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文化,到了最危險的時刻!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5-17 13: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五四新文化運動,包括胡適的「白話」運動,是否具有對中國文化五千年歷史的顛覆意義呢?回答是肯定的。所以一個世紀以來,我們越來越「白話」,越來越與中國古代文明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洋涇邦」!的確,此乃社會歷史的進步?倒洗澡水,連同孩子也一齊倒掉了!

中國始終自詡有著「五千年文明(文化)」的古國。但是,自從我上學開始接觸到這個理念時,便總是一個概念了,所接受的東西卻是將那古國的文明統統丟進了垃圾堆,並使其漚爛發臭;統統都貼上「封建」的封條。於是乎,我與千千萬萬同齡人一樣,接受得是愚昧的教育,「越愚昧越好」「大老粗才是最先進的代表」「工人階級領導一切!」等等。

因此,從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看,五四新文化運動,包括胡適的「白話」運動,是否具有對中國文化五千年歷史的顛覆意義呢?回答是肯定的。所以一個世紀以來,我們越來越「白話」,越來越與中國古代文明拉開了距離,而且越來越多地出現了「洋涇邦」!

的確,此乃社會歷史的進步?倒洗澡水,連同孩子也一齊倒掉了!

汽車零件玩出來的花樣行政侵奪科學的災難美女博客決賽進行北京手機資費下調

語言文字,是沒有階級性的,正如科學是沒有國界一樣:它是人類文化的符號,是人類交流與溝通的工具,是對人類各種實踐活動的記錄的工具。

可是,我們所謂的文化先驅們,卻對中華語言文字進行了歷史性的顛覆,因此使我們的文化傳承出現了斷層。

這樣說,似乎有危言聳聽之虞。但只要聽我說下去,你便會發現,所說都是事實。

首先,中國五千年文化的傳承,靠的是語言文字。因為語言文字發生了重大變化(遠古、上古、中古時期的語言文字是古文言文,那近代現代卻變革而為白話了,到了當代更夾雜了許多的西話),所以,使我們這些只接受白話甚至接受西話的當代人,對古代文化的了解和接受,僅局限於一般的教課書了,因為什麼呢?因為語言文字的障礙。

沒有了語言文字,我們又怎能了解和接受中國五千年的古國文化呢?

當然,在初中、高中、大學(可能現在小學也有)的課堂上都有一些古漢語基礎知識(或古詩詞)課程。但是,初中、高中的課程不過是基礎的基礎,到了大學,非語言文學類專業的學生大概不會再有這門課程了!所以,對於中國文化中的瑰寶――「四書五經」――的了解,特別作為中國「聖經」的《周易》,更是少有人問津。樂觀地說,不是不想問津,而是因為語言文字的障礙。我圈子裡就有這樣的朋友,他們出版了不少書,是中國算是有一定名氣的一級二級作家,但是,古漢語卻知之甚少。所以很多古籍便望而卻步。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其次,在中國,作為執政黨的共產黨,信奉的不是中國文化、中國哲學,卻恰恰信奉了西方哲學――馬克思主義哲學。不是說馬克思主義哲學不好,而是說,中國古代文化中國古代哲學,如《周易》這樣的經典著作,是否也是符合人類文明進步的哲學呢?這大概也應了「外來的和尚好念經」的說法吧!

自從上世紀初馬克思主義哲學被傳入中國,作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就一直視為了中國奪取革命和勝利的圭臬,而對其它的則統統予以斥之。竊以為,把中國古代文化和哲學作為圭臬,自然會有帝制之嫌,而不能得民心,便不能得天下!因此,這麼多年來,喊的是馬克思主義,其實行的卻又是一些中國古代文化之糟粕(一黨執政,毫無監督,其實質又是帝王之制)。「君子疾夫舍曰『欲之』,而必為之辭」。用這句話來解釋時代特徵,真是太恰當不過了!

那麼,在他們那裡,中國古國文明無非是一堆文物,而作為文化的、思想的東西卻被無情拋棄了。而真正讓百姓接受的又是什麼呢?是一種被割斷了的歷史文化,是西方哲學滲入的思想,是每一屆中央政府當政的聲音!

所以,在中國,所有的思想是沒有思想的思想,是浮萍,沒有根基,沒有對自然與人、人與人解釋的文化的思想。(博客中國)
晴耕雨讀,隨遇而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20:2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