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愛的接力:九個老兵和一個女大學生(附圖)

[複製鏈接]

419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長白山 發表於 2005-11-27 02: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CENTER]六連部分官兵和鍾繼群的合影[/CENTER]

  

[CENTER]鍾繼群為六連戰士補習文化課[/CENTER]

  劉振峰 張 波 李院樂 《火箭兵報》記者 趙 偉

  有些事,永遠被人傳說著。有些情,永遠被人記憶著。

  多年裡,每當老兵複員的季節,一個美麗的侗族女孩都會跟在退伍老兵的身後,走過一程又一程。她爬上高高的山崗,望著漸行漸遠的綠色背影,告別的手揮在空中,久久不願放下。她用兩行長長的淚水,表達著她對這些軍人的感激和眷戀,傾訴著她心中的千言萬語――

  那是她的恩人。那是她的親人。

  一封信,讀了一年又一年,讀出了官兵的感情與責任,讀出了一個貧困女孩的希望與人生

  二炮某部陣管六連有一個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每當新兵入伍和學員下連,連隊幹部都會把他們集中起來,給他們讀一封信――一封由9名老兵聯名書寫的致新戰友的信

親愛的戰友們:

  我們是1997年退伍的9名老兵,有一個未完成的使命想要託付給你們。

  在我們連隊營房後面,有一個貧困的侗族家庭,家裡有一個小妹妹叫鍾繼群。她從小就很懂事,5歲就下田插秧,6歲就踩著小板凳做飯。上小學后,她的學習成績一直是全年級第一名,年年都是班幹部,年年都是三好學生。小學考初中,她考上了縣重點班。小繼群刻苦好學,但她的家境貧寒,你們去看看就知道了。兩個月前,她父親上山種地時,被一條大蛇驚嚇,從山頭摔到了亂石堆里,脾臟被摔壞了。小繼群本來學費都沒攢夠,父親摔傷后,她輟學了。但從小就堅強的小繼群依然沒有放棄自學。割草放牛的時候,幹家務活的時候,她都隨身把自己的書本帶著,一有空就看。她的刻苦精神打動著連隊所有官兵的心靈。

  今天,我們9個退伍老兵在離隊之前,盡個人微薄之力,為她捐出300元錢,希望她能繼續上學,並給你們留下這封信,希望你們把捐資助學的傳統傳下去,拯救那顆渴望求學的幼小心靈……

  六連全體退伍老兵

  1997年11月23日

  8年時光過去,這封信讀了一年又一年,讀了一遍又一遍,信紙已有些泛黃,字跡也有些模糊了。8年來,六連官兵走了一茬又一茬,連隊主官也換了一屆又一屆,但這封信卻完好無損地保存著。它承載了連隊官兵的感情和責任,支撐了一個貧困女孩的人生與希望。

  這封信和由這封信引出的故事,便填滿了8年的日日夜夜。

  找水喝的女孩,那一雙淚汪汪的眼睛震驚了六連的司務長,一聲「叔叔」叫得一群穿軍裝的漢子潸然淚下

  1997年對於身居深山農村的鐘繼群來說,終身難忘。9月,山裡的桂花開了,花香四溢,可對於這個年僅12歲的小女孩來說,花香並沒有給予她多少快樂。

  在那間低矮潮濕的平房裡,父親「吧嗒吧嗒」抽起了旱煙。母親坐在一旁,獃滯地望著父親。鍾繼群、兩個雙胞胎妹妹和一個弟弟坐在門檻邊。商量一宿,父母最後決定,小學學費少,先滿足兩個妹妹,鍾繼群的學費多,先去上學,等攢足了再補交。第二天,鍾繼群帶著米、菜和空書包來到學校。看著同學們都高高興興地去報名交學費領回嶄新的課本,她一個人坐在空空的教室里不敢抬頭。她害怕老師因為她沒有交學費而不讓她上課。

  好心的老師並沒有把她拒之門外,先是幫她墊支了學費,把新書發給她,還在晚自習結束后偷偷塞給她30元生活費。

  兩周后,鍾繼群回家拿米,發現父親走路蹣跚,人也瘦了。她問父親,父親說沒什麼大礙,前幾天上山時扭了腰。晚上,弟弟告訴她,父親是被一條大蛇嚇暈,從山頭摔到山腳的亂石堆里。懂事的小繼群沒有和父親說學費的事。

  回校后第5天,母親突然找到學校,告訴鍾繼群,父親住進醫院了,很可能要做脾切除手術,手術費還沒有著落呢。小繼群當場就蒙了。她向老師請假急急忙忙趕到醫院。此時,瘦削的父親躺在床上,越發顯得蒼老。鍾繼群坐在床頭,眼淚吧吧直掉。她對父親說,再也不去學校了。父親無奈地搖頭。

  班主任兩次找到家裡來,希望鍾繼群能復學。她只能含著淚向老師說一句話:「老師,我交不起學費。」望著老師離去的背影,鍾繼群躲在門后悄悄地哭泣。她想,從此,自己就告別了學校,告別了熱愛的書本。

  10月正值農村的收割季節。父親病情稍稍穩定后,鍾繼群和母親連忙回家收水稻。連隊離她家農田不遠。母女倆渴了,鍾繼群就到連里來討水喝。連隊的司務長王興玉見到這麼一個滿頭滿臉都是稻草屑的小女孩,就問她:「小姑娘,你怎麼不上學?」這一問問得鍾繼群的眼圈紅了。她眼淚汪汪地望著這位穿軍裝的叔叔,喃喃地說:「沒有錢,爸爸又病了……」後面的話被淚水打濕了:「叔叔,我好想好想上學,好想好想讀書……」

  王興玉看著鍾繼群那一雙淚眼,聽著她渴求的聲音,心被震驚了。

  傍晚,王興玉輕輕敲開了鍾繼群家的門。那是一個什麼家呀:昏暗的燈光下,母親正在縫衣服,鍾繼群在灶台上燒火,另一側由一個火桶(侗族老鄉取暖用的)和兩張凳子搭起了一張床。王興玉心酸了,眼圈紅了。他心情沉重地回到連隊后,立即向連長杜朝印、指導員蔣耀華彙報了此事。

  第二天,連隊就此召開了軍人大會。蔣指導員講明了鍾繼群家的情況。他說:「我們連隊離這個孩子的家這麼近,我們能眼睜睜地看著輟學的事情在我們這群軍人的身邊發生嗎?」

  全連官兵幾乎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能!」

  官兵們紛紛解囊,你10元,我20元,很快就捐出了410元。連隊在報告財務部門后,以連隊名義借出500元,共計910元,一併送到鍾繼群家。

  官兵們永遠都不會忘記鍾繼群母女接過錢的表情:她們望著這群穿軍裝的人,茫然的眼神里漸漸升起了希望。許久,鍾繼群哭著喊出一聲:「叔叔――」

  這一聲「叔叔」叫得這一群穿軍裝的漢子潸然淚下。

  連隊捐的那筆錢讓鍾繼群父親的手術很成功。沒過多久,他就出院回家。鍾繼群依然早出晚歸,砍柴,栽樹,每天從這個山頭忙到那個山頭。

  那群穿軍裝的叔叔們就在山腳下訓練。鍾繼群站在高崗上,看著他們,心裡便多了一分安全,多了一分寧靜。

  她想,這群穿軍裝的人是她的親人。

  新兵來了,老兵走了。人變了,名字變了。不變的是那一座軍營,不變的是那身相同的綠軍裝

  1997年11月中旬,老兵退伍工作展開。范亞東等9名面臨退伍的戰士聚在一起,作出了一個重要決定:退伍之前,給小繼群捐款,幫她復學。連隊得知戰士們的心思后,十分支持。11月20日,連長杜朝印組織老兵到鍾繼群家,向這位鄰居告別。戰士們掏出了準備好的錢,一個個塞到小繼群手中。他們就只說一句話:「上學,上學。」

  告別之際,老兵們還讓小繼群拿出筆記本,逐個留言:「小妹妹,你很懂事,一定要好好學習,早日回報你父母!」「小妹妹,有我們六連官兵在,你不會再輟學了。」「以後有什麼事找六連,六連是你永遠的靠山。」……當天晚上,9名老兵就給連隊的新兵們留下了那封珍貴的信。

  1998年3月,停學近一個學期的鐘繼群重新背上了書包。小姑娘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在隨後的日子裡,她一邊拚命補課,一邊學習新知識。每次考試,她排名總在二、三名。每次拿回成績單和獎狀,她首先想到的是讓六連的叔叔們分享喜悅。

  1998年7月,從二炮工程學院畢業的宋國青被分到陣管六連擔任陣管排排長。連隊幹部帶著他走訪鍾繼群的家。宋國青對小繼群說:「以後叔叔幫你輔導功課。」

  這一對特殊的幫學對子一結就是3年。

  一次,宋國青的女朋友來隊看他,發現桌上全是高中課本,問他是怎麼回事。宋國青將小繼群的故事講給女朋友聽。女朋友說:「以後需要什麼資料,我給你們寄。」她對宋國青更增添了一份愛意。

  中考時,鍾繼群名列全校第5,被當地重點高中縣一中錄取。可她卻眉頭緊皺:那麼多學費哪裡來?連隊官兵知道了,大家都表示願意自動捐款資助小繼群讀高中,直至將來大學畢業。

  每年連隊都會定期組織官兵捐款,100元不嫌多,1元不嫌少,全憑官兵自願……

  流逝的是歲月,永恆的是情義。每到老兵退伍時,鍾繼群總要從縣一中趕回來,看看那一張張給了她希望的面孔。送兵汽車遠去了,鍾繼群依然泣不成聲。她記不住他們的名字,但她的心裡留下的是一支長長的穿著綠色軍裝的隊伍。

  她想,這群穿軍裝的人是她的恩人。

  上了大學的鐘繼群以自己的知識來回報六連,可她從來不提「報答」兩個字;她覺得這兩個字太輕太輕了,說出來反而讓人覺得自己與六連有了距離

  2002年8月,鍾繼群如願考上山西醫科大學。上了大學的鐘繼群總想著要以自己所學的知識來回報六連。大學的第一個寒假,她來到連隊主動要求給文化知識基礎弱的戰士補課。課堂就設在連隊會議室。鍾繼群講得那樣認真、那樣細緻、那樣投入。

  2003年6月,在部隊機關組織的一次考試中,六連戰士取得了歷年最好的成績。

  當年鍾繼群報考醫科大學就是希望有朝一日能夠親自為六連官兵服務。大學放假期間,鍾繼群每次都要根據季節和氣候情況給連隊官兵講述醫學方面的知識,教他們一些基本的防護技能。

  2003年7月,一級士官張隨成參加陣地改造建設,因長時間在高溫下勞作,急性中暑。鍾繼群趕來了,馬上採取措施,很快便穩定了他的病情。

  今年7月,營部通信員張貝貝身上出現很多紅斑點。才從學校回來的鐘繼群看過後,說是蕁麻疹,是急性的,主要因季節和花粉感染所致,只要不洗冷水澡稍作休息就行。沒過多久,小張身體就恢復了健康。

  鍾繼群回到六連,從來不說「報答」兩個字。她說:「我不說這兩個字,是因為我覺得這兩個字太輕太輕了,我說出來,反而讓人覺得我與六連有了距離。」

  2004年,聽說湖南籍戰士郭耀武要考軍校,鍾繼群便寫信鼓勵小郭,幫助他樹立信心。郭耀武的英語比較差。鍾繼群結合自己的經驗幫他制定了一個詳細的英語學習計劃,還經常編寫模擬試卷供他練習,給他講述語法、作文方面的技巧知識,還省吃儉用花200元錢給郭耀武買了十幾本學英語的資料書。

  捧著寄來的包裹,小郭眼睛濕潤了。他知道200元錢對其他人可能無所謂,但對鍾繼群就意味著40天的口糧。

  郭耀武考上了軍校。當得知自己的英語成績居部隊文化輔導班第一時,他說:「我只想跑到她面前去,叫她一聲:姐姐。」

  是的,8年了,當年那個含著淚喊「叔叔」的小女孩如今長成了大姑娘。那群新來的穿著軍裝的小夥子們該叫她「姐姐」了。

  那條通往高崗上的小路,鍾繼群每次回家都要走一回。當她站在那高高的山崗上,她眼前就晃動著一批批遠去的綠色身影。

  鍾繼群說:「不論我走到哪裡,只要看到穿軍裝的人,我就覺得,他們是我的恩人,他們是我的親人。」

  (照片由李院樂谷榮輝提供)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