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聽聽來自世界的聲音---BBC調查:日本被認為是全球最受信任的大國, 對中國有好感

[複製鏈接]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BC調查:日本被認為是全球最受信任的大國, 對中國有好感人數大幅下降          

  這項調查,具體由加拿大民意調查公司「環球掃描」(GlobeScan)和馬里蘭大學的「國際政策態度項目組」操作。中國對日本有好感的人數不但最低(16%)而且遠低於倒數第二位的墨西哥(31%),但絲毫也沒有妨礙日本得到全球最高分。南韓有44%對日本有好感,並不低。
2006年的調查,全球33個國家的39435人參加,整個調查由「環球掃描」公司協調,完成於2005年10月到2006年1月之間;
2005年的調查,全球22個國家的22953人參加。


對日本好感度Mainly positive  反感度Mainly negative
 




2006年02月03日 格林尼治標準時間09:57北京時間 17:57發表
BBC調查:對中國有好感人數下降

BBC授權進行的一項全球調查顯示,與一年前民調結果相比,對中國有好感的人數大幅下降。

在世界大國當中,日本被認為是最受信任的國家,而美國是最不受信任的國家。

這項調查對全球33個國家近4萬人進行了訪問。這是BBC連續第二年做這樣大規模的民意調查。

這些受訪者被問及,他們如何看世界大國的影響力,其中包括聯合國安理會5個常任理事國,再加上日本、印度、歐盟和伊朗。

BBC國際部授權展開的這項調查是由加拿大環球掃描(GlobeScan)民調公司實施的。

調查結果顯示,人們總體來說對歐洲有好感。受問者普遍對日本、法國、印度和中國有正面看法。

在2004年底的調查中,人們普遍對中國有好感,但是在BBC最新的調查中,對中國有好感的人數大幅度下降。

與上次調查相比,在加拿大、法國和印度的受訪者對中國的影響力表示更多的負面看法。

全世界受訪者普遍對日本有好感。但是在與日本隔海相望的韓國和中國,受訪者普遍對日本的影響力沒有好感。

總體來說,人們對印度普遍有好感,但是反應不是很強烈。

受訪者對於俄羅斯和美國的負面看法多於正面看法。

人們對伊朗的影響力的正面看法最低,特別是在歐洲和北美地區的受訪者當中。

但是這項調查沒有解釋人們做出不同反應的原因。

例如,調查沒有解釋人們對中國的看法受到哪一種因素的影響,其中包括高速發展的經濟、生機勃勃的文化、當局控制嚴密,還是持續不斷的政治鎮壓。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 ... 4676400/4676406.stm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沙發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7 00:06 | 只看該作者
對中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3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7 00:07 | 只看該作者
把globescan對兩個國家的說明也簡單翻譯一下哈:
日本

被調查的33個國家中有31個對日本好感多於惡感,而且這其中的22個國家國民是多數對日本有好感。平均55%的人對日本有好感,惡感只有18%。

中國

對中國有好感的人數大幅下降,但是總體還是受到正面評價。2004和這次調查都參加的20個國家中,對中國好感多於惡感的國家從13個降低為8個;而對中國惡感為主的國家從3個增加為7個。對中國有好感的總體下降了9個百分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4
Hanxin 發表於 2006-2-7 13:4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只重視政府間的交往,
國民間的交往太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774

帖子

15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9
5
maba 發表於 2006-2-7 19:58 | 只看該作者
不足為憑,而且毫無意義。人群是複雜的,有男有女,有老有少,有窮有富,有病有康,有胖有瘦,千差萬別。另一方面,又是人云亦云,羊群心理,朝三暮四。區區四萬人算什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主題

629

帖子

15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雙料碩士(九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52
6
gikeis 發表於 2006-2-7 21:34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啊,狂頂樓上的!!

哈哈哈~~

只要中國人自己會愛中國就行。這樣中國就會比任何一個國家都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45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32
7
shiliuwan 發表於 2006-2-8 11:37 | 只看該作者
我現在也怎麼不信任這種調查。以前還是相信的。

前年在學校外國留學生日語培訓班中,因為大家來自各國,老師總喜歡舉例各種國家間的調查比例,
什麼調查都有!比如人均汽車佔有率,比如男女結婚年齡。。。。
都說是權威機構的調查。
不相信是從那時候開始的,有這樣的,
中國的宗教信仰人數為0。。。。――――――我的家鄉可是有1/3信天主教哦。
中國的女性地位非常低好像是一百多名,日本是前10名吧。。。。。。
等等等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8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11 00:47 | 只看該作者
持日本護照,去幾乎所有的國家都享有免簽待遇。
還沒聽說過日本向哪個國家抗議其國民受到不公正待遇。

持中國護照,去所有的國家都必須先接受審查,還常常不被批准。
時常聽到我國向有的國家抗議,中國國民受到了不公正待遇。

從此,我們也可以了解到一些「來自世界的聲音」。

雖然每年去旅行,每年都要遇到頭疼的簽證麻煩,
但我還是只拿、並且一生只想拿中國護照。
我永遠都是這個對我來說是「又愛又恨」之國的公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280

帖子

8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2

積分
83
9
hello100 發表於 2006-2-12 16:15 | 只看該作者
這調查結果也不可一概不信。自己平心而論,好好思考一下,好像也沒什麼不可理解的。

唯一一個讓我感到比較意外的是,那麼多韓國人對中國持消極態度。。。其實,到中國做生意的韓國人倒是比較差勁,雖不代表整個韓國人的平均水平(我相信應該是代表韓國的平均以下水平),但還是造成了很負面的影響,至少俺因此對韓國持負面印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

主題

30

帖子

3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31
10
舜嘯靖 發表於 2006-2-13 21:41 | 只看該作者
一個連二戰法庭審判都不敢承認的倭國居然也能得到各國的信任
可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344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11
大娃娃魚 發表於 2006-2-14 23:40 | 只看該作者
將對國家的尊重和護照聯繫是滑稽的.免簽有複雜的政治因素,蘇聯在西方無免簽,可一些處於冷戰前沿小國卻有免簽待遇,蘇聯的地位不比他高嗎?相反有些地區的所謂優惠待遇以出賣自尊換,如拿此炫耀,就可鄙可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12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2-15 01:11 | 只看該作者
如果我們能多些反思和反省的話,

我們國家肯定會比現在更好。

我們中國人也可以更自由地進出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3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2-25 18:40 | 只看該作者
們一起來看一些歷史的細節。比如說,日本的右翼總喜歡有事沒事說,日本沒有侵略中國,只是進入。這個是怎麼一回事呢?其實也是有章可循的。

甲午戰爭以來,中國和日本之間的軍事摩擦就從來沒有斷過。無論是清朝,還是民國時期,其實沒有一天不打仗。二戰,也只不過是把這個戰爭的火苗吹旺而已。至於為什麼不立刻大打出手?很簡單,雖然日本強大無比,但是,中國太大了,能夠打下來,卻不一定能夠有效控制。所以,日本人的想法就是,蟬食---殖民---控制---蟬食新的地方。所以,甲午戰爭時的伊藤博文為首的人不同意大規模進攻中國,大家千萬不要以為是友好或者「日本其實很愛和平」。

矛盾的激化點是東北張學良改旗易幟。中國名義上統一了。日本害怕中國能夠集中起力量來對抗日本。這個對於日本「分50年控制所有華東華中地區」的想法有巨大的矛盾。(這個是日本某一陸軍高官的建議書,具體的記不起來了)而且,中國當時開始拋開日本,在東北建造自己的鐵路。而且把鐵路和中原的鐵路相通。(日本有權在南滿洲造鐵路,所以,這次好像又是中國人不講信譽,不過,我想破了頭也想不通,為什麼日本能在中國造鐵路,而中國自己卻不能在自己的國土上造鐵路)於是,918事變發生,東三省失陷。日軍不宣而戰,開始「進入中國」。

中國也有自己的難處,這個難處就是沒有穩定的,可以自給自足的軍工業。很多軍火要從德國,美國等國家購買。而當時的國際法,是禁止向戰爭雙方提供武器的,否則會被視之等同於宣戰。所以,為了繼續向西方國家購買武器,中國國民政府也就沒有宣戰。共產黨77事變以後倒是宣戰了,(所以,77蘆溝橋事變一般作為中日開戰的信號)但是,當時的共產黨只不過是一支「反政府武裝」,無法行使國家權力。所以,雖然中國大地上打得熱火朝天,但是,雙方並沒有宣戰。

當然了,日本有自己的一套解釋方法。首先,就是不承認中國的國民政府的主權。也就是說,如果日本在二戰當中勝利,可以把自己描寫成「日本天皇幫助中國清朝政府剿滅匪幫,恢復清朝大統」這樣一幅仁慈的面孔。妄圖重演明末清初,滿族人入關剿滅李自成的大順軍。這樣一來,也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當中國的統治者了。

其次,國際法上從來就沒有寫過,只有宣戰了以後才能進攻。所以,日本人是講信譽的。反正,在中國經常受到地方武裝的襲擊。所以,戰爭狀態從來沒有解除過。

還好,歷史是正義的,因為,任何反人類的行為,都會失敗。比如說,日本,比如說,希特勒。戰爭結束了,中國也在密蘇里號戰艦上籤署了協議。停戰了。但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問題就來了。

日本的歷史學家指出,中國和日本從來沒有互相宣戰,哪裡來的停戰,自然也就沒有侵略,佔領等等事情。中國人當然不服氣,就問了:「那你們的軍隊在我們的國土上幹什麼?」

回答很精彩,很準確,並且非常有哲理:「日本軍隊進入中國」

這個就是我們的鄰居,講起道理來一絲不苟的日本。我怎麼突然發現,這就好像一個小偷在偷了東西以後,被告發,然後,在法庭上恬不知恥地說:「你們這些沒有信用,沒有良心的人,難道你們親眼看見了?沒有?那就說明我沒有偷...........」

還有,大家還記得馬關條約嗎?上面根本沒有寫把屬國高麗割讓給日本,只是寫著「中國承認朝鮮獨立」。然後呢,日本馬上出兵佔領朝鮮。中國當然抗議,日本官員的回答是「條約上面寫著,中國承認朝鮮獨立,但是又沒有寫日本承認朝鮮獨立。所以我們當然可以佔領朝鮮。」

你看看,這就好像法律沒有寫「禁止裸奔」。於是,日本就開始裸奔了。

公眾對國家的看法,當然是對這個國家公眾的看法。日本人是全球知名的彬彬有禮。(當然,其內心世界,不是老百姓會研究的。)而且,不遲到,做生意講求信譽。對於個人而言,什麼都好。但是,作為國家,也只有國家才能判斷的,BBC的報道,採訪對象都是一般民眾,在國家大事上,最多可以起一個參考作用。

反正,日本人,只要有文化,見識開闊,我個人還是比較喜歡的。哪怕這個人是個右派。因為,即便是敵人,我也比較喜歡誠信的人。

但是,對於國家而言,日本確實非常沒有信譽的。所有的條約,就數和日本的條約改動最多。經常有附加條件。而且這些附加條件沒有一條合理,但是沒有一條違法。不過,日本為此也吃過苦頭。比如北方四島。如果不是日本出爾反爾,抬高要價,俄羅斯多半早因為經濟困難出賣了。

至於日本作為一個誠信國家是否合格,請大家判斷。當然,日本的國民,作為個人或者法人,誠信度比中國人高很多。這個我們要學習,不要矢口否認。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14
Hanxin 發表於 2006-2-25 23:2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zhangt1229的指教!

還有一個問題,
當年,孫中山與日本人的關係,
有沒有賣國的協議?

日本人幫孫中山推翻大清帝國的交換條件,
有沒有讓日本人進入東北?

日本人幫孫中山推翻大清帝國的動機?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5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2-26 05:07 | 只看該作者
我在這裡也不為為尊者諱了。
日本在馬關條約簽訂以後,就一直有分裂中國並且分期分批吞食的計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馬關條約一簽,日本已經開始在漢族內部醞釀內亂。並且開始為蒙古和東北的獨立製造歷史根據。企圖把蒙古和東北的疆土劃分走。

然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退休」,親自來到中國尋找代言人。第一個人是李鴻章(這個沒有確據)。第二號是張之洞,第三號人物是張之洞的秘書。......反正,這些吃大清國飯的漢人,沒有一個願意干出賣祖宗的事情。只好掃興而歸。但是,他的手下找到了孫文。當時,孫文在海外,以日本的黑龍會為樣本,聯合青幫,紅花會等黑幫組織,(當然,由於牽涉到民主,孫文的身邊總是團結著一批道德高尚的人。)成立了同盟會。但是,沒有資金和聲望去反對清朝。為了民主革命,也就不顧這麼多了。孫文和日本人簽訂了一些見不得人的合同。包括「中華民國承認蒙古,滿洲獨立。」於是,黃花崗起義以後,孫中山連續失敗6次,還是可以得到充足彈藥和軍餉。

北伐戰爭時,孫中山先生大量的啟用了共產黨員。而且給的位子也不低。其目的:1,靠自己,2靠蘇聯來減少日本對中國的壓力。

後來,袁世凱逼宮,清朝滅亡。孫中山也當了臨時大總統。這個時候,我們非常講信譽,非常可敬的鄰居---日本人來了,拿著孫文寫的條約。要中華民國履行義務。(這個條約其實和魔鬼在羊皮上籤約,用以收購靈魂沒有區別。)於是,政治聲望其實比袁世凱高的孫文,放棄了對總統的競爭,會比日本人的條約----我不是總統,沒有權力賣國。

於是,沒有達到目的的日本人,把幫助的目標放在了溥儀身上。

既然樓上的觸發了我說話的癮,那我就把話全說完,然後開始回答問題。
1,當年,孫中山和日本人簽訂過賣國協議。
2,協議上沒有讓日本人進東北。但是,承認東北和蒙古獨立,也就等於是承認日本可以繞過中國,侵略東北和蒙古,就好像侵略朝鮮一樣。
3,日本人幫助孫中山推翻大清帝國的動機是分期分批吞併中國。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16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3-12 00:05 | 只看該作者
zhangt1229 ,敬佩你的博學!
[:478:]  [:478:]  [:478:]  [:478:]  [:478:]

當時的日本政府不管是和孫中山也好,還是和溥儀也好,

都是相互利用的利益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7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3-12 16:18 | 只看該作者
所以,請樓上好好認識日本。

我和你一樣希望中國和日本友好。但是,如果中國和日本發生利益衝突,希望先生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當然,可以使用日本人處世的邏輯。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18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3-14 00:06 | 只看該作者
沒錯,你說的很對。

就是中國和日本的利益不發生衝突的情況下,

我也一樣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



另外,我覺得中國人和日本人,

包括世界上絕大部分國家的人民的處世邏輯基本是相同的。

和平、友好、善良、禮貌構成了這個世界的主流,對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0

主題

1752

帖子

542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42
19
zhangt1229 發表於 2006-3-14 04:03 | 只看該作者
有時候競爭是殘酷的。好在現在的競爭都在政治和商業領域。

沒有人願意打仗和競爭。但是,自己沒有強大的武力,就會有戰爭。自己的科技不領先,市場就會被蟬食。

其他的我不多說了。既然先生認為自己是站在中國的立場上考慮問題。那麼,先生認為東海的石油該怎麼分?
啊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305

帖子

104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4
20
 樓主| 實話就要實說 發表於 2006-3-14 09:05 | 只看該作者
東海的石油該怎麼分?
------------------------------------------

雖然此話題不在本帖討論範圍只內,

但是我覺得,當然是應該由兩國政府商量好了再分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2: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