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楊恆均: 母親珍藏的報紙

[複製鏈接]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1-26 14: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謹以此文獻給像我一樣流浪在海外的兒女們

遊盪了這麼多年,從東到西,又從北到南,一年又一年,我在長大,知識在增加,世界在變小,家鄉的母親在變老。

二十一年前母親把我送上了火車,從那以後,我一刻也沒有停止探索這個世界,二十年裡,從北京到上海,從廣州到香港,從紐約到華盛頓,從南美到南非,從倫敦到雪梨,我遊盪過五十多個國家,在十幾個城市生活和工作過。每到一個地方,從裡到外,就得改變自己以適應新的環境,而唯一不變的是心中對母親的思念。IP 電話卡出現后,我才有能力常常從國外給母親打電話,電話中母親興奮不已的聲音總能讓我更加輕鬆地面對生活中的艱難和挑戰。然而也有讓我不安的地方,那就是我感覺到母親的聲音一次比一次蒼老。過去兩年裡,母親每次電話中總是反覆叮囑:好好再外面生活,不要擔心我,一定要照顧好自己,不要想著回來,回來很花錢,又對你的工作和事業不好,不要想著我……說得越來越羅嗦,羅嗦得讓我心疼,我知道,母親想我了。

母親今年七十五歲。

我毅然決定放下手頭的一切工作,擱下心裡的一切計劃,扣下腦袋裡的一切想法,回國回家去陪伴母親一個月。這一個月里,什麼也不幹,什麼也不想,只是陪伴母親。

從我打電話告訴母親的那一天開始到我回到家,有兩個月零八天,後來我知道,母親放下電話后,就拿出一個小本本,然後給自己擬定了一個計劃,她要為我回家做準備。那兩個月里母親把我喜歡吃的菜都準備好,把我小時候喜歡蓋的被子「筒」 好,還要為我準備在家裡穿的衣服……這一切對於一個行動不方便的,患有輕微老年痴呆症的75歲的母親來說是多麼的不容易,你肯定無法體會。直到我回去的前一天,母親才自豪地告訴鄰居:總算準備好了。

我回到了家。在飛機上,我很想見到母親的時候擁抱她一下,但見面后我並沒有這樣做。母親站在那裡,像一隻風乾的劈柴,臉上的皺紋讓我怎麼也想不起以前母親的樣子。

母親花了整個整個的小時準備菜,她準備的都是我以前最喜歡的。但是我知道,我早就不再喜歡我以前喜歡的菜。而且母親由於眼睛看不清,味覺的變化,做的菜都是咸一碗,淡一碗的。母親為我準備的被子是新棉花墊的,厚厚的像席夢思,我一點也不習慣,我早就用空調被子和羊毛被了。但我都沒有說出來。我是回來陪伴母親的。

開始兩天母親忙找張羅來張羅去,沒有時間坐下來,後來有時間坐下來了,母親就開始羅嗦了。母親開始給我講人生的大道理,只是這些大道理是幾十年前母親反覆講過的。後來母親還講,而且開始對照這些道理來檢討我的生活和工作。於是我開始耐心地告訴媽媽,那些道理過時了。於是母親就會痴獃呆地坐在那裡。

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我發現母親由於身體特別是眼睛不好,做飯時不講衛生,飯菜里經常混進蟲子蒼蠅,飯菜掉在灶台上,她又會撿進碗里,於是我婉轉地告訴母親,我們到外面吃一點。母親馬上告訴我,外面吃不幹凈,假東西多。我又告訴母親,想為她請一個保姆,母親生氣地一拐一拐在房間里噼啪噼啪地走,說她自己還可以去給人家當保姆。我無話可說。我要去逛街,母親一定要去,結果我們一個上午都沒有走到商場。

每當我們討論一些事情的時候,母親總以為兒子已經誤入歧途,而我也開始不客氣地告訴母親,時代進步了,不要再用老眼光看東西。

和母親在一起的下半個月,我越來越多地打斷母親的話,越來越多的感到不耐煩,但我們從來沒有爭吵,因為每當我提高聲音或者打斷母親的話,她都一下子停下來,沉默不語,眼睛里有迷茫――母親的老年痴呆症越來越嚴重了。

我要走前,母親從床底下吃力地拉出一個小紙箱,打開來,取出厚厚的一疊剪報。原來我出國后,母親開始關心國外的事情,為此他還專門訂了份《參考消息》,每當她看到國外發生的一些排華辱華事件,又或者出現嚴重的治安問題,她就會小心地把它們剪下來,放好。她要等我回來,一起交給我。她常常說,出門在外,要小心。幾天前鄰居告訴我,母親在家看一曲日本人欺負中國華人的電視劇,在家哭了起來,第二天到處打聽怎麼樣子才能帶消息到日本。那時我正在日本講學。

母親吃力地把那捆剪報搬出來,好像寶貝一樣交到我手裡,沉甸甸的,我為難了,我不可能帶這些走,何況這些也沒有什麼用處,可是母親剪這些資料下來的艱難也只有我知道,母親看報必須使用放大鏡,她一天可以看完兩個版面就不錯了,要剪這麼大一捆資料,可想而知。我正在為難,這時那一捆剪報里飄落下一片紙片。我想去撿起來,沒有想到,母親竟然先撿了起來。只是她並沒有放進我手裡的這捆剪報里,而是小心地收進了自己的口袋。

「媽媽,那一張剪報是什麼?給我看一下。」我問。

母親猶豫了一下,把那張小剪報放在那一疊剪報上面,轉身到廚房準備晚餐去了。

我拿起小剪報,發現是一篇小文章,題目是「當我老了」,旁邊的日期是《參考消息》2004年12月6日(正是我開始越來越多打斷母親的話,對母親不耐煩的時候)。文章擇選自墨西哥《數字家庭》十一月號。我一口氣讀完這篇短文:


當我老了

當我老了,不再是原來的我。請理解我,對我有一點耐心。

當我把菜湯灑到自己的衣服上時,當我忘記怎樣系鞋帶時,請想一想當初我是如何手把手地教你。

當我一遍又一遍地重複你早已聽膩的話語,請耐心地聽我說,不要打斷我。你小的時候,我不得不重複那個講過千百遍的故事,直到你進入夢鄉。

當我需要你幫我洗澡時,請不要責備我。還記得小時候我千方百計哄你洗澡的情形嗎?

當我對新科技和新事物不知所措時,請不要嘲笑我。想一想當初我怎樣耐心地回答你的每一個「為什麼」。

當我由於雙腿疲勞而無法行走時,請伸出你年輕有力的手攙扶我。就像你小時候學習走路時,我扶你那樣。

當我忽然忘記我們談話的主題,請給我一些時間讓我回想。其實對我來說,談論什麼並不重要,只要你能在一旁聽我說,我就很滿足。

當你看著老去的我,請不要悲傷。理解我,支持我,就像你剛才開始學習如何生活時我對你那樣。當初我引導你走上人生路,如今請陪伴我走完最後的路。給我你的愛和耐心,我會抱以感激的微笑,這微笑中凝結著我對你無限的愛。

一口氣讀完,我差一點忍不住流下眼淚,這時母親走出來,我假裝什麼也沒有發生,母親原本是要我帶走後回到海外自己再看到這片剪報的。我隨手把那篇文章放在這一捆剪報里。然後把我的箱子打開,我留下了一套昂貴的西裝,才把剪報塞進去。我看到母親特別高興,彷彿那些剪報是護身符,又彷彿我接受了母親的剪報,就又變成了一個好孩子。母親一直把我送上計程車。

那捆剪報真的沒有什麼用處,但那篇「當我老了」的小紙片從此以後會伴隨我……

現在這張小紙片就在我的書桌前,我把它鑲在了鏡框里。現在我把這文章列印出來,與像我一樣的海外遊子共享。在新的一年將要到來的時候,給母親打個電話,告訴她你一直想吃她老人家做的小菜……

楊恆均於2004年12月28日

3

主題

12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7
沙發
tiedaoke 發表於 2006-3-26 19:37 | 只看該作者
楊恆均:我們不是羊也不是狼,我們是龍的傳人!

《虛擬大中華》創作談(九)(十)
從哪裡說起呢?就從2005年最流行的一本小說《狼圖騰》說起吧,因為這已經不是討論小說了,而是關係到我們到底是「狼」,還是「羊」的問題,不說清楚是不行的。
作為一本描寫動物的小說,《狼圖騰》確實吸引了我,雖然後來我和幾個朋友討論時,他們提出了質疑。因為他們想知道,《狼圖騰》里對狼的描寫到底是從科學的角度抑或是從文學的角度。
如果從科學的角度,書中引用的幾乎都是民間傳說和歷史上的文學作品,很不科學;如果是從文學的角度,可以說得過去,因為《狼圖騰》里的狼幾乎都是具有半人性的畜牲。不過,這就即刻產生了一個問題:把狼這樣的畜牲寫得和人一樣狡猾和殘忍,再來號召人去學習狼,把狼作為圖騰,怎麼說得過去呢?何況,如果《狼圖騰》里的狼真那麼牛逼,竟然讓人去學習的話,狼又怎麼會絕種了呢?現在的狼大多在人類的動物園裡才能看到,我看,狼倒應該以人為圖騰了。
當然不能就事論事,也不能就狼論狼。作者寫的是「狼圖騰」,是狼的精神,不是真讓我們重新趴下四肢著地,學習豺狼。開個玩笑而已。
按照作者的意思,中華民族性格里的狼性太少,某些歷史階段少到沒有,於是就被周圍「狼」視眈眈的游牧民族侵略欺負。中華民族是屬「羊」的,大多時候成為「沉默的羔羊」和「待宰的羔羊」。狼和羊一放到一起,孰優孰劣,傻子也看得出來。(不過又忍不住開個玩笑:當今狼是要絕種了,而羊卻越來越多,還挺可愛的)
玩笑歸玩笑,我心裡就是不舒服,也不服氣,於是作了一番研究和思考。最後總算找到了讓我釋懷的新東西。原來,咱中華民族並不是羊,也不是狼,我們是「龍的傳人」,龍是貫穿中華民族上下幾千年歷史的經久不衰的圖騰!

在蠻荒的上古時代,我們的祖先剛剛從猴子脫胎換骨不久,對大自然知道有限――這是根據達爾文的進化論推出的,如果根據神造人的推論又是另外一種版本:神仙造了動物,賦予他們各種防身和進攻用的尖牙利齒、以及冬暖夏涼的皮毛,但到了人的時候,神發現沒有什麼致命武器留給他們了,於是只好給了他們思考的能力,讓他們自己想辦法面對惡劣的自然和妖魔鬼怪們――不管是哪個版本,我們光著屁股的祖先在原始森林裡生活得一定不是太愜意,更不用說「和諧社會」了。且不說豺狼、獅子和老虎時不時把他們當成盤中餐,就是那些小的牛鬼蛇神,例如害蟲、黃鼠狼等也經常攪得他們不得安寧。據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顯示,最讓我們祖先頭疼的、讓他們防不勝防的還是蛇。
所以大家可以從史料上看到,全世界各地民族上古時代崇拜最多的圖騰是「蛇圖騰」。祖先們對蛇恨之入骨,但又沒有辦法,把它們作為圖騰頂禮膜拜。中華民族最古老的圖騰也是蛇。這點應該是經過考證的。
與蛇同樣流行的圖騰包括狼等各種狡猾、勇敢和毒辣的動物。我們必須理解自己的祖先,他們當時沒有幾種物質武器用來保護自己,經常受到這些心狠手辣、狡猾成性的毒蛇和豺狼的虐殺。把這些動物作為圖騰隱含著他們的恐懼和希望。所謂希望,就是希望這些兇殘的動物看在人類把它們作為圖騰的份上,口中留情。
不過,畜牲畢竟是畜牲,無論是以狼為圖騰還是以蛇為圖騰,都沒有能夠感動這些動物,也沒有挽救生命。好在人類有思考的能力,不久,他們就學會了對付這些動物的越來越多的技能。最後,抓蛇殺蛇和吃蛇越來越普遍,豺狼也被趕得躲進東郭先生的布袋裡。
那麼,人類的進步又如何影響了他們崇拜的圖騰呢?這是很值得研究的。迄今為止,考古學家發現的原始人類的圖騰基本上都是以身邊最讓人懼怕和敬畏的動物為主。例如有些民族看到青蛙很能跳,就把青蛙作為圖騰了。中華民族最早的圖騰是蛇等動物。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動物圖騰面臨尷尬的情形:如何讓比這些動物聰明(也就是狡猾)的人類繼續對這些圖騰頂禮膜拜呢?連小孩子也能把蛇抓來作為盤中餐的時候,誰還願意翹著屁股對蛇圖騰叩頂禮膜拜呢?

也就是從對這個問題的不同處理,世界上出現了完全不同的民族。我順著《狼圖騰》的線索作了一些探索,有了驚人的發現(希望不是人家早就研究過的,但絕對希望這方面的人士繼續研究下去)。我發現,凡是優秀的民族,後來都成功地轉換了自己的圖騰,把頂禮膜拜的動物之類的圖騰換成了更高形式的精神圖騰,也就是想象的虛擬的圖騰――這個過程發生在原始社會結束的末期。但並不是每一個民族都成功轉換了崇拜的圖騰。例如中國北方的游牧民族,一直以狼為圖騰。當然世界上還有很多其他民族也繼續崇拜蛇、狼之類的圖騰,南美以及非洲的一些進步不那麼快的民族至今還在森林裡崇拜動物圖騰。
那麼,那些成功轉換了自己一直崇拜的動物圖騰的民族又發展出什麼樣的圖騰呢?上面說過,就是我所說的「虛擬的圖騰」,也就是精神圖騰。希臘的諸神就不用說了,就說中國吧。民間出現了一百多種大鬼小鬼,例如如來佛、觀音菩薩、阿密陀佛、土地爺、灶王神、關帝、岳飛、牛王馬王、火神、床神、蛇王、文曲星、呂洞賓等等,這些都是中國民間智慧的結晶,是人民想象出來的用來克服困難寄託精神的「圖騰」。當然最普遍的還是從「蛇圖騰」進化的「龍圖騰」。
世界文明史上的四大宗教就是四大圖騰,特別是基督教,大家仔細看看,就能發現,上帝就是他們的「圖騰」 。上帝這個圖騰也是從古代的動物圖騰發展到希臘諸神等,最後形成了上帝。另外還有真主和佛祖,也一樣。而中國,則走了不同的路,但卻獲得了類似的圖騰。雖然出現了一百多種神鬼,但最普遍的還是「龍圖騰」。蛇是一個真實的動物,龍則是從蛇演變出來,卻並不存在的虛擬神物。龍圖騰伴隨了中國幾千年的歷史,中國民間到處是龍圖騰的影子,皇帝是龍子,至今我們還不無自豪地宣稱:我們是龍的傳人!

龍是什麼?龍是虛無的,沒有人能證明它的存在,更沒有人去費事證明它的不存在。在高山野嶺和深潭大海里,沒有人看見過龍。但龍貫穿中國歷史,存在於絕大多數中華民族兒女的心中。這就是龍!如果你不尊重自然,你挖掘了不該挖的山脈,老年人會痛斥你挖了龍脈,龍王會發怒的;收成不好,是天上的龍發怒了……這個龍有時還會沉睡,有時又被人稱為覺醒的暴龍……如果你真能夠深入中國民間,你會發現龍處處都存在,它不但伴隨窮苦的勞動人民,而且統領了民間的一切全國性或者地方性的鬼神。當然,按照《魔鬼的律師――為迷信辯護》的作者弗雷澤所言,這些圖騰也成為統治者穩定自己統治的工具。
龍是什麼?龍就是我們民族本身的化身,龍是中華民族智慧結晶,它產生於中華大地,但又高於中華民族的每一員,很多時候,它成為中華民族的象徵:它有缺點,不是常常顯靈,有時很懶地沉睡不醒,但他總有一天會覺醒,會再次崛起。龍帶給中華兒女希望,而龍是永遠不會死亡、不會消失的,所以,我們總有希望……就像中國人把歷史人物岳飛、關公等也神化,賦予人民的理想一樣,龍幾乎被賦予了中國古人所有的理想和能力,而且「龍」的能力也是隨著中國人的進步而不停完善。
和西方等一些先進民族的神仙有所不同,但性質卻是一樣的。上帝可以說是整個西方文明世界的圖騰。上帝也是無法證明存在也無法證明不存在的,而且沒有人愚蠢到去證明其是否存在。作為西方人圖騰的「上帝」則絕對存在。它不但存在於每個信仰者的心裡,而且,它還在西方道德、政治、經濟和社會等各個領域打上它無形的烙印。沒有上帝,那個極度崇拜物質和金錢的西方社會即使不馬上土崩瓦解,也會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至於佛祖就更明顯了,對於佛教國家,佛祖同樣存在於社會各個領域,以及最重要的,常駐在佛教徒的心中,帶給他們安詳、善良和平和。

說到這裡,大家應該知道我想說什麼了。不錯,當今文明社會,優秀的民族如果還需要圖騰的話,那麼也絕對是需要那些從人心人性中生出來的又高於人本身的「精神圖騰」――上帝、佛祖和龍等。我們絕不需要《狼圖騰》小說里所說的那種狼圖騰。崇拜龍的中華民族絕對不是軟弱可欺的「羊」,更加不會愚蠢到去仿效狼心狗肺和狼子野心的「狼」。龍的智慧是無盡的,隨著中華民族的進步而不斷完善,而動物狼的「智慧」則連它自己都保不住,在這個弱肉強食的地球上,看起來最懂得「森林法則」的狼,卻面臨著絕種的威脅。
不妨讓我們暫時回到《狼圖騰》的情節。書中作者聲稱屬羊的中華民族如果不是受到經常來自崇拜狼圖騰的游牧民族的佔領和洗禮,早就氣息奄奄了。書中對蒙古成吉思汗和滿清的「狼性」推崇備至,從而引經據典,說到世界歷史上曾經發生的類似現象:崇拜狼圖騰的民族風捲殘雲般地征服屬「羊」的民族。這裡還有一個現象,作者也指出了,這些崇拜狼圖騰的民族大多屬於野蠻民族,文明程度遠遠低於被他們征服的民族。
這裡先澄清「征服」這個詞語的褒貶性。在作者的書中,毫無疑問地認為,能征服其他民族就是好的,不管是野蠻民族征服先進民族也好,還是反之亦然。其次,需要澄清作者的「征服」的含義,作者的「征服」幾乎毫無例外地是指「武裝侵略,佔領」,他忘記了另外一種「征服」 ,我把它稱為「徹底的征服」,也就是把一個民族同化掉、消滅掉 。第三,作者用動物世界的現象和人類歷史來說事,都是選用歷史上的某一個固定的點,沒有全面看問題。

先解釋第一個,作者從中華民族的利益出發,恨鐵不成鋼,認為我們民族太軟弱,太「羊」了,經常受欺負,這一點我深表同情,甚至也有同感。但就此把歷史上的「征服」都自覺不自覺地看成了褒義詞,實在不該。按照這個道理,二戰中的希特勒德國和日本軍國主義如果能夠佔領歐洲和中國,也是進步的嗎?又或者,如果二戰時候不是日本侵略中國,而是「狼性高漲」的中國去侵略日本,就成了正義的嗎?當然不是。搞清楚基本的一點,野蠻民族征服文明民族,是歷史的倒退,不是前進,責任不是「文明的民族缺乏狼性」,而是野蠻的民族「狼性太強」。不弄清楚這一點,就亂套了。例如,我們現在倒是很強大了,要不要把附近的幾個亞洲小國「征服」掉?
第二點和第三點一起解釋。什麼叫「征服」,以及從什麼起點看這個問題。我先舉個例子,《狼圖騰》的書中對滿清幾個野蠻人騎在馬上就把整個漢族征服了唉聲嘆氣,大表佩服。從當時歷史看,我也不好受。可是,把眼光拉遠一點,就拉到去年國內某份權威報紙的報道上吧。
那個報道寫道:「拯救滿文!據統計,全世界懂得說寫滿族文字的只剩下二十多人,他們大多是老弱病殘,如果我們不加以重視,伸出援手,滿文將消失,滿族文明也將逐漸從歷史上消退……」我當時差一點流出了眼淚,因為國內大小電視劇都在播送清朝的片子,有時不小心,一打開電視,還真以為回到了大清帝國。但怎麼也沒有想到這個靠馬背上射箭的技術征服中華民族大地達二百多年的崇拜狼圖騰的民族就這樣悄悄退出了歷史,連自己的語言都保不住了……
現在你們能不能告訴我,到底是崇拜狼圖騰的滿清「征服」了漢族,還是崇拜「龍圖騰」性格像「羊」一樣的漢族「徹底征服」了滿清大帝國?!
如果我們把眼光放得更加寬廣一點,就會發現,幾千年前,中華民族只不過是黃河流域一個會製造幾個陶瓷的小部落。他們不但經常受到自然界的狼的侵害,而且也常常受到四面八方的崇拜「狼圖騰」的民族的騷擾。然而,幾千年並不算太長的歷史過去了,中華民族現在的版圖僅僅陸地上就達九千六百萬平方公里,生活著13億兒女,而且還有三千萬龍的傳人散布在世界各個角落……

禁不住問一聲:我們那些崇拜狼性、以狼為圖騰的英勇善戰的民族哪裡去了?他們不是被一些先進民族同化得無影無蹤,就是像他們崇拜的自然界的狼一樣生活在遠離地球文明中心的邊緣,瀕臨絕種。
這一事實顯示的道理還不夠簡單的嗎?從一次戰役,從一個民族狹隘的觀點出發,崇拜狼的民族確實「佔便宜」,讓人扼腕羨慕。然而,從人類歷史,從人類文明的歷史來看,崇拜「狼圖騰」是愚昧和落後的表現,一定會被淘汰!
舉個簡單的例子說明這個道理(因為可能有年輕人看這篇文章,為了他們能夠懂得這個道理以及更多的做人的道理):一個孩子生得人高馬大,孔武有力,在學校別人不敢欺負他,他卻越來越覺得自己可以隨便欺負人家。有些家長也羨慕這個有力的孩子,認為這樣多好,在學校不受欺負。於是,這個孩子繼續以「狼性」 為主,動不動就在我們這個文明社會動拳頭。結果怎麼樣呢?大家不難想象,學校把他開除了;或者他父母有關係,沒有開除成功,於是他畢業了,他繼續狼性大發,結果他打傷了人,被送進了公安局;也許還能夠出來,但作為文明人,大家不難想象,如果他一直狼性不改,要就是被處決,要就是被另外的狼吃掉。這就是文明社會的準則,文明社會離原始森林和森林裡崇拜的「弱肉強食」準則越來越遠,也就是越來越進步。
《狼圖騰》里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其實只要用文明社會的標準來稍微一分析就完全站不住腳。而且,單單從歷史事實和歷史結果來看,也絕對的看不出崇拜「狼圖騰」的游牧民族有多少值得推崇的。這裡就不一一舉例,希望一些歷史學家和社會學家去多下點功夫。別讓崇拜了幾千年的龍圖騰的中華兒女在一本《狼圖騰》面前迷糊了自己。

有人認為,中國發展了幾千年,現在慢慢強大起來(是否真強大了值得商榷),有必要注入多一點狼性,才能更進一步發展,來個崛起什麼的。我對這個提法也持懷疑的態度。世界最早的歷史上有四大文明古國。這些發源地里最「羊」的民族就是我們漢民族了,其他的民族多少有點「狼性」,有的後來被狼性同化了。但大家不會忘記,這四大文明至今可能只有我們的文明還在。埃及、兩河流域以及印度的文明基本上都名存實亡。中華民族今後是否能夠生存下去,不是要多一點狼性的問題,而是要更少狼性,更多地靠近和吸取世界先進文明。
讓我們試一試來假設歷史。當初中華民族如果是崇拜狼圖騰的,好像成吉思汗,那麼中華民族的文化也許早就消失在歐洲的文明中,中華民族也許早就不存在了。那樣的情況出現,就不是成吉思汗是否「征服」了歐洲,而是歐洲的文明徹底征服了中華文化。
歷史當然不能假設,但未來卻可以預測。是不是可以這樣說,未來里,如果中國改信狼圖騰,那麼遲早會被世界文明滅掉;而如果中華民族繼續發揮龍的精神,吸取外國優秀文化,結合中華文明,讓龍和人一起進步,那麼可以想象,龍還將有大顯龍威的機會。
人類是動物界最高級的動物,我們腦袋裡有灰色的細胞,會思考會分析會說話。到今天,我們不但征服了其他動物,而且也讓那些崇拜動物的民族退出了歷史的主舞台。發展到今天,人類無論如何是不應該以任何動物或者人類本身為崇拜的圖騰的。中華民族雖然走了很多彎路,但從整個歷史來看,我們始終是一個有信仰的民族,其中崇拜龍圖騰就是最好的例子。  
當然這裡的彎路我也不想說太多,只舉一個崇拜「人圖騰」的例子。那就是文化大革命中,全國人民把毛主席和毛主席的語錄作為頂禮膜拜的「圖騰」。大家不會忘記,那種圍繞毛主席像的男男女女們手舉一本紅寶書,扭來扭去跳忠字舞的情景吧?很眼熟吧?不錯,這和蠻荒時代,我們那些光著屁股的無知的祖先們對著豺狼和毒蛇的圖騰跳舞何其相似乃爾!!
現代文明社會的人不是不需要圖騰,而是必須有一個圖騰(這裡所說的圖騰和信仰聯繫起來了)。否則,人類很容易陷入以自我為中心(以自己為圖騰)、崇拜金錢的境地。如果這種情況出現,人類就別想進步了。人類從來都沒有缺少圖騰,也不會沒有圖騰。但我們現在需要的圖騰不能是動物(包括人本身),我們需要的是精神圖騰,是產生於人類又高於人類的精神航標,是約束我們人類自身無法克服的致命弱點的最高道德標準,也是把我們人類和其他動物區別開來的一個重要標誌。
文明人的圖騰是上帝、真主、佛祖和各種精神信仰――
以及最主要的――龍!這個中國人民智慧的結晶,也許是中國人想象出來的,然而,最終卻無處不在,陪伴中華民族走過艱難險阻的幾千年,繼續帶領中華民族走向未來的精神圖騰。

我們是龍的傳人!我有這樣的信念,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念,我是無法動筆寫《虛擬大中華》的。在我的《虛擬大中華》里,中國人都是龍的傳人,都是龍!
什麼是龍?龍的精神是什麼?龍就是你,就是他,就是我。龍的身上濃縮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苦難,龍的身上不但殘留著我們民族的所有缺點,而且更主要的是還凝聚了中華民族幾千年的智慧。龍的精神就是經歷了無數磨難的中華民族至今延續在世界的東方的那種說不清道不明的精神!


(待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

主題

12

帖子

7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7
3
tiedaoke 發表於 2006-3-26 19:40 | 只看該作者
母親那篇太老了,海外到處都貼,我給你一些新的吧,也是姓楊的所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4

主題

9508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14231
4
 樓主| 水影兒 發表於 2006-3-28 00:54 | 只看該作者
好,謝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19 09:4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