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春節盤點

[複製鏈接]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5 21:0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B]7天賣出30萬部手機[/B]

  今日上午,記者從京城幾大手機賣場了解到的信息顯示,春節7天手機的銷量在30萬部左右。

  大中電器華北分公司通訊事業部經理江遠濤統計出來的數據顯示,春節期間大中手機的銷量在11萬部左右;北京國美總經理趙寶民告訴記者,春節期間,國美平均每天銷售手機1萬部以上。

  據業內人士估計,如果加上蘇寧、中複電訊、金飛鴻、迪信通、國宜通信等大型手機經銷商的出貨量,春節期間北京市場的手機銷量在30萬部左右。

  [B]數碼產品成送禮新寵[/B]

  從大中電器提供的銷售曲線看,手機、筆記本電腦、數碼照相機和MP3等IT數碼產品的銷售較春節前增長了近2倍。

  談到IT數碼產品熱銷的原因,大中電器公關經理張泳稱,今年春節拜年,不少人都選擇手機、MP3等小型數碼產品作為禮物送人,從而使得家電賣場中數碼產品的銷量大增。

  蘇寧電器的統計數據同樣顯示,從大年初一開始,一些外形時尚、功能全的新款數碼產品成為了今年春節消費者送禮的寵兒。

  [B]高端家電節日大走俏[/B]

  蘇寧電器表示,今年春節家電市場另一個特點就是高端產品的佔有率達到歷年來最高,彩電、電腦、空調、冰箱、洗衣機等產品銷售單價均創歷史新高。

  蘇寧電器介紹,春節黃金周期間,彩電的平均銷售單價接近9000元,這一價位接近於一台42英寸等離子的價格;由於筆記本銷售的增加,電腦平均銷售單價也攀升至8000元。

  來自國美電器的消息顯示,春節期間彩電在國美全部銷售額當中佔到40%以上,其中主要銷售額來自平板電視。



[B]【樓主按】記得1979年為了買一台120元的「松下」單聲道錄放機,幾乎花費我將近一年的積蓄。現在幾千元上萬元的家電,不少人家居然都能夠輕輕鬆鬆捧回家去。我不知道那些天天罵改革開放搞糟了、天天喊今不如昔、總是抱怨這也不好那也不行的朋友,是不是腦子被驢踢了,要不就是進水了。

又據浙江省統計局調查:浙江城鄉居民包括山區在內,每100人平均擁有手機59台,你說現在是多數人富了還是多數人窮了?改革開放好得很還是糟得很?!![/COLOR][/B][/SIZE]
震驚的70碼。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沙發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08:09 | 只看該作者
收入剛過1000美元,8000人民幣,怎麼可能有樓上說的這個樣?如果某地如江蘇上海之類的地方是這麼個消費法,那就意味著更多的地方吃不上飯。什麼是主流?樓上說的消費是主流呢還是廣大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地方人民生活艱難,看病看不起等死,房子買不起,孩子上不起學,這才是主流。現在這個年收入一萬人民幣內的水平,除去必要的消費,有多少余錢能支付得起房子、醫療、教育這三樣?哪一樣都叫人破產幾回。
光說一些富裕地區、一些富裕人口的事,是沒有代表性的。這些人只佔中國人口的一個極小比例。但就象買彩票,所有人的目光盯著的不是廣大沒中獎的彩民,而是那一兩個幸運兒。這隻不過是個虛幻的夢想罷了,事實是要靠硬的統計資料來說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3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6 09:35 | 只看該作者
[B]不知道二樓的公子又到過幾個中國的「貧困鄉鎮」深入考察、體恤民情?怎麼知道「人口佔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地方人民生活艱難,看病看不起等死,房子買不起,孩子上不起學」,而且斷言:「這才是主流」?不客氣的說,樓主走過的地方恐怕不是簡單的三倍、五倍於公子。我可以十分負責任的告訴你,即使是中國現在最貧困的地區,老百姓的生活也不是10年、20年前可以同日而語的。最起碼是溫飽問題基本得到了解決。多數地區正在奔向全面小康。而沿海地區人民的富裕程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的想象。這些有目共睹的巨大變化,都給那些閉著眼睛說瞎話的朋友,那些「民運分之」,那些「輪子」,一記響亮的耳光。

看你能夠悠閑的上網罵娘,不像是個「買不起房子、上不起學」、「連飯都吃不上」的人。能夠這樣憂國憂民,確實令人敬佩。不知道閣下捐了多少衣物貨幣給貧困地區的貧困農民?又為中國解決貧困問題做了多少實事?不過,看了你在可親登記的公開信息,居然什麼也沒有。心中沒鬼,為什麼這樣怕見陽光?![/SIZE][/B][/FONT]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4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6 10:02 | 只看該作者

請看來自貴州的報道

[B]【樓主按】因為工作關係,樓主自1998年起多次來到貴州參加扶貧工程,到過十幾個縣市深入考察,親眼目睹貴州貧困山區這些年來的巨大變化。雖然由於交通條件、地理和氣候環境、經濟基礎等因素制約,貴州和沿海發達地區相比還有很大差距。但是貴州社會在進步,人民生活水平在提高。現在的貴州包括那些貧困山區,可以說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特別在西部大開發中,國家在貴州投入大量建設資金,貴州高速公路的建設,給樓主留下了及其深刻的印象,有力促進了貧困地區的脫貧致富。國務院還規定,大連、青島、寧波和深圳四個城市與貴州結對扶貧。八年來,這四個城市在貴州投入了數十億的資金,幾百個幫困項目,同時每年發動市民捐贈寒衣、財物,派出醫生、教師,幫助貴州貧困山區的百姓。[/COLOR][/B]


我省(指貴州省)扶貧開發取得了巨大成就,貧困人口從1993年的1000萬下降到2000年的313萬,2001年又有50萬農村貧困人口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近30萬城鎮居民得到最低生活保障。但由於農村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返貧率高,新階段扶貧開發的任務仍十分艱巨。


與人均收入接近的發展中國家比較,我國的貧困人口絕大多數集中在農村。這是中國貧困人口的顯著特徵之一。貧困人口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這是我國貧困人口的另一個顯著特徵。如果以年收入1500元為相對貧困,1999年農村人均收入低於1500元的省區,全部在西部。貴州地處我國西部,貧困面在西部各省中所佔的比重大,貧困程度深,返貧率高,我省農村貧困,除了具有一般貧困地區的特點,如人口出生率高,人均收入水平低,勞動者素質差,社會基礎設施落後之外,最主要的特徵是與惡劣的自然環境共生共存。貴州是唯一沒有平原支撐的內陸省份,山高坡陡,溝壑縱橫,耕地破碎,山地和丘陵占國土總面積的92.5%,山間平壩僅佔7.5%。貧困人口主要集中在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和少數民族聚居的地區,自然環境惡劣,水土流失嚴重,土地資源缺乏,生產生活條件差。當然,導致貴州農村貧困的原因有歷史、人文、社會經濟等多方面的因素,但從根本上講,主要是自然稟賦的生態條件很差。基礎設施落後可以通過政府投資加以改善,大自然賦予的地形地貌卻不是人類可以輕易改變的。農村的扶貧開發應正視這一現實,要有新思路、新舉措。


堅持扶貧開發集中連片的原則,重點改善自然環境惡劣的深山區、石山區、高寒山區、少數民族聚居地區的基礎設施條件、生態環境和基本生產生活條件。進一步改進扶貧方式,有計劃地遷移人口。我省有些地區人煙稀少,居住分散,改善交通,通信等基礎設施條件成本很高,難度很大。應抓好國家以工代賑易地扶貧安置試點工程的實施,在做好工作,群眾自願的基礎上,量力而行,有計劃地將居住在自然環境惡劣,生產生活條件極差,缺乏基本生存條件,高度分散的貧困人口,相對集中地就近轉移到自然條件相對較好的地區,改善其生存條件,從根本上解決貧困問題。


緊緊抓住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歷史機遇,積極爭取國家的大力扶持,爭取深圳、寧波、大連、青島四城市加大幫扶力度,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快人才的培養,促進貧困地區進一步解放思想,創新觀念。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觀念創新是根本性創新。我省地處內陸,比較封閉,思想比較保守,觀念比較陳舊,觀念創新尤為重要,這是農村脫貧致富的關鍵所在。


保護生態環境,實行資源有償使用。我省地處長江、珠江上游,生態環境的好壞,不僅對貴州有影響,而且影響到長江、珠江下游的廣大地區。上游水土流失嚴重,下游就會洪水泛濫,這是眾所周知的道理。因此,保護長江、珠江上游的生態環境,不僅是「兩江」上遊人民的事,而且是全國人民的大事。保護環境,加強生態建設需要投入,需要支付成本,讓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生活水平相對貧困的長江、珠江上游地區人民節衣縮食,勒緊褲帶去保護生態環境,把保護長江、珠江上游生態的成本全部攤到「兩江」上遊人民的頭上,讓經濟相對發達、收入水平比「兩江」上游高得多的「兩江」下游地區無償受益,是欠公平的。作為「兩江」上游的貴州,一方面應盡最大努力保護好生態環境,另一方面應當爭取國家的支持,爭取「兩江」下游各省的支持,逐步實行資源有償使用制度,「兩江」下游地區應相對固定地給上游地區必要的資源補償,共同承擔「兩江」上游地區保護生態環境的費用。


加大對貧困地區的投資,努力克服貧困的惡性循環。美國經濟學家R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5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11:52 | 只看該作者
看來樓上的還是沒明白。
你發的主貼,題目是春節市場是如何如何火爆。地點是北京。
7天賣出30萬部手機
數碼產品成送禮新寵
高端家電節日大走俏

具體提了幾個數據:
彩電的平均銷售單價接近9000元
電腦平均銷售單價也攀升至8000元

你的說法:
1979年為了買一台120元的「松下」單聲道錄放機,幾乎花費我將近一年的積蓄。現在幾千元上萬元的家電,不少人家居然都能夠輕輕鬆鬆捧回家去。

我的結論:
收入剛過1000美元,8000人民幣,怎麼可能有樓上說的這個樣?如果某地如江蘇上海之類的地方是這麼個消費法,那就意味著更多的地方吃不上飯。
什麼是主流?樓上說的消費是主流呢還是廣大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地方人民生活艱難。
光說一些富裕地區、一些富裕人口的事,是沒有代表性的。

樓主的反駁,說去貴州扶貧:
給貧困的定義是:如果以年收入1500元為相對貧困。也就是說六年不吃不喝才買一個樓主說的平均價的電視的那種人才叫貧困。
樓主大量的評論,但列舉的硬碰硬的數字是:
小花苗寨,1992年人均收入僅80元,自從旅遊業走進苗寨,2000年人均收入已達到600多元
施秉縣城關鎮白塘村過去是典型的「三靠村」,通過發展農業旅遊,2000年農民人均純收入達3903元。
貴陽烏當區阿栗村,大力發展觀光農業,去年人均收入達3200多元,農民開始走上了小康致富路


請問這種樓主定義的走上小康路的廣大農民,不吃不喝幾年才買一個平均價的電視機,憑什麼能看得起病,買得起房,上得起學呢?
我並沒有說改革開放二十多年一點成績沒有,相反,成績還很大,發展還很快,但這種大和快是建立在環境急劇的惡化,貧富急劇的分化的基礎上的,我所要說的,是想提醒樓主,北京或浙江,單舉這些中國最富裕的地方來講,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樓上的還是心平氣和一點。人身攻擊並不能證明你高明一些。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6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6 14:35 | 只看該作者

黔北山鄉的歷史性變遷

2006年春節,貴州省遵義市餘慶縣中關村花坪村民組,寨子里家家戶戶的大門都貼上了喜氣洋洋的大紅春聯,有些農戶的玻璃窗上還掛上了火紅的「中國結」。濃郁的節日氣氛已經把這個坐落在半山腰的小小山寨浸染得格外和諧、格外安康、格外喜悅。與這種氛圍相對應的,是15幢木質結構的掩映在綠樹叢中極為整潔的農舍,這些農舍既像山莊,又似旅遊風景區待客的木樓。進寨路、串戶路全部硬化,連接著家家戶戶,而每一幢農舍前都無例外地有一片或大或小的花園……

    任意走進哪一家農戶都能看到,屋內乾淨清爽,家什物品擺放整整齊齊,新油漆過的木房牆壁古色古香;全寨牲畜集中「管理」,雞鴨封閉飼養;家家戶戶用上了沼氣……

    而鑲嵌在烏江岸邊的構皮灘鎮,又是餘慶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另一道風景。這個擁有3.6萬多人的鄉鎮同時也擁有眾多榮譽:「貴州省小康鎮」、「貴州省先進紅旗文明單位」、「全國體育先進鎮」、「全國文明村鎮」等稱號。為了徹底改善農民的居住和生活環境,構皮灘鎮請來省市設計部門的專家,對全鎮農民新村的建設進行統一設計,建立起30多個示範點,修建農民新居近300幢。此刻,映入記者眼帘的是一個個潔凈、美觀、祥和、安康的村寨,充分展示了這個全國文明村鎮的精神風貌。

    像花坪村民組這樣的村寨和構皮灘鎮這樣的鄉鎮,如今在餘慶縣、在遵義市農村隨處可見。而使黔北山鄉發生這種深刻的歷史性變遷的,是一場在遵義市農村廣泛深入開展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餘慶正是「四在農家」的首倡者和發源地。

    餘慶縣是貴州典型的山區農業縣,2001年以來,餘慶農村開展「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時,白泥、滿溪等村的幹部群眾根據農民求富、求知、求樂和求美的強烈願望,創造性地在村裡開展了以「富、學、樂、美『四在農家』」為載體的創建活動,把農村「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學教活動的成果轉換為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新景象和新風尚。餘慶隨即向全縣推廣了「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的經驗。

    何謂「四在農家」?簡而言之即「富在農家、學在農家、樂在農家、美在農家」。幾年前,遵義市委在對餘慶開展創建活動進行經驗總結時,又把「四在農家」進一步概括為:富在農家增收入,學在農家長智慧,樂在農家爽精神,美在農家展新貌。而在實際操作中,「四在農家」又可以解釋為:

    ――――富在農家:遵循市場經濟的規律,引導農民勤勞致富,科技致富,增加收入,過上殷實生活。

    ――――學在農家:培育學習型農村、學習型農民,引導農民學科技,學文化,學政策,學法律,提高素質,增長智慧。

    ――――樂在農家:不斷滿足農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引導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提高民主管理和村組自治水平,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讓農民做創造文明、享受文明的主人。

    ――――美在農家:著眼於人的全面發展,著眼於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和諧,講文明樹新風,引導農民追求心靈美和環境美,建設殷實、和諧、文明的新農村。

    遵義的同志告訴記者,「四在農家」的每一項內容都有很明確的指標可供考核驗收。具體說來,就是在創建活動中把「富、學、樂、美」逐一量化落實到「七個一」和「五通三改三建」基礎設施建設上。

    「七個一」:幫助農民調整產業結構,培育支柱產業,找到一條致富增收的路子;家家戶戶有一幢寬敞整潔的住房;有一套好的傢具和家用電器;安裝一部家用電話;掌握一門以上農業實用技術;有一間廚房和廁所;有一種以上健康有益的文體愛好。「五通三改三建」:通水、通路、通電、通電話、通廣播電視;改灶、改廁、改環境;建圖書閱覽室、建文體場所、建宣傳欄。

    以餘慶縣地處大山深處的羅家坡村民組為例。這裡共有28戶人家、103人,過去因為自然條件惡劣,經濟貧窮落後,整個寨子呈現髒亂差,村民的文化生活極為單調。有民謠道:「有女不嫁羅家坡,爬上山頂打哆嗦,遍地都是干沙地,井水不夠一家喝。」其貧困的窘境可見一斑。

    2004年,餘慶縣在「四在農家」創建活動中,採取了送文化下鄉與美化環境相結合的辦法,為羅家坡送去各類圖書數百本,修建了1500多米的聯戶水泥路,全村進行了改廁、改灶,接上了衛星電視,還搭起了乒乓球台。今天的羅家坡,道路旁、院壩邊,處處種花草,家家講衛生。過去村民們每逢農閑就無所事事,而現在到圖書室讀書和下棋已成為村民們的習慣。

    羅家坡經濟發展了,舊貌換新顏,又有民謠言:「山頂松柏杉,田裡稻麥瓜,山腰經果林,園內豬雞鴨。」在全面總結餘慶經驗並加以升華的基礎上,從2003年開始,遵義市委、市政府將「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從試點、示範階段,轉入連片創建、整體推進階段,目前已在全市農村廣泛深入開展。

    遵義市委書記傅傳耀認為,農業稅取消了,計劃生育工作制度化了,今天的農民到底在想什麼、急什麼、要什麼?農村工作抓什麼、怎麼抓?幹群關係如何改善?「四在農家」創建活動就是要著力從解決好這些問題出發,給全市幹部一個「抓手」,幹部就有了幹頭,農民也就有了盼頭。

    據不完全統計,開展「四在農家」創建活動以來,遵義全市已修建進寨路、連戶路2500公里,修建沼氣池12833口,改廁30050間,改灶29124戶,通電視69060戶,通電話29091戶,改居住環境65227戶,建圖書室1393間,建文體活動場地3365個,建宣傳欄1166個,還有78402戶用上了清潔衛生飲用水。通過「五通三改三建」,改變了村容村貌,改善了人居環境,改善了農戶的生產生活條件。同時,所有的創建點通過制訂村規民約,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治理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等「五亂」現象,努力做到室內室外物品置放有序,整潔衛生,從而改變了農村面貌,提高了文明水平。

    記者在遵義農村採訪,一個深切的感受是,這種變化不僅明顯,而且隨處可見。用當地農民最樸實的順口溜來表述就是:「走路不濕鞋,吃水不用抬,做飯不燒柴,村寨靚起來」―――這恰是廣大群眾對「四在農家」創建活動的由衷讚譽。

[B]【樓主按】貧困地區出現如此變化,十分喜人。只要不是敵對分之,都會為黔北山鄉這一歷史性變化由衷的高興。我們歡迎周公子來黔北山鄉實地考察。[/COLOR][/B]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50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99
7
shooden 發表於 2006-2-6 16:23 | 只看該作者
報告實情, 我家, 三個姐姐, 生活在湖南小縣城, 買得起21寸電視用不起冰箱.吃的飯菜比十年前好,但壓力比十年前大, 姐姐姐夫們就一個不是下崗人員, 大姐夫45歲的人了去年不得不去廣東打苦功.小孩子們上初中小學, 不愁吃穿和學費, 但零花錢一定和我當年一樣少. 三個姐姐都只掙300-400/月, 兩姐夫也是這做一會那做一會, 我真擔心她們怎麼供得起小孩上大學.
我,情況好些, 和老婆一起9000/月, 應該是幸福生活, 但想買大房接父母來深圳住, 想買車, 擔心工作, 想掙更多錢, 所以也煩.
再說老婆娘家, 泰山大人和兩姑姑日子不錯, 兩叔叔都是欠債戶, 下崗的,兩兒子八成考不上大學,頭痛, 考上了又得借錢交學費, 不過, 借主都是我岳父岳母和姑姑, 哈哈, 估計沒得還的.所以大家還是都有飯有菜有酒吃.
退休最幸福, 國家不拖欠工資, 我爸媽1700/月, 比姐姐姐夫這些勞動力掙的還多.
總而言之, 收入差別大, 各有各的活法. 沒錢的也較服氣, 擁護胡錦濤, 怒向地方政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8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16:26 | 只看該作者
不要動不動就說什麼歡迎來考察,如果天下的事只有實地考察才能得出結論,那各國領導人還不都得累到因公殉職。
貧困山區向好的方向變化,是個可喜的事情,如果出現一點不同的意見就跳腳,就罵娘,就給人扣上敵對分子的帽子,那也不是什麼好現象。共產黨上台50年搞了50年,現在才建了幾百本圖書的圖書室、沼氣池、治理柴草亂垛、糞土亂堆、垃圾亂倒、污水亂潑、畜禽亂跑等「五亂」現象,貧困地區的人民是該感恩帶德呢,還是該斥責政府無能?


樓主既然想轉移話題,可新開一貼,但對於樓主的主貼,我還是下面的說法。


收入剛過1000美元,8000人民幣,怎麼可能有樓上說的這個樣?如果某地如江蘇上海之類的地方是這麼個消費法,那就意味著更多的地方吃不上飯。什麼是主流?樓上說的消費是主流呢還是廣大農村,人口佔總人口絕大多數的地方人民生活艱難,看病看不起等死,房子買不起,孩子上不起學,這才是主流。現在這個年收入一萬人民幣內的水平,除去必要的消費,有多少余錢能支付得起房子、醫療、教育這三樣?哪一樣都叫人破產幾回。
光說一些富裕地區、一些富裕人口的事,是沒有代表性的。這些人只佔中國人口的一個極小比例。但就象買彩票,所有人的目光盯著的不是廣大沒中獎的彩民,而是那一兩個幸運兒。這隻不過是個虛幻的夢想罷了,事實是要靠硬的統計資料來說話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9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16:37 | 只看該作者
報告實情, 我家, 三個姐姐, 生活在湖南小縣城, 買得起21寸電視用不起冰箱.吃的飯菜比十年前好,但壓力比十年前大, 姐姐姐夫們就一個不是下崗人員, 大姐夫45歲的人了去年不得不去廣東打苦功.小孩子們上初中小學, 不愁吃穿和學費, 但零花錢一定和我當年一樣少. 三個姐姐都只掙300-400/月, 兩姐夫也是這做一會那做一會, 我真擔心她們怎麼供得起小孩上大學.
我,情況好些, 和老婆一起9000/月, 應該是幸福生活, 但想買大房接父母來深圳住, 想買車, 擔心工作, 想掙更多錢, 所以也煩.
再說老婆娘家, 泰山大人和兩姑姑日子不錯, 兩叔叔都是欠債戶, 下崗的,兩兒子八成考不上大學,頭痛, 考上了又得借錢交學費, 不過, 借主都是我岳父岳母和姑姑, 哈哈, 估計沒得還的.所以大家還是都有飯有菜有酒吃.
退休最幸福, 國家不拖欠工資, 我爸媽1700/月, 比姐姐姐夫這些勞動力掙的還多.
總而言之, 收入差別大, 各有各的活法. 沒錢的也較服氣, 擁護胡錦濤, 怒向地方政府.



樓上說的比較真實可信,代表中國的現狀與平均水平。估計你所提到的這些人,平均下來每人也就是1000元(大人孩子都算在內),除去吃用,怕是所剩也不多,你們在深圳,賺得多的同時,也得承受當地的高物價,如果交完稅,再供個房子,怕是每月也無餘錢。如果考慮到小孩將來上學,9000一台的電視也不是說買就買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0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16:46 | 只看該作者
註:就算是人均1000元,年入就12000了,1500美元,也是全國平均數的一倍半了,不知是不是能達到這個水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11
laodai 發表於 2006-2-6 18:48 | 只看該作者
發展不平衡,收入有差距,這在任何國家都存在,這些都必須由政府調控。在社會變革中,人民的整體生活水平提高不算小,在國內生活的人,不管是城市居民、農村居民,90%以上不會有異議。奇怪的是生活在這個環境以外的人異議不少!?

生活有壓力,活得不輕鬆,對普通老百姓人人都這樣,國外也不會例外。為個人家庭過得好一點,憑自己的努力去打拚,這不是常識?在法制還不完善的社會中,有人靠犯罪、損害公眾和他人的利益迅速致富,畢竟是少數,活的更不會輕鬆。這些人的「壓力」比普通百姓大得多。

家電、手機等在中國迅速普及,當然是中國人生活水準提高的象徵。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12
 樓主| chujiakang 發表於 2006-2-6 19:49 | 只看該作者
呵呵,公子有點語無倫次了。

樓主還是誠心邀請公子到國內走一趟,不要被西方媒體蒙蔽了眼睛。

到時候看到我們生活這麼好,不要眼饞哦~~~
震驚的70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3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6 20:51 | 只看該作者
呵呵,任沂牆常回去的。西方媒w我是不怎麽看的。
回去的也多是l_的地方,尚未到哪Y上W、t、住房解Q或有解Q的希望的城市,更不用fl村了。
至於@N基本的|西都解Q不了的情r下,象侵魎f的錕癯保荒蓯且O小的人群,O小的

以偏概全l都5慘懸c苊勺∪瞬判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4
mm021 發表於 2006-2-6 21:38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僅看央視新聞,細心點也能曉得地區差異造成的不平等已經十分嚴重。

那怕只是討論上海、北京、江浙、廣州,看看中低收入家庭,有小孩在上學的家庭,家裡有人得病的家庭。

春節期間北京市場的火暴。 按1:10的擴大效應,還需要再參考下北京有多少人口啊。

個人覺得,雙方都有一定的道理,這幾年中國確實得到了發展,而且還不慢。但是面對的問題並沒減少,反而是增加了。其中不少是關係到立國之本的問題。
紫 徐 東 來

笑世間可笑之人,鳴天下不平之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10

主題

8362

帖子

3134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134
15
mm021 發表於 2006-2-6 21:44 | 只看該作者
發展不平衡,收入有差距,這在任何國家都存在,這是事實。但是在以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為目標的中國,這個問題卻比大多數國家都要嚴重,這也是事實。
紫 徐 東 來

笑世間可笑之人,鳴天下不平之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450

帖子

9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2

積分
99
16
shooden 發表於 2006-2-7 09:57 | 只看該作者
在深圳我是窮人, 在老家我是大款, 這就是中國現狀.
凄慘的是35-50歲以前國營企業下崗的人,最需要錢的時候卻被時代拋棄了, 這樣的人在內地一大把,今年在老家就見到一家4口就稱1斤豬肉過年的家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7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8 10:09 | 只看該作者
看看這個吧。貴州的農民為啥干這種工作?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06-02-08/80335.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8

主題

1732

帖子

48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89
18
周公子 發表於 2006-2-8 10:22 | 只看該作者
這是貴州大方縣政府網站,說得多好啊。不但前景光明,而且腳踏實地。

http://www.gzdafang.gov.cn/

這是網友實拍。

http://club.backchina.com/main/t ... 30.html#post1494530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6 09:4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