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解讀白靈「前世」:當她還是純情少女時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1-21 12:0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報記者採訪白靈的父親、朋友及多位業內同行,還原「性感白靈」鮮為人知的「清純往事」

  這兩年是闖蕩好萊塢十幾年的華裔女星白靈最為「惹眼」的一年,不僅僅因為她憑《餃子》連奪台灣金馬、香港金紫荊、金像獎最佳女配角三項大獎,出任柏林電影節評委大出風頭,最重要的是她每次露面都極其性感,甚至為美國《花花公子》雜誌奉獻了「全裸艷照」。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曾當過兵、以清純形象於上世紀80年代步入影壇的白靈為何會變成一代「艷星」呢?近日,記者採訪了白靈的父親、朋友以及多位與她合作過的影視界同行,他們向記者講述了昔日和今時眼中的白靈。

  

  父親記憶中的「白靈」

  白靈生於四川成都,她的父親白玉祥原籍河北豐寧,解放戰爭進軍大西南時,在部隊文工團當樂手的白玉祥隨軍南下,到了重慶,轉業后先去歌舞團工作,後來又調入四川曲藝團來到成都,白玉祥的專業是搞樂器,副業還當過一段相聲演員。今年白玉祥已經75歲了,早已退休在家,當他接到記者的電話后,很平靜地談起了自己的女兒。

  年齡縮水7歲今已44歲

  據白玉祥介紹:白靈姐弟三人,她排行老二,姐姐名叫白潔,早年也在曲藝團當過演員,後來調到國稅局工作,弟弟名叫白陳,現在定居日本,在日本一家美國大企業工作,網上介紹白靈生於1968年,但白玉祥告訴記者,白靈生於1961年10月,今年已經44歲。

  白靈從小就喜歡錶演,上小學時趕上「文化大革命」,她就專門學習樣板戲,小小年紀就能把八大樣板戲的主要唱段都背下來,後來她還參加了一些宣傳隊組織的公開演出,白靈在小時候還學過琵琶,在她主演的一部古裝片和一部美國片中都有她彈奏琵琶的情節,那都是白靈親自演奏的,初中畢業后,白靈到成都一個名叫雙流的地方下鄉勞動鍛煉,當地條件很艱苦,不久趕上西藏軍區文工團到成都來招收文藝兵,白靈前去應試,結果一試就被選中了。

  

  第一次擔任主角―――「女扮男裝」

  據白玉祥介紹,白靈到西藏后,被分配到了軍區「林芝」地區宣傳隊當兵,後來宣傳隊解散了,白靈還當過一段時間護士,一位白靈的朋友也曾告訴記者,白靈在部隊確實當過護士,她自己曾講過天天給病人打針,有的年輕戰士見她長得漂亮,總要跟她開開玩笑。有一年白靈從西藏回成都休假,正趕上峨嵋電影製片廠拍攝一部電影,經人推薦,白靈在片中演了一個只有幾句台詞的小角色,這是白靈第一次「觸電」。兩三年之後,白靈複員回到成都被分配進了四川省人民藝術劇院,從此算是真正幹上了表演。

  白玉祥告訴記者,經過在部隊的錘鍊,白靈變得更加成熟和堅定,在省人藝主演的第一部話劇名叫《月琴與小老虎》,是白靈第一次演主角,白靈在劇中女扮男裝,扮演一個小夥子,這部話劇在四川演出取得很大成功,後來又進京彙報演出,當時的導演滕文驥看了白靈的話劇,決定邀請白靈主演影片《海灘》,並且專門派人來成都接她。拍完《海灘》后,白靈就離開成都,來到北京尋找機會發展事業。

  呼籲大家多理解白靈

  白玉祥記得白靈出國時,家裡人並沒有送她,是她自己打的去的機場,當時他因為生活比較拮据,所以也沒有給白靈錢,離開家的時候白靈高興多於傷感,非常興奮,激動,到美國后,白靈有時會寄信來,有時會打來個電話問候一下,白玉祥每次都感覺女兒的情緒比較好,對個人事業的發展很有信心。以前白靈回來過多次,每次回家都要「孝敬」父親一些美元,白玉祥覺得女兒現在過得很開心,事業有成,在好萊塢總算闖出一片天地,對此他感到很欣慰。

  對白靈目前引起的非議,白玉祥表示他不太清楚,也不太了解,但他表示:每個人在外面做事,有些爭議是難免的,希望大家對白靈多一份理解和支持。

  好友、鄰居眼中的「白靈」

  以《諾瑪的十七歲》、《花腰新娘》兩部影片聲名鵲起的青年導演章家瑞原來是白靈的老鄉兼好友,當年是他幫助白靈聯繫赴美髮展,更有業內人士透露就是章家瑞親自把白靈送上了出國的飛機。

  「當年的白靈就像今天的張靜初」

  章家瑞告訴記者,他原名叫章曙祥,畢業於四川大學哲學系,白靈的母親是川大中文系的老師,給他上過課,因此得以與白靈相識,白靈還曾到他家吃過飯,後來他到北京青影廠工作,白靈也在北京發展,因此倆人的友情更加親密。章家瑞說:「當年的白靈就像今天的張靜初一樣,話不多,特別樸實、文靜、清純,她非常愛看書,寫得一手漂亮文章,白靈也很孝順,當年她住北京電影學院6號樓,我住7號樓,她把外婆從山西接來與她同住,照料外婆,在家裡經常給她外婆和我做麵條吃,人真的很不錯。」章家瑞告訴記者當年就是他幫助白靈聯絡出國的,他的一個好朋友是很著名的畫家,當時在美國生活,他把白靈主演的一些影片的錄像帶寄給自己的朋友,朋友把這些作品推薦給了紐約大學電影系,電影系的負責人看過錄像帶后,認為白靈表演不錯,便邀請白靈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美國進修,章家瑞記得:白靈出國的時間是1990年的夏天,開始一兩年他與白靈還有通信,後來就漸漸失去了聯絡。

  

  「白靈曾受母親不公平對待」

  記者還輾轉找到了當年白靈的一位鄰居易先生,易先生向記者透露:白靈父母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離異,白玉祥又再婚,白靈的母親陳彬彬在幾年後則與創作出《哥德巴赫猜想》這篇經典之作的著名作家徐遲結婚。白玉祥後來在接受採訪時,曾向記者證實,他和陳彬彬離婚已經20年了。父母離異給白靈也帶來了一定的心理影響,她在北京時很少跟人談起自己的家庭。

  據易先生透露,陳彬彬的父親曾是國民黨軍官,陳彬彬最早在部隊文工團當文藝兵,後來轉業到四川大學進修,畢業后曾在團委工作,文革后,陳彬彬又被分到中文系教寫作。因為陳彬彬在上世紀80年代初去日本與兒子一起生活了很長一段時間,所以回校后錯過了職稱評定,一直到退休還是個講師,她和徐遲的婚禮是在外地辦的,鄰居們都是後來才知道的。

  易先生記得白靈小時候很乖,很懂事,長得也很漂亮,但不知為何,她卻不受母親的寵愛,陳彬彬對大女兒和小兒子很疼愛,對白靈卻很苛刻,白靈從很小就開始幹家務活,有時陳彬彬還打罵白靈。另一位導演也向記者透露,白靈與他一起拍戲時,曾跟他聊起過家事,白靈說家裡對她最不好,很小就讓她做瑣碎的家務,天天點蜂窩煤爐子、燒水,有一次因為幹活上學遲到了,老師一問,她一句話也沒說就委屈地掉下淚來,不過,長大后就數白靈對父母孝順,在北京拍戲時,在經濟並不寬裕的情況下,她也經常給父母打電話問好,每次去山西平遙看望外婆時,總要先買上點東西。

  今年2月柏林電影節期間,內地記者採訪白靈,得知白靈的母親和姐姐也陪同她一起參加電影節,而且建議白靈在衣著上不要顧忌別人的眼光,據記者了解,現在白靈的母親與她在美國一起生活。

  合作者心目中的「白靈」

  霍庄是北影廠的名導演,既拍出《月牙》這樣根據文學名著改編的藝術片,又拍出不少賣座的商業片,1986年,在白靈主演的《月月》一片中,霍庄擔任副導演,而白靈能夠幸運地主演了這部日後成為她代表作之一的影片,有賴於霍庄當年的慧眼識才。拍完這部電影后,霍庄與白靈就成為「忘年交」,白靈的第一張明星照和第一篇專訪就是霍庄「創作」的,霍庄向記者暢談了20年前他印象中的白靈。

  白靈內心很孤獨

  拍完《月月》后,白靈把霍庄當成了自己的「談伴」,因為出身書香世家的霍庄可以給白靈帶來很多啟發,霍庄說「白靈非常愛看書,喜歡閱讀文學著作,偶爾自己還寫點詩,跟我聊天的時候,我們聊的除了藝術,就是藝術,白靈彷彿有一萬個問題要問,我覺得她當時在同齡的演員中學習的勁頭是很突出的」。

  白靈對藝術的追求令霍庄至今仍很欣賞,但他也指出白靈內心有種孤獨感,他說:「白靈認準一個戲,就不顧一切地撲上去,對藝術很熱愛,很執著,她不在乎周圍的輿論,面對周圍人的不理解也並不感到痛苦,但因為心態高了,所以她的內心其實有一種孤獨感,有種『高處不勝寒』的孤寂,只有真正的搞藝術的人才了解她」。

  「劉曉慶」是最低標準

  霍庄向記者透露:白靈表面上很清純,一點都不狂,但內心卻裝著遠大志向,她那時說電影是一種世界性的藝術,一個好演員應該闖入好萊塢,當時霍庄頗不以為然,他認為白靈自身的條件並不出類拔萃,能夠混成劉曉慶那樣就行了,誰知白靈卻說「如果混成劉曉慶那樣,我就回四川」,話說完之後還要跟霍庄打賭,對此霍庄當時一笑了之,認為她是口出狂言。當時白靈還跟霍庄學英話,經常向她請教一些關於英語的「初級問題」,所以當後來白靈出國,霍庄一點也不意外,他認為這是白靈藝術道路的一個必然選擇。

  

  渴望與「第五代」合作

  前不久,在美國夏威夷電影節上,白靈碰到了前來領取終身成就獎的張藝謀,白靈熱切向張藝謀表達了期盼合作的願望,並且聲稱「盼了20多年」,霍庄告訴記者,白靈確實從20年前就關注第五代導演,當時她除了喜歡看外國電影,對國產電影很推崇《一個和八個》、《紅高粱》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作品,從那時起白靈就非常渴望與「第五代」合作,而且也曾與他們有過接觸,因為當時她感到與這批人合作可以拍出讓自己滿意的影片來。

  希望可以把身體的美長久留下來

  霍庄告訴記者,當年白靈的思維想已經很前衛,關於人的身體,她認為是上帝造物的結果,誰擁有一個美麗的身體是自己的幸運,她希望可以把自己身體的美保留下來,多拍一些東西,有一次一本電影雜誌組織一批明星去北戴河拍「比基尼」泳裝照,這在當時對一個年輕的女演員來說是一個挑戰,白靈毫不猶豫就去了,而且後來還登在了雜誌上。

  中國沒有優秀的女攝影師是白靈的一大遺憾,她一直相信自己有這個本錢,非常強烈地希望把自己身體的這份「珍貴」留下來。

  霍庄還介紹說,當時追求白靈的男性也很多,即使白靈去了美國之後,還常常會收到一些美國小夥子給他寄來的信,希望他能幫助聯繫白靈,常常搞得霍庄莫名其妙。

  當年的她努力敬業單純

  張軍釗(導演,與白靈合作《狐光》)

  白靈在這部影片中扮演了一個女精神病患者,其實這個角色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精神病患者,劇組曾安排白靈到精神病院體驗精神病人的狀態,她的表演非常投入,很認真,與影片的整體風格達到了一致,我比較滿意。但因為這次拍攝非常順利,所以對她本人沒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霍庄(導演,與白靈合作《月月》)

  拍攝這部電影是我選中的白靈,當時有六七個人選,經過反覆比較,最終白靈以自己的實力勝出,她非常聰明,演戲很靈,也很敬業,這部電影是在湖北四平的一個窮山溝里拍攝的,條件很差,白靈在表演上喜歡「一條過」,這樣拍戲新鮮感很強,但要求演員準備必須充分,每天拍完戲她都去剪輯車間看膠片,揣摩自己的表演,她追求表演的原生態,她曾反覆強調錶演要「質樸無華」,注意電影表演與舞台表演區別開來,這在當時是個很新的觀念。

  杜民(導演,與白靈合作《女大學生軼事》)

  白靈演戲很努力,認真,雖然她沒有受過高等的表演教育,但不是外行,能力並不差,只不過這個劇本沒有給她太多的發揮,白靈平時不太愛說話,比較穩重,但跟劇組同事相處得都挺好,她的鼻子很尖,不算是一個標準美人,但她帶有很強的個性,給人一種清純,乾淨的感覺。

  張西河(導演,與白靈合作《非法持搶者》)

  《非法持槍者》是一部驚險式的影片,白靈當時在成都正在等簽證,她是在這個空當演出這部影片的,在片中她扮演一個善良的女司機,對劇情起著穿針引線的作用,當時劇組安排白靈學習開汽車,因為時間倉促就勿勿拍攝,結果差點發生車禍,白靈開車險些與一輛大卡車撞上,白靈戲演得不錯,領悟力很強,很認真,人比較單純,很好相處,在拍攝過程中從來沒有提出過什麼過分的要求。

  如今的她性感的叛逆者

  杜民:難解

  我現在經常從網上看到她的照片和報道,還看過她在國外拍的一些電影,感覺就像換了一個人一樣,她的裝束、造型完全變了,作為一個女人,身體是最值得珍貴的,到了40多歲還靠賣弄身體出名宣傳,我很不能理解,現在她挺「紅」的,但這樣的「紅」跟真正意義的通過塑造角色的「紅」是完全不一樣的。

  霍庄:理性

  出席戛納電影節的女演員基本上上半身都是「露」的,人家認為那是一種美,是上帝的造物,為什麼不能展示呢?身體和性,是非常嚴肅的問題,「袒露」要分什麼場合,如果出現在電影節上或者游泳池邊,很正常。

  一張照片看上去是一個瞬間的東西,但其實很複雜,褒也好、貶也好,不要不負責任地下結論,不要說那種經不起時間檢驗的話來,因為時代在前進。從藝術本質上看,如果說白靈是妖姬,那所有參加電影節的女明星都是妖姬,在對這個嚴肅的問題評價前,要首先分清美與丑的概念。

  章家瑞:難受

  現在我不敢點擊關於她的網頁和文章,有一次偶然從網上看到網友對她的辱罵,我心裡很難受,現在她走性感路線,為了在好萊塢站住腳,可能挺不容易的,有她自己的意圖,但從直觀上看,作為她的一個好朋友,現在她的形象與以前拍《海灘》、《月月》時的形象反差太大,我從心裡來接受她有一定的難度。這兩年我去美國,朋友把她的電話告訴我,我也沒有跟她聯繫,一想起現在的她,我心裡就感覺有點怪怪的。

  熊郁:難說

  現在我想白靈可能已經被人們認為是國外最敢脫的華裔女演員了,作為一個40多歲的女演員,還敢這麼脫,說明她認為自己的形象不會影響自己的自信,中國人到了好萊塢,到基督教國度里,劣勢很突出,很難有機會演主角,東方人永遠是配角、配菜,在這種逆境中,白靈能夠成就事業,確實是難能,但是可不可貴就不好說了,她這樣做,叛逆也好,極端也好,不能說率真,但可以說率直,公開化了,確實很難能,但是否可貴同樣不好說。我想有一點可以肯定,從中國傳統倫理角色來說,她絕對屬於一個「叛逆者」。

  (熊郁:《非法持槍者》副導演)

  兩段戀情

  據記者了解,白靈在出國前曾經歷過兩段戀情。

  一次是白靈在四川人藝當演員時,交了一個在劇院一起工作的男朋友,白靈對這段戀情很投入,而且深愛著對方,後來不知什麼原因,倆人就分手了。

  據白靈的一位朋友回憶,白靈曾經對他講過,這次失戀對白靈打擊很大,以至於幾年後她仍難以釋懷。

  白靈的另一次為圈裡人所知的戀情是她到北京之後發生的,這段戀情的男主角是著名作曲家瞿小松,瞿小松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與譚盾、陳其鋼、葉小綱等名作曲家都是同班同學,瞿小松的前妻是自己的同學、80年代以一篇《你別無選擇》享譽文壇的作家劉索拉,白靈與瞿小松相戀是否導致了瞿小松與劉索拉的離婚,目前尚不得而知。

  白靈的父親白玉祥表示,他見過瞿小松一面,是白靈帶瞿小松到成都來看望他,瞿小松先於白靈去了美國,在白玉祥的記憶中白靈與瞿小松曾經「結過婚」。

  章家瑞告訴記者:瞿小松是通過為一部電影作曲認識白靈的,倆人一起參加過幾次圈裡朋友的聚會,白靈去美國也有找瞿小松的目的,但白靈到美國以後,沒有多久倆人就分開了。

  前幾年,瞿小松回到上海創辦了自己的音樂工作室。調查采寫/本報記者卓偉 部分攝影/本報記者徐萬濤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03: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