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載人航天火箭系統總指揮稱十年可趕超俄美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6Rank: 6

積分
2585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fdgds 發表於 2006-3-9 15:3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新社北京三月六日電 中新社記者 張量 「中國航天事業從一九五六年建立至今年已整整五十個年頭。這五十年是獨立自主創新的五十年。沒有自主創新,就沒有中國航天的今天。」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黃春平委員在接受本社記者專訪時談起自己對「自主創新」四字極深的體會。
  
  「五十年代,我們學習蘇聯的技術,調集全國各地掌握相關知識的教師來邊學習邊研究;六十年代,自然災害、蘇聯專家撤走、美國對華封鎖,中國只能靠自主創新、自己去摸索。中國航天一路摸索著走出系統集成的創新之路,終於進入了大發展時期。」見證了中國航天四十多年的歷程,「黃火箭」不禁生出無限感慨:「中國航天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進入世界航天領域的第一梯隊,這是自主創新的成果。只有自主創新我們才有今天的神五、神六上天。這也是我們民族的精神基礎,今後我們航天人還要堅持自主創新、繼續發展,逐步趕上俄羅斯、美國這些最先進的航天大國。」
  
  當記者問何時能趕超俄、美時,黃春平思考片刻回答說:「相對於俄羅斯、美國這些先進的航天大國,我們還落後了十五年。但我們相信,如果國家有經費的支持,十年的時間趕上去不成問題。」
  
  黃又補充說:「其實,回答這個問題很難。因為如果不考慮經濟問題,我認為四、五年趕超先進國家是沒有問題的。但是航天是國家的行為,航天人要有全局觀念。我們國家要實現中華民族的振興,有方方面面的事情要做,比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需要很大的投入。如果只考慮航天自身發展,一年飛個兩三次當然好,中國人民也高興,但是我們不能那樣做。」
  
  黃春平認為,航天界目前應當盡量多研究技術,做好技術儲備,然後再上天驗證。他說:「航天現有兩萬一千多人,實際有三分之一不是從事航天技術方面的工作,而是把航天技術二次開發為國民經濟建設、為百姓生活需要研究製造供氧系統、供熱、紡織、煙機、風力發電等等,這些都很重要。」
  
  最後,當記者問到「將來您不做航天,願意做什麼呢?」黃春平聞言爽朗地笑答:「我可以回家鄉,不當村長,當顧問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08: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