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國際評論:伊戰三周年 戰爭禍水何時不再流淌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3-20 07:2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3月19日 16:45 新華網 [/COLOR]

  新華網巴格達3月19日電 (記者 蔣曉峰) 美英聯軍發動伊拉克戰爭至今已歷三年,伊拉克正式議會選舉到現在也已過去了三個月,但人們看到的仍是「無政府狀態」:占議會多數席位的什葉派在總理人選上與遜尼派和庫爾德黨派爭執不休,無法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妥協,這導致伊新政府遲遲不能組成。而更加令民眾擔心和恐懼的是,不斷加劇的教派衝突已使國家走向內戰邊緣。目前,伊拉克的前途到底在哪裡,仍然是懸在人們心頭的巨大問號。

  [B]矛盾難以調和 [/B]

  三年來,在美國重兵佔領的背景下,伊拉克的「民主化進程」表面上在逐步推進,但在議會選舉結束后的三個月中,權位之爭使各派難以作出妥協,各方期待的「民族團結政府」也處於「難產」狀態。

  在議會275個席位中佔128席的伊拉克團結聯盟雖推出賈法里為總理人選,但由於遜尼派、庫爾德派和世俗派政黨領導人表示反對,各政黨聯合組建政府的一攬子計劃在初級階段就已擱淺。黨派之爭已削弱了民眾對組建新政府的期待,也使一籌莫展的美國政府「備受煎熬」。

  伊拉克武裝部隊仍然沒有能力接管治安任務也是美國當局的一塊心病。三年來,已經有2300多名美軍士兵喪生,而根據不同機構的統計,死於各類衝突的伊拉克人至少有3萬,最多的統計達十幾萬。

  現時,無法擺脫宗派觀念束縛的伊拉克軍隊很難控制安全局面。伊拉克軍隊中主要以什葉派阿拉伯人和庫爾德人為主,很少有混編的部隊,異族士兵間戒心重重。遜尼派表示,他們對由什葉派控制的軍警部隊缺乏信任,因而需要建立自己的武裝來保護遜尼派阿拉伯人。目前,遜尼派已成立了獨立於庫爾德民兵和什葉派武裝「巴德爾旅」的「安巴爾革命者」部隊。

  伊拉克內政部也是個廣受爭議的部門,被指責縱容「巴德爾旅」等武裝組織對遜尼派人士實施報復性定點清除。儘管美國試圖在伊拉克軍隊中融入更多遜尼派士兵,阻止國家武裝部隊向派系武裝發展的勢頭,但這種努力遇到了重重阻力。

  [B]內戰陰雲籠罩 [/B]

  三年來,美國沒能扶植起一個有執政能力的政府,導致伊拉克安全局勢一直難以好轉。目前,宗派矛盾日益明顯,什葉、遜尼兩派的不信任感逐漸增強,並相互指責對方謀殺宗教及其他人士。伊拉克正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內戰陰雲籠罩。

  隨著派系衝突的加劇,伊拉克動蕩的性質在發生轉變。抗美鬥爭沒有減弱跡象,針對美軍和政府官員的各類襲擊也不斷發生,新的變數又凸顯了出來:帶有明顯派系鬥爭特點的針對異派教徒或異族居民的報復性仇殺層出不窮。今年2月薩邁拉一座什葉派清真寺的爆炸導致兩派衝突陡然升級。一個多月來,恐怖氣氛籠罩全國,宵禁、戒嚴、食品和燃油儲備已成為巴格達等地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美軍中央司令部司令阿比扎伊德說,從安全形度而言,「派系暴力比抵抗活動更吸引我們的注意力」。

  對於目前的緊急狀態和百姓的恐慌心理,一些伊拉克人說,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本沒有什麼矛盾,戰前伊拉克人的宗派觀念很淡,現在卻要以宗教派別劃界,這是有人在製造矛盾。但是,多數伊拉克人認為報復殺戮不會取代和平共處,如果要強加一場全面內戰,那只是某些政治人物或武裝派系領導人煽動的,民眾並不願看到內戰。

  不過,國際危機組織一名官員近日警告說,如果近期再發生類似針對薩德爾、西斯塔尼那樣的宗教人物的暗殺行動,伊拉克「就有發生全面內戰的可能,內戰會給整個地區帶來深遠影響,因為伊拉克的鄰國有可能捲入到衝突中」。

 [B] 經濟乏善可陳 [/B]

  伊拉克本是個不乏能源的國家,國民曾經有生活富足的體驗。但如今這個已探明石油儲量達1120億桶、約佔世界石油儲量10%的國家,卻需要每天進口成品油滿足內需。實際上,伊拉克的經濟重建並非單純的經濟問題,而是與安全和政治緊密相關的問題。

  目前,要在伊拉克恢復經濟建設是一件很艱難的事情。隨著戰亂、制裁以及能源工業缺乏投入,伊原油產量持續滑坡,去年12月的日出口量下滑至110萬桶,創伊戰之後的新低。在得不到安全和法律保障的情況下,能源工業的恢復非常困難。

  伊拉克的主要油田位於什葉派人和庫爾德人聚居的區域,遜尼派阿拉伯人居住的中部地區缺油少氣。根據目前的法律,油田的歸屬、出售石油的資金分配等問題仍懸而未決,有待各方在議會繼續討論。而在投資法正式出台之前、安全又沒有保障的情況下,經濟重建所需的人員、外資和技術均難以到位。

  三年來的事實說明,那場「解放」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的只是血雨腥風和民不聊生,所謂民主和自由也只停留在「畫餅充饑」的階段。那場戰爭帶來的禍水什麼時候才能不再流淌,大概還沒有人能夠給出明確的答案。(完)

1萬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遺老級會員

Rank: 5Rank: 5

積分
17031
沙發
 樓主| 白頭翁 發表於 2006-3-20 07:29 | 只看該作者

國際觀察:伊戰三周年將至 伊人感嘆過得糟

2006年03月19日 10:19 解放日報 [/COLOR]

  2003年3月20日晚,美國未經聯合國授權就在其盟軍的支持下對伊拉克實施軍事打擊。轉眼間,過去快3年了,它當初許諾的讓伊拉克人民過上「民主自由生活」的目標並未實現。伊拉克平民不得不暗自感慨,現在的生活比薩達姆時期還要糟糕。而美國高官和他們的總統卻對伊拉克的未來依然充滿信心。18日,來自世界各地的反戰人士用他們的呼聲來抗議美英政府在伊拉克的所作所為。

  3月17日,駐伊美軍地面部隊最高指揮官基亞雷利在巴格達表示,駐伊美軍的目標是令伊拉克安全部隊在今年夏末能夠承擔伊75%領土的安全責任。這比布希早先提出的今年年末讓伊安全部隊接管大部分領土的目標在時間上有所提前。此外,和美國總統布希一樣,基亞雷利也認為伊拉克正「遠離內戰」,並反覆強調,他不相信伊拉克會發生內戰。

  然而,事實顯然並非如此樂觀。目前伊拉克什葉派穆斯林正在過阿舒拉節,原本不太平的伊拉克在這段時期顯得格外混亂,教派衝突不斷。17日針對什葉派朝聖者的攻擊時有發生,據不完全統計,當天共有19人在一系列爆炸中受傷或是喪生。

  其實在伊戰3周年之際,許多當年支持過布希政府伊拉克政策的美國人已都在為此而感到懊悔。18日,英國主流媒體《泰晤士報》刊登了一篇題為「我們在薩達姆時代過得比較好」的文章,用伊拉克人的真實想法來告訴讀者伊拉克戰爭的「另類」含義。報道說,3年前當美國向伊拉克人民承諾未來的時候,許多伊拉克人以為自己的祖國會像其他有著豐富石油資源的中東國家一樣繁榮昌盛起來。但是令他們失望的是,理想總是與現實相差太遠。他們現在更關心的是,美軍什麼時候離開,暴力襲擊什麼時候能結束。

  時值伊拉克戰爭3周年之際,世界各地上萬人在當地時間18日上街舉行示威遊行,以此抗議英美2003年對伊拉克「錯誤的」動武之舉。據美聯社報道,今年的反戰浪潮由澳大利亞人首先拉開序幕。當天,大約有500名示威者走上悉尼街頭,他們口中高喊著「立即停止戰爭」和「從伊拉克撤軍」等口號。東京當天也有大約2000人舉行了類似的示威活動。一位反戰組織的活動策劃者表示,英國、伊拉克和美國的抗議者將首次同時上街示威遊行,希望藉此來壯大全球反戰聲勢。萬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0:5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