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安徽 望江縣誌 大事記 1950-1981

[複製鏈接]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51年
  1月 30日,縣委召開「土改」幹部擴大會議,要求緊緊掌握穩、快、好的方針,正確運用帶、推、跳的工作方法,放手發動群眾,同地主階級開展面對面的鬥爭。
  2月 為響應「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號召,全縣有1500多名青年先後報名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
  3月 6日,縣人民法院在太慈洪嶺鄉召開群眾大會,槍斃偽縣長倪則枚。
  4月 5日,長嶺鄉文學村范永祥等9戶農民率先成立農業生產臨時互助組。
  5月 1日,全縣各地有15萬餘人遊行示威,反對美帝國主義武裝日本,並開展和平簽名運動。
  6月 1日,縣抗美援朝分會成立。為響應抗美援朝總會捐獻飛機大炮的號召,分會決定捐獻「望江號」戰鬥機1架(當時每架價值15億元),到10月12日,實際捐獻23億元(舊幣)。
  8日,省赴朝慰問團成員郭崇毅來縣作傳達報告。
  7月 18日,安慶地委副書記傅大章和軍分區司令員孔令甫率領270餘名幹部,來華陽參加防汛排澇。
  11月 10日,召開縣首次勞動模範代表大會,對7個模範互助組和17名模範個人,分別授予獎章和耕牛、農具等獎勵。

  1952年
  1月 3日,縣委部署開展「三反」(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五反」(反行賄、反偷稅漏稅、反偷工減料、反盜竊國家資財、反盜竊國家經濟情報)運動。
  6月 25日,縣委在廣場召開群眾大會,聲討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進行細菌戰的罪行。
  7月 20日,縣委批准范永祥互助組試辦第一個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是月,全縣私立和民辦小學全部轉為公辦。中小學教師開始實行公費醫療。
  10月 10日,貴池縣勞動模範羅光明來縣做訪問蘇聯情況報告。

  1953年
  1月 5日,縣委抽調220名幹部取締同善社、大刀會、一貫道和乩壇反動道會門組織,2月底基本結束。
  4月 4日,縣委召開春耕生產動員大會,要求圩區推廣勝利秈和中農四號水稻新品種,作合式秧田,小株密植;棉區推廣改良棉,條播密植。
  10月 17日,成立糧食統購統銷辦公室,開始貫徹執行糧食統購統銷政策。
  11月 10日,縣委召開幹部擴大會議,學習、貫徹黨在過渡時期的「要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並逐步實現國家對農業、對手工業、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總路線。

  1954年
  3月 20日,縣委召開三級幹部擴大會,到會1353人,進一步宣傳貫徹過渡時期總路線,歷時11天。
  是月,開始推行農業「三改」(在澇旱災害地區,改變季節的收成比重;改種高產作物,改種耐水作物,改變某些作物的播種方法;改變廣種薄收習慣,進行深耕細作。)
  5月 9日,全縣組織15183名民工,投入排澇抗洪鬥爭。
  6月 5日,全縣組織45362名民工、702名幹部,上堤防汛。
  7月 上旬,中共安徽省委書記曾希聖乘專輪到華陽,檢查同馬大堤防汛工作。
  18日,華陽閘江水位達19.60米,江堤合成圩段在夏家墩潰破。
  19日,縣委組織幹部,調集輪船、木帆船,搶救受洪水包圍的災民5.15萬人。下旬,分別在至德、東流、太湖、潛山等縣安置災民37754人,其餘的均安置在縣內丘陵地區。
  8月 22日,華東軍政委員會民政局副局長田祥亭率領華東救災慰問團,一行11人,來望江慰問。
  10月 全縣患瘧疾、痢疾、感冒、傷寒等疾病的有43000餘人,縣內中西醫224人,華東軍區醫療隊45人,分赴災區,11月底,病疫基本得到控制。

  1955年
  2月 購置30千瓦發電機,利用城關米廠40匹馬力柴油機動力,縣城第一次發電照明。
  22日,縣城舉行群眾大會,反對美帝國主義在朝鮮戰場使用原子武器,開展保衛世界和平簽名運動。
  3月 1日,開始發行新人民幣,回收舊人民幣(新幣1元等於舊幣10000元)。
  9月 全縣農村實行糧食「三定」(定產、定購、定銷)到戶。
  11月 3日,召開第一次棉農代表會議,貫徹農業「三改」精神和傳授植棉技術。歷時5天,到會代表220人。
  是月,華陽閘修建、楊灣閘興建工程同時開工。次年4月底同時竣工。
  12月 15日,舉行縣委擴大會議,研究辦社中的土地報酬、青苗處理、股分基金、副業投資等具體政策;部署開展以土地評產、耕牛評價、農具評價、青苗處理和股分基金評定為內容的「五評」工作。
  1956年

  1月 全縣首次徵集義務兵614名。
  2月 縣委成立五人小組,負責內部肅反工作。
  4月 22日,縣委機關報――《望江報》試刊,內部發行。次年1月1日鉛印出版發行(報名為郭沫若手書),1961年初停刊。
  25~28日,中共望江縣第一次代表大會召開,出席代表249名。
  5月 1日,坐落在華陽鎮的華陽閘壩工程竣工。
  是月,開展以除「四害」(蒼蠅、蚊子、老鼠、麻雀)為內容的愛國衛生運動。
  是年 進行工資改革,將工資分制改為薪金制。

  1957年
  6月 1日,縣委召開縣直機關幹部大會,宣布整風運動開始。
  7月 5日,《望江報》開始批判「反黨反社會主義謬論」,拉開全縣反右派鬥爭序幕。
  是月,29個鄉(鎮)並為23個鄉(鎮),縣直21個單位並為9個單位。
  12月 6日,首批下放30名幹部到農村當社員。不久,又下放359名幹部,加強對農業社的領導。

  1958年
  2月 16~24日,縣委召開區、鄉黨委書記會議,討論農業生產計劃,全縣分8個點召開生產隊長以上幹部會議,批判「右傾保守」思想,發動「大躍進」。
  4月 15日,縣直機關開展反保守、反浪費(簡稱「雙反」)和反「五氣」(官、暮、闊、驕、嬌)運動,先後貼出大字報42300多張。
  29日,縣人民法院召開大會,宣判現行反革命犯史鏡明等16人死刑,並立即執行。
  5月 29日,縣委召開區、鄉幹部會議,學習和貫徹「鼓足幹勁,力爭上遊,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總路線,提倡破除迷信,打破常規,掀起「大躍進」高潮。
  7月 長嶺區大橋鄉用多塊田稻棵移聚到一塊田的手法,炮製第一顆所謂早稻畝產3700斤「衛星」。
  是月,安慶地區各縣主要負責人來望江參觀抗旱水車風力化、灌溉溝渠化建設。
  8月 16日,雷港鄉連續炮製三顆所謂中稻畝產超萬斤「衛星」,縣委組織8000多人參觀。
  9月 9日,全縣組成2萬餘人的煉鐵師到岳西縣店前、河圖地區大鍊鋼鐵。還組成3000人的物資運輸隊。10~18日,全縣實現人民公社化,由原來322個農業社合併為19個人民公社,實行政社合一。18~24日,為推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活集體化」,實現全民皆兵,縣成立民兵師,公社成立民兵團,團下設營、連、排。
  10月 1.5萬錠的望江紗廠廠房建成,未投產即下馬。
  是月,金堤公社炮製一顆所謂晚稻畝產15萬斤的特大「衛星」。
  11月 中旬,全縣城鄉拆除各戶鍋灶,辦公共大食堂1194個,[/COLOR]1961年推行「責任田」后,才逐漸撤散。
  12月 21日,國務院給望江縣頒發「農業社會主義建設先進單位」獎狀。

  1959年
  1月 15日,花涼亭水庫總乾渠動工。因缺資金,1960年停工;1965年10月復工,1967年春竣工。
  2月 1日,縣委召開四級幹部會議,提出「全民總動員,大戰五九年,糧食雙千斤,棉花八零零」口號,開展「反右傾」、「反瞞產」鬥爭,制訂棉糧油高產指標。
  26日,省委決定望江、懷寧兩縣合併,稱懷望縣,縣治設石牌,后未實行。
  3月 16日,縣委召開五級幹部會,5431人參加,歷時8天,決定改單一公社所有製為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制。
  春 全縣大部分地區出現浮腫病。沈沖公社641名病人中,患浮腫病的有288名,1月至3月11日,全公社共死亡502人[/COLOR]。
  4月 23日,公社以下基層幹部500多人,參加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三反」(又稱「新三反」)整風學習。
  24日,第二批下放32名幹部到農村當社員。
  是月,台灣國民黨飛機兩次竄入縣境上空,投散傳單。
  5月 14日,縣直3230多名幹部、職工、學生到荒山、路旁大挖瓜禾墩。
  是月,褒隱寺水庫建成。
  6月 11日,地委書記許少林、第二書記陳作霖率江北七縣縣委書記前來參觀涼泉公社水稻和華陽區棉花。
  7月 5日,縣委傳達《關於貫徹人民公社十四個問題的規定》,允許社員私人飼養家禽家畜,恢復自留地,房前屋后零星樹木歸社員私有。
  8月 上旬,全縣下放幹部、職工和城鎮居民4986人到農村落戶。農村青壯年513人支援新疆塔城地區生產建設。
  9月 成立縣開荒生產指揮部,領導全縣人民先後在雞冠湖、金盆湖、青草湖、大漳湖、小漳湖和壬辰占等地,開展大規模圍湖造田、開荒播種運動。
  10月 4日,縣委召開會議,貫徹中共八屆八中全會精神,開展「反右傾」鬥爭,7名副部長以上幹部被錯誤處理,1963年全部平反。

  1960年
  1月 2日,縣委召開1414人參加的「大躍進」誓師大會,全縣生產隊長以上幹部收聽實況廣播。
  2月 上旬,全縣19個人民公社合併為6個人民公社。
  3月 6日,下放70名幹部到基層參加生產,領導生產。
  17日,縣直機關出動2100多人,到城郊的荒山禿嶺大種瓜菜。
  4月 5日,縣委召開四級幹部會,部署開展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的整風運動。
  24日,縣委在鴉灘公社召開早稻密植現場會,推廣插秧「繩索牽引化」。
  5月 22日,安慶地委組織幹部、工人、學生、市民6000多人,縣委組織2000多人到墾區支援午收。
  6月 30日,縣城1700多人集會,反對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台灣之行,高呼「一定要解放台灣」口號。
  9月 7日~10月19日,縣政府抽調幹部、職工28人,對全縣墾荒面積進行全面丈量。是月,縣委工作組在翠嶺公社洪合大隊蹲點,錯定一起以大隊書記為首的反革命糾合集團案,逮捕判刑5人,其中4人死於獄中。1961年撤銷原判。
  10月 全縣推行農業「三包」(包工、包產、包費用)、「四固定」(勞力、土地、耕牛、農具)的生產責任制。
  11月 全縣貫徹人民公社「三級所有,隊為基礎」和「分級管理,分級核算,按勞分配」的原則。公共食堂實行「以人定量,指標到戶,糧食入庫,憑票吃飯」的制度。
  12月 25日,根據中央指示,縣委發出關於堅決反對和徹底糾正「一平二調」共產風的文件。

  1961年
  1月 13日~19日,在1509人參加的五級幹部會上,縣委作《關於「五風」(共產風、浮誇風、命令風、特殊化作風、生產瞎指揮風)方面的檢查報告》。併當眾退賠30.25萬元。
  3月 全縣農村推行「包產到戶,定產到田,責任到人」(簡稱「責任田」)的辦法。
  6~7月 全縣未雨,丘陵地區旱情嚴重。
  9月 1日,翠嶺、太慈等5個公社遭12級颱風侵襲,死1人,傷49人。
  10月 3日,縣委號召消除狼害。
  31日,縣委開始對反右派、「反右傾」運動中發生的冤假錯案,進行甄別平反。

  1962年
  1月 縣委第一書記沈去非、書記處書記黃璜出席中共中央召開的擴大工作會議(又稱「七千人大會」)。
  7月 26日,太湖、懷寧、望江三縣聯防會議在望江碼頭公社召開,成立三縣聯防委員會,加強邊界地區的社會治安。
  9月 統計外省外縣自由流入望江的人口達8130人,絕大部分在洲區。
  11月 26日~12月15日,縣委貫徹黨的八屆十中全會精神,收回「責任田」,批判所謂「單幹風」。

  1963年
  5月 全縣開展「學雷鋒」活動。
  6月 23日,縣委舉辦第一批社會主義教育骨幹訓練班,學習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參加訓練的有133人。
  8月 28日,縣委在翠嶺公社城西大隊進行「清理帳目、清理倉庫、清理財物、清理工分」的社會主義教育試點工作。
  9月 撤銷縣委書記處,縣委第一書記改稱縣委書記,書記處書記改稱縣委副書記。
  11月 16日~12月10日,縣委召開768人參加的三級幹部會議,學習中共中央《關於目前農村工作中若干問題的決定》(草案)(簡稱「前十條」)和《關於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的一些具體政策的規定》(草案)(簡稱「后十條」),揭階級鬥爭蓋子,帶頭「洗手洗澡」,部署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

  1964年
  3月 28日,縣委首次部署開展學大慶、學大寨、學解放軍活動。
  4月 3日,中共安慶地委副書記、原中共中央後補委員、文化部副部長、經濟學家錢俊瑞來縣視察工作,並在公社書記、縣直單位副局級以上幹部會上,作題為《學習辯證法,克服片面性》的報告。
  是月,黃梅戲表演藝術家嚴鳳英和王少舫等來望江農村體驗生活。
  6月 10日,成立縣對台灣工作小組。
  9月 26日~10月16日,縣委抽調300多名幹部,到吉水農業幹校參加社會主義教育工作隊訓練班。10月下旬,220人進駐青陽縣開展「社教」工作。次年6月回縣。

  1965年
  2月 12日~26日,縣委召開三級幹部會,貫徹中共中央《農村社會主義教育運動中目前提出的一些問題》(簡稱「二十三條」)文件精神,強調運動的重點是「整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
  4月 清理縣內所設臨時機構,撤銷33個,保留32個。
  8月 派往桐城縣參加「社教」工作隊的344人,進駐青草區。次年5月回縣。
  10月 16日,華陽油廠蒸汽鍋爐爆炸,死2人,傷4人。
  是月,全縣組織4萬多民工,開挖花涼亭水庫渠道。

  1966
  1月 25日,華陽港大輪碼頭建成。
  6月 學校招生實行推薦與選拔相結合方法,廢除考試製度。
  14日,縣委召開區、社書記會議,貫徹中共中央「五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沙發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38 | 只看該作者

望江縣誌 幾個年份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情況

第一節 人口變動

  明洪武初年全縣有35930人。明末清初,戰爭頻仍,社會動蕩不安,人口大量流亡。崇禎末年全縣只有12089人,比洪武年間減少60%以上,到順治初年只有10381人。康、乾以後,社會安定,人口漸增,到光緒三十年發展到188245人。民國初年,客籍貧民陸續來沿江洲區墾荒落戶(民國23年有3537人,民國36年有5203人),民國25年,原屬彭澤縣的江北5保划入望江,增加6500人。民國28年,日本侵略軍佔領望江,蹂躪人民,人口大減,到民國34年抗戰勝利,全縣人口由民國25年的238970人降到189836人。1949年,全縣人口254055人,1957年達290560人,9年中凈增3.75萬人。1959年至1961年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緊張,人口減少,1960年比1957年減少18900人(包括1959年支援邊疆513人)。1962年至1973年,出現人口出生高峰,12年中,平均每年凈增10968人(包括1971年太湖縣移民3000人),到1983年突破50萬,1987年超過52萬,人口負擔顯得過重。

 
  明、清、民國時期戶口概況
  1949~1987年戶口統計

第二節 人口分布

  縣內人口稠密。1949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02.59人,1964年平均每平方公里253.89人。1982年平均每平方公里363.11人,比1949年每平方公里增加160.52人,高於全省(357人)和全國(105人)水平;1987年每平方公里達387人。

  城鎮人口較少,多集中在縣城。民國33年城鎮人口6898人,佔全縣總人口的3.64%;1964年城鎮人口15717人,佔總人口的4.97%;1982年城鎮人口17904人,佔總人口的3.63%,比1964年下降1.34%;1987年城鎮人口23371人,佔總人口的4.45%,比1964年下降0.52%。


第四節 文化構成

  民國29年,6周歲及6周歲以上人口中,識字的45939人(男41305人,女4634人)。民國32年,總人口208389人中,文盲147084人,佔總人口的70.58%。民國36年,總人口中初小文化程度以上的5717人,佔總人口的2.98%;入私塾的44028人,佔總人口的22.97%。每萬人中,有大學文化程度的3.9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15.50人,初中文化程度的44.15人,小學文化程度的234.56人。

  解放后,取締私塾,興辦學校,大力掃盲。1949年,全縣青壯年農民127218人中,文盲和半文盲99614人,占青壯年農民總數的78.3%。1982年人口普查,全縣每萬人中,大學文化程度的11.36人(全國平均每萬人中有大學文化程度的60人),高中文化程度的214.13人,初中文化程度的866.32人(全國每萬人中初中文化程度的1776人),小學文化程度的3186.73人,[/COLOR]分別比民國36年增加7.45、198.63、822.17、2952.17人。城鎮待業的226人的文化程度:高中43人,佔19.03%;初中108人,佔47.79%;小學63人,佔27.88%;其中文盲12人,佔5.31%。1985年,全縣青壯年農民253724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0638人,占青壯年農民總數的27.8%,文盲率比1949年下降50.4%。1987年,全縣青壯年農民229859人,其中文盲、半文盲78152人,占青壯年農民總數的34%。

第五節 職業構成

  民國8年,全縣在業人口152100人,從事農業的佔96.4%;手工業的佔1.5%;商業的佔1.2%;漁、牧、林業的佔0.9%。民國36年,在業人口145598人,其中從事農業的佔88.59%;工業、交通運輸業的佔6.38%;商業的佔2.6%;公務人員佔1.32%;其他佔1.11%。

  1982年,在業人口252016人(男138925人,女113091),其中從事農、林、牧、漁業的佔216009人(男108008,女108001),佔在業人口85.71%;工業、運輸業的20133人(男18212,女1921),佔7.99%;商業、服務業的5894人(男4359,女1535),佔2.34%,國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工作人員3190人(男2907,女283),佔1.27%;各類專業技術人員6710人(男5373,女1337),佔2.66%;其他勞動者80人。不在業人口48695人,佔總人口的9.75%,其中在校學生5917人,待升學的417人,待國家統一分配的62人,城鎮待業的226人,退休退職的1618人,家務勞動的33780人,其他6675人。



引子

第三章 人口控制 [/COLOR]

  解放前,「早婚、早育、多育」現象嚴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也高,自然增長速度緩慢。解放后,除幾個特殊年份外,人口發展趨勢是「多生、少死、增長快」。1954年,出現第一次人口出生高峰,出生率47.7‰;1962年,又出現第二次出生高峰,出生率30.29‰。第二次高峰持續了10餘年時間,凈增125000人。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每年都分別在30‰以上。70年代初,實行計劃生育,人口增長的勢頭逐漸得到控制。1987年,婦女總和生育率由過去的4.5個孩子降到2.3個孩子,出生率15.17‰,凈增4891人,自然增長率9.37‰。


第一節 晚婚節育

  一、機構設置

  1969年9月,成立縣革命委員會計劃生育領導小組,[/COLOR]1974年改稱縣計劃生育委員會,下設辦公室。1978年,各區(鎮)、社陸續建立計劃生育領導小組,各行政村也先後建立計劃生育小組,每個小組配宣傳員1名。1979年3月,成立計劃生育技術指導小組,成員7名。1984年10月,成立計劃生育技術鑒定小組,成員7名,對因技術事故和併發症以及非遺傳性疾病不能成長為正常勞動者的獨生子女,及時作出準確鑒定。1986年,成立計劃生育服務站。1987年底,縣、區、鄉三級有計劃生育專職幹部82名,其中縣計劃生育辦公室13名,計劃生育服務站26名,區、鄉43名(不含技術小組和鑒定小組成員)。是年計劃生育服務站大樓建成,建築面積1045平方米,設有病房(床28張)、門診室、化驗室、手術室、X光室,另設優生優育諮詢門診部。

  二、政策措施

  1971年實行「晚、稀、少」政策[/COLOR],一對夫婦只生育兩個孩子,兩胎間隔4年以上。1978年,人口出生率由1971年的43.91‰,下降到19.34‰。1979年城鎮實行「一對夫婦只生育一個孩子」,農村實行「一孩上環,二孩結紮,杜絕多胎」的政策。為保證計劃生育政策的順利實行,縣裡採取以下一系列措施。

  鼓勵晚婚、晚育 1973年提出男女職工雙方達到晚婚年齡(男25、女23周歲),可增加婚假4天;凡年滿26周歲生育的初產婦女,延長產假14天。1980年提出,達到晚婚年齡結婚的新婚夫婦,除3天婚假外,還可享受20天的晚婚假。

 對不實行晚婚的限制 1975年,對早婚者工作單位不解決其住房,學校不招收其子女入學。1980年7月起,對不到晚婚年齡要求結婚者,不辦理結婚登記手續;未辦登記手續非法結婚者,其出生嬰兒不供應糧油,每月罰款4元,直到滿晚婚年齡安排生育指標為止。


三、宣傳教育

  1971年前後,著重宣傳「一個不少,兩個正好,三個多了」[/COLOR]、「不到法定年齡不予登記結婚」等政策精神,批判「多子多福」、「早生兒子早得力」、「重男輕女」等陳舊觀念。1973年,各區分別舉辦計劃生育學習班。鴉灘區全年辦學習班650期。1978年,該區基層主要幹部的節育率達100%,提前兩年達到國務院「五五」規劃生育指標,被評為先進單位,出席省計劃生育先進代表大會。同年開始,每年舉辦計劃生育專職幹部短期培訓班3~5次,學習人口理論和計劃生育政策,還開展1~2次「三集中」(領導集中、力量集中、時間集中)宣傳月活動。1979年,著重宣傳晚婚節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年11月,全縣招聘37名計劃生育專職幹部,分配到區、社開展宣傳活動和辦理日常工作。各區還分別進行社與社對口檢查評比。1980年,在棉花播種前大戰40天,共完成三項節育手術10050例。


四、避孕節育

  1971年前後,以口服避孕藥為主,手術為輔。免費供應口服藥和外用藥具,免交作手術的掛號、醫藥、住院等費用。1973年,實行節育的達20327人,其中服藥的14512人,上環的5073人,結紮的742人(女623人,男119人),節育率37%。1974年至1977年,全縣自然增長率有所回升,一孩率低,多孩率高。1978年,縣委決定以人工流產、引產為重點,引產點由原來的2個增加到6個。全縣54057對育齡夫婦,有40173對採取節育措施。1982年縣內抽調7名婦產科醫生,請來地區5位醫生和岳西縣兩個小分隊,配合百名「赤腳醫生」,共完成節育手術1萬餘例。是年出生7616人,出生率15.34%,比1981年少生248人。


第二節 優生優育

  一、兒童保健

  1964年,開始舉辦保健員培訓班,並對縣直機關幼兒園300多名兒童進行健康檢查。1978年起,每年「六一」兒童節前後,縣婦幼保健站醫務人員,配合區、社保健員對兒童健康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第一節 收入

  1949年,全縣農民人均糧食281市斤(包括口糧、種子、飼料);現金收入33元(折算新幣)。土地改革后的1952年,農民交售公糧后,自食自用糧食人均達328斤,比1949年增加16.73%,現金收入比1949年增加72.73%。

  1953年,實行互助合作,自食自用糧食人均354斤,1957年,提高到533斤,現金收入比1953年增長18%,扣除物價上漲因素,農民實際收入水平,1957年比1949年增長57.24%。

  1958年後,由於自然災害和「共產風」的影響,生產遭受挫折,農民收入下降,生活困難,人口減少。
  1962年農業生產逐漸回升,農民收入逐漸增長。「文革」期間,農民的糧食和現金收入增長緩慢。1981年後,農村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收入大增,到1987年,人均收入360元,比1949年增長11倍。



  1949~1987年農民人均分配的糧食現金情況
  
  1958~1987年職工年人均工資情況



第二節 消費


幾個年份農民人均生活消費情況
  
  古爐鄉新華村、沈沖鄉郭河村57戶消費情況調查表
  
  1953~1987年城鎮儲蓄年未餘額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3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44 | 只看該作者

望江縣誌 第四篇 農業

一級目錄:第四篇 農業
二級目錄:第一章 農業經濟體制

第一節 封建土地所有制

  土地制度改革前夕,佔全縣人口5%的地主階級,卻佔有全縣土地40%(包括地主階級掌握的各類公地);超過人口半數的貧僱農,僅佔有全縣土地20%。縣城內的龍合豐、壬辰占的徐伯郊、鴉灘的陳鳳翥等大地主,均佔有耕地、山場和湖灘、柴草場千畝以上。地主階級剝削農民的主要手段是地租。民國8年,望江縣知事程先進向省府呈報《農地狀況調查》,稱望江租額「普遍東佃各半,間或東四佃六」。

  交租形式主要有三種:一是定租。新民村農民黃金玉,租種地主黃仁三旱地4畝,不論收穫多少,每年每畝要交雜糧8斗,頭年歉收,次年補齊。民國36年因災,只收麥子1擔,仍交8斗。如果圩破顆粒無收,方免交。二是分租。農民朱士白、商晉侯,佃入桐城地主張實侯坐落新民村的旱地60畝,1947年收麥子42擔,東佃各半平分,並供應東家食宿多日。三是作租。稻穀成熟時,由佃戶設酒席宴請東家,東家到田間察看后,確定租額。此外,還有押租、預租,即先交押板金或先交租后種田。佃戶承租時,需訂立書面租約,租約一般定期1年或幾年,如交租不力,東家可隨時取消租約。有的承佃人租入外地地主在當地的土地或其他公地,轉手加碼出租給農民耕種,稱二東家(即二地主)。承佃人一般有永佃權,業主無權辭退,出賣土地時,只能出賣銀租,不能出賣佃權。業主換人,承佃人則向新業主照舊交納銀租,承佃人將佃權轉移給第三者,業主無權干涉。

  在封建地租剝削下,農民長期處於貧困狀態,每當青黃不接之際,或向地主借糧度日,春借1斗,秋還1斗5升,或沿門乞討,甚至賣兒賣女。長嶺地區曾有民謠說,「長嶺兩頭尖,屋上不冒煙,八月聞肉香(辦租酒),臘月撈粥漿,正月扶門框(討飯),三月喝菜湯。」翠嶺鄉牛車嘴農民周佩順,幫地主看一輩子牛,只糊一人生活,妻兒靠討飯度日。民國13年農民周秀芬以8擔稻的身價賣掉10歲的兒子救全家性命。郭河嘴農民沈書田長年在外鄉討飯,民國23年被狗咬死。


  土地制度忙改革前(1951年)各階級佔有土地情況



第二節 農民土地所有制

  1951年1月全縣進行土改,4月15日基本結束。共沒收徵收土地216515.97畝,房屋11399.5間,耕牛1336頭,驢1頭,大型農具5946件,糧食286.2萬斤。50397戶農民分得土地,5479戶分得耕牛,6228戶分得房屋,11658戶分得農具,28520戶分得糧食。銷毀土地、房屋舊契約,頒發《皖北區望江縣土地房屋所有證》,徹底廢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實現農民土地所有制,廣大農民歡欣鼓舞。長嶺區劉大村農民殷連送說:「要不是土地改革,我就要幫工一世,作夢也想不到這些田地。」涼泉區農民在土改中,共興修塘堰673口,完成土方43831立方米。

  土改結束后,長嶺鄉文學村范永祥等9戶農民,率先響應中共中央發出的「組織起來,增加生產」的號召,按照「自願互利」的原則,組織臨時互助組,進行人力畜力換工互助。繼后,各地臨時互助組紛紛湧現。有的臨時互助組轉為常年互助組,忙時分工協作,組內有少量公共財產。1951年底互助組發展到2393個,(其中常年互助組7個),1952年發展到5009個,入組農戶佔總農戶52%。組織農互助組,解決了部分農戶缺耕牛、農具和資金等困難;對改進生產技術,提高作物產量也起積極推動作用。鴉灘區長河鄉方少明互助組,學習棉花分行條播和治蟲方法,平均畝產籽棉162斤,比當地單幹戶每畝多產籽棉92斤。1953年春,不少村采季取簡單粗糙的辦法突擊編組,小組並大組,大組變自發社,耕牛、農具折價歸公。因違反「自願互利」原則,夏鋤節,大部分互助組和白髮社相繼解體,―些地區伴隨出現僱工和買賣土地現象。寶塔、楊灣兩鄉122個互助組,有44個互助組共雇長工89個,雇短工79個。寶塔鄉新溝選區倪金生一家雇長工2個,華陽鄉小埂村農民宋士發出賣旱地3.6畝。是年秋冬間,縣、區、鄉層層舉辦互助合作訓練班,並試辦農業生產合作社。


第三節 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

  一、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2年春,范永祥在13戶互助組的基礎上,辦起全縣第一個以土地入股、統一經營為特點的半社會主義性質的初級農業生產合作社(7月20日,縣委批准正式成立),按各戶土地的土質和水利條件,評定常年產量,作為土地分紅依據。耕牛及大型農具折價歸社,折價款分兩年付清。收益分配比例分別為:勞動報酬部分佔純收入50%,土地股份分紅佔40%,提留公積金佔10%。是年冬與范樹芳初級社合併,擴大到59戶,227人,劃分4個勞動組,實行定工、定肥、定產、定質、定時責任制,超產獎勵,減產賠償。1953年春,全縣共有初級社10個,其中長嶺區3個(范永祥、楊柳青、趙秀峰),華陽區2個(聶旺松、江金水),吉水區2個(周茂松、孔令安),還有鴉灘區郝樹勝社、賽口區徐國良社、新壩區徐壽榮社。各社通過民主選舉,建立社務委員會,設正、副社長和會計、保管員。是年夏天,出現45個自發社,因條件不成熟,多數改為互助組。1954年秋後,共批辦42個初級社,1955年3月整頓農業社,貫徹「積極領導,穩步前進」的方針,秋收前發展到362個。10月,縣委召開各級幹部大會,傳達貫徹毛澤東主席在省委、市委和區黨委書記會議上所作的《關於農業合作化問題》的報告,批判右傾思想,掀起農業合作化運動高潮。各鄉成立辦社委員會,配專職辦社指導員。根據農戶對生產資料佔有情況和生活狀況以及政治覺悟程度,排出貧農、新下中農、老下中農、新上中農、老上中農等五種成份。在貧農、下中農中物色建黨對象和選拔辦社骨幹。到11月下旬,全縣新建初級社524個,加上原有老社,入社農戶達36134戶,佔總農戶的52%。1956年1月,再次擴建、合併農業社,全縣新、老初級社有564個,48931戶,連同23個高級社10851戶,入社農戶佔總農戶90%。

  二、高級農業生產合作社

  1954年12月,寶塔鄉聶旺松帶頭試辦全縣第一個以取消土地分紅、按勞分配為特點的社會主義性質的寶塔高級社。土地歸集體所有,除按每人劃分0.1畝菜地由農戶自營外,其餘由集體統一經營。通過社員大會選舉產生管理委員會和監察委員會,下設生產隊,按水利、土質等條件,劃分各隊的耕作區,評定作物產量,制訂勞動定額,實行「三包」(包工、包產、包費用)到隊,按照各盡所能、按勞取酬、男女同工同酬的原則進行分配。1955年冬,全縣又試辦22個高級社,連同寶塔高級社,入社農戶共10851戶。1956年春,將270個初級社合併轉為202個高級社,秋後又將一批初級社擴並、升級。由於步子快、時間短,有些個體農戶沒有經過互助組和初級社階段,就一步跨入高級社,群眾的思想認識和幹部的管理水平與迅猛的體制變革一時不相適應,因而在經營管理上出現一些混亂局面。有的地方耕牛、農具折價偏低,侵犯一部分農民利益;有的社春耕生產時還未定工、定產到隊。長嶺、楊林、團山3個鄉部分農業社勞力組合不當,生產責任不明,形成「五不幹」:幹部不帶隊不幹,人不到齊不幹,人少不幹,路遠不幹,重活不幹。1956年冬,開展對「資本主義自發勢力和富裕農民思想」的批判,整頓、鞏固高級社。1957年將全縣229個高級社和264個初級社再次擴並、升級,辦成374個高級社,100戶以下的120個,100戶以上到300戶的204個,300戶以上到500戶的27個,500戶以上到800戶的21個,800戶以上的2個。入社農戶佔總農產的99.8%,全縣農村實現了生產資料集體所有制。1952年至1957年,除1954年遭受毀滅性水災外,農村經濟逐年發展,人均產值和人均收入,分別從162元和57元上升到204元和72元。1958年春,高級社合併為322個。

  三、人民公社

  組織規模 1958年9月初,試辦人民公社,中旬掀起大辦人民公社高潮,至9月18日,全縣322個高級社已並為19個人民公社。萬戶以上的1個,5000戶以上的1個,4000戶到5000戶的5個,3000戶到4000戶的5個,2000戶到3000戶的5個,1000戶以上的2個。公社實行「政社合一」、「工農兵學商五位―體」、「農林牧副漁綜合經營」。公社管理委員會一般設有農林水、武裝保衛、文教衛生、財糧貿易、多種經濟、民政福利、交通運輸等部門和計劃委員會、科學技術委員會等機構,公社下設管理區,管理區下設生產大隊,生產隊和小產小組是組織勞動生產的基層單位。全縣共設大隊379個,生產隊2044個,並拆除各戶鍋灶,開辦集體食堂1452個。由於糧食緊缺,造成人口外流、非正常死亡和浮腫病現象的發生。碼頭公社燈塔大隊,1959年因浮腫病死亡69人。


  1960年2月,按照「一大二公」的要求,實行一區一社,每社都在萬戶以上,原公社改為管理區。領導力量薄弱的地方,管理區下設中心大隊,分管兩三個生產大隊,並將原有的2581個生產隊並為653個,平均每個生產隊100戶以上。秋後有集體食堂2366個。是年冬,貫徹中共中央《關於農村人民公社當前政策問題的緊急指示信》,糾正「五風」,1961年春,撤銷集體食堂,恢復私人鍋灶。將生產隊划小,並將土地、勞力、耕牛、農具大體固定到生產隊使用。6月,將全縣6個公社劃為28個公社。此後,公社規模,除個別調整外,基本穩定。

  核算單位 人民公社化初期,由公社統一經營、統一核算、統一分配,原有社隊之間存在的差別全被拉平。公社範圍內財產、物資、土地、勞力和私人的桌凳、炊具等,均被無償調用。1959年3月16日,縣委召開五級幹部大會,貫徹中共中央2月鄭州會議精神,改單一的公社所有製為公社、大隊、生產隊三級所有制,以大隊為基本核算單位,對生產隊實行「三包」。1961年秋季10月,為貫徹中共中央《關於改變農村人民公社基本核算單位問題的指示》,縣委決定以城西大隊為試點,推行以生產隊為基本核算單位。1962年春,全面推開,按照「一般不動,個別調整」的原則,進行了土地、勞力、耕牛、農具「四固定」:土地所有權仍歸大隊,固定給生產隊長期使用;勞力由各生產隊支配,不得隨意抽調;耕畜和大型農具,一般下放給生產隊所有。大隊無力償還的債務,分攤給生產隊。

  經營管理 主要分三個方面:

一是計劃管理。社、隊的生產、經營活動,均在國家統一計劃下進行。1958年社員自留地、飼料地收歸集體統一經營。生產隊作物種植面積、複種指數和產量指標均按國家下達的生產計劃安排。品種選用和生產措施,均自上而下作硬性規定,形成生產上的瞎指揮,生產計劃嚴重脫離客觀實際。是年全縣糧食計劃總產3.3億斤,比1957年實績增加一倍多,結果只完成50.9%;皮棉計劃總產1560萬斤,只完成43.5%。1959年提出「糧食雙千斤,棉花八零零」的口號,糧食計劃總產8.9億斤,實際只完成17.75%,皮棉計劃總產8000萬斤,只完成7.18%。1961年春,貫徹中共中央《農村人民公社工作條例》(草案),要求在國家計劃指導下,尊重生產隊的自主權,因地制宜安排生產。並按生產隊總耕地面積的5%~7%劃分自留地。

1963年開展社會主義教育運動,批判「自由種植」,強化計劃管理,將國家下達的生產計劃和生產措施逐田落實。1965年,涼泉公社民主大隊先鋒生產隊,落實春耕生產計劃時,實行「五到田」:作物茬口到田,計劃產量到田,耕作質量到田,施肥數量到田,管理措施到田。1968年,強調「以糧為綱」,控制家庭副業,緊縮自留地。1975年收回自留地5479畝,1976年收回6048畝,1977年再次收回5160畝。新壩公社95條私人漁船、122部私人板車和3部私人軋花機,均收歸集體,並關閉私人修配廠1個、私人豆腐坊3所。城關鎮吉水大隊70部私人板車和30多套私人漁具均全部收回。為落實生產計劃,將預計的全年產品、產量、財務收支和勞力投入與收益分配綜合起來,編製「一年早知道」。1978年春耕生產時,全縣有3134個生產隊制訂「一年早知道」,對社員應做的基本勞動日和應投的基本肥以及預算的分配收入,均試算到戶,公布上牆。

二是勞動管理。人民公社初期,實行「組織軍事化,行動戰鬥化,生產集體化」,全縣勞力編為19個團,128個營,699個連,7302個班,以大兵團作戰形式進行生產。規定男社員每月勞動28天,女社員勞動27天。1960年推行基本勞動日制度,凡有勞動能力的社員,規定每天、每月和全年應做工數,無故不完成基本勞動日的,扣發飯票。1961年底至1962年,推行「責任田」,犁田、插秧、收割、興修、救災等大農活,以隊評工記分,小農活包工到戶。1962年收回「責任田」的生產隊,實行「三基本」(基本工分、基本口糧、基本肥料)制度,規定每個社員,每月、全年應做工分和每戶應交肥料;在分配糧食時,除按人口分基本口糧外,還按工、按肥分糧。評工記分方法,有按定額記工、按時記工加評議、按底分活評等種。由於農活複雜、零星、多變,勞動定額項目繁多,評工記分工作量大,難以長期堅持,多數生產隊是按各人的勞動底分記工,農忙時乾重活,不同勞動底分,工分按一定比例上升。

1968年以後,提倡記「大寨工」,10天半月一評,結果由隊長報工,會計估工,記成「大概工」、「太陽工」,形成幹活大呼隆,記的一樣工。1968年到1977年,勞力連年被平調,加之非生產人員過多,勞力負擔過重。翠嶺公社蓮花大隊永興生產隊,30戶,160人,84個勞力,1976冬到1977年春,挑大治圩、東隔堤和大隊基建用工以及大隊醫療室人員、宣傳隊、民辦教師、大小隊幹部補貼工,合計負擔3300個工,平均每戶負擔110個,每個勞力負擔39個。不僅用工多,而且糧錢開支大。1977年,大橋公社楓塘大隊,勞力參加縣、社工程建設,補貼費共計37335元(包括補糧折款),佔全大隊社員當年分配部分的28%。經過連續多年的勞動積累,改善了農業生產條件,取得長期效益。1968到1969年,加固江堤,共完成土方267萬立方米。1971到1975年,平整深翻土地68813畝,開挖溝渠564條,旱地改水田33913畝,改良土壤6萬畝。1976年冬到1977年春,組織13萬多勞力,挖渠道562條,興建擴建塘堰、水庫77座,築堤9.45公里,平整土地48300畝,深翻改良土壤47300畝,旱地改水田3500畝,興建排灌站13座。

三是財務管理。1958年,由公社統一建賬建制,設財務科,大隊、生產隊分別設會計、統計員,公社將生產費和管理費下撥到大隊包干使用。1959年,公社一級財務骨幹18人中,有12人抽作其他工作,財務管理一度出現混亂局面。「五風」嚴重的楊林公社伯躍大隊,貪污挪用公款和物資的幹部29人。從1959年午季開始,由大隊核算,並建帳建制,設主辦會計和統計員。1960年12月到1961年5月,清理大辦人民公社時被「一平二調」的集體和私人財物,全縣退賠354萬元(含退賠物資折款)。1961年冬到1962年春,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隊,公社、大隊除分別設會計外,並分別確定1名管理委員會副主任管理財務。生產隊設會計、保管員,實行三級建帳建制。歷次政治活動,都將財務清理列為主要內容之一。

1964年「四清」運動,查處了一批貪污挪用公款幹部。全縣退贓還款的2557人,合計退賠128974元(包括實物折款)。1965年8月,以華陽公社新農村大隊為試點,推行「五榜」上牆制度,即現金收入逐日公開榜,實物收付逐日公開榜,勞動工分逐日公開榜,社員交肥公開榜,社員預支公開榜。由公社財務主任會同有關部門財會人員,審查大隊、生產隊財務帳目。1970年以後,由貧下中農推選代表,組成生產隊民主理財小組,實行財務公開,但貪污挪用和鋪張浪費現象仍時有發生。1976年路線教育運動中,立案177人中,經濟案件50人。人民公社後期,各項開支過大,超支借支現象逐年增多,集體經濟日益薄弱,到1977年秋後,全縣有49070超支戶,占當時總農戶的52%,共超支借支1575.3萬元,欠國家貸款357萬元。許多生產隊公共積累只存帳面數。楊林公社華林大隊先進生產隊,27戶,18戶超支,佔總農戶的66%,超支款5008元,欠外債3423元,其中欠國家貸款1550元,欠農業稅929元,欠預購定金168元,欠外隊借款976元。1978年12月,對各級平調生產隊的勞力、資金、物料以及基層幹部貪污挪用、亂支亂借、大吃大喝等方面問題進行一次清理,部分公社進行了退賠。鴉灘公社退賠現金18000元,碼頭公社退賠4500元。

  收益分配 1958年到1960年,採取供給制與工資制相結合的辦法進行分配,開辦集體食堂,實行伙食供給制,「吃飯不要錢」。因農村經濟形勢嚴峻,飯菜吃不飽,工資無從發。有的地方不但無錢可分,甚至支大於收。長嶺公社長嶺大隊,1959年實際收入212000元,而浮誇的定產收入達344400元,空產收入132400元,決分時仍按浮誇的定產收入試算分配到戶,結果戶戶超支,隊隊賠產。1961年取消供給制,恢復按勞分配製度。1962年以後,生產隊獨立核算,自負盈虧,實行午季預支和年終決分。社員分配總額,一般佔總收入的60%以上。從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到1978年實行責任制以前的21年中,人均收入有4年超100元,其中1978年達110元。因超支逐年增加,不少生產隊分配不能兌現。1977年年終分配時,全縣3156個核算單位,分配不能全部兌現的432個,無現金分配的588個,公積金分空倒掛的332個。口糧分配比例是:70%~80%按人門,20%~30%按工分。全縣人均佔有分配糧食標準,一般年景500斤左右,標準最高的是1978年,人均590斤。最低的是人民公社初期,1958年1452個集體食堂,有781個1日供應三餐稀飯。1959年大部分集體食堂實行「糧菜混吃」。1960年全縣人均口糧280斤,集體食堂實行「低標準,瓜菜代」。是年12月人均存糧68斤,吃到翌年5月午季登場,人均每月13.6斤原糧。

四、責任制

  責任田 1960年秋,長嶺公社天甫大隊劉官保生產隊,暗地裡按人口、勞力各半比例劃分土地,包工、包產、包費用到戶。縣委發現后,隊長王木生受批判。1961年3月10日,縣委根據地委擴大會議精神決定推行責任田。次日,以城西大隊一里生產隊為試點,劃分土地,定工、定產、定費用到戶,至3月26日,全縣除寶塔大隊都推行責任田制。各隊在堅持計劃、分配、抗災、大農活、水利五統一的前提下,按土質、水利等條件,逐丘評定作物產量,按人、勞比例或按人口劃分各戶耕種面積,生產費用和山間管理的小農活工亦分別定到戶。犁田、播種、收割、挑運、管水、養牛、抗災和其他大農活工,按勞動底分分攤,由隊或組安排出勤和記工。耕牛和大型農具固定到組統一使用。3月30日,縣委召開四級幹部會,總結交流推行責任田經驗,與會者反映,實行責任田後有「六多」:社員出勤多,幹部參加生產多,積肥多,添置農具多,串換良種多,發展家禽家畜的多。是年,農業生產迅速恢復,產量上升,超產幅度相應增大。7月因受旱災,又調低定產指標,形成隊隊減產,戶戶豐收。縣外流人口大部分回歸。蘇北等外地人口紛紛流入,聚散於城關、華陽、楊灣、青草湖等處。機關、工厂部分幹部、職工,亦退職回家種責任田。

  1962年3月,安徽省委作出改正責任田的決定,認為推行責任田犯了所謂方向性錯誤。縣委決定上半年只在寶塔大隊(是年春才開始推行責任田)改一個生產隊(豐收隊)。是年糧食統計產量1.65億斤,農戶平均超產30%左右。秋後,縣委書記處書記馬青山到鴉灘、長嶺、涼泉3個區的5個生產隊,進行農村經濟抽樣調查,超產較少的是碼頭公社褒隱生產隊,糧食定產31595斤,實收37914斤。超產較多的為古爐公社新建生產隊,糧食定產45519斤,實收65887斤。10月15日暮途窮,縣委工作組又以城西大隊為改正責任田的試點。12月中旬,縣委召開四級幹部會,批判所謂「責任田的危害」,安排1962年、1963年和1964年各改三分之一。1963年底,「四清」運動開始,責任田全部收回。


第一節 總量和文化結構

  一、總量

  民國17年,全縣農戶5.13萬,人口24.85萬,農業勞動力12.06萬,佔總農業人口48.53%,平均每戶有勞動力2.35個。

  1949年,全縣農戶6.08萬,男女勞動力10.47萬,占農業人口242650的43.14%,比民國17年減少13.18%,平均每戶有勞動力1.72個。勞動力總數中,男5.77萬,女4.7萬,分別占勞動力總數55.11%和44.89%。1960年農戶7.06萬,人口23.68萬,勞動力9.95萬(其中男勞力5.04萬),占農業人口42%,比1949年減少4.97%,每戶有勞動力1.4個。1975年農戶9.01萬,人口43.76萬,勞動力18.13萬(其中男勞力9.38萬),比1960年增加82.21%,每戶有勞動力2.01個。1987年,男女勞動力24.68萬個,占農業人口497982的49.56%,比民國17年增加約1.05倍,比1949年增加1.36倍。勞動力中男的12.86萬個,女的11.82萬個,分別占勞動力總數的52.11%和47.89%。全縣108040農戶,平均每戶有勞動力2.28個。

  二、文化結構

  解放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大都不參加農業勞動。1949年,讀過2~3年私塾和小學的人僅占農業人口5.77%,計1.4萬多人,占勞動力總數13.37%,平均每4戶有1人識字。1975年,在勞動力中,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約佔農業人口0.83%,初中程度的佔6.39%,小學程度的佔16.16%,約計10.23萬人,占勞動力總數56.43%,比1949年增加6.3倍,平均每戶有1.14人識字。






  幾個年份每個勞動力生產量





第二節 農機

  一、發展狀況

  50年代到60年代中期,以發展國營大中型農業機械為主。1953年,國營望江縣農場(場址在華陽鄉馬廠)率先使用1台25匹馬力雙飛輪柴油機,排澇抽水。是年,在新壩鄉官莊興建第一座國營排灌站,用機械排澇。1954年,在白沙鄉四合圩組織4台80匹馬力柴油機組排澇。1957年秋,安慶地區拖拉機站,為望江縣機耕隊投放羅馬尼亞產KT35型拖拉機2台。1959年,成立望江縣華陽拖拉機站(隸屬安慶地區拖拉機中心管理站),擁有蘇聯和東歐國家進口的大、中型拖拉機12台,504匹馬力;聯合收割機1台,50匹馬力;選種機12台,66匹馬力;國產水泵1台,25匹馬力。1959年,開墾雞冠湖、金盆湖、青草湖、大漳湖沼澤地時,多數是進行機械作業。

1966年,全縣擁有拖拉機19台,排灌機械319台,總動力達14994匹馬力[/COLOR]。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以發展集體的中、小型農業機械為主。在發展排灌、耕作機械的同時,插秧、植保、收割、脫粒、運輸等農活也開始使用機械。1967年,引進常州工農―7型手扶拖拉機,分別投放長嶺公社長嶺大隊、金堤公社萬全大隊以及縣拖拉機站。公社、大隊、生產隊開始發展小型農機。1971年,國營望江縣華陽拖拉機站下放給華陽公社,公社農機服務組織相繼成立,開展農機小配件修理業務,並舉辦農機培訓班。1978年,省、地兩級無償撥給漳湖公社災區江淮―12型手扶拖拉機150台(其中地區50台)。1979年,全縣有大、中型拖拉機66台,小型拖拉機1511台,農用柴油機2592台,電動機400台,噴霧器13680台,人力打稻機2938台。總動力101815匹馬力[/COLOR],其中集體的91758匹馬力,佔總動力91.21%。


二、管理機構

  1964年,農林局開始配1名技術幹部,管理農機業務。1968年,縣革命委員會生產指揮組下設農機組。1970年,成立望江縣農機站,負責農機規劃、生產和管理。1971年,縣農機公司配管理農機業務技術幹部2人。1972年,改在工業局內設農機管理組,配行政幹部2人,技術幹部3人。1976年底,成立農機管理局,下設農機培訓班、農機公司。




  幾個年份農機擁有量情況表



第一節 農技推廣機構

  民國16年,縣政府建設科兼管農業。民國22年,農業、林業由森林施業所主管。民國31年,改為農推所。同年,利用祈雨山廟產建立縣農林場。民國32年9月,農推所併入農林場,因受抗日戰爭影響,農林場未起到農業技術示範推廣作用。1949年,成立縣人民政府建設科,主管農、林、水等工作。1950年7月,成立農林科,主管農、林、牧、水產工作。1951年,在華陽的馬廠建立國營望江縣農場。1952年,農林科併入建設科,下設農業技術推廣站和畜牧組。林業、水產業務均配有專人。1954年11月,以農業技術推廣站為基礎,成立縣農業局,主管農、林、牧、水產工作。同時建立華陽、吉水、長嶺3個區農業技術推廣服務站。1956年,增設涼泉、鴉灘、賽口3個區農技站。1958年,在東門外張家壩建立縣農科所。1961年,分別設立大灣、楊灣墾區農技站。1963年,以農科所為基礎,與青草湖農場4隊合併建成縣良種示範繁殖場。1964年,建立縣棉花良種軋花廠。1969年,安慶地區棉花原種場下放給望江,隸屬縣農業局主管。70年代末,公社一級配有農技員。華陽區農技站通過示範,全面推廣應用棉花優質高產技術,取得顯著成績。


第三節 作物品種[/COLOR]

  一、品種演變

  水稻 50年代初,中稻仍以本地種六十日、八十日、天生稻、三粒寸、白殼糯等為主。1953年開始調進勝利秈、中農4號。本地六十日、八十日等低產品種漸被淘汰。1956年,引種中秈399(南京1號),1960年後,引種廣場13號、珍珠矮、農墾44號、農墾46號、農墾57號、南粳8號等品種,本地種全被淘汰。中秈399自引種后一直高產穩產,是中稻中的優良品種,覆蓋中稻種植面積70%左右。80年代引進日本小中稻。


 雙季稻品種,經歷3次大的更新:一是高稈早稻改矮稈。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中期,主要種植南特號、浙早503、蓮塘早、有芒早粳、陸財號等17個高稈早稻品種。1964年,開始引進矮腳南特號、廣場矮5號、6號、江矮早、珍珠矮等矮稈品種。1965年,引進早稻矮南早、矮南早1號、廣場矮、浙場9號、南特16號等矮稈品種。隨著化肥施用量的逐步增加,發揮了矮稈品種高產、抗倒伏的優勢,豐產田塊畝產700斤至800斤。1966年,基本實現雙季早稻品種矮稈化,平均畝產654斤,比1964年高稈平均畝產523斤增加25%。1967年,品種更新速度加快,相繼引進矮稈品種10多個。隨著雙季稻面積的不斷擴大,為了避開雙搶期間農活過分集中,早稻品種中按成熟時間又分為早、中、遲熟三個檔次。二是晚秈改晚粳。50年代初,推廣小紅稻、小白稻、小麻稻等三種雙季晚稻品種,畝產200斤上下。1956年引進野谷晚、寒露晚,到60年代中期共引進晚秈品種14個,同時還引進雪花糯、老來青、浙大青森等晚粳品種,單季種植,畝產300斤左右。雪花糯抗寒高產,畝產400斤左右。

1965年,從浙江引進農墾58粳稻(又名世界稻),翠嶺公社城北大隊試種,豐產田畝產約800斤,出米率達76~80%,售價比秈稻高20%。后又相繼引進武農早、滬選19、桂花黃等晚粳品種8個,種植面積逐年擴大。70年代初,晚秈品種被淘汰。在晚粳品種中,農墾58耐肥、高產,種植面積占晚粳面積90%。1973年,晚粳平均畝產498斤,比1965年晚秈平均畝產346斤增加43.93%。80年代,農墾58仍大面積種植。三是晚粳改雜交稻。1977年至1979年試種雜交稻。


 單季晚稻(簡稱單晚)品種,70年代前,以雪花糯為主,農墾57次之。

 糯稻品種,50年代前,以本地種白殼糯為主。解放后,先後引進紅糯、江西糯、雪花糯等品種,單季栽培。70年代末,引進和尚頭糯稻和雜交糯等。



 油菜 50年代初,多為白菜型、臘菜型兩個本地種。60年代初,引進「318」、「322」、「325」和勝利油菜。除勝利油菜外,生育期均較長,與糧、棉爭茬口,未推廣。勝利油菜屆甘蘭型中熟品種,能在水田接中稻茬口播種和棉地套種,利於棉、油連作。1963年引進勝利52、川油2號、江西甜油菜。1964年引進浙江金華油菜。70年代,引進白菜型品種油冬兒、蕪湖104、甘油5號、武油1號,在水田種植。

  小麥 解放前,有三月黃、四月黃兩種。50年代引進南大2419、矮粒多、輥子麥、蜈蚣扁、江西早、大黃皮等。60年代後期,引進吉利麥、華東6號、碧瑪1號、矮稈紅。70年代相繼引進毛阿夫、平頂貢、武麥1號、萬年1號、萬年2號、楊麥4號等高產品種。其中多數因產量不穩,易倒伏,抗病蟲害差被淘汰。


 二、良種繁殖推廣[/COLOR]

  水稻 水稻種子歷來是自留自用,或相互串換。解放初期,提出自選、自繁、自留、自用和國家輔助的「四自一輔」方針。1958年7月1日起,水稻良種購、銷、調、存業務,由糧食部門划交種子局經營。1962年,縣種子局撤銷,由縣農業局管理,並開始建立良種繁育推廣體系,以良種示範繁殖場和城北大隊1500畝種子田為繁殖基地,公社農科所、大隊農科站和生產隊三級種子田也同時進行繁殖。1965年建原種田3300畝,一年繁殖原種後代120萬斤,供4萬畝大田種植。1972年,社辦農科站26個,大隊辦試驗站或種子場189個,一級種子田2200畝,二級種子田1.4萬畝,年產各類水稻良種600萬斤,供全縣大田用種。1976年11月,縣農業局派2人到海南島試製雜交稻種。1977年組織育種隊25人,再次到海南島制種,運回種子1.2萬斤。1978年,舉辦雜交稻生產技術培訓班,共培訓214人,自行制種。


 棉花 1952年,棉花種子由華陽保種軋花廠加工后返還。1963年,農業局在華陽公社光明大隊進行岱字棉15號提純複壯工作,建立三圃(株行、株系、原種),並幫助大隊建立小型軋花廠,自收自軋。是年畝產皮棉142.6斤,質量普遍提高1~2個級別,產種20餘萬斤。1964年,繁殖區擴大到寶塔、新農村、古港3個大隊,面積8930畝。1965年,全面更新岱字棉15號,實行全縣一種。1966年8月,縣人民委員會確定華陽公社11個大隊1.6萬畝棉田為棉花原種繁殖區,后因「文化大革命」爆發,棉種繁殖中斷。1972年,恢復繁殖區,有光明、寶塔、新農村、古港、華陽、大號6個大隊,面積共1.56萬畝。繁殖區棉花由農業部門自收自軋統調,消除了品種代別混雜弊端。1974年,縣農業局王潤生引進滬棉「479」種子243斤,在華陽公社農科所精心培育、繁殖、試種、推廣。1977年種植6.2萬畝,1978年普及全縣。從1974年至1980年,共繁育良種845萬斤。1983年被定為全國「四化一供」(種子生產專業化,加工機械化,質量標準化,品種布局區域化;以縣為單位統一供種)試點縣,國家投資55萬元,擴建良種軋花廠、棉花原種場,新建鴉灘供種站,繁殖區調整為光明、永固、北固、華陽、新農村、古港6個大隊和華陽公社農科所、青草湖農場、示範場,面積共1.2萬畝。棉花原種場「三圃」生產原種,繁殖區生產1~5個級別的原種後代,良種軋花廠收購繁殖區棉花,分級軋花,種子公司進行泡沫酸脫絨、加工成為精種,形成生產、收購、加工、銷售一條龍的繁殖推廣體系,實現全縣一種,二年一更新,三代不回頭的供種制度,除滿足全縣棉花用種外,1979年支援外地棉種60多萬斤。


第四節 改良土壤[/COLOR]

 一、改良水稻土次生潛育化
  50年代中期,推廣稻草還田,留高茬,改善土壤結構,增加有機質。60年代,推廣稻田養萍和雙季晚稻田套種紅花草,增施磷肥,以磷增氮。70年代後期,改革耕作制度,改早稻田帶泥水收割為放水落干收割,提高土壤通氣性能。

 二、改良灰砂土、灰砂泥土、砂心、砂底灰砂泥土
  50年代中期,推廣麥套棉、油套棉、豆套棉,麥、油、豆輪作換茬;改板地撒種為撬土點播,開溝條播;改大墒為小墒,深溝高墒;增施農家肥,提高了土壤保水供肥能力。60年代,推廣黃花苜蓿,麥、肥間種,為棉花提供優質有機肥;改窄幅條播為寬幅條播,兩邊預留棉行;冬春兩次疏鬆土壤。70年代起,棉區甘蘭型油菜種植面積擴大,實行油棉套種,麥套棉相應減少。

三、改良紅壤
  黃棕土壤主要分佈在丘陵旱地,土質差,水源不足,水土流失嚴重。60年代興建花涼亭水庫,開鑿南北乾渠,灌溉耕地達10萬畝。70年代,深翻平整土地11.71萬畝,改良土壤10.73萬畝,旱改水3.74萬畝,增強了紅、黃壤土活性。

第五節 肥料

  一、有機肥料

  農家常用的有機肥料主要有:人畜糞、廄肥、草木灰、雞糞、塘溝湖泥、餅肥、鍋台土、壁土、湖草、紅蘭花草、「三水一綠」、蘇箭3號、漚肥、堆肥等。

  人畜糞 農家主要肥源。每家建有糞窖,貯存人畜糞尿,作基肥或追肥用,畝用量10~15擔。

  廄肥 用草皮、雜土、禾秸作牛豬欄墊料,經豬牛反覆踐踏和豬牛尿糞混合腐化后,作基肥,或覆蓋菜麥,保溫越冬。畝用量30~60擔。

  草木灰 主要用於缺鉀、磷土壤和水稻次生青泥層田裡。畝用量100斤左右。亦常用於秧田保溫。

  雞糞 養分齊全,數量很少,多作菜園地基肥。

  餅肥 主要有棉籽餅、芝麻餅、菜籽餅三種。習慣用作旱地基肥或追肥。70年代推廣到水田。畝用量50~100斤。

  漚肥 俗稱田頭窖。利用野草、禾秸、豆殼、豬牛欄土,摻入2~3擔人畜糞,漚爛腐熟後作基肥。每塊田作窖1~2口,每口漚肥30~50擔。

  堆肥 以草皮、禾秸、雜土堆在一起,用泥封實,經發酵腐熟后加入適量人畜糞,再堆好燜捂,腐熟後作基肥或作蓋籽的種肥。

  湖草 湖畔水草豐富,春秋兩季均可采割。1958年前為農家重要肥料,每畝稻田下乾草200―300公斤作基肥。大規模圍湖造田后,逐漸稀少。

  紅、蘭花草 50年代初,以一季中稻為主,稻田多種蘭花草。推廣雙季稻后,因茬口不好安排,逐年減少。60年代初,引進紅花草,1964年種1.5萬畝,1965年發展到15萬畝,70年代,年種植增加到20~22萬畝,畝產鮮草2000斤左右,可滿足早稻基肥需要。因連年種植,產量日趨下降,1984年僅種10萬畝左右。

  「三水一綠」(水浮蓮、水葫蘆、水花生和綠萍) 70年代初開始放養。1975年放養6.1萬畝,主要用作基肥。由於難以保種越冬,放養面積漸少。80年代僅1000畝左右,主要用作豬飼料。

  鍋台土、壁土、塘溝湖泥 主要用作基肥或覆蓋菜麥保溫越冬。


二、化學肥料

  氮肥 1954年,首次推廣施用化學肥料――氯化氨、硫酸銨共3.2萬斤。1956年施用硝酸銨35.2萬斤。1962年施用尿素1.6萬斤,碳酸氫銨26.6萬斤,銨水2.6萬斤。1966年施用氮肥2136.8萬斤,平均畝用量37斤,比1954年增加61.7%。60年代中後期,稻肥(紅花草)套種面積迅速擴大。1967年以後,化肥供應緊張,施用量下降。1968年比1966年減少60.4%,畝用量14.8斤。1976年回升到1670萬斤,平均畝用量30斤,仍比1966年減少21.84%。進入80年代,花草面積急劇減少,化肥施用量猛增。1987年全縣施用化肥8407.4萬斤,平均畝用量157斤(按糧、棉、油複種面積,畝用量80斤)。氮肥用量猛增,農家肥用量減少,農業成本增加,土質日趨下降。

  磷肥 1964年開始在紅花草田施用,以磷增氮。1966年施用429.2萬斤。60年代末推廣在旱地施用,與廄肥混合作基肥,畝用量30~50斤。1971年施用503.4萬斤。70年代末,施用600~700萬斤。80年代初,花草面積減少,光靠氮肥已不適應,磷肥施用量相應增加。1980年施用量1432萬斤,1987年增至1934萬斤,平均每畝施用36.5斤多。

  鉀肥 1959年首次施用鉀肥27.4萬斤,有氯化鉀和硫酸鉀兩種。1964年到1972年,無鉀肥供應。1973年有少量鉀肥上市。1978年施用12萬斤,1987年增至524.5萬斤。平均畝施用10斤左右,品種有磷酸二氫鉀、氯化鉀。

  複合肥 有氮、磷、鉀三元素和氮磷或磷鉀二元素三種,由國家計劃分配。1972年開始供應0.6萬斤,以後逐年增加,1978年增至127.2萬斤。80年代縣內開始生產複合肥,1987年施用164.3萬斤,平均每畝施用19.5斤。

  微量元素 含硼、鉬、鋅、錳、稀土等元素。縣境內土壤速效硼含量低於臨界值(0.5PPM),速效鋅亦多數低於臨界值(1.00PPM)。1979年進行23次施用微量元素試驗示範。1981年在20萬畝棉田施用硼肥,增產5~10%。1983年在洲區、丘陵區推廣鉬肥拌花生種,增產13.6%。1985年在棉花葉面噴萬分之七濃度的稀土元素,增產29.7%;水稻用萬分之五濃度稀土元素噴施,畝用量25克,增產效果明顯。

  三、菌肥

  70年代在棉花花期噴施「5406」、「702」,水稻制種噴施「902」。並曾推廣使用赤霉素、多效唑、增產菌和矮壯素等。


 二、病蟲害防治

  預測預報 1959年,成立病蟲害中心測報點,開始預測預報病蟲害。1962年在稻產區楓林大隊和棉產區光明、永豐大隊以及縣農科所,分別建立水稻、棉花病蟲測報點4個。1963年改為水稻病蟲測報站(地點:城北大隊)和棉花病蟲測報站(地點:寶塔大隊)。測報手段,主要是燈光誘蛾和田間調查,參照歷年數據,掌握病蟲害消長規律,向區、鄉印發病蟲情報,並提出防治措施。1975年全縣有專業和群眾性測報站、點12個,大隊一級植保員3700人,形成病蟲害測報網路。縣農業局鄭先駒已鑒別出縣境26種稻飛虱形態,並探討掌握其消長和遷飛規律,適時提出防治措施。此項科研成果,1987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農業局張煥然,應用4月平均溫度,預報紅鈴蟲發生期,提高了成蟲盛期預報準確性,先後6次獲省農業廳、省政府、農業部獎勵,享受省級勞動模範待遇。

  農業防治 主要措施有三:一是改變種植習慣。50年代將棉地間種綠豆、芝麻、豆角、高粱,西瓜改為純棉花種植,消滅病蟲害寄主。二是推廣抗病害品種。50年代推廣中稻勝利秈、中農4號、小麥南大2419、吉利麥。60年代推廣早稻南特號、陸財號、晚粳農墾59。70年代推廣雜交稻泗優6號、汕優6號、滬棉479等。三是採取培育水稻壯秧、淺水勤灌,棉花整枝打杈、配方施肥等技術措施,增強作物自身抗逆能力。從1983年起,每年7月份對繁殖區種子棉基地進行一次普查,發現病株,及時拔除。

  人工防治 1951年6、7月份,太慈、長嶺、鴉灘、賽口等區發動群眾8.92萬人,捕捉蝗蟲1.2萬斤。1953年推廣水稻泥水選種,石灰水浸種,棉花用「三開一涼水」浸種,提高出苗率和防病能力。1958年8月上旬,全縣共發動7萬多人捉蟲摘卵,並用燈光誘殺飛蛾。華陽區發動4.1萬人次,設燈光3.4萬盞,誘殺各類幼蟲4.1萬斤,捉蟲摘卵4萬餘斤。1972年全縣設誘蛾燈1.6萬多盞,插楊柳把208萬多把,設置糖醋誘蛾缽1.5萬多個,設置紅鈴蟲性誘劑碗架448個,大量誘殺各類害蟲。80年代對殘存的高齡幼蟲、卵塊和蝸牛、地老虎等,仍以人工捕捉為主。

  生物防治 1961年試養金小蜂防治紅鈴蟲。1967年實行社養社放,廠養廠放,全縣放蜂707萬多隻。華陽公社每畝放蜂142隻,還支援全縣蜂種18.6萬隻,安慶市12.5萬隻。1964年至1974年,全縣累計放蜂1817萬隻,放蜂面積44.66萬畝。1975年試養赤眼蜂防治棉鈴蟲。80年代中期,縣建立生物化工廠,生產井崗黴素,通過省級鑒定,防治水稻紋枯病效果顯著。

  化學防治 1951年推廣石硫合劑防治棉花葉蟎。1953年推廣棉油皂、滴滴涕、魚藤精、223乳劑、666粉防治棉蚜、葉蟬、盲蝽象和葉蟎,用6%可濕性666粉點稻蔸治螟,撒666粉防治稻苞蟲。1955年,華陽、吉水兩區與宿松縣復興區及江西、湖北二省毗連棉田13.2萬畝劃為檢疫區,連續3年,飛機噴葯,防治紅鈴蟲。1956年推廣使用1605、1059、「敵敵畏」有機磷農藥防治棉花葉面害蟲,並採用嗅氯甲烷薰蒸棉種,播前拌賽力散,苗期噴波爾多液等措施,防治地下害蟲和苗期病害,1958年化學農藥供不應求,試製紅椿花劑、苦楝合劑、鬧洋花、煙水等土農藥共80多萬斤,防治棉田病蟲害面積4.57萬畝。50年代末,農藥以666粉為主。防治棉花病蟲害用藥量佔總藥量(34.25萬斤)的91%,水稻用藥量僅佔9%。60年代初有機磷農藥馬拉松、毒殺芬、樂果、八八九、磷胺、甲六、乙六、敵六等混合粉劑的品種數量增多。1965年推廣稻枯凈、克瘟散、蘇化911、蘇農6401,防治水稻普黃矮病和紋枯病。1966年1605、1059、敵敵畏在水稻田裡推廣應用,防治稻薊馬、稻縱卷葉螟、稻飛虱。60年代因對病蟲害發生、為害、消長規律掌握不準,見蟲用藥,水稻用藥量由50年代末的9%上升到30%(仍以666粉為主),棉花用藥量增加53.05%。這不僅帶來污染環境、殺傷天敵、人畜中毒等副作用,害蟲也產生抗藥性。70年代中期,開展「預防為主,綜合防治」。80年代,仍以化學防治為主,普遍使用高效低毒農藥,1059和1605等劇毒農藥已不再使用。

  綜合防治 60年代,為壓低紅鈴蟲越冬基數,軋花廠、收花站、貯花倉庫四周牆壁圍上草龍,撒666粉,開春取下燒毀;棉農不摘鈴回家剝花,防止紅鈴蟲分散越冬;用簾架曬花時,四周挖溝填草,待曬花結束,將草燒掉;拔秸前,摘盡枯鈴,就地燒毀。80年代,開展植物檢疫工作,防止病蟲害從外地帶入和控制內部病蟲蔓延。保護天敵和利用氣溫抑制蟲害,輔以人工捕捉和化學防治。查害蟲發生期、發生量和天敵數量,確定防治田塊和防治方法,能以天敵控制的不用藥,能挑治的不普治。華陽棉區推廣綜合防治技術,1978年農藥用量比1972年減少20~30%。農技站李佩麟,在綜合防治病蟲害工作中,成績顯著,1982年獲「全國農牧漁業豐收獎」二等獎,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農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推廣先進工作者稱號。


第七節 栽培技術

  一、水稻

  催芽 傳統的方法是稻包催芽。每包裝稻種30斤左右,穀雨前後,將稻包投入塘內,浸泡3天提起,然後每天早晚各浸泡10~15分鐘,待齊芽後下泥。1953年推廣泥水選種。以缸、桶浸種,篾籮催芽,每日淋水2~3次,以手翻動,使稻芽均勻生長。隨著稻作改革,早稻催芽和下泥提到清明以前。70年代推廣「地窖催芽」。用塑料袋浸種,用溫熱水浸泡10~15分鐘下窖,一般3天左右齊芽,秧齡1個月。

  育秧 傳統秧田為一塊板,每畝下籽400斤左右。1953年改一塊板為小墒,開墒稀播,每畝下籽250~300斤,有利除稗除雜,追肥治蟲。60年代推廣早稻薄膜復蓋育秧,晚稻,水做旱育,以延長秧苗生長期,培育壯秧。70年代改為水做水育,雙季雜交稻育秧時間為6月15日到20日開始,單季雜交稻育秧5月底以前完成。每畝秧田下籽2斤左右。

  插秧 解放前,只插一季中稻,有「小滿插田家把家,忙種插田滿天下」的農諺。行株距6×6寸或6×8寸,每棵約10根秧苗。1955年插雙季稻,提倡合理密植,行株距5×6或4×5寸,每棵八、九根。1958年至1960年,強調密植,行株距3×6寸、2×5寸、1×3寸。1958年長嶺大隊搞晚稻「衛星田」3.4畝,按行株距1×1寸插秧,結果顆粒無收。早晚稻插秧分別在立夏、立秋前完成。

  拔草 有「滿月三交草」之諺。歷來有手扒和腳踩兩種。改插雙季稻后,早、晚稻大多拔草兩交。一般插秧后10天左右拔頭交草,結合迫施發棵肥;20天左右拔二交草,結合除稗除雜。


二、棉花

  播種 解放前多為撒播。50年代初,改撒播為條播,立夏前完成播種任務。每畝植棉3500~4000株。1954年貫徹農業「三改」時,播種提到穀雨以前。1956年試行營養缽育苗移栽。1958年「大躍進」,播種時間提到清明節以前,因早春氣溫低,爛苗現象嚴重,常返工重種。60年代后,適時播種,一般4月中旬開始,下旬完成。多為分行條播。

  鋤草 一般8~9次,棉苗出土后間苗1~2次,然後排棵、定苗。雨水多年份,雨後必鋤。60年代,推廣麥林「四管」,在麥地進行棉花間苗、鋤草、追肥、治蟲,以增強棉苗素質。

  整枝打杈 棉花定棵時,將每棵棉花下層老葉剪除;現蕾開花時,隨時摸掉果枝基部節間生出的嫩芽;果枝長到一定數量后將邊心摘除;大暑至立秋間,將頂心打掉。

  三、油菜

  播種期為10月上、中旬。洲區多撒播(臘菜為主),丘陵區、圩區多以火糞或腐糞拌種點播。60年代,洲區改撒播為點播、條播,改白籽下地為帶肥播種。80年代,棉區實行育苗移栽。圩區雙季晚稻田以火糞拌種點播。一般冬季鋤草兩次:2~3片葉時,以鬆土為主;4~5片葉時,結合追肥、壅根,以利越冬。

第一節 種植結構

  解放前,種植結構單一,以種糧食作物為主。民國22年,耕地面積33.24萬畝,糧食與經濟作物種植比例為3∶1。糧食複種面積佔總複種面積(47.83萬畝)77.74%。棉花占旱地面積31.9%,複種指數為1.44。解放后,種植結構受國家計劃和經濟政策制約,時有調整。1950年至1954年,以一季中稻為主,其次是棉花、油料,再次是其他小宗作物。平均種植比重分別為:糧食71.58%、棉花11.6%、油料11.73%、其他5.09%,複種指數159.5%。1955年至1957年,一季中稻發展為早稻、中稻、單晚稻、雙晚稻4個系列,蘭花草逐年減少,年均糧、棉、油、肥種植比重分別為:73.46%、10.96%、10.95%、4.58%,複種指數185.8%。

  1958年至1960年,油料比前幾年減種40%,擴種薯類和玉米、大豆。年均糧、油、肥種植比重分別為,77.97%、10.91%、6.29%、4.83%,複種指數186%。

  1961年至1962年,農民擴糧縮棉,旱地多種山芋和雜糧,棉花由10萬餘畝縮減到4萬餘畝。水田減種雙季稻,擴種中稻。因前幾年生產瞎指揮,地力損耗大,肥料難籌備,中稻由前3年年均6萬畝增加到15.7萬畝。年均糧、棉、油、肥種植比重分別為:84.25%、5.05%、4.96%、5.96%、其他0.05%,複種指數155%。

  1963年至1970年,種植結構相對穩定。1965年大面積推廣雙晚田套種紅花草。年均糧、棉、油、肥種植比重分別為:65%、13%、8%、14%。糧食麵積穩定在59~74萬畝(複種),棉花除1963年以外,其餘7年均在14~16萬畝之間;油料7~10萬畝;綠肥1963年為8萬畝,1965年至1966年各為13萬畝,1967年發展到18萬多畝。複種指數達194%。

  1971年至1975年,複種面積繼續擴大,比前8年平均增加13.45萬畝,增加12.25%,綠肥隨雙季稻增加不斷擴大。年均糧、棉、油、肥種植比重分別為:62%、11%、9%、18%。水稻中的雙季稻面積穩定在22~23萬畝,中稻、單晚各為4萬畝,棉花14.1萬畝,油料10.5萬畝,綠肥22~24萬畝,複種指數上升為222%。


第二節 作物產量


  一、糧 食

  糧食作物歷來以水稻為主,其次是麥,再次為玉米、大豆、蠶豆、豌豆、綠豆、高粱及蕎麥、山芋。

  水稻 民國8年,水稻播種面積為213449畝,總產4341萬斤,平均畝產203.4斤。民國22年,糧食播種面積36.7萬畝,總產6610萬斤。其中稻穀4100萬斤,佔總產量62.03%。

  1949年,雖遭受水災,糧食總產仍達7173萬斤,比民國22年增加8.52%,人均占糧202斤。隨著農業生產關係的變革,農業技術的逐步推廣和農業生產條件的改善,糧食產量逐步增長。

  1953年,太慈區農業互助組長史玉明,首次試種晚稻成功,雙季畝產1065斤,比一季稻高出一半以上。1955年,全縣插早稻5.2萬畝,單產380斤,插雙季晚稻3.66萬畝,占早稻面積 70%,單產197斤,雙季畝產577斤,每畝比一季稻增收144斤。1956年插早稻15.36萬畝,晚稻15.33萬畝,占早稻面積99.8%,每畝比一季稻增產13斤。賽口鄉紅旗農業生產合作社,從 1955年開始,改種雙季稻,畝產平均比一季中稻多400餘斤。1956年該社種雙季稻28.21畝,早稻平均畝產635斤,晚稻平均畝產404斤,合計1039斤,其中2.5畝,畝產高達1502斤。該社主任徐燦元被稱為種植雙季稻的帶頭人,連續5年被評為省級一等勞動模範。1957年種雙季稻13.3萬畝,單產由1956年464斤上升到574斤。全縣糧食總產達16841萬斤,人均占糧 579.5斤,總產比民國22年增加1.55倍,人均佔有糧食增加1.08倍,其中稻穀產量13051萬斤,佔總產量77.50%,比民國22年增加2.18倍。

  1958年至1960年,受「五風」影響,生產滑坡,糧食緊缺。推行責任田后,糧食產量逐步回升。1961年,因旱災,將定產指標調低,除農戶超產部分外,統計在冊產量1.07億斤。1963年糧食總產突破2億斤。1965年2.78億斤,比1957年增加65.1%。

  1966年至1975年期間,前5年早稻高桿改矮桿,后5年晚秈改晚粳。雙季稻面積逐步恢復並擴大。1968年是前5年中最好的一年,總產29462萬斤,畝產805斤,第一次達到《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人均佔有糧食797斤。1966年至1970年,糧食產量除1969年因遭特大冰雹襲擊歉收外,其餘各年總產量均在2.4~2.6億斤。1971年起,雙季稻面積突破20萬畝。是年至1975年,糧食總產除1973年因嚴重澇災歉收外,其餘各年均達3億斤以上。1975年是進入3億斤檔次最低年份,總產量為30503萬斤,人均佔有糧食673斤,總產比1968年增加3.66%。1976年雜交稻開始推廣。1979年糧食總產量突破4億斤,人均佔有糧食842斤,總產比1975年增加33.06%。


 小麥1949年至1985年,播種面積都在10~15萬畝之間,最多是1960年,播種22萬多畝。1949年單產62斤,1964年116斤,1981年204斤,



  1949~1987年糧食作用種植面積與產量(三) 


  二、棉 花

  民國初期,長嶺鋪和涼泉一帶為棉花主要產區。全縣植棉3.8萬畝,總產皮棉77.52萬斤,畝產20.4斤。民國29年,植棉4萬畝,平均畝產32.2斤。民國32年,總產皮棉104.38萬斤。1949年,全縣植棉9.32萬畝,沿江洲區植棉面積佔全縣的一半,仍以小籽棉為主,總產44萬斤。1953年,植棉10.58萬畝,總產236萬斤,華陽鄉毛店村程德郁豐產地田畝產(習慣畝)皮棉240斤,被評為安徽省植棉勞動模範。1955年從江蘇南通調進岱字棉15號,因種性較差和耕作、管理不善,畝產皮棉23斤。1956年改進栽培技術,畝產皮棉上升到33斤。1957年上升到58斤。三年困難時期糧食緊缺,1961、1962年縮棉擴糧,棉花播種面積由10萬餘畝縮到4萬餘畝。1963年制定棉花獎售政策(定購任務內每交售1斤皮棉,獎售大米1斤,定購任務外,每交售1斤皮棉,獎售大米3斤)。是年,植棉面積恢復到9.19萬畝,畝產皮棉77斤。1965年植棉15.71萬畝,畝產皮棉110斤,超過《全國農業發展綱要》規定的指標,被列為全國第二批24個重點產棉縣之一。1966年至1968年,連續三年種植面積超過16萬畝,是解放后種植最多的3個年份。1968年更換鄂光棉,實行全縣一種,畝產118斤。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繁殖基地被取消,棉花獎售政策停止執行,品種混雜,單產下降到40斤左右。1974年恢復繁殖基地,引進良種滬棉479,產量逐年上升。1978年對棉區實行糧棉「五定」政策,調動了棉農積極性。1979年皮棉單產第三次過百斤。1980年以後,調整棉田布局,改善水利設施,健全服務體系,棉花生產發展到一個新的階段。1985年植棉15.48萬畝,畝產皮棉146斤,總產2264萬斤,單產、總產居全省首位,被列為全國第一批22個(安徽省唯一的)優質棉基地縣之一。1986年被列為全國優質棉出口基地縣。1987年種植15.96萬畝,畝產皮棉150斤,總產2388萬斤,與民國29年(民國年間棉產最高年份)相比,單產增加3.66倍,總產增加17.54倍,與1978年相比,單產增加57.89%,總產增加86.4%。

  棉花每畝生產費用,1957年、1965年、1979年和1987年分別為18.18元、49.27元、70.64元和102.50元,分別占畝收入的36.65%、29.26%、43.53%和14.5%。1987年比1957年產量增加256%,費用增加4.64倍,每畝收入增加55.16%。其主要原因,一是物價上漲幅度大於生產增長幅度;二是農產品與工業品比價不相適應,形成投入多,生產發展快而收入少的狀況。在農產品內部,棉糧比價也不合理,1987年種糧每畝收入380.33元,




  1949~1987年棉花播種面積、產量表 

三、油 料 
  丘陵地區多種油菜,沿江洲區多種臘菜。民國22年,油菜種植6.48萬畝,總產525萬斤;芝麻8300畝,總產100萬斤。1949年,油料種植9.77萬畝,其中油菜7.13萬畝、芝麻2.25萬畝、花生0.39萬畝。油料總產量462萬斤,其中油菜349萬斤,芝麻83萬斤,花生30萬斤。面積雖有增加,總的生產水平低於民國22年。50年代,圩區水田種植油菜,洲區旱地以臘菜為主,兼種芝麻、花生。油料生產停滯在原有水平,種植面積年均9.9萬畝,總產600.4萬斤,其中油菜7.09萬畝,單產48斤;芝麻2.22萬畝,單產69.6斤;花生0.60萬畝,單產179斤。

  60年代,油料生產(主要是油菜、臘菜的種植)處於低潮時期,油、臘菜比50年代年均減種2.98萬畝,花生減種0.27萬畝,芝麻增加0.36萬畝,油料總產量減少56.6萬斤。60年代末,改變油菜以水田種植為主的習慣,開始在旱地套種。長嶺公社長嶺大隊試種成功,菜籽畝產雙百斤。

  70年代,開始油、棉套種。1971年,油料播種8.81萬畝,單產112斤。1979年4月,全省油菜生產技術考察座談會確定望江為全省20個商品菜油生產基地縣之一。70年代年均種植油料10.71萬畝,總產10613萬斤,其中芝麻年均種植2.81萬畝,單產95斤,花生年均種植0.57萬畝,單產229斤。




  1949~1987年油料播種面積、產量  


第二節 望江縣良種示範繁殖場

  坐落青草湖梢,其前身為1958年9月成立的縣農科所(地址:大東門外張家壩)。1959年併入縣委試驗地(化龍橋東側)。1962年因糾正「五風」,土地退賠給原社隊。1963年遷往青草湖,與青草湖農場4隊合併建成良種示範繁殖場。

  建場初期,重點繁育棉花原種。1965年後,每年可提供岱字15號原種1.3~1.5萬斤,並對水稻、麥類、小雜糧等品種,進行小區域多層次對比試驗和大田示範,向社、隊傳播栽培技術和管理經驗。棉花原種場建立后,示範場以水稻、麥類提純複壯為主。每年向國家提供複壯良種8~10萬斤。主要是珍珠矮、安慶晚等水稻品種。1977年,接受雜交稻不育系的繁育和制種示範任務。


 該場長期實行等級工資制,場下設隊、組,劃分作業區進行生產。實行聯產計酬責任制后,土地按職工人口划片包干,向場部上交管理費。1級工每畝交21元、2級工20元、3級工29元、4級工17元、5級工15元。管理費隨生產發展逐年調整。排灌費、機電維修費,每畝交8元,醫療、工會經費,每畝交4元,由場統一使用。職工工資、福利費、生產費等,在承包土地收入中自理。種子、化肥、農藥,由場墊款統一購買,按畝分發,年終結算到戶收回。午收后,每個職工交場部周轉金100元,年終退回。建場25年來(其中五年大水無收),除1965年收支持平,其餘各年均虧損。前11年年均生產性虧損1.19萬元,后14年年均生產性虧損1.8萬元。25年累計收入129.44萬元,財政撥補64.88萬元,生產費97萬元,人員工資90.93萬元。


第三節 望江縣青草湖農場




  坐落青草湖梢,良種示範繁殖場南側。其前身為1951年建立的國營望江縣農場(地址在華陽馬廠),耕地由華陽鄉劃撥旱地190畝,城北鄉劃撥回龍宮附近水田20畝。並在回龍宮附近建苗圃(后遷城北,改名望江縣苗圃)。1952年,圍墾金盆湖灘900多畝種植水稻,回龍宮20畝水田交給所在鄉村。1956年,又從沈沖鄉蕭公廟划入國有土地200多畝。1957年秋,在青草湖梢圍墾5000多畝。1958年底,縣委、縣政府決定,將場址遷青草湖,原有華陽的土地交給華陽公社,蕭公廟土地交給沈沖公社。

  1959年1月,農場下放給沈沖公社,所有固定資產無償交歸公社所有,固定職工調出。后因原農場居住條件差,從各生產隊抽來的勞力,大部分不安心生產,流動頻繁,生產荒蕪。1960年5月1日,縣委、縣政府決定,收歸國有,隸屬縣政府直接領導,仍沿用望江縣青草湖農場場名。收回后,農場土地劃撥給太慈區、鴉灘區各1000畝,農場僅轄五九、六零兩個小圩,水田、旱地3000餘畝。1963年劃出土地500餘畝,另建良種示範繁殖場。對連家漁船實行陸上定居時,又劃出500多畝。1981年,成立省、地、縣聯營漁場,將場內六零圩挖成魚池后,交水產局管理。青草湖農場僅剩五九圩耕地1253畝,以種植棉、油為主。

  建場初期,實行等級工資制。1953年,月平均工資18元,評工記分,多勞多得。最高可得20元,少的只有14元。1956年改為定額計件工資制。1981年,採用農業社評工記分方法,年終決算分配。

第一節 望江縣棉花原種場

  縣棉花原種場,坐落楊灣閘附近。其前身為1958年3月建立的安慶地區泊湖水產養殖場。1961年農村實行「責任田」時,一部分職工自動離場回家,一部分職工將家屬遷場落戶,植棉100多畝。1966年,大渡口棉花原種場因故停辦,地委決定在泊湖水產養殖場2000多畝土地上建立棉花原種場,由地區農業局與望江、太湖、宿松3縣聯辦,兩場統一領導,分別核算。從事水產業49人(其中工人4名),從事農業60人(其中工人54名)。由於管理不便,1969年下放給望江縣。1970年縣委決定水產養殖場與棉花原種場分開,各自經營,自負盈虧,隸屬縣農業局。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4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46 | 只看該作者

望江縣誌 第五篇 水利

二級目錄:第一章 水利建設

第一節 江堤

  望江沿江干堤系同馬大堤中段。上起宿松周家灣,下抵漳湖閘,加上東隔堤和皖河管理段,全長72.15公里,另有6口外護圩臨江堤段25.99公里。按1954年型華陽閘江水位(20.16米),同馬大堤內,望江受保護面積610.5平方公里,人口約33.9萬,耕地36.13萬畝。

1955年8月成立華陽河閘壩工程指揮部,參加施工的有長江水利委員會、水利部工程總隊第二及第六機械總隊、安慶專區及望江、太湖、宿松、懷寧等4縣,計行政幹部382人,技術幹部100人(主任工程師1人,工程師8人),技工508人,民工28713人(其中木工112人,石工863人)。9月動工,12月攔堵華陽河上游通泊湖各口。壬辰佔有一大口,寬1300米,經兩次試堵失敗,並淹死民工2人,最後決定先堵外圍,成功。上遊河口斷流后,便堵築通江河口。歷時5月,共完成土石方22.1萬立方米,壩頂高程20.7米,頂寬6米。為使華陽閘旁河口堵壩工程在靜水中施工,在華陽閘壩施工的同時,懷寧民工5800人堵築新開閘附近的寶塔河攔河大壩,歷時4個月,完成土方48萬立方米,壩頂高程達20米,頂寬5米,壩長2358米。1958年,引武昌湖水抗旱,曾挖開堵壩,1959年再次堵復。

1956年冬至1957年春,繼續培修,共完成土方320.9萬立方米,上自周家灣,下至合成圩東拐,長37.06公里,頂高一般超過1954年實測洪水位0.5米。1957年冬至1958年春,結合皖河下游聯圩工程,再次培修,堤頂高程雖超過1954年實測洪水位1米,但未加沉落高度,且未夯實。1962年汛期發生堤身下挫,堤基滲漏,堤頂縱向裂縫等險情數處。1964年冬起,按水電部批准的同馬大堤加固工程設計標準施工,至1966年春,共完成土方215.1萬立方米,堤頂高程超1954年實測洪水位1米。因施工進度快,土塊大,未徹底夯實。且取土距堤腳較近,內外堤腳20米之內留下不少方宕。

  1966年至1967年,時值「文化大革命」,僅完成興修土方73萬立方米。1968年汛期水位較高;堤身暴露險情多處。是年冬,按照省長江修防局規定的標準施工,即堤頂高程要超過1954年實測洪水位2米,頂寬8米。全縣上堤民工約3萬餘人,完成土方247萬立方米,堤頂超過1954年實測洪水位1.5米。但因興修任務大,進度快,質量差,堤段界溝多,堤頂出現不少朝天洞。1969年冬至1971年春,組織附近圩民零星修補堤頂坑窪和雨淋溝,完成土方22萬立方米。1973年汛后,根據水電部要求,按湖口水位22.5米的相應水位超高1.5米,頂寬8米(沙基10米),再次培修。1977年春,中共安慶地委組織懷寧、望江兩縣民工整修加固東隔堤,並由皖河、九成畈兩農場負責以機械壓實,完成土方56.53萬立方米,堤頂高程由20米加高至21.3米。


 四、填塘固基
  人工回填  隨著堤身斷面加大,近堤方塘逐年增多,有的串通成河,嚴重影響堤身。1963年四合圩填塘長度3123米,土方32284立方米;合成圩填塘長度2314米,土方29692立方米;六合圩填塘長度95米,土方1013立方米;皖河聯圩填塘長度509米,土方13237立方米。1965年在江外灘80米外取土,將四合圩大龍潭段內堤腳填寬30米,完成土方23.62萬立方米。1973年汛期,龍潭內水位隨江水漲落,滲流很大,1974年又全面回填,並加修大平台,共完成土方101.68萬立方米。1975年在合成圩東閣段進行填塘,完成土方3萬立方米。


 七、護堤林帶
  1955年春,在距堤腳10~15米的外灘荒地開始營建綠色工程,當年栽楊樹2.36萬棵。1958年因牧牛人在林中燒火取暖引起火災,燒毀溝口、湖東等地護堤林帶長2810米,寬320米,燒毀楊樹17465株,蘆葦11130擔,肇事人被依法懲處。1959年春全線補棵,共植楊45.5萬棵。其中合成圩在16.5公里的堤段上植楊25萬多棵,到1962年已構成老、中、青三代楊林,防禦江浪效果顯著。

八、崩岸治理
  崩岸概況  民國20年前後,江中的八保洲、江心洲漸長,迫使江流向北岸沖刷,縣境江岸崩塌時有發生。最嚴重的有周家灣、關帝廟、雷港、老虎口、四號、六合等10餘處。上游多條崩,下游多窩崩。馬華堤外的汪家墩、余家洲等村莊已於解放前崩入江中。1949年東興圩拐岸崩,危及湖東村,該村只好遷到老虎口上首重建。1952年起,雷港閘上段4.23公里和下段7.25公里堤外灘開始條崩,年均崩岸長20~30米,最大崩岸寬度500餘米,其中岸灘最窄處,只離堤腳18米。1959年雷港閘下至玉帶洲頭一帶開始條崩,年均崩塌寬度24米。1970年前後,德勝圩拐條崩長達2.1公里,寬70餘米。1972年前後,周家灣、汪墩、關帝廟、余家洲等處條崩,長8.8公里,寬20~40米;陶寓灘崩岸0.5公里,寬8米,江岸離堤腳僅9米,六合圩拐江岸離堤腳僅2米。1975年湖東拐發生重大窩崩,1983年老虎口1.2公里堤段內,多處窩崩。

治理措施  50年代初期,江岸崩塌就退建堤防,退了又崩,崩了又退。1956年起,大抓護岸工程。宿松、望江兩縣聯合成立指揮所,在兩縣結合部的80米段內扎排定位,沉柳促淤,拋石護岸。1957年安慶水電局安排望江從樁號117+800至119+640的1.84公里的崩岸堤段拋石800立方米。1958年設縣護岸指揮所,實行採石、運輸、拋護一條龍。是年開始派石工到江西劉磯開採塊石。冬季在周家灣上端窩崩處拋石0.12萬立方米,保嘴護窩,沉柳促淤。1959年招集湖北、九江採石工人200名,組織船工及裝運民工600名,船隻180艘(2180噸位),重點治理四合圩和六合圩兩處崩岸。採取從深泓到岸坡平順拋石和間斷保嘴、大嘴大拋、小嘴小拋的方法,到1960年基本緩和了崩勢。1963年開始進行水下地形測量,按水下地形圖布置護岸段。1983年起,修防段組織拋石船隊,充實工地驗收人員,拋護質量逐步提高。關帝廟一段,從1968年起開始拋石護岸,至1977年崩岸已基本得到控制。

第二節 花涼亭灌渠

  花涼亭水庫位於太湖縣龍山宮附近,1958年安徽省水利廳組織興建。總庫容量23.98億立方米,分東西兩灌區,東灌區為庫區天然河道,分佈於太湖、潛山、岳西等縣;西灌區分佈於太湖、宿松、望江、懷寧4縣。設計灌溉面積103萬畝。望江縣灌區跨武昌湖兩岸丘陵區。總乾渠自龍山宮起,經龍潭湖、虎形潭、雙廟湖、南山寺,至分畝嶺南側入縣境3公里抵周家灣,長36.7公里。縣境內北分乾渠自張家樓進口,經孫家埠、窩楓嶺、高士嶺至曹家上屋,長49.3公里。南分乾渠自周家灣進口,經碎石嶺、長嶺到許沖,長44.42公里,總分乾渠共長130.42公里。

 一、總乾渠
  1959年1月3日,安慶專署水利修防指揮部對太湖、宿松、望江、懷寧4縣下達興修總乾渠土石方任務450萬立方米,其中望江275萬立方米。負責施工地段為劉灣嶺至乾渠尾,長4公里。是年冬成立工程指揮部,縣委副書記馬青山任指揮長,組織1.2萬餘民工,完成土石方10.4萬立方米,其中石方5.5萬立方米。后因經費困難,宿、望、懷3縣停工。

  1965年10月2日,安慶專署召開花涼亭灌區西干區工程會議,決定1966年春完成總乾渠興建任務,設計渠道引水流量20立方米/秒。分配望江土方46.98萬立方米,石方6.23萬立方米,風化石20.84萬立方米。施工渠段:第一段,劉家嶺(樁號13+600至15+000),第二段,蔡家田鋪至袁家下屋(樁號20+600至41+975)。10月底,成立縣花涼亭渠道工程指揮部,縣長趙化民任指揮長,組織長嶺、涼泉、鴉灘、賽口4區1.5萬民工,至1966年1月10日,完成土石方71萬立方米。長嶺公社基幹民兵何小川,在田鋪嶺工地處理啞炮時,因啞炮突然爆炸犧牲。

  1971年擴建總乾渠,設計渠道引水流量70立方米/秒。12月,望江組織2.5萬民工,建立民工團,由縣水電局革命委員會主任楊樹友任民工團長。施工渠段:劉灣嶺進口到朱樹嶺公路橋;蔡家田鋪到袁家下屋。劉灣嶺段長1.1公里,工程艱巨。鴉灘區民工負責該段施工,成立爆破隊、運輸隊和巡邏隊,實行24小時兩班制。爆破開山後,民工們便用鐵鎚、鋼釺在懸崖陡壁上施工。鑿開的石山,垂直深度達28米,共鑿石方50餘萬立方米,其中堅石5.1萬立方米。1972年4月,128萬立方米土石方(石方60萬方)的擴建工程全部完成。

  1978年12月25日,安慶地區工程指揮部在太湖縣召開總乾渠續建工程會議,分配望江10萬立方米土石方任務。施工渠段分別為高雙堰(樁號23+18至24+500)、汪家園(樁號29+900至30+400)、王家寨(樁號23+950至240+020)、葉家脊(樁號33+450至33+550),12月底組織5500民工,春節前完成土方8.8萬立方米,剩餘部分於節后完成。1985年又完成總乾渠維修土方1.4萬立方米。

二、南、北分乾渠
  1965年冬,縣境內南、北分乾渠興工。南分乾渠從周家灣起,至紅星河以上,施工長度34.2公里,設計流量6立方米/秒;北分乾渠由張家樓進口至七嶺,長35.5公里,設計流量6.6立方米/秒。是年11月20日動工,投入2.4萬民工,完成土石方173.5萬立方米(石方15.71萬立方米)。1966年3月20日通水。1966年10月南、北分乾渠工程繼續施工(包括上年未完成的任務和擴大標準工程量),全縣組織民工3萬人,至1967年4月底完成南、北乾渠續修任務,實做土石方139.21萬立方米。

  1972年元月10日,望江縣委、縣革委決定擴建南、北分乾渠。設計標準:南分乾渠進口流量12.2立方米/秒,渠底高程35.42米,水位高程38.45米;北分乾渠進口流量11.08立方米/秒,渠底高程35.3米,水位高程38.7米。南分乾渠從周家灣進口至紅星河,施工長度36.7公里;北分乾渠從張家樓進口至曹家上屋,施工長度49.3公里,合計完成土石方60.37萬立方米。是年11月2日,全縣水利會議決定:繼續完成南、北分乾渠擴建工程。南分乾渠由紅星河延至許沖,增長7.72公里;北分乾渠局部拓寬和清淤。是年冬施工,至1975年完成土石方39.98萬立方米,至此,南北分乾渠擴建工程已按設計標準完成。


三、支渠

  在興建總乾渠和南北分乾渠的同時,各社、隊組織婦女和半勞力開挖支渠,由縣灌區工程指揮部協助測量定線,所在社隊自籌資金,自行施工。渠斷面由小到大,分年實施,從1965年到1968年,共建成灌溉萬畝以上支渠4條,3000畝以上支渠16條,3000畝以下支渠49條,共完成土石方314.37萬立方米。

  四、配套工程

  花涼亭望江灌區工程,共有配套建築物759座(支渠配套工程不包括在內)。

其中:分乾渠進水閘2座,支渠分水閘16座,分水涵404座,渡槽4座,小型引水槽71座,倒虹吸1座,地下拱涵9座,小型地下涵管16座,排洪閘9座,滾水壩2座,泄洪堰4口,壅水壩2座,控制閘5座,公路橋14座,平板人行橋178座,跌水2處,防滲3處,固腳3處,跌水槽14處。共完成土方15.05萬立方米,漿砌塊石2.31萬立方米,混凝土2.7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6289立方米,重點項目有孫家埠倒虹吸、進水閘、碎石嶺渡槽、新壩渡槽、楊林支渠等5座。


 孫家埠倒虹吸

1966年動工,1967年建成,完成土方1.2萬立方米,砌石方250立方米,混凝土1958立方米,投資12萬元。

 進水閘  南、北分乾渠兩個進水閘分別距進水口下2公里。北分乾渠閘底高程35.3米,雙孔,每孔寬2.13米,高2.6米,閘牆頂高37.7米;南分乾渠閘底高程35.5米,雙孔,每孔寬2.15米,高2.8米,閘牆頂高39.3米,兩閘室長7米,下游消力池長6米。1974年同時興建,完成漿砌塊石683立方米,鋼筋混凝土75.3立方米,安裝起閉機10T/4台,投資4.8萬元。


碎石嶺渡槽 是南分乾渠跨越汪家堰的交叉工程,槽身長15米,上下游漸變段各6米,鋼筋混凝土結構,雙孔,矩形,槽寬3米,高3.5米,過水流量9.3立方米/秒,原只一槽建於1966年,漿砌石135立方米。1972年,擴建為雙漕,共完成漿砌塊石385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26立方米,投資3.03萬元。 

 新壩渡槽  是新壩灌區(灌溉面積1.76萬畝)主體工程,橫跨泥塘溝河,槽身長30米,鋼絲網薄殼結構,厚2.3厘米,半圓形,內徑1.6米,高1.2米,通過流量2立方米/秒,1967年建成,完成土方4.7萬立方米,漿砌塊石416立方米,鋼筋混凝土12.17立方米,投資2.5萬元。


五、工程效益

  花涼亭灌區在興建、擴建和整修過程中,共投資196.68萬元(國家投資134.68萬元,地方財政37萬元,農水經費25萬元)。群眾投入工程勞務約1194萬工日,按當時一般勞務工值折算,工資額為1373萬元,除國家補助150萬元外,群眾實際投入勞務工資金額1223萬元。灌區建成后,增加自流灌溉面積10萬畝左右,最高為渠道擴建后的1973年,實灌13萬畝。受益地區有:麥元、鴉灘、碼頭、古爐、毛安、高士、武昌、新壩、新橋、大橋、長嶺、楊林、團山、涼泉14個鄉。灌區雙季稻種植面積由原來占水田面積的25%左右提高到90%以上,旱地改水田6700畝,1966年和1978年旱情嚴重程度均相當於民國23年,據灌區內6個大隊典型調查,如果沒有灌渠引水灌溉,早稻最低減產30%,近10萬畝晚稻則顆粒無收。


第三節 河道開鑿、治理

  1955年,堵築寶塔河入武昌湖下口,分隔華陽河與皖河水系。1956年春,又在奎文塔舊址旁攔河築壩,接通城關至華陽的公路。1957年,安慶專署組織望江、懷寧、潛山,太湖4縣9.5萬民工,共同治理皖河下游。拓寬江家嘴河,堵塞新壩河、易家河、津潭河等內河,沿治理后的皖河南岸聯圩築堤與江堤相接,使江、河分隔,消除瞭望江境內皖河支流的山洪泛濫和江潮倒灌。此次工程,望江投入勞力2.3萬人,完成土方321萬立方米。

  開鑿的新河主要有楊灣新河、幸福河、新漳河。

  一、楊灣新河

  系1955年冬至1956年春興建楊灣閘時新開挖的河道。起白楊灣閘,經楊灣抽水機站至八兩缺,全長約8.45公里。閘下段渠道1.5公里,由望江組織民工開挖,實做土方104.18萬立方米,閘上段渠道長約1.04公里,由太湖縣民工開挖,實做土方43.5萬立方米。閘內深泓道水下土方繫上海疏浚隊承辦施工,調來挖泥船(450匹馬力)、吹泥船各1艘,泥駁及拖船各3艘,躉船2艘。原計劃土方42.77萬立方米,實際完成30.78萬立方米。因上海疏浚隊擔心水位降落,機船不能返回,便倉促停工,使八兩缺到楊灣深泓道口以上6公里長的河底高程達11.5米,而楊灣閘底高程為8米,當湖水位12米左右時,楊灣閘即亮底斷流。1976年冬至1977年春,結合滅釘螺繼續開挖,自楊灣抽水機站起,橫切勝利小圩,沿利新農場北湖堤內坡,經該場的飼養場、醫院、第二大隊、第一大隊,穿過馬家湖抵八兩缺的新河,施工長度8公里,民工6萬餘人,完成土方205.9萬立方米,河底高程8米,底寬60米,邊坡1∶3,縱坡1/7000。河成后,一般年份增加搶排入江水量1億多立方米。汛前泊湖底水由12.0米降低到11.5米,減輕了沿湖農田的澇災。

  二、幸福河

  系宣洩武昌湖積水的主要河道。自賽口鎮接大河口長3.5公里,下經頭埠罾、葫蘆潭至皖河閘入江。此河道規劃設想系賽口區委書記江良提出,經縣和專署研究、設計施工。1959年冬至1960年春,組織賽口、武昌、高士、毛安等4個公社約1萬餘人開挖,完成土方100萬立方米(包括大漳湖部分圩壩)。1960年春主河道基本開通,在曹家二屋召開萬人慶功大會,命名「幸福河」,河寬200~400米,河槽深4米,河底高程10米。1961年和1962年兩次清淤,共完成土方56萬立方米。

  二、新潭河

  下接漳湖閘至高排溝的引水渠,上游通過賽口節制閘至武昌湖下口,長12公里,水出漳湖閘。1971年開挖,縣革命委員會副主任周鼎元任指揮長。組織民工2萬餘名,工程艱巨,淤泥深達1.5米,賽口公社群眾籌集樓板2萬餘塊,解決施工時下陷問題。1972年春開通,完成土方200萬立方米。河底高程7~7.5米,底寬20~60米,壩頂高程14米。沿河有賽口閘、日新雙曲拱橋、高排溝控制閘(稱二道閘)和漳湖電力排灌站。該河在漳湖圩內8公里河段,負擔漳湖圩排水,特大洪澇時,配合幸福河宣洩武昌湖水。


第四節 河湖圩堤

  河湖圩堤的興建以西圩堤最早,建於三國,明洪武年間重修。民國初期,皖河下游建永合等9口小圩,民國8年開始於華陽河沿岸建豐樂、馬豐等圩堤。沿江的合成、東興、六合等圩口的后河圩堤,與本圩臨江堤段同時修築。此後,沿湖沿河築堤墾殖漸多,至民國23年,全縣共有河湖圩堤29條。民國34年日本侵略軍投降,縣政府押送百餘名日俘築邋遢湖堤,俗稱該堤壩為「鬼子壩」。1949年夏,全縣70餘口大小圩潰59口,冬修時合併為49口,堤線長度290.7公里,最長的為合成圩后河湖堤,長33公里。一般圩堤頂高程14~15米,合成圩與四合圩沿河堤段堤頂最高處為15~16米。

  1954年冬,河湖圩堤與江堤同時堵復。河湖圩堤施工長度80餘公里,完成土方120.5萬立方米。重點民圩標準高程超當年水位0.5米,一般恢復到原堤身標準。1955年春河堤堵口復堤,完成土方190萬立方米。1957年參加興建皖河聯圩工程,築河堤2.83公里,挖河道2.82公里,完成土方321萬立方米。1959年11月,全縣組織4萬餘人,圍湖造田,築堤160公里。1961年金練圩加固堤長22.25公里,完成土方31.02萬立方米。五聯圩加固堤長18.25公里,完成土方11.39萬立方米。此後河湖圩堤連年加高培厚,至1968年共完成土方2145.8萬立方米,整修堤長315公里。1976年冬整修楊灣新河時,利用挖河土方205.9萬立方米和取土方35萬立方米,修筑西大壩(大治圩堤),施工長度9.45公里,高峰期上堤民工約6萬餘人,1977年3月竣工,國家投資300萬元(其中滅螺經費200萬元)。該壩頂高17.5米,頂寬4米。因沿湖沿河圍墾漸多,內湖蓄水能力減弱,不少圩口幾經潰破。漳湖圩,1969年、1973年、1977年3度潰圩,1977年冬進行整修加固,完成土方50萬立方米,整修堤長27.70公里,堤頂高程達到17.50米,頂寬4米。是年全縣大小河湖圩堤普遍進行了培修加固,整修堤長共240公里。


第五節 塘堰水庫

  一、塘堰

  明代,主要水塘有蘇家塘(2口)、桐凌塘、李九塘、汪家塘、大塘、松秧塘、蓮花塘(2口)、永思塘、黃泥塘、金家塘、廖士塘、蒲塘、楓香塘、佛子塘、陳家塘、卓家塘、羅家塘、油窄塘、陷塘、荒塘(2口)、月塘、新塘等25口,還有坐落褒隱寺張家河的龍潭堰1座。民國23年有主要塘堰200餘口,灌溉100畝以上的有大小桐凌塘、大楓樹塘、蒲塘、蘆塘、榨樹塌堰、破堰等38口。解放初,全縣共有塘堰1740口。1950年冬至1952年春,丘陵地區除整修原有塘堰外,新建塘堰14座。1953年,共新建和整修塘堰3253口,完成土方323.54萬立方米,石方3.66萬立方米。1956年,成立縣水利規劃隊,對全縣丘陵地區進行水利調查規劃。選擇一些集水面積大、灌溉面積集中的有利地形,新建和擴建水塘4307口、堰216口,完成土石方372.27萬立方米,擴大灌溉面積8218畝。其中新橋堰(原名破橋堰)蓄水可達11.5萬立方米,灌溉面積由原來的180畝擴大到580畝。1958年,共新建和整修塘堰7780口,完成土方871.13萬立方米,擴大灌溉面積325畝,至1959年底,丘陵區塘堰已擴建到8920口,可灌溉水田20.14萬畝,達到20天以上不雨不旱。其中3103口塘堰,灌溉面積9.65萬畝,達到50天以上不雨不旱。



二、水庫

  1955年至1960年,先後動工興建小(二)型水庫13座和小(一)型水庫1座。其中建成的有張天畈、獅山、太陽、龍沖、桃嶺、老林、朝陽7座小(二)型水庫和褒隱寺小(一)型水庫,總庫容933.91萬立方米。1964年至1981年,除續修和擴建原有6座未建成的小(二)型水庫外,還利用水源較大的山塘,增建小(二)型水庫17座。1987年,有小(二)型水庫30座,小(一)型水庫1座,總庫容1575.9萬立方米,有效灌溉面積2.32萬畝。褒隱寺水庫是望江唯一的小(一)型水庫,由安慶專署水電局設計,1956年9月動工興建。民政科長周家興任工程指揮部政委,水利科長江中和任指揮長。安慶專署水電局抽調工程技術人員負責施工。設計大壩高程58.3米,設計水位55米,相應庫容300萬立方米,計劃土方15萬立方米,需做石方800餘立方米,參加築壩民工和石工共2000餘人,1959年5月按原計劃竣工,國家投資22萬元,保證灌溉面積為0.8萬畝。1959年冬,進行擴建,大壩加高至62.11米,正常水位58.5米,相應庫容509萬立方米,防洪能力達到100年一遇的洪水標準,國家投資39萬元。1975年河南省出現柱雨,國家防洪標準提高,褒隱寺水庫變為險庫。1976年為了整修加固,投資4.20萬元,完成石方8000立方米。




  1987年小(二)型水庫基本情況表



第六節 機電排灌工程

  一、機械排灌站

  1953年首建五聯圩官莊站。配有10匹馬力柴油機3台套,12匹馬力柴油機12台套,20匹馬力柴油機1台套,25匹馬力柴油機1台套,60匹馬力柴油機1台套(均配卧式水泵),還有60匹馬力汽油機1台,木炭機1台。1955年冬,安慶專署工程處調給望江1台135匹馬力柴油機(捷克式),配立式軸流水泵1台,安裝於白沙鄉土橋溝。1958年冬,水利部門擬定在寶塔和雷港兩處分別建站,當時縣委主要領導人主觀將兩站合建於寶塔一處,安鍋駝機13台,1150匹馬力,配立式軸流水泵13台。耗資30餘萬元。因選址不當,未能起到排澇作用。1962年改為縣排灌管理中心站。

  1961年到1965年,柴油機站發展較快,1961年11月建楊灣鍋駝機站,配135匹馬力柴油機1台,帶PV8立式水泵1台,同時建立的楊灣柯墩機排站,亦配有200匹馬力柴油機1台,帶PV50立式水泵2台。1962年9月建漳湖大灣機排站,配80匹馬力柴油機4台,帶PVSO立式水泵4台。10月建金堤大河機排站,配100匹馬力鍋駝機1台,帶PV3立式水泵1台。11月建溝口機排站,配100匹馬力鍋駝機4台,帶PV3立式水泵4台。建楊灣團結圩機排站,配80匹馬力鍋駝機3台,帶PV3立式水泵3台。12月建漳湖拖船溝機排站,配75匹馬力鍋駝機8台,帶PV5立式水泵8台。1964年10月建合成圩紅衛機排站(黑魚溝),配80匹馬力柴油機6台,帶PV50立式水泵6台。11月建雷港新開機排站,配80匹馬力柴油機3台,帶PV50立式水泵3台。1965年4月,建漳湖日新機排站,配200匹馬力柴油機2台,帶PV8立式水泵2台,PV3立式水泵2台。9月建雷港王家沖機排站,配75匹馬力柴油機4台,帶PV3立式水泵4台。

  1987年,全縣有機械排灌站43座,裝機83台套,5878匹馬力。大、中、小型排灌溝渠共890條,總長1467公里。其中主要的有:1959年開鑿的橫穿蓮洲鄉的向陽河,1960年開鑿的直穿大灣鄉與中洲鄉的中心河,1974年開鑿的直貫金堤鄉的十里長河,1975年開鑿的直穿蓮洲鄉的新直河和華陽鄉的南部排水渠,1978年冬開鑿的雷池鄉金盆河,以及泊湖鄉的楊樹溝等,長度均達3~5公里,河底寬一般10~15米。

二、電力排灌站

  1970年8月,安徽省革命委員會主任李德生來賽口視察排澇情況,1971年8月,國家水電部軍事管制委員會主任張文碧來漳湖視察,均對興建漳湖電力排灌站提出意見並作出安排。1972年冬興工,1976年6月全部機械投入運行。該站裝機總容量3300千瓦,共有電機10台(每台330千瓦),配有48ZLB―70軸流泵10台,最大排水量達42.6立方米/秒。總控制面積69平方公里,排澇面積7萬畝,灌溉面積6.5萬畝。其主體工程包括南北泵室及廠房684平方米,防洪閘穿堤涵箱110.23米,4孔,孔徑3×3.3米,灌溉支涵2座,攔污棚1座,3200千伏安和1300千伏安變壓器各1台,200千伏安變壓器1台,35千伏輸電線路長35.6公里。實做土方52.4萬立方米,鋼筋混凝土942.82立方米,石方1萬立方米。配套工程有總乾渠排水涵閘6座。國家投資448.52萬元。1976年建新壩、古港、漳湖等排灌結合站,1978年又建雷港、溝口、紅光等對江電力排灌站,1987年8月到10月,對楊灣、王家沖兩站進行了機改電。是年有電力排灌站98座,裝機247台,總容量21135千瓦。


三、噴灌

  1979年冬和1980年春,在城關鎮蔬菜大隊和華陽大號大隊,分別建噴灌固定站和移動站各1座,當年發揮效益。城關固定站噴灌面積180畝。1983年汛期多雨,菜地淹沒,設施遭破壞,站撤。大號大隊移動站噴灌面積1550畝,1983年後,由於機泵缺少配件,棉花生長期又多雨,加上維修管理不善,未予使用。

  四、抗旱站

  1957年,首建高士鄉月山村機械抗旱站,配20匹馬力柴油機;1975年建翠嶺公社電力抗旱站7座,裝機7台套,350千瓦。1978年至1980年,撥款135萬元,先後興建太慈區抗旱站21處,38台套,2875千瓦;鴉灘區4處,7台套,525千瓦;華陽區2處,10台套,670千瓦;賽口區5處,10台套,1485千瓦;長嶺區1處,4台套,233匹馬力。均系縣水電局實地勘測設計施工,建成后發揮了一定的效益,但因管理不善,渠系不完善,部分抗旱站未繼續使用。



第七節 涵閘




  一、江堤通江閘

  通江中型涵閘有華陽、楊灣、皖河等3痤,小型涵閘有漳湖、太子、紅光、關帝廟、雷港、路灌、東風、向陽、溝口等9座(漳湖有新舊兩閘)。

  華陽閘位於華陽鎮,為華陽河水系通江排水閘之一,民國25年開始興建,閘名系是年國民政府行政院副院長孔祥熙視察鄂、贛、皖3省時所書。民國26年完成主體工程。閘門和啟閉機以及河口堵壩工程因抗日戰爭爆發未施工。民國36年10月復工,攔河堵壩,翌年春竣工。當時因防沖設施不當,挖開堵壩放水,出閘水流沖刷劇烈,危及閘身,遂以板門封閉閘口。1955年11月重新修建,1956年春竣工,投資240.37萬元,累計完成土方75.70萬立方米,石方3.61萬立方米。閘室系東北松樁基礎。1956年開閘放水,下游消力池以下護坦被沖成5.8米深潭。

1962年開閘引水抗旱,后江水上漲,須及時閉閘而閘門不下,於是用10個千斤頂加壓,閘門方閉,1968年汛前檢查,上游臨湖面閘底旁護坦也曾被沖刷。是年冬全面整修閘身,並在上游被沖刷部位砌塊石,在下游深潭處拋填塊石並接長石砌海漫55米。1970年增設鋼筋混凝土防洪牆、啟閉機台和下游混凝土護坡。1978年7月3次開閘引水抗旱,每次開閘時間一般23到44小時,最大水頭差1.61米(開閘前為2.23米),閘室上游海漫被沖刷成潭,深4.9米、長50米、寬48米。

楊灣閘位於楊灣鄉四合圩堤段。1955年11月動工,1956年4月建成。國家總投資460.30萬元,累計完成土方20.2萬立方米,石方12313立方米,混凝土11581立方米。閘身為堅密黃岡土,與華陽閘共同排泄華陽河流域洪水入江。建閘以來,未發現沉陷位移異變,建築物基本完整。1963年與1969年,發現弧形閘門支座螺桿斷脫,及時予以修復。1970年油漆閘門時,由於閘門開啟超過5.5米,固定支座與支臂相抵,支臂彎曲變形。1971年矯直加固。1978年汛期開閘引江水抗旱,閘室上游塊石護坦沖毀,危及右翼牆基,年底已按設計修復。

 皖河閘位於同馬大堤懷寧縣巨網段。1959年冬,由安慶專署組織懷寧、望江兩縣興建,1960年春建成。國家總投資159.48萬元。累計完成土方90萬立方米,石方8383立方米,混凝土3554立方米,系武昌湖流域通江排水閘,閘基為軟弱沉積土。1960年汛後上游西邊圓弧形直立翼牆倒塌,東邊翼牆外傾。1961年秋開閘引水抗旱時,上游沖成深潭4米。1962年汛期拋填砂石1500立方米。是年冬至1963年春全面整修,閘室與消力池底注入水泥35.5噸,修復了上圓弧形直立牆,增砌塊石護坦,1963年後多次修復加固。1983年安全渡汛。


  漳湖閘位於大灣鄉六合村,1965年冬動工,1967年5月建成。閘底高程7.3米,3孔,孔寬2.5米,高2.8米。1971年冬在閘下游無水、閘上游水深3米多時開閘排水,下游出水渠岸坡坍塌,閘下護坦淘空。1976年在距該閘上游500米處,建成漳湖電力排灌閘站。老閘原擬拆除,因新閘站當年汛期防洪堤內坡腳冒水,形成跌窩,為安全起見未拆。1981年冬又整修使用。

  太子閘位於蓮洲鄉境內,1964年10月建成。閘底高程10.8米,1孔,孔寬2米,高2.2米。1975年春,溝口(東興圩江堤下端)電力排灌站建成后,太子閘作用已失,便將涵箱口堵築封閉。
  紅光電力排灌閘站位於白沙鄉境內,同馬大堤統樁號18+280處。1977年2月1日動工,當年完成泵室工程,1978年建成,裝機282ZIB―70軸流泵5台套,總容量775千瓦。因設計施工階段未做地質勘探工作,施工過程中,基砂被大量外逸,站基遭不同程度的破壞。施工後補做地質勘探工作,勘探結果:高程12米以上為粉質壤土,高程10~12米為粉質砂壤。1983年,在該電站進水渠兩側處理堤基滲流,做了蓋重,蓋首高程17米,蓋末高程16米。1985年初,委託長江辦事處進行電擬試驗,以400克無紡土工布保護進水渠坡14.5米高程以下渠底,保護長度170米,年底建成。

  二、內河、內湖圩堤涵閘

  民國29年春,合成圩堤委會開始興建黑魚溝、三汊河、新開溝3座涵閘,民國31年冬竣工。建閘時,從樅陽花山運來麻石20船,精料石10船。圩民每畝繳五升黃豆作為建閘經費。50年代中期,內河涵閘一般為木石結構。50年代後期至60年代,用塊石加水泥勾縫。70年代后多為鋼筋水泥結構。1987年全縣內河、內湖涵閘共121座,其中排澇閘84座,控制閘21座,灌溉閘15座,排澇灌溉閘1座。

  1971年冬興建賽口控制閘,系重點小型涵閘,由縣水電局設計施工,3孔,中孔凈寬4.5米,邊孔凈寬3米,閘底高程7.3米,總投資18.97萬元,完成鋼筋混凝土636.4立方米,混凝土170.3立方米,漿石993立方米,塊石351.7立方米,1972年春竣工。1981年整修加固,接長消力池7.2米,並加高0.4米消力欄一道,增做160立方米拋石護坦,為防滲,將原土層夯實至12.5米,再用柏油麻布止水,在麻布面上用粘土鋪蓋,厚度1米,分層夯實,13.5米以上用沙壤鋪至原地面。閘門原系鋼絲網結構,因鏽蝕更換為鋼閘門,邊孔由原來的10噸啟閉機改為20噸手、電兩用螺桿式啟閉機2台。


第一節 堤防管理

 民國21年,全縣有西圩、東興圩、合成圩、四合圩等13個堤工委員會,負責組織圩民修堤、防汛,管理農田水利設施,處理群眾水利糾紛。民國34年後,部分圩堤設董事會。1949年底,由各圩民代表會議選舉產生水利委員會。1953年秋,改水利委員會為堤委會,先後成立合成、永興、東興、六合、三合、豐大、五聯、大東、九合、大成、練成、同東、同西、龍西、北障等堤委會,27口千畝以上圩口配備補貼制管理人員15名,義務制管理人員16名。1963年設縣長江修防段(事業單位)。同年成立縣堤防工程管理委員會。1970年,縣長江修防段下設四合圩分段、合成圩分段、東興圩分段、皖河分段4個堤委會,各堤委會人事、業務屬縣長江修防段領導,人員工資來源於各分段堤委會生產經營和水費收入。

二、措施
  50年代初,開始制定堤防管理養護制度,江堤上禁止建房、建牛欄、豬圈、糞窖;禁止種植農作物及挖坑取土;禁止牲畜踐踏和牛車通行,必須通過堤身時,應走緩坡車道;嚴格保護堤上公里碑、測量標誌和防浪林等。50年代中期,省水利、財政兩廳聯合通告:「長江兩岸與江中洲灘的蘆柴及其所有收入,移交當地水利部門接管」。從此修防費用有了著落。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后,放鬆了堤防管理養護工作,出現亂伐防浪林和在堤身堤腳開荒種糧現象,閘門損壞,防汛器材大量散失,歲修制度鬆弛。1961年12月,安慶專署《堤防管理辦法》再次明確江堤為國有,歸縣管理;河湖堤為集體所有,歸受益社隊管理;國有水土資源(如蘆柴、護堤林、漁利等),凡1958年前屬縣管的仍歸縣,屬堤工會管的仍歸堤工會;縣裡確定一名縣委書記或常委分管堤防管理工作。隨即在人煙稀少、群眾不便管理的堤段,設護堤班,每5公里配專職護堤員1人,管理器材,檢查堤段以及看管林木、蘆柴。同時,實行專管與群管相結合、堤防管理和綜合經營相結合,從堤身、涵閘設施、護堤防浪林、蘆柴場、防汛器材等5個方面,做到有章可循,違章必究,段段有人管,修防有人抓。「文化大革命」初期,堤防管理工作一度陷入癱瘓狀態,1971年後,規定堤防兩側必須留有護堤地,堤防外灘及內側100米以內不得打井立窯;禁止私自砍伐護堤蘆柴;禁止破壞堤防防護工程測量標誌、里程碑、分界碑和通訊設施;禁止挪用防汛器材,並認真做好測量水位、歲修驗方、汛前檢查堤身、修防經費管理等工作。規定在國有土地上由國家投資、沿堤社隊分段負責經營管理的防浪林木,收益70%歸社隊,30%歸國家。


 同馬大堤合成圩堤段全長16.5公里。1953年成立堤管會,1963年列為國家基層管理單位,第一任主任委員胡謙奪,從1960年起,帶領職工利用江堤內外灘地,大搞林蘆綠化,開展綜合經營,基本達到經費自給有餘。1970年改為望江長江修防段合成分段。1971年,在全國水利系統內率先建立護堤崗位責任制和實行單位經濟承包責任制,以人定崗,嚴格獎懲制度,調動了職工管理堤防的積極性。


第二節 花涼亭灌渠管理

  一、機構

  1970年10月,成立望江縣花涼亭灌區管理所,管理渠道興修、配套工程建設、防洪、灌溉和水費徵收等工作,下設渠道、長嶺、倒虹吸、褒隱寺水庫和金鐵嶺5個管理段。

  二、措施

  南、北分乾渠均實行分段管理,制訂崗位責任制和獎懲制度。防汛、抗旱和興修時,管理人員分赴各管理段協助工作。護渠員固定到段,責任到人,制定考勤計酬辦法。


第三節 涵閘管理

  江堤上的楊灣閘、華陽閘、皖河閘屬安慶專署水電局管轄,分別成立了閘管所。各閘啟、閉時間均由安慶地區(安慶市)防汛抗旱指揮部安排。賽口閘屬漳湖電力排灌站代管,縣防汛抗旱指揮部決定啟、閉。漳湖閘(臨江)屬縣長江修防段管轄;關帝廟、紅光、雷港、路灌、太子、東風、向陽、溝口、漳湖電排站等閘站,均由縣長江修防段下屬所在分段管理。河湖圩堤上涵閘,由受益區、鄉、村採取自管與群管相結合的方法。水利部門負責檢查督促,並適當下撥維修經費,保證涵閘的正常運行,要求絕大部分涵閘要達到「五無」、「五有」,即管理運用無事故,養護材料無浪費,觀察記載無間斷,啟閉機無灰銹,鋼木部分無腐蝕;有管理養護制度,有控制運用辦法,有工作人員和管理運用圖表,有群眾性養護啟、閉小組,有各項養護材料的消費定額。


第四節 水庫管理


  1957年7月11日,成立望江縣褒隱寺水庫管理委員會,8月13日,制定《褒隱寺水庫管理章程》。章程規定,水庫管委會負責管理庫壩安全、水位監測、雨量記載、觀察放水流量以及灌區渠道、壩、橋、閘、渡槽、涵洞等工程;水庫支渠上的堤壩、涵閘等工程的維修、加固均由受益鄉村負擔。開山拓寬溢洪道、整修放水涵和支渠重點配套工程,國家適量投資,並給予技術指導。小(二)型水庫管理人員由受益鄉、村選派,維修加固和渠道配套等經費由鄉村自理,國家給予適量的維修經費。防汛、抗旱、興修期間,縣水電局進行技術指導和督促。花灌渠管理所成立后,褒隱寺水庫屬其所轄。


第五節 機電排灌管理




  1953年到1956年,相繼成立官莊(五聯圩內)和土橋溝(白沙鄉內)集體機排站。人員工資由受益區、鄉負擔,業務受縣水利科統管。

  1958年,成立縣寶塔機械排灌管理中心站,負責全縣抽水機調配、修理和技術指導。公社成立機械排灌管理站,負責本公社抽水機的管理和維修,下面設分站。專人專機,管用合一。各級管理機構都成立安全檢查小組。1959年抗旱期間,抽水機調動頻繁,搶時間,輕保養,寶塔、合成、賽口3個抽水機站,從7月底到8月21日,連續折斷軸流水泵大軸3根。1960年抽調40名青年社員到貴池縣建國圩抽水機站參加安慶地區舉辦的抽水機技工訓練班,學習4個月。1961年春,安慶地區水電局在寶塔機械排灌管理中心站,以3個月時間,連續舉辦兩期鍋駝機和柴油機技工訓練班,培訓50餘人。是年上半年,由縣管理的43台抽水機及機務人員,下放到原所在的區、鄉,抽水機所有權歸國家,機務和人員由區、鄉負擔。1963年,全縣設排灌管理機構15個,群眾性的管理委員會13個,機務普遍實行專機專人。楊灣站實行三包(包開、包修、包維護)、一獎(按季度評獎勵)制度。各抽水機站憑開車記錄徵收水費。1966年,寶塔排灌機械管理中心站撤銷,集體站由區、鄉管理和負擔,國營站由縣水利局管理,受益區、鄉負擔,國家補虧。是年8月10日,楊灣排灌站機械工人蕭先裕,潛入水底,除水泵葉片雜草,臂膀被葉片卡住,不幸殉職。

第六節 綜合經營管理

  合成圩堤委會從1960年開始,利用豐富的水土資源大搞林蘆綠化,對沙灘、窪地採取換土做埂,先後種植楊樹40餘萬株,形成防護林帶,在內坡平段種植水杉、白樺、桐子、柑橘等30餘萬株。同時開辦蘆席廠、魚苗場,養殖珍珠。到1970年共伐樹木9萬多株,取材1.2萬立方米,收蘆柴40餘萬公斤,累計收入220萬元。基本實現工程自養,經費自給有餘。


  東興圩分段堤委會同蓮洲鄉聯營「湖東至東流」汽車輪渡。皖河分段養魚和養殖珍珠,漳湖電排站建成了小型的旅遊鞋廠和修配廠,大湖機排站在城關建成了水利機械修造廠,王家沖和楊灣兩站養殖珍珠,花涼亭灌區興辦了商店、運輸業和水泥預製構件廠。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5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46 | 只看該作者
\
望江縣誌
一級目錄:第九篇 工業
二級目錄:第一章 工業經濟成份

第一節 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

  民國37年,有私營工業3戶,總產值2萬元;個體手工業2934戶,總產值272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99.27%。1952年有私營工業8戶,總產值16萬元;個體手工業2885戶,總產值32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72.89%。1953年開始對私營工業和個體手工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1956年有私營工業2戶,總產值1萬元;個體手工業1388戶,總產值448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8.85%。1957年,私營工廠均已倒閉,個體手工業僅存313戶,次年全部加入手工業合作社。

第二節 集體工業

  一、縣屬集體工業

  1957年,有手工業社、組34個,從業1266人,總產值284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7.05%。1958年將賽口農具社、長嶺修配社、華陽木器社等32個手工業社轉為國營企業或下放給人民公社,縣屬集體工業企業僅剩13個,總產值8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5.8%。1960年有縣屬集體工業企業6個,總產值37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3.85%。1963年發展手工業社(組),回收能工巧匠。1965年縣屬集體工業企業發展到32個,從業940人,總產值18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89%。1978年有縣屬集體工業企業15個,總產值43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0.88%。1987年有縣屬集體工業企業49個,總產值4019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8.85%。

  二、鄉(鎮)村集體工業

  解放初,農村僅有少數匠鋪、作坊和小型磚瓦工場。1958年大辦工業,大部分社隊企業因倉促上馬,缺乏資金和設備,相繼倒閉。1965年有社隊企業8個,總產值18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1976年有社隊企業277個,總產值14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26%。1978年有社隊企業179個,總產值461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1.66%。1984年全省掀起大辦鄉鎮企業的熱潮。是年鄉(鎮)村集體工業企業發展到286個,總產值136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7.95%。其中鎮辦工業12個,總產值93萬元;鄉辦工業32個,從業1557人,總產值669萬元;村辦工業242個,從業2411人,總產值593萬元。1987年有鄉(鎮)村集體工業企業321個,總產值296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1.29%。其中鎮辦工業5個,總產值52萬元;鄉辦工業53個,從業3485人,總產值1261萬元,居安慶地區所屬各縣第六位;村辦工業263個,從業4170人,總產值1653萬元,鄉(鎮)村集體工業企業中,產值超過100萬元的僅1家,利潤超過1萬元的共8家。


第三節 國營工業

  1950年,縣內僅有1家國營工廠,創產值3萬元。1952年有國營工廠4個,總產值10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22.78%。1957年有國營工廠11個,總產值453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1.43%。1958年,除興辦一些國營工廠外,還將不少手工業社(組)轉為國營工業企業,是年國營工業企業猛增至20個,職工4237人,總產值97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82.63%。1959年起,國營工業總產值連續三年下降,1961年降至381萬元。是年,開始調整工業結構,精簡職工,將一部分由集體過渡為國營的企業變為集體企業。1965年有國營工廠15個,職工1052人,總產值1620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90.10%。1978年有國營工廠31個,職工2652人,固定資產869萬元,總產值2402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0.76%。全年上繳稅金66萬元,實現利潤19萬元。


第一節 食品製造業

  一、糧油加工業

  解放前,城鄉手工作坊僅有木礱、石磨、石碾、踏碓、木榨等工具,以人力為主兼用畜力,生產效率低。民國18年,始出現1家小型機器碾米廠。解放后,糧油加工業發展較快,50年代興建城關、華陽、長嶺、鴉灘等米廠,70年代大部分生產大隊辦起1部8~20匹馬力柴油機和1台碾米機的小型碾米廠。1987年全縣有糧油加工廠135家,從業1293人,創產值2491.12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17.88%。

城關米廠 前身為合作總社所屬城關機米加工廠,建於1951年,當時有40馬力柴油機和礱穀機各1台,碾米機2台。1955年劃歸糧食部門,有職工22人,固定資產2.1萬元。1957年,安裝5台升運機、4部淌篩,實行半機械化生產。1960年利用舊工棚增設1個小型磨粉車間,用4台小鋼磨從事全麥粉、次粉和什糧粉生產。1971年曾改裝3台65型磨粉機,由於產量低,質量差而廢棄。1975年投資4.5萬元進行更新改造,將大米車間改建為五間三層樓房,增加升運機4台,安裝188千瓦的電動機1台,年產大米800萬公斤,固定資產達11.5萬元。

 華陽米廠 前身是公私合營華陽機米發電廠,建於1952年。當時有礱穀機、碾米機、5.3千瓦發電機和木炭機各1台。1956年由縣糧食局管轄。1960年改為安慶地區糧食局華陽直屬糧庫加工米廠,實行單獨核算。在此期間,對原廠房進行擴建改造,更新動力設備,增加除雜和輸送機械,以60馬力柴油機為動力,班產大米1.5萬公斤。1965年併入華陽油廠,成為油廠大米車間,當時有固定資產4.16萬元,職工23人。

  縣油廠 原名華陽油廠,建於1958年冬,當時僅有3筒舊木榨、2頭牛、1台畜力石碾和1台軋籽機,固定資產1.87萬元。1962年添置6台手搖榨油機,開始使用動力機械軋籽。1965年4月改名為縣油糧加工廠,購入1台卧式平封頭蒸氣鍋爐,以取代燒大鍋灶蒸坯。10月安裝水壓榨取代人力榨,生產能力提高10倍,單班可處理菜籽0.55萬公斤或棉籽2萬公斤。1968年,建1個小型修配車間,備有各式機床5台。1971年建1個罐組式浸出油車間,生產糠油。1975年有電動機73台,裝機能力733千瓦,1977年從華陽閘引水進廠,改善了生產條件。1978年,米糠出油率達14.81%,噸料耗溶劑5.71公斤。1979年購進4台200型榨油機,取代水壓榨,新建主廠房12間,清理車間5間,並更新了鍋爐和煉油設備,形成一條清理、軋胚、榨油、煉油生產線,日處理菜籽5萬公斤。


 長嶺米廠 1957年建立,設備簡陋。1959年增設1個土法釀造和榨油車間,配有2台木榨和1口錫酒鍋,到1960年末,只產油脂0.86萬公斤,釀造未成功,虧空過大。1962年置1台44.18馬力柴油機、5部淌篩和3台升運機,生產能力有所提高。1969年大力開展增產節約活動,節省柴油1486公升,利用廢舊材料24件,產值比1968年增長30%,出米率達71.5斤。1974年,班產量由原來1.6萬公斤提到1.95萬公斤。1975年後,由於經營不力,連年虧損,1980年停產,職工和設備併入縣油廠。


 鴉灘米廠 1957年建立,用1台22.5馬力木炭機作動力,日產大米1.5萬公斤。1963年,動力機損壞,從貴池調入1台19.87千瓦的卧式單缸煤氣機,不久又故障百出。次年改燒老糠爐,亦未成功。從1957年到1965年的9年間,開開停停,凈虧0.75萬元。1965年撤銷,當時有固定資產2.1萬元,除部分設備調給長嶺米廠外,其餘就地報廢,廠房改作倉庫,5名職工調往他廠。

  賽口米廠 縣內第一座自動化風運米廠,1971年建立,1972年投產。生產設計能力為年產大米600萬公斤,油脂100萬公斤。1985年有職工27人,升運機、粉碎機、榨油機等設備14台,30千瓦發電機組1套,鋼製油罐1個,容量5萬公斤。從1971年至1985年,國家共投資25.3萬元,收回利潤9.91萬元。1987年,有職工46人,各種設備15台,固定資產28.96萬元,年產大米771.7萬公斤,創產值354.92萬元,上繳稅金2.3萬元,實現利潤6.02萬元。




  糧食系統糧油工業幾個主要年份生產情況



 二、調味品製造業
  解放前,鄉村有家庭制醬、制醋傳統,城鎮有少數醬坊。1958年,縣商業局興辦醬廠,用土法生產黃豆醬、醬油和粉絲。1961年,划給縣土產公司。1965年撤銷廠的建制,一部分幹部和職工被調出,少數留下來,維持少量醬油和豆芽生產。1970年9月重建,隸屬商業局,年末有25名職工,3台電機,1台水泵,24口大缸。1975年開始採用低鹽固態發酵工藝,原料利用和出品率有所提高,生產周期也有所縮短。


 三、糕點糖果罐頭製造業
  1951年,供銷社開始組織城鄉糕點坊生產應時糕點。1953年建立城關食品廠。1985年建罐頭廠。


 縣食品廠 前身為城關食品廠,總投資44.02萬元。1969年,廠址由大北門遷到小北門,有鑄糖機、蛋糕機、搖花豆機和電磨、電碓、電動篩等設備。1972年興建1座容量2.5萬公斤的粉庫,配置炒米機成套設備。1975年興建葡萄糖車間和軟糖車間,添置28沖格糖果機、真空熬糖鍋、軟糖機和立式攪拌機。1980年購置餅乾機、遠紅外線烘烤爐,分季節生產應時糕點,恢復寸金糖、龍門棧、葡萄棧、桂花糕等傳統產品。


第二節 飲料製造業

  解放前,殷實富戶有請酒匠至家釀酒傳統,一年一作或一年兩作。以大麥為原料釀製的酒,一般進口狠,無後力,俗稱「大麥銃」。以糯米為原料釀製的酒,味醇厚。民國年間,吉水鎮所產「滴花酒」曾名聞縣內。解放后,釀酒屬國家專利,禁止私釀。

  1950年8月,安慶專署專賣系統投資興建望江酒廠,用縣內收購的舊鐵鍋、蒸吊甑、攤罩、發酵鍋等老設備,進行手工生產,12月擴大投料,完成三蒸三吊任務,日產白酒600公斤,次年開5個班生產。1953年,廠改屬省輕工業廳。1954年因水災停產。1955年採用「四川李友澄操作法」,改水作發酵為地下固體發酵。1959年,酒廠由省下放歸縣。同年將原城關米糠酒廠併入縣酒廠,改進發酵工藝,安裝產品自流設備。1961年,因原料短缺停產。1962年恢復生產,採用以酒換糧辦法,彌補原料不足。1963年用碎米釀酒,實行醮湯釀造法,使用糖化曲,百斤出酒率提高1~2公斤。1964年,試製瓜干酒。車間主任張功勝改混蒸發酵為清蒸低溫發酵,使百斤出酒率提高3~3.5公斤。1965年採用黃曲,降低甲醇。1969年用液體發酵。1973年用橡栗子和山芋渣制酒成功,白酒年產量達100萬公斤。1976年用山芋母干制酒成功。次年用2個發酵池試製大麴酒,出酒率創歷史最佳水平。


第三節 飼料工業

  1962年,縣糧食局開始在各糧食加工廠配備統糠磨和統糠機,年產統糠(二八糠、三七糠)60萬公斤。1975年,城關米廠新建1個機制飼料車間,安裝2台350型飼料粉碎機。

第四節 紡織業

  一、軋花業

  清代,民間沿用傳統的手搖木製小軋花機,每台每日僅軋花5公斤。民國初年開始出現人力腳踩和牛力拉轉的鐵制軋花機。民國8年,全縣有300台人力鐵制軋花機(上海東信廠製造),每台每日可軋花150公斤。

  解放后,人畜力軋花機逐步被淘汰。50年代,建成華陽、吉水、溝口3個軋花廠。60年代,建成泊湖、長嶺、鴉灘、古港、賽口5個軋花廠。70年代建成向東軋花廠。1985年,華陽紡織廠自籌資金附設年加工1.2萬擔級外棉的軋花廠。


 華陽軋花廠 前身為安慶專署農業局所屬華陽保種軋花廠,建於1951年,有職工228人,60馬力柴油機1台,皮輥機24台,清籽、清絨機各1台,人力木製打包機1台。1952年,華陽保種軋花廠劃歸縣合作社。1956年,省農產品採購局調入80片鋸齒軋花機2台,141剝絨機5台,加工能力由每台日產皮棉50公斤提高到每台時產150餘公斤。1965年,省供銷社調入80片鋸齒機2台,141剝絨機7台。1972年,台時產量提到300公斤,但棉絨比例僅8.7%。1973年華陽軋花廠車間塵籠灰塵中混雜有效纖維甚多,經改裝塵籠,多回收飛絨500餘公斤,棉絨比例上升到13.8%。1974年,棉絨比例提高到21.6%,為全省最高水平。是年,職工馬宗駿試製成人工半自動單頭打扣機,加快了打包速度。1975年安裝500千伏安變壓器1台,建立電器化生產車間,形成軋花、剝絨自動流水作業線,但因生搬硬套外地經驗,總消耗增加1倍,產品質量也很差。一類短絨,含雜率達19%,很難銷售。1976年3月,車間內修築一條地下排風道,連接車間外一座高10米的集塵塔,使車間環境大為改善,但飛絨無法回收。后在參考外地經驗的基礎上進行改革,將剝絨機密封,通過絞龍自動喂籽,剝絨后的光籽用吹籽管直送倉庫。剝出的棉短絨用吸風管道吸入機房旁的樓房,二樓用紗布作成的網袋倒掛,倒掛的棉短絨,通過塵籠的吸風,灰塵全被吸走。灰塵吹入二樓網袋再吹至三樓,集中送給生產隊作肥料。


 溝口軋花廠 1956年興建,有職工50人。1965年有80片鋸齒軋花機2台,141剝絨機6台。1971年自製鑽床、電焊機等設備,節支近萬元,但因管理不善,仍虧損8.95萬元。1972年扭虧為盈,上繳利潤6萬元。1975年製造旋風下料器4套,大小彎頭200多隻,並試製成氣流配籽設備。1977年,改裝清絨機、清雜機、鼓風機等設備,完善集塵塔回收裝置,利用氣流集絨配籽,經濟效益大為提高,工人從繁重的體力勞動下解放出來(原為人工馱花)。


 吉水軋花廠 1958年建,有皮輥軋花機15台,60匹馬力柴油機1台。1959年購置80片鋸齒軋花機、剝絨機和雙箱頂力打包機各1台,取代皮輥軋花機。1969年因棉花減產,僅產皮棉15萬公斤。1974年大剝短絨,棉絨比例由3%上升到20%。1975年開始回收短絨,摘掉長期虧損的帽子,上繳利潤5萬餘元。


  長嶺軋花廠 1965年建,有職工16人,80片鋸齒軋花機和剝絨機各2台,柴油機和雙箱頂力打包機各1台。1974年大剝短絨,棉絨比例達21%。1975年利用氣流配籽,結束了人工喂籽、輸籽和剝絨的歷史。

 古港良種軋花廠 1965年竣工投產,年加工籽棉26萬公斤。1967年至1971年為商業部門加工棉花,連年虧損,虧損總額達9.42萬元。1967年利用氣流吸花,結束了人工喂花的歷史。1976年實現電氣化生產。

向東軋花廠 1974年建成投產,有80片鋸齒軋花機、剝絨機和雙箱頂力打包機各1台。

 二、棉紡織業針織品業

  解放前,民間多為土紡土織。民國初年出現機坊。民國22年,全縣有機坊20餘家,平均每家資本約200元(銀元),產品有白大布和條紋布等,全用土法漂染。民國28年,縣城居民方淑樵、余淑華等投資合辦裕民工廠,先用木織布機,后添置鐵織布機10台,木製毛巾機6台,附設染坊。民國29年,縣政府在鴉灘開設平民工廠,這是縣內第一家官辦紡織企業,有鐵織布機6台,毛巾機和織襪機各3台,梳布機1台。民國34年抗戰勝利后,裕民工廠被土匪梁金奎劫收,旋遷至安慶。平民工廠遷至縣城,次年關閉。

  1950年,方誌美、方雲琨、陳誕庚、王仲南等人合資開辦利民工廠,有織布機和織襪機各6台,毛巾機2台,歷時一年多關閉。1958年,地、縣合辦1座紡織廠,縣建棉織廠、針織廠各1家,60年代初相繼關閉。70年代,縣內僅有1家小型棉織廠。80年代針織品業仍極其落後,棉紡織業不景氣的狀況則有所好轉。


 縣紡織廠 縣內第一家國營棉紡織企業,始建於1958年10月,受安慶地委財貿部和縣委工交部雙重領導。廠址在原寶塔附近,生產規模為15000紗錠。1960年又向省輕工業廳申請擴建45000紗錠全能紡織廠,設清花、梳棉、並條、粗紗、細紗、筒搖、漿紗7個車間,有清花機1台,並條機、梳棉機各30台,粗紗機8台,搖紗、打紗機各2台,1500千瓦發電機和汽輪機各1台。發電車間因缺鍋爐和技術未設計施工,生產附屬設備缺一半。是年10月用2台50馬力柴油發電機組供1000錠開車試產,因缺潤滑油,到年底僅產棉紗21件。1961年3月,省輕工業廳和安慶地區先後派員檢查,發現廠址低洼,濕度大,有30%松木樑柱變形或腐爛,廠房低矮,工程質量不合規範,清花車間牆壁下陷發裂,有傾塌危險,已裝設備多屬「老牙貨」,只能使用三五年,待裝設備又難配套,生產用電和原料不足,決定停建。從籌建到停辦,望江紡織廠共耗資220.95萬元。停辦時有職工623人,其中有559人經過蕪湖紡織廠培訓。


縣棉織廠 1958年建,廠址先在城西,后遷城北,有鐵木布機55台,龍頭機2台,襪子機25台,手套機3台,職工53人,年產5萬米棉布、2000床提花毯及少量手套、襪子,創產值7.51萬元。1961年工人下放。1963年10月因缺棉紗關閉。1970年重建,有鐵木織機16台,職工128人,年產棉布36.9萬米。1971年擴建漂染和織布車間。1974年投資3.08萬元,配置織布機37台,20千瓦發電機1台。1978年投資7.8萬元,添置織布機和脫水機。1981年貸款17萬元,擴建織布車間,配置分條整經機、自動換梭機和鍋爐。1985年有職工86人,固定資產30萬元,創產值472萬元,實現利潤5萬元,主要產品有斜紋布、平紋布、勞動布和被單布。1986年停產,排水設施、廠房連同部分職工轉交江通紡織廠,6套設備轉交縣織布廠。


 城關針織廠 1958年由城關廢品廠改建而成,有職工134人,鐵木織機40台,襪子機12台,手套機4部,年產棉布46萬米,襪子9000打,毛巾1000打,創產值6萬元。1960年因缺原料紗關閉。


第五節 電業




  一、發電
  火力發電 民國18年,縣城友記碾米廠用20馬力柴油機發電。1951年華陽機米發電廠用12馬力柴油機配舊式6.3千瓦發電機發電,年發電量1.3萬度,供全鎮200隻燈泡照明。1954年停運。是年冬,縣供銷社在縣城東門籌建縣發電廠,用40馬力柴油機配30千瓦發電機發電,年發電量約1.35萬度。1958年縣財政撥款3萬元,添置40馬力柴油機組1台。次年,縣發電廠改稱城關發電廠,9月與縣機械廠合併,改稱縣機械廠發電車間。1961年新增1台120馬力柴油發電機組。1963年,發電車間從機械廠劃出,成立縣電廠,安裝90馬力柴油發電機1台,改造城關線路8.96公里,立木杆224根,安裝路燈56盞,導線總長33207米。1966年冬,在東廂廟遺址建廠房。次年5月,在新廠用總裝機345馬力柴油機配總容量196千瓦發電機,年發電量25.26萬度,供電範圍擴大到寶塔村和二中、鄔家埠一帶。1969年,省撥款57萬元,縣財政撥款28萬元在南台山籌建1500千瓦火力發電廠機組,省從無為縣無償調撥1500千瓦機組給縣,該機組停放日久,機器生鏽,附屬設備不配套。1971年7月1日投運,9月20日停運,經安慶技工大修3個月,耗資3.26萬元,恢復運行。次年6月23日凌晨,廠用變壓器又因相間短路被燒毀,隨後購進1台30馬力柴油發電機組,並將老廠所有柴油機和發電機全部拆遷到新廠安裝,以保證1500千瓦汽輪發電機組的起動電源和備用電源。1973年春,電廠計劃內燃料不足,2月1日1500千瓦機組停運,仍由柴油機組發電。1974年5月,架設35千伏輸電線路,原柴油機組停運。部分企事業單位自備的柴油發電機組,於電網避峰停電時應用。




  部分自備柴油機組發電單位一覽表




  縣電廠基本情況



縣電廠基本情況

  水力發電 1958年,鴉灘區前進大隊(今北山村)社員集資,縣水電局支援1台發電機,建小水電站,用木製水輪發電,發電機容量10千瓦,供該村60戶社員照明。1960年停運。

  1976年,縣水電局、花涼亭灌區指揮所批准麥元公社紅旗大隊(今嶺店村)興建麥元衙口水電站,縣撥款3090元,群眾自籌5000元,投工5000個,縣水電局調撥水輪發電機組,築成攔河大壩,安裝2台發電機,架設三相四線低壓線路250米,立7米高水泥桿10根,供3個生產隊照明,負荷18千瓦,年發電量約4萬度。每年3月至11月正常發電,負荷穩定。


 1974年,建立城關35千伏變電所和漳湖電站35千伏變電所,分別從懷寧貓山和安慶肖坑引入2條35千伏輸電線路,其中肖~漳線系漳湖電站的專用線路,該站總裝機3300千瓦。1976年,建立新壩變電所,從懷寧潭子湖引入1條35千伏線路。同年,古爐鄉從懷寧萬全電站引入10千伏線路。



縣輸電線路一覽表
縣配電設備一覽表




  供電局(所)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表

第六節 建材工業

  清代,農村有磚瓦窯和石灰窯,生產石灰、青磚青瓦和少量黃色的大溝瓦。民國年間,大青磚、花瓦、花磚已很少見,多數規格是尺五三(即一尺長、五寸寬、三寸厚)的青磚和拱形青瓦。解放后,建材工業發展較快。1953年,縣內只有1家磚瓦廠。1987年,建材工業企業達99家,從業4134人,共創產值962.3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6.91%。主要產品有紅磚、平瓦、石灰、水泥及水泥製品。

  一、縣磚瓦廠

  1953年底建成,有職工30餘人,利用馬蹄窯燒青磚青瓦。1955年從南京購進手搖式壓模平瓦機,年產平瓦20萬塊,青磚80萬塊。1958年有職工800人,磚窯6口,瓦窯4口,水泥窯2口,石灰窯2口,和泥力牛70餘頭,年產青磚700多萬塊。1960年,大部分工人被辭退回家;少數工人到楊灣、青草湖參加搶險隊,廠內只留少數工人守窯。1963年恢復生產。1964年,回收原辭退的和參加搶險隊的工人,逐步擴大生產。1965年購進1套制磚機設備和1部手拉模配合電動瓦機組。1968年從青島引進圖紙,建成18門輪窯。1971年建機修車間,配備3台車床、1台鑽床和1台電焊機,自製搖臂鑽床和大頭車床。1973年將18門輪窯擴建成34門輪窯,並自製4台鼓風機。1976年購進520型制磚機組1部,日產量提高1倍。


二、白沙水泥廠
  1976年8月建成投產,屬鄉辦集體企業。


第七節 機械工業

  1954年,城關、吉水、華陽3個鐵業社並為縣建國鐵業社。1958年,建國鐵業社與鴉灘鑄造廠並為縣機械廠。該廠工人韓安庭設計出縣內第一張車床圖紙。1959年,機械廠改稱中心機械廠,轄縣電廠、農具廠、農機廠和建築社,有職工714人,所產單缸柴油機、背包車床、半齒輪車床和簡易滾齒機獲全國工交群英會紅旗競賽獎。1963年,縣中心機械廠改為農業機械一廠。1970年建成農業機械二、三廠。六七十年代,太慈、華陽、賽口等區的農具廠和縣鑄造廠先後生產脫粒機、農藥噴霧器和水泵等農業機械。


一、縣農業機械一廠
  1963年有職工83人,機床20台,柴油機2台,發電機3台,鉗、錘、鋸等輔助設備18台。1966年有自製和購置的設備67台(套)。主要產品有碾米機、小鋼磨、軋花機、壓面機、插秧機等。1975年生產柴油機及缸頭、機體、搖臂、水輪泵和脫粒機等產品。1977年投資7.68萬元,添置鹽浴池爐。

 二、縣農業機械二廠
  1970年投資15.1萬元,將坐落在華陽鎮的縣拖拉機站改建成農業機械二廠。當時有車床、鑽床、電焊機、發電機、水箱散熱器、連桿校正器、彈簧校力器等設備,職工53人,年產值7萬元。1976年,農機二廠改稱車輛修理廠,擔負縣內拖拉機和汽車修理業務。

 三、縣農業機械三廠
  1970年在賽口公社中心小學舊址建立農機三廠,設鑄造、金工、修配3個車間,工人26名。1973年,職工增到53人,有發電機1台、鑄鐵爐2座、車床3台及鑽床、剪板機、電焊機等設備。主要生產調速器、水泵、拖箱和農業加工機械。1

第八節 化學工業




  1958年,投資6.77萬元,在城北桃園建縣化工廠,設磷肥、菌肥、土農藥、硫酸4個車間和採礦、運輸2個隊,工人近百名。設備僅有消毒器、電動篩、磨、石碾等。磷礦石采自宿松縣。翌年興建80噸硫酸庫,用干法生產脫氟磷肥、過磷酸鈣、細菌和土農藥。1960年工人被精簡下放,1961年關閉。70年代,建成縣磷肥廠和化肥廠。80年代建成縣酶製劑廠和5個鄉村集體化學工業企業。1987年,縣內有8家化學工業企業,從業542人,創產值568.49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4.08%。
  一、縣磷肥廠
  1975年建,總投資22.5萬元。


 二、縣化肥廠
  1976年建成,總投資811.55萬元。

第九節 採掘業

  1958年興建南山煤礦,有工人1000名,創產值2萬元,1960年下馬。1970年恢復生產,改稱新橋煤礦。70年代末和80年代,採石業與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業興起。1987年,縣內有採掘業11家,職工314人,創產值59.3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0.43%。其中採石業8家(鄉辦1家,村辦7家),從業122人,創產值20萬元;採煤業1家,從業140人,創產值16.1萬元;自來水生產和供應業2家,從業52人,創產值23.2萬元。

  一、新橋煤礦

  縣內唯一的小型煤礦。1970年有職工30人,採煤200噸,產值0.21萬元。1974年由社辦轉為縣社聯營,年產無煙煤5209噸,創產值8.14萬元,上繳稅金0.73萬元,實現利潤1.5萬元。


 二、縣自來水廠
  1976年7月開始籌建,1978年9月投產,年產自來水17.3萬噸,產值3萬元,收入3.4萬元,上繳稅金0.3萬元,實現利潤0.1萬元。年末有職工20人,固定資產27萬元,流動資金4萬元。

第十節 印刷業

  民國20年前後,余介華在縣府街開設石印店,印製練習簿和表格。民國27年安慶淪陷后,陳貴霖兄弟三人將開設的印刷刻字店遷至鴉灘營業,抗戰勝利后遷入縣城,店號「勝利印刷刻字店」,從業9人。民國37年縣內章誠應夫婦開設「誠記印刷店」,採用刻木版和寫石版印刷。由於手工操作,只能印刷布告、廣告和表格。1954年安慶市工會介紹7名失業的印刷工人到望江成立生產自救印刷組,開始使用鉛字排版,用腳踩16開圓盤機生產。1955年3月,成立城關印刷供銷生產合作小組,從業15人,有石版12塊,圓盤機2台,鉛字幾十斤,可印簡單的發票。1956年,城關印刷供銷生產合作小組改為縣印刷生產合作社。是年8月安慶生生合記印刷店(從業3人)經安慶手工業局批准,遷至望江與該社合併,帶來1台4開平台手搖腳踩印刷機,可印大表格。鉛字從安慶和上海購進,每月產值約2500元。1987年,縣內有6家印刷企業,共創產值86萬元,佔全縣工業總產值的0.62%。

  一、縣印刷廠

  1957年,縣印刷生產合作社改為手工業聯社印刷廠,簡稱縣印刷廠。1958年,縣委決定將手工業聯社印刷廠改為國營望江報社印刷廠,開始使用電動圓盤平台印刷機和手搖鑄字機,工效比過去提高20倍。1959年購置1台訂書機,取代手工裝訂簿本。1962年9月,國營望江報社印刷廠又改稱縣手工業聯社印刷廠,屬集體企業。1974年,縣印刷廠添置1台訂書機,開始採用塑料燙金及復膜上光工藝,能印刷帳殼、書皮、筆記本殼、代表證、工作證等。

 二、縣教委印刷廠
  前身為城關鎮小學印刷廠,1975年3月建,次年投產,創產值0.7萬元。年末有職工3人,固定資產0.4萬元。1978年有職工6人,固定資產0.89萬元,流動資金0.48萬元,創產值1.2萬元。

第十一節 其他工業

  一、縫紉業

  清代,城內有成衣店,手工操作,有剪子、尺、針、烙貼等工具。經營方式為來料加工。民國初年,一些成衣店鋪開始使用縫紉機。

  解放后,私營縫紉店相繼走上合作化道路。1954年,城關鎮率先成立縫紉組。次年各區也都成立了縫紉社、緝。1956年,全縣從事縫紉業的有1325人,其中大部分人有縫紉機,能做中山裝、學生裝和西式大衣,部分手工操作的縫紉匠只會做老式便衣。是年159人加入手工業社組。1958年,各區的縫紉社、組併入當地手工業聯合廠,縣縫紉社轉為國營望江縣被服廠。1961年調整所有制結構,縣被服廠又改為縫紉社,屬集體企業,有職工30人,縫紉機30部,草帽機4部。同時恢復華陽、涼泉、長嶺、鴉灘、賽口等區的縫紉社、組。1966年「文化大革命」開始后,又將各區縫紉社併入當地農具廠,縣縫紉社改為縣服裝廠。1979年以前,縣服裝廠及各區縫紉社、組利用來料加工,生產比較穩定。


 二、造紙業
  1958年,建1個小型造紙廠,旋即倒閉。1979年建城北造紙廠,屬村辦企業。建廠初僅有造紙機1台,老式2噸鍋爐1台,固定資產28萬元。

 三、電器製造業
  70年代初,興辦電器廠和電線廠,生產電磁線、膠質線和電焊機。

 六、金屬製品業
  解放前,民間從事金屬製品業的有金、銀、銅、鐵、錫5種匠人。少數銅、鐵、錫匠走村串戶,上門加工。城內有金、銀匠開設首飾店,其主要加工品種有手鐲、戒指和耳墜。銅、錫匠主要生產鍋、壺、瓢、勺、燭台或修鎖配鑰匙。鐵匠主要生產農具、炊具、斧、錘等產品。

  1954年,全縣從事金屬製品業的有50戶,186人。其中城關有鐵匠鋪5戶,銀匠鋪4戶,錫匠鋪3戶。1956年,縣城及各區均成立鐵業社和修配社。1961年,全縣有鐵工448人,鑄工97人,錫工19人,銀匠26人,修配工42人,補鍋工10人。1963年有鐵器工425人,錫器工18人,銅器工25人。1968年,除華陽區外,各區的鐵業社都併入農具廠,內設鐵器車間。1974年,縣竹器社轉為五金彈簧廠,生產辦公用的鐵票夾、報夾、自行車鞍座和各種彈簧,1979年後,不少金屬製品生產企業轉產。

七、皮革製品業

 解放前,有少數修皮鞋、補膠鞋的小擔子。皮鞋、漁靴、木屐和划船用的皮條都購自外地。

  1958年6月成立國營縣皮革廠,有職工80人。其中技術工人22人,聘自上海、南京、武漢和懷寧縣的石牌鎮。主要產品有漁靴、木屐、皮帶。1959年接受上級來料,製作皮鞋,出口到蘇聯列寧格勒,獲國家輕工業部優質產品獎,創產值17.6萬元。1961年多數職工下放支農,少數技工留在縣手工業聯社。1965年改為縣辦大集體,1971年擴大為皮革塑料製品廠,1972年又改名為縣皮革廠。主產皮鞋、皮件、羊毛里皮靴、人造革手提包和背包。


八、塑料製品業
  1954年成立縣棕麻社,起初生產棕麻繩和蓑衣,后因棕麻皮緊缺,轉產塑料丙烯繩、雨衣、拖鞋、涼鞋和薄膜袋。1957年,長嶺汽車修配廠設丙烯繩車間。70年代輕機二廠加工塑料顆粒料,后因缺原料而停產。1970年12月,棕麻社下放給城關鎮后,改為縣塑料製品廠,生產鈣塑水桶、糞桶、泥桶、腳盆、澡盆、臉盆等產品。

九、木製品業
  解放后,縣內手工業社、組和農具廠生產木製中小型農具。1954年,縣建築社木工余佩潢和鐵工汪銀鳳、楊協和等人,仿製出種棉花用的划行器和三行條播器,在安慶地區新式農具推廣會上獲先進農業生產工具獎。1956年,城關木器社試製成麥棉條播器、牛力水車和風力水車。六七十年代,縣農具廠生產棉花移苗器,長嶺、華陽等區農具廠生產吸氣水車和插秧機。


十、傢具製造業
  民國年間,有木器店製做傢具農具。農村木匠主要是上門加工。城內較有名氣的鄧發舟木器店,僱工30餘人,專制精緻傢具。1951年,縣城有木器店2家,合作化時均加入農具社。五六十年代,由於手工業社、組的主要任務是為農業生產服務,各區農具廠僅在下半年農閑時做少量傢具。民間大部分傢具都是請木工上門加工。以後由於市場的需要,縣農具廠改為傢具廠,以製造傢具為主,兼做農具。除縣傢具廠外,華陽木器廠、輕機二廠、長嶺汽車修配廠、鴉灘和賽口農具廠也兼制傢具。


十一、船舶修造業
  解放前,船舶由船主雇木工修造,一般能造20噸左右木帆船。1956年,華陽先進社成立船舶維修組。1959年成立華陽木帆船運輸合作社船舶修造廠,革新生產工具14種。1974年建船屋,增設電房,安裝55千瓦發電機組。1977年,改為縣航運公司船舶修造廠。80年代,該廠可承擔500噸位、1000噸位和2000噸位船隻的大、中和小修任務,並可製造300噸位機動船及20~185馬力機動船推進器。



  幾個年份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1987年望江縣獨立核算工業企業主要經濟指標


第一節 計劃管理

  50年代初,縣食品廠和磚瓦窯廠一般按市場需求量安排生產,糧棉加工企業按加工合同生產。50年代後期,工礦企業逐漸增多,企業產銷統一由上級業務主管部門下達指令性計劃,工廠根據計劃和自己的生產能力,編造年度計劃,把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層層分解到車間、班組,按月檢查計劃執行情況,年終統一報核。各廠生產原料由國家下撥,產品實行包銷,盈利全部上繳,虧損由財政補貼。60年代初,執行「工業七十條」,建立經濟核算制度,加強定額管理,逐步改變企業的「三高」(工資高、價格高、成本高)、「三多」(非生產人員多、費用開支多、原材料消耗多)和「三低」(勞動定額低、產品質量低、生產效率低)現象。「文化大革命」中盲目追求產值,產品不能適銷對路,企業連年虧損。


第二節 銷售管理

  50至70年代,工廠只管按國家計劃完成生產任務,產品由國家統購包銷。少數產品允許工廠自銷一部分,但必須嚴格執行國家價格政策。進入80年代,改革統購包銷制度,工廠開始由單一的生產型轉變為生產經營型,一手抓生產,一手抓銷售,實行以銷定產,減少產品積壓。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2

主題

3463

帖子

1873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1873
6
 樓主| 愛華 發表於 2006-5-31 19:47 | 只看該作者

望江縣誌 第十篇 科技

望江縣誌 第十篇 科技

二級目錄:第一章 科研機構科技隊伍

第一節 科研機構

  一、望江縣棉花技術推廣站

  1953年建立。先後引進德字棉、岱字14號、岱字15號等新品種。1954年,併入農業技術推廣站。

  二、望江縣科學研究所

  1959年初附設在縣農業技術學校內(泊湖壬辰占)。旋因人力、物力、財力不足,科學實驗落空,隨農校改制而自行撤銷。

  三、望江縣委科學實驗領導小組

  1959年春成立。有行政、技術幹部共7名,在護城圩建立實驗基地,進行棉花、油菜、蔬菜栽培技術的研究和實驗。1961年6月撤銷。

  四、望江縣良種示範繁殖場

  前身為1958年9月成立的農業科學研究所。1963年,農科所與青草湖農場4隊合併建立,有行政幹部2名,技術人員3名,耕地328畝。主要繁育棉花原種,並進行稻、麥品種小區域多層次對比試驗。80年代成為雜交稻制種基地。



第二節 科技隊伍

  50至60年代,科技人員為數不多,多從事醫療衛生和農業技術推廣工作。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科技隊伍逐步發展。1979年底,全民所有制單位有自然科學技術人員1056名,集體所有制單位281名。1980年4月,開始職稱評定工作,到1983年8月,共套改評定全民單位470名(不含教學人員)、集體單位158名專業技術人員的技術職稱。其中衛生技術人員350名(中級16名,助理級133名,技術員201名)、工程技術人員126名(中級11名,助理級62名,技術員53名)、農業技術人員62名(中級22名,助理級32名,技術員8名)、財會及其它專業人員90名(中級5名,助理級51名,技術員34名)。



第一節 科技成果

  1970年,賽口漁業大隊的河蚌人工培育珍珠、長嶺公社長嶺大隊紅黃土壤改造和縣酒廠野生植物釀酒等3項成果參加省技術革新成果展覽。1974年,採取換茬輪作及藥劑處理土壤和棉種,控制枯萎病的蔓延,建成萬畝棉花無病留種基地。1978年後,科研項目納入國民經濟計劃。




  1978~1987年獲國家、省級科技成果

第二節 科技推廣應用

  一、「三水一萍」的保种放養及綜合利用

  1966年太慈公社騰龍大隊騰龍生產隊進行「三水一萍」(水浮蓮、水葫蘆、水花生、紅萍)的保种放養試驗。1977年,太慈區溝渠塘堰「三水」放養面積達1萬餘畝,產值50多萬元;雙季稻田放養紅萍5萬多畝,每畝增產40.8~84.3公斤,共增產糧食375萬公斤,產值105萬元。80年代初,因重視不夠,保種不善,放養水面逐步減少。

  二、雜交稻制種及生產

  1976年從江西引進南優6號雜交稻良種試種,后相繼引進汕優、泗優、威優雜交組合。1976年派員前往海南島制種,1978年縣內自行制種。

 1963年籌建棉花良種繁育區,到1979年達到「一縣一種,定期更新」的目標。

 五、人工繁蚌及珍珠養殖
  1968年,賽口漁業大隊進行人工培育珍珠試驗成功。


八、優質高產蜜橘栽培
  1974年從浙江引進溫州蜜橘試栽,1980年列入省科研計劃。


十、BX―330電焊機
  1977年至1978年由縣電器廠研製生產。該產品體積小,電流調節範圍大,遠銷沿江42個中小城市,大批量運往葛洲壩工地。

  十一、786―A電動頭針捻轉機
  1978年由陳道翼與馬玉振合作研製成功。機內有自控、定時、調頻等電子裝置,可以自動啟閉、自動捻轉、自動調節捻轉頻率,有盔式頭件固定。電動捻轉比手捻療效好,治癒率高。

十二、沼氣利用

  1959年成立沼氣辦公室,由科委抽調1人負責沼氣推廣和應用工作。1974年,縣科技小組與血防站在翠嶺公社建立沼氣推廣試點,由於採用「三合土」(石灰、黃土、煤渣)建池,且管理不善,不久因漏氣、漏水報廢。1976年,縣科技小組從樅陽縣聘請1名技術員,在太慈區太慈公社舉辦沼氣培訓班,培訓10名技術員。1977年春,在太慈公社紅星大隊東至生產隊建池34個成功,並投入使用,后又因管理不善報廢。

  80年代后,不斷改進建池技術,池體積由原來的6~8立方米發展到100立方米;進料口由原來的水泥涵管改為喇叭型木質模型,改變了原來的密封程度差、接頭易出故障、進料口易被堵塞等狀況,使用壽命可達十年之久。


第一節 科普宣傳

  1956年6月,縣科普協會成立,華陽、涼泉、長嶺、鴉灘、賽口等5區相繼建立會員工作委員會,有18個鄉建立鄉會員工作組。1957年6月,全縣有會員224名,科普宣傳員41名。到1966年,共建立技術研究小組2個;演講站23個,講演1138場次;業餘技術學校22個,業餘技術訓練班125個,共有學員3065名;協助辦業餘農業中學24所,共有學員740名;舉辦各種展覽會10次,放映幻燈27場,印發資料3萬多份。



第三節 科技培訓

  科委、科協每年在冬季和春耕生產前,通過農林局和農技站對分管農業的鄉、村基層幹部進行為期一個星期的糧、油、棉主要作物栽培、病蟲防治、新品種推廣、家禽家畜防疫等技術培訓,每期培訓200~300人。


第一節 氣象測報

  一、機構

  1956年10月,在縣農場(華陽區馬場)建立氣候觀測點,職工1名。1958年9月,觀測點遷至縣城東門外的張家壩,有職工3名。1960年3月,在氣象觀測點的基礎上成立縣氣象服務站。1971年11月,成立縣革命委員會氣象站,職工增至7名。1973年,氣象站下設預報組和觀測組。1979年8月,縣氣象站改為氣象局。1987年,有職工12名。

  二、地面觀測

  1956年10月至1960年7月,氣象站每天1、7、13、19時(地方平均太陽時)4次定時進行氣象觀測。1960年8月至1961年3月,將原觀測時間改為北京時間2、8、14、20時。1961年4月又改為8、14、20時3次觀測。開始觀測項目有氣溫、溫度、降水、蒸發、日照、風向、風速、地面最低溫度、雲、能見度、天氣現象、積雪深度、地面狀況,以後又陸續增加雨量計、氣壓計、溫度計、濕度計、地面溫度(0~20厘米深度)、凍土觀測等項目。並在4~9月每日6時、10~3月每日8時向OBSER合肥拍發雨量情報;汛期四段3次(8、14、20時)、非汛期一段1次(8時)向水利部門、長江規劃辦公室拍發雨量報,向OBSER合肥編髮重要天氣報。

  三、天氣預報

  1959年,氣象站開始天氣預報業務,由氣象觀測員兼任,採取「收聽加看天」方法,即收聽省、專(區)及鄰省氣象台的天氣預報,結合本站所觀測的氣象要素變化及群眾看天經驗(農諺),作出短期(2~3天)天氣預報結論,送縣廣播站廣播。60年代初,改進預報技術,對氣候資料進行統計分析,繪製一些氣象要素相關相似圖表,增加開展中期(5~10天)、長期(1個月以上)天氣趨勢預報,拓寬了服務面。「文化大革命」期間,預報工作一直沒有停頓。1976年後,為適應工農業生產發展需要,加強對災害性、轉折性天氣預報的研究。1981年3月,使用氣象傳真接收機,專門接收較大範圍天氣形勢圖。



第二節 地震測防

  一、機構

  1976年8月,成立縣防震抗震指揮部,下設辦公室,與縣科技小組合署辦公,各區也相繼成立防震抗震指揮部。1979年留1名專職人員從事地震測防工作。1980年,由科委內定1人兼管地震測防工作。1981年設地震辦公室,與科委合署辦公。

  二、測防

  1976年,縣防震抗震指揮部成立時,實行晝夜24小時值班。全縣共建立22個測報點和宏觀哨。測報儀器有:土地電(含植物電)26件,土地應力11件,土地磁8件,土地傾斜儀5件,土地溫5件,連通管2件,水屯導1件,地聲1件,ZD―1型綜合測震儀1台。防震抗震指揮部先後發放《地震知識》小冊子1500冊,《群測群防》刊物900多冊,《地震知識和防震抗震知識》掛圖數百套;放映《唐山大地震》、《龍陵地震》、《海城地震》電影和幻燈30場次;編印數萬份關於地震宏觀、微觀現象的識別資料,下發到區、公社、大隊、生產隊。同年冬,在地區地震辦公室和326地質隊的幫助下,在縣回龍宮(現二中所在地)舉辦為期3天的測報骨幹業務培訓班,50多人參加學習。1977年,測報點並為16個,縣防震抗震指揮部在鴉灘中學召開全縣自製土儀器現場會,發動各測報點增添多種測報手段。1979年,按照「三化一提高」(儀器記錄自動化、台站布局合理化、儀器安裝規格化、提高預測預報水平)要求進行整頓,保留華陽、鴉灘、望江中學3個測報點。11月,華陽區中學地震測報點被評為先進集體,人員出席安徽省第二次群測群防先進代表大會。同年,望江與毗鄰的鄂、贛、皖地區建立聯防組織。1981年第二次整頓測報點,保留望江中學測報點,其主要測報儀器為土地應力、土地電,至1987年,該測報點一直堅持安排2名老師觀測記錄數據,半月向地區(市)地震局上報一次。
一個需要謠言作為論據的論點是沒有說服力的。 一個經常被謠言攻擊的人應該是偉人。 一個經常散布謠言的人絕對是道德低下的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4-19 16: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