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白領女人 要活得像個富翁

[複製鏈接]

1270

主題

4422

帖子

27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4

積分
274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紫衣 發表於 2006-5-18 23:0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花旗銀行前一陣子作了一個關於百萬富翁(以流動資產計)的統計, 結果是香港共有二十七萬四千名百萬富翁。其中港島區每七人中便有一個,新界次之,九龍最少。

  看完這個調查結果,先是一聲長嘆,繼而感觸有二:其一是想起了我求學的那個年代曾經家喻戶曉的「萬元戶」的故事。八十年代中,隨著農村實行聯產承包制,確實有一部分農民先富了起來,風頭一時無二。我們這一代最早認識的富翁就是「萬元戶」了,那時總覺得離那個稱號很遠但又很想知道做富翁的滋味。

  其二便是對富翁定義頗感疑惑,在香港這個生活費用奇高的地方,擁有一百萬資產(不包括固定資產)的人居然能被稱為「富翁」?如果你已為房子還清貸款並擁有一百萬的現金、股票或債券,你已是幸運一族,但是充其量只是小康,還得再努力才能晉身中產。如果你有一百萬現金而無「樓」(香港人對住宅單位的別稱),就更不敢自稱富翁了,相反最好有居安思危的生活態度,萬一一個不小心被老闆炒了魷魚或自以為有能力另謀高職而碰壁時,口袋裡的一百萬可頂不了多久。

  從橫向來比,當年內地出產萬元戶時,香港正處於經濟騰飛的階段,產生了無數個百萬富翁,但是1989年股災,1997年金融風暴殺人於無形,報紙上每天只講負資產,哪有富翁的影子?

  時代在變,衡量富翁的標準也得變。有一百萬的千萬不能沾沾自喜,自以為是,沒有的也不好妄自菲薄,以為永無出頭之日。統計的只是一個數字,那些不在你兜里的錢或你永遠無法享用的錢,再多,也不是自己的。以前做窮學生時,會計系的學生對錢似乎敏感一些,她們流傳的口號是:「不用是個百萬富翁,要活得像個百萬富翁。」

  於是什麼好的理財觀念都沒學著,只學會這句了,並一路貫徹到底,直到那天走過銀行,有職員上來推銷他們的產品(各類投資計劃)時,才驚覺是時候為理財投資做點兒功課了,有沒有一百萬有什麼要緊?要緊的是當你失去工作能力時,你的錢還能繼續維持你的生活,你的投資還能不斷為你帶來利潤,誰不想自己的老年活得更有尊嚴呢?

  至於是否被人尊稱一句富翁,就更不重要了,相反為了得到這個稱號而給自己無形壓力的人更是蠢蛋一個了。要知道過自己的舒坦日子,尊重自己的感覺才是生活的強者,你是不是富有,去問一問自己的心,只有心之富有,才是人之富有。
可親的朋友你們好嗎?懷念那段日子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8 21: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