階段的各色人等,以女性為主,兼及四個男性的故事,很具代表性。在資訊發達的今天,網戀其實是一種更浪漫的方式,它也因此使許多人趨之若鶩:神經病、騙子、偏執狂、艾滋病患者都一一登場,使人讀之不禁驚出一身冷汗。網路後面的陷阱比比皆是,防不勝防,而大洋彼岸的玫瑰又是那樣誘人,對女人來說,婚姻無異於第二次投胎,誰不想通過婚姻改變命運?那麼,真正能修成「正果」靠的是什麼?
上世紀八十年代時,曾經有人感嘆:找個合適的對象比找房子還難!進入21世紀的今天,白領女性仍然愁嫁,成功男士仍然愁娶,找對象,怎一個「難」字了得!
作者在20個故事裡把求偶的各種過程和心態都描寫得淋漓盡致:
北漂寫手、美貌才女「盤絲洞主」聰明過人,為了尋找另一半在網上尋尋覓覓,見識「了妄想狂」、「偏執狂」等奇人奇事,最終狂沙吹盡始見金;「淘淘小妖」在網上徵婚后大開眼界,見識了一堆歪瓜裂棗,大倒胃口;「風雨飄萍」在網上結識了斯文又多金的健,兩人一見鍾情,正當她得意釣到了金龜婿時,卻不料與艾滋病魔擦肩而過;虛榮的『花自飄零」想利用自己的天然本錢,把改變命運的希望寄托在各種各樣的男人身上,卻事與願違,在異國他鄉度日如年;人才出眾的美籍華人卻總是來去無蹤,他到底是不是騙子呢?更有自己的丈夫替老婆上網徵婚,以達到去美國的目的,最終上演了一出「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荒唐戲;女博士被視為除男人、女人外的第三種人,讀了幾十年書,在戀愛上卻只有幼兒園的水平;60歲的女人在網上偶遇比自己小30歲的帥哥,她明知對方是為了解決身份才向自己求婚的,卻禁不住誘惑,破釜沉舟,想過把癮,最終進了瘋人病院;留守男士扛不住生活的壓力,下決心「嫁」給了網上結識的美籍女華人,不料到了美國卻過著「應召男郎」的日子,最終被無情拋棄,黑在了美國……
大千世界,芸芸眾生,人情冷暖,世態炎涼,在作者的筆下娓娓道來,讀者會隨著故事的起伏時而激動,時而揪心;或憶起自己的戀愛經歷,或勾起對未來生活的憧憬……而通篇語言的詼諧、幽默與搞笑風格,又常令人忍俊不禁,在閱讀中體驗著一種快感。
「嫁到美國去!」這是許多女孩子的婚姻理想,網路給我們架起了一座通向世界的橋樑,但美國的月亮是否會比中國圓?縱觀全書,作者實際上提出了這樣一個命題:想向美國進軍的女人或者男人們,在「開拔」之前首先要思考:「嫁,還是不嫁?」(就如同哈姆雷特的思考:生存,還是毀滅?);「嫁過去以後怎麼樣?」(娜拉走後怎麼辦?)因為,書中的諸多故事確實在各個方面給人們描繪出了各種圖景,引人思考,發人深省。「玫瑰抑或是陷阱?」思考清楚這個問題,在對待婚戀問題上才能驅散「梅子黃時雨」般的愁緒,迎來晴朗的天空。從這個意義上來說,這本書確有著不同尋常的啟迪和警示作用。

讀過這本書,總的感覺是:真實、生動、有趣。願正在尋尋覓覓的和已經進入愛巢的人們都來讀一讀這本書。
目前搜狐讀書頻道正在連載,每天點擊量都排在前列,居高不下。


《網路姻緣――跨國網路徵婚口述實錄》 黃梅子著 東方出版社2006年6月出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20 13:48 | 顯示全部樓層
美國記者爆料:麥當勞肯德基 隱藏了太多秘密

第一財經日報趙何娟/最愛吃漢堡的埃里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26 07:11 | 顯示全部樓層
拉登前性奴成暢銷書作家  



  
據美國《紐約郵報》報道,一名自稱曾在1996年遭到恐怖大亨奧薩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6-30 13:32 | 顯示全部樓層
哈利波特將死於完結篇 貧女作家現富過女王  



  
英國《哈利波特》女作家羅琳在接受英國電視訪問暗示,兩個主要角色可能在完結篇中死亡。
40歲的羅琳在接受英國第4頻道電視台訪問時說,她目前正在順利地撰寫《哈利波特》完結篇,其中有兩個主要角色將會死亡,可能包括主角哈利波特。


她說,在動筆開始寫完結篇之前,從來沒有想過要讓《哈利波特》隨系列書籍的結束而死亡。不過,她當初就決定這套巫師冒險系列只有7集,她不希望之後還有人寫《哈利波特後傳》。


她現在非常了解身為一個作者的心態,她成功地創造了哈利波特,也希望這個角色就在她手中結束,她不要別人再對這個她一手打造出來的角色加油添醋。


羅琳在訪問中透露,她早在1990年就已經寫好了一部分結局,現在只是略作修改,沒有太大的變動,但她還是一如往常,不願透露書中內容。她只說,《哈利波特》這套書是對付邪惡勢力,因此勢必要付出代價。


一般預料,完結篇最快要到明年才會出版,《哈利波特》已經拍了4集電影,預計第5集《鳳凰會密令》將在明年7月公開上映。


曾經叄餐不濟、靠救濟金過活的羅琳現在已經是英國最富有的女人,根據財富雜誌去年的估計,她的財產少說有10億美元,比英女王還要富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93

主題

4185

帖子

6753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753
goodoctor 發表於 2006-11-25 15:42 | 顯示全部樓層

百年之冤——替袁世凱翻案

百年之冤——替袁世凱翻案
Righting A Hundred Year WrongRehabilitating Yuan Shi Kai



作者: 張永東  (Zhang Yongdong)
出版: 明鏡
類別: 政治,傳記,文化,曆史,真相系列   
頁數:610
發行日期:2006.11
ISBN 1-932138-41-2

歷史上袁世凱被指責為「竊國大盜」、「賣國賊」、「大獨裁者」、「復辟狂」成為中國歷史的「百年罪人」。袁世凱背著這些罪名在地下沉睡了近一百年。

但袁世凱是中國近代史上創造中國第一最多的人:第一支新式軍隊;第一次提出廢除科舉,舉辦新式學堂;第一個建立巡警制度;第一次和平結束兩千年的封建皇權,建立共和制;第一個實行國會選舉,建立國會制度;第一個建立多黨制度和西方三權分立制度;第一位由國會選舉的正式總統;中國人的第一家近代銀行、第一條鐵路、第一條自來水、第一家發電廠、第一個電報電話、第一個電車電燈公司、第一個環城馬路等許多「第一」的「洋務」都與袁世凱有關係。

袁世凱讓皇帝和平退位,結束了二千年的封建專制。北京民國開放黨禁,解放思想,中國政治和思想上出現自春秋以來第二個「百家爭鳴」時期;北京民國確立「私有產權」制,在經濟上推行「自由經濟」,使中國經濟出現了歷史上的一個「黃金時代」。

那麼戊戌變法袁世凱是否出賣光緒皇帝?民國初年的最大血案——宋教教仁血案是何人所為?中日「二十一條」袁世凱是否出賣中國?洪憲年間袁世凱為何要「稱帝」?本書都會做出不同傳統的解釋。

重新認識袁世凱是對中國百年歷史的重新反思。

中國未來之路是繼續走中國歷史上的「農民革命」、「農民王朝」的道路;還是和平變革,建立一個類似於西方的民主與憲制社會?未來中國需要袁世凱,還是需要孫中山?需要理智、冷靜、和平、民主的制度變革,還是需要革命、激情、暴力、專制的權力轉變?你一定會從本書得出自己的結論。

訂閱:

https://www.mirrorbooks.com/cgi- ... d=188&conv=null
正常生活的意思, 是指除了一個人的勇氣,品格,和能力之外,不需要依靠出賣自己的人格尊嚴,來達到人生的目的,尤其是不必依靠權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9

主題

3785

帖子

1085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085
徽塵 發表於 2006-11-28 11:17 | 顯示全部樓層
已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

主題

84

帖子

23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4
拉lala 發表於 2009-3-16 11:15 | 顯示全部樓層
妹妹真是不容易,讀萬卷書,走萬里路。謝謝,也讓我開眼界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7 10:2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