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為什麼?華南農業大學一周內發生三次跳樓事件(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3-1 21: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2006年03月01日01:36   信息時報     


學校近日貼出紅色的講座通知,講座的主題是「壓力的處理和危機的應對」。



時報訊 (記者 薛冰 實習生 許綺佳) 華南農業大學一個星期內三次發生跳樓自殺事件,不僅令學校師生愕然,也引起了社會的高度關注。昨日,記者再次走進這所高校,發現跳樓女研究生所住宿舍周邊相鄰的三四間房已搬遷一空。事發大樓內的所有研究生都無一例外地接到導師的「心理診查」電話,華南農業大學表示,將對全校3萬學生進行心理普查。


事發后導師逐個詢問學生

在該校研究生宿舍4號樓附近,嘈雜的工地作業聲和這幾棟靜靜的宿舍樓形成強烈的對比。記者從一位讀植物學的趙姓研究生身上了解到,跳樓的研究生是資源管理學院塗染化學專業的三年級研究生,自從事件發生后,她的室友及周圍的同學已經搬離原來的宿舍,住到其他棟的宿舍那裡去。

住在4號樓的一名許姓學生向記者反映,2月27日即事件發生后的隔天下午,他們的導師已經逐個和他們打過電話詢問「情緒如何」。後來,小許得知所有在四樓居住的研究生都接到導師的「問診」電話。如果家裡在比較近的地區,導師建議他們可以不用急著趕回學校,可以在家小住,安定情緒。同時還和他們交流了論文的問題,詢問論文是否有壓力,如果有問題可以直接找老師反映等等。總之,學校以各種途徑和學生交流溝通,例如,有的老師還利用上實驗課的機會,和同學交流心理方面的困擾。

昨日傍晚時分,記者才在樓道上看到個別住在4樓的舍友回來,當記者問及事件的一些情況時,他們全部都閉口不言,「對不起,我們不知道這件事,請你離開。」她們好像並不願意再提起這件事,也不願意再向其他人談及那位研究生的細節。

在研究生宿舍樓下的公告欄里,非常顯眼地貼著一張紅色的講座通知,講座的主題是「壓力的處理和危機的應對」,由中山大學教育學院古南永教授主講,旁邊還有一張宣傳單,是華農第一屆研究生心理健康活動的安排,這些通知的落款都是2月27日。旁邊在看通告的一名學生小聲說:「如果這些講座和活動能夠早點到來,不知道能不能挽回這些年輕的生命呢?」

華農:每個學院設心理諮詢室

記者昨日採訪獲悉,華農已經決定馬上對全校3萬學生再次進行心理普查。校方表示,學校的心理工作以前在廣東省一直屬於比較好的,心理普查也一直都在進行,不過這次發生這些事令校方意識到必須馬上採取措施掌握學生心理狀況,對有問題的學生及時進行幫助。此外,學校將全面加強教師、班主任、學生幹部的工作,要對學生進行更深入的關心和輔導,真正了解他們的心理狀況,及時進行幫助和輔導。

據了解,學校將進一步加強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除了現有的校級心理諮詢中心外,將要求每個學院都設置學生心理諮詢室。黨委書記江惠生還表示,他希望每個班都能設置一名心理健康諮詢委員,真正深入到學生中,了解他們的需要。

記者了解到,目前廣東大多數高校已經建立了這樣的諮詢機構,有的成立了獨立的諮詢中心,有的在學生處下設小機構。每個高校中的專家大約在7~8人左右,上崗教師部分是學校從事心理教學的教師,經過多年工作后考核取得資格的,有的則是從校外聘請的專家。

廣東省高校心理諮詢專業委員會專家之一、廣東外語外貿大學黨委副書記許國彬說,現在是高校新開學時期,更是病例多發期,最大原因是由於學生假期接觸太多複雜人事,導致心理受到就業競爭、人際關係、情感牽絆等各種壓力,最終出現心理疾病,有的甚至到了崩潰的邊緣。有些不健康心理,矯正起來至少需要二三年時間。

許國彬表示,導致當代社會大學生心理疾病的誘因中,外界刺激導致的心理壓力排第一位,包括就業、經濟、學業各個方面;由於人際關係處理失當造成的心理失衡排第二位;而情感因素則由數十年前的第一位降到了第三位。而且,由於心理疾病的隱性和積累性,它長期未得到應有的重視,由此導致不少本可避免的悲劇。

編輯點評 學生何以成了自殺高危群體

李 龍

華南農業大學校園一周內連續發生了三起學生自殺事件:2月20日,一名大一男生從實驗樓上墜落身亡,22日,一名女學生從第三教學樓墜下身亡,26日,一名女研究生先割腕后跳樓(詳見今日A07版)。

其實不獨廣州高校,通過「百度」搜一下「大學生自殺」,竟然出現88萬個新聞網頁,看來高校已成了自殺的一個重災區。按理說高校本是一個「求知養性」、「修『治國平天下』之術」的地方,可是從博士后跳樓自殺,到女研究生割腕后墜樓,一條條逝去的生命卻不得不讓人反思:何以高校教育卻成了剝奪生命的死亡課堂?是我們的學生群體心理越來越脆弱?還是我們的教育體制逼人走上絕路?

誠然,選擇不歸路的學生也許都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說心理承受能力差,經濟困難,學業壓力大,就業無望。但是作為一個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學生,應該具有最起碼的尊重生命意識,「個體的存在首先要有肉身的存在」,這個簡單的哲學道理,相信大學生不會缺失。何況知識就是用來完善個體存在的最好裝備,而高校無疑是豐富個體生命的最佳課堂。但偏偏有那麼些人選擇自殺這種毫不負責的方式來結束自己的生命,多少說明現在的高校教育在生命教育和個體歸屬感方面存在著不足。

《三字經》里早就說過,「首孝悌,次見聞」。意思是說,做人首先要懂得孝順父母,尊敬長輩。其次就是要多讀書,豐富自己的認知。然而在當下,困在「象牙塔」里的學子,一方面對自己的認知前景產生猶疑,念這麼多書畢業了還是找不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另一方面也對自己的現實處境抱以厭世情緒,學業壓力大,社會太複雜。這種雙重失望疊加在一起,即使他存在著,但早已丟失了生活世界的信仰。


教育部2月27日在新聞發布會上重申了「中國的教育是成功」的觀點。筆者不否認教育改革取得的成功之處,但是看到一所高校一周內三人自殺的新聞后,不由自主地又想起了那個為10萬元擇校費而服毒自殺身亡的13歲寧夏女孩。儘管事件性質迥異,但是當一個個學子放棄生命,這無疑是對現行的教育體制敲響了一個警鐘。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687

主題

6068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發言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積分
2188
沙發
phtsl 發表於 2006-3-2 08:23 | 只看該作者
世道殺人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3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3-2 17:29 | 只看該作者
學問也許不少,
但是心裡不健全,
又如何去應對世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4

主題

1896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4
68east97 發表於 2006-3-6 07:31 | 只看該作者
不是又有1次了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5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06-3-6 13:45 | 只看該作者
成千上萬人爭過獨木橋,
過了橋后又自殺!
什麼原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66

帖子

135

積分

禁止發言

大一新生(四級)

積分
135
6
除韃虜復中華 發表於 2006-3-6 17:20 | 只看該作者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優越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198

帖子

4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48
7
England rain 發表於 2006-3-7 18:37 | 只看該作者
在這個學校里,曾經有個心理老師拿學生的隱私當笑話在課堂里講。在國內我們如何相信心裡諮詢?
Blue eyes cry in the the rian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9:3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