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大當婚女大當嫁, 自古以來這擇偶標準郎才女貌(若知書達理女工出眾則更上一層樓, "女兒經" 中翻來複去也就是這層意思, 北京土話更直截了當, 就叫做嘴甜盤兒亮條兒順) 兩情相悅傳為佳話. 婚姻是一門深不可測的學問, 讓兩個背景與生活習慣不盡相同的人從一口鍋里舀飯吃談何容易. 有人用同心圓來比喻婚姻, 大凡人能走到一起, 其共同點大概要大於50%, 歲月的磨合使人們存同去異, 而擦槍走火兒則在所難免. 三大台近年播出過幾部這類題材的電視劇, 其中兩部 (誰是老闆,大家都喜歡Reaman) 更是登峰造極, 將這種社會現象描繪的維妙維肖入木三分.
居家度日,各司其職, 不外乎開源節流, 這摟錢的耙子最好是"只管低頭拉車, 不要抬頭看路", 免生閑氣, 而這管錢的匣子則須平心靜氣自掃門前雪, 才能做到少用手中鞭.
年前在北歐的一次醫學年會上, 在論文集中有一篇與中國有關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 文中比較了青海不同民族群體中高原病的流行病學資料, 詳盡地描述了在平原長大的漢族人在青海的遭遇, 意識到這其中必有故事, 趕緊趕到展覽廳 (poster presentation) 去見作者, 這是一位從青海醫學院西寧附屬醫院 (青海省高原心臟病研究所) 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所(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的評選機構所在地) 進修的女醫生, 她用了20多分鐘講了這篇論文的立論, 方法與結果, 1940年代大軍挺進高原, 勢如破竹, 但因兵貴神速部隊行軍過快, 造成了官兵不同程度的高原缺氧, 當時隨軍醫療器械簡陋, 藥品奇缺, 故造成了一些非戰鬥減員.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屯兵高原而隨軍女兵稀缺, 為穩定軍心, 經"組織介紹"師團級幹部率先與當地少數民族成婚 (搜了一下軍網和Google Chinese, "拉郎配"這個詞可能源於新疆, 最初見於一組兵團女兵撰寫的回憶錄. 當年率雄師"屯墾戍邊"的封疆大吏得熟讀經史的天子首肯, 短期內招募數萬女兵赴疆). 該調查發現軍中子弟若父母皆為平原人氏, 即使在當地長大下一代中患高原病者亦遠高於母親為當地人的, 好象原文沒有作基因測定, 估計與某些基因表達水平有關. 順便問了一下, 這位醫生本人的母親即為當地人, 而身體很好.
以"和親"加強民族團結穩定邊陲由來已久, 從昭君出塞到文成遠嫁, 而封疆大吏中因高原缺氧而被迫返回內地的亦時有所聞. 許多曾經參加赴藏醫療隊的醫務人員返回后1-2年心肺功能才能恢復正常( 心臟縮小, 紅血球減低等).
注: 王昭君為古代四大美女之一 (沉魚落雁, 閉月羞花), 不過, 時下您若想賞美可真得悠著點兒, 行車中左顧右盼危及他人安全, 工作中凝視數秒將被告騷擾. 兩部戲中男演員及所扮角色均為意裔, 有些義大利文化與中國傳統接近, 如家族觀念極重男尊女卑等, 在英美的各色娛樂節目中經常以此開涮, 如大家都喜歡Reaman中的警官, 30多了還"賴"在家裡, 而老娘也甘於為其洗衣做飯, 樂在其中 (這就是典型的"媽媽的大男孩兒"). 而要求身為受過良好教育的現代老婆做到這條兒就有點勉為其難了, 所以若各位在家多做些家務事兒 (權且當作體腦輪作), 無異於釜底抽薪, 而這火兒就點不起來了. 防患於未然, "吃小虧沾大便宜", 何樂而不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