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個大學生的感慨:從招聘看中國軟體業

[複製鏈接]

1884

主題

3498

帖子

2748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無敵殺手會員(一萬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74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常殺銀 發表於 2005-11-15 0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個大學生的感慨:從招聘看中國軟體業




前幾天看了《中國軟體業人才打造模式之辯》,又看了最近中國各大公司招聘的情況,我真是太有感慨了。

  中國的軟體業真的是沒落了嗎?希望有人能給我一個信心,給我一個信念,給我一個幫助。

  一個公司,看名字看不出來有什麼門道,也不知道規模如何,只在招聘中這樣寫到:「精通VB,Delphi,VC++,Java語言編程,熟悉WINDOWS和Unix/Linux操作系統和TCP/IP協議,熟悉Windows和Linux系統編程和網路編程。……」還有這樣的:「精通 .NET 編程,五年以上的 .NET 下軟體開發工作經驗……」

  我看起來這樣的東西就暈,我不知道其他的軟體人士或者程序開發人員是什麼樣子的水平,我只說我認識的一些軟體工程師和設計師們,誰會「精通」VB,Delphi,VC++,Java這麼多種語言啊??而且還是精通呢?

  我想,不僅僅是在中國,在世界上,也沒有這樣的幾個人吧??以為是在招超人呢!!!

  還有這個「精通 .NET編程,五年以上的.NET下軟體開發工作經驗」我想問問大家,..NET一共才問世幾年啊?

  我怎麼能有五年以上的這種東西的開發經驗啊??這不是坑我嘛!!!

  先說說我自己,今年2005年,6月份就要畢業了,學的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在工作的問題是最重要的事情了,但是,現在招聘的公司,真的是讓我無奈啊~~~

  為什麼無奈呢?先說說我自己的專業,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是個什麼專業?既要學習計算機理論,又要去實踐,既要學習到軟體,信息類;又有硬體,電子類;還有網路,通信類。要是外行看起來我學的這個,學得又多,而且又廣,以後工作選擇餘地一定是很大的,但是,實際上來說,根本不是這樣的,我們雖然學了很多,但是基本上都是學習到了皮毛而已,由於涉及到的範圍太多,都很難深入的去研究和學習,到了畢業,硬體方面比不過專門學電子的,軟體方面比不過專門學軟體的,網路通信方面也是這樣。

  我專業就是這樣一個情況,所慶幸的是,我對於計算機這個行業是很感興趣的,從初中開始就學習計算機,到現在,已經十年了,值得紀念啊!我對與網路和軟體編程又有特別的偏愛,從一開始接觸計算機,就開始了最簡單的編程,從「小海龜」LOGO語言,到最「基礎」的Basic,經歷了GW-Basic、Quick Basic、Qbasic,DBase,FoxBase,FoxPro,Turbo C ,Pascal…… 一直到後來的Visual Basic,Visual C++,Visual FoxPro,Delphi,Java……和現在已經進入主導潮流的 Microsoft ..NET平台 和 Java平台等等。
這些,都是這麼多年來的積累,雖然不是完全都掌握,但是,也是都算是略知一二了。從最早接觸的Basic和C開始,也就註定了一直都是在Basic和C的基礎上面來繼續的。然後一直到了面向對象語言,我就直接過渡到了Visual Basic 和 Visual C++上面,面向對象語言我是從1999年開始接觸並且學習的。到現在,少說也有5年的學習經驗了。到了微軟公司出品 ..NET 平台的時候,已經是2002年了,我那個時候開始接觸 ..NET 下的東西,現在已經基本掌握了Visual Basic .NET 和C# .NET 了。

  記得以前,看一些程序設計的書,就曾經講過,C語言是很基礎,也是很有深度的一門語言,就算以後不用,也最好能掌握這一門語言,這個語言的優勢實在是很大,所以,我對於C語言也下過一番工夫。就因為這樣,在隨後得知了Java語言后,我並沒有下很大的工夫去深入研究這個語言,因為我覺得,語言到了最後都是相通的,掌握了軟體設計的真諦,任何語言只是實現的一個途徑,一個工具而已。

  但是,現在的環境,讓我感到非常的困惑,現在招聘,動輒就是Java程序設計人員,Java軟體開發工程師,Java軟體編程人員……我不禁在琢磨,難道中國的軟體業發展的就這麼快?這麼快就有這麼多的程序員,這麼多的軟體設計師是精通了Java語言嗎?難道那些招聘Java人員的公司就有能力完成這樣的東西嗎?這個現象令我很不解,而且是非常的不解,既然一個項目,一個工程可以用Visual Basic 完成,可以用其他語言來完成,為什麼一定要追求Java呢?

  而且現在中國軟體業也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大學學習的課程與社會需要的東西脫節,我前面也說了,學習是要學習軟體設計的真諦,是一個思想,而不是要學習那麼多的語言,那些語言,都是要為完成的計劃來服務的,只要能完成,用什麼都可以的,記得譚浩強教授曾經就說過「我就不相信,學習了C++就一定比C 語言好……」。我也覺得,難道Java 語言真的就比其他的語言優秀?難道它就真的比其他語言有優勢?實際情況不是這樣的吧?

  我的一個猜測,現在的軟體公司,招聘人的時候,是不是都在競爭呢?競爭那個公司的水平高?你的公司招聘Visuan Basic的人!我公司就招聘Delphi的!你們公司招VC的,那我們公司就招Java的!就這樣,互相的「抄作」互相的「競爭」,把一個本來比較穩定塌實的職業抄作成現在這個樣子。這個是我一個猜想。

  還有一個就是,現在大學畢業生,不少公司都反映說跟不上節奏,也就是說大學生在學校裡面學到的東西在工作中用不到,好象這個已經是老調重彈了,中國大學生這些年來一直都有這樣的一個毛病,高才低能,也許現在提倡素質教育就是為了這個吧!但是,高才低能這個能怪誰呢?再來看看這些招聘廣告吧!「英語四、六級以上!」 「日語2級以上優先考慮」 「會韓語者優先」 ……

  好啊!可真是會想,大學四年裡面,不光要打好自己的學科基礎,學習好學校的課程,還要了解社會上流行的東西,甚至還要去把這些外語都拿下了,我想說,「大學,才4年啊!把專業都紮實了,讓自己有了豐富的專業經驗時間都是比較緊張的,還要把這些外語通過了!真是難上加難啊!」(更何況,學習計算機的都是理科的學生,對於外語,尤其是國家四、六級這樣的考試,更加是難於上青天啊! ――這個是我的一點牢騷了)
對於學校教育,我也說一些吧,現在學校教育,非常嚴重的滯后了中國軟體業的發展啊,大學裡面都學到了一些什麼東西呢?基本上沒有什麼在社會上工作特別有用的東西,有很多已經不再適合以後的使用了,就連軟體都有升級補丁,升級包,為什麼大學的教科書就沒有呢?這麼多年了,雖然面向過程的語言是經典,但是看看現在,面向對象已經成為以後的大勢所趨,如果再一味的在舊的東西上花太多的時間去深究,我認為沒有這樣的必要,好象現在我們在大學所學的軟體工程都是按照面向過程的方式來講的,但是,聽我幾個在過外的朋友說,他們那裡軟體工程和數據結構、演算法一類的東西都是按照面向對象方式來講授的,雖然也有一部分的面向過程的,但是比重不是很大。再來看看我們學的,差別是不是很大呢?也難怪大學生跟不上社會的步伐和節奏。

  現在,大學生畢業後生存,很難。

  再來看看現在中國的軟體公司招聘,都是要多少年的工作經驗,試問一下,一個剛剛走出大學校門的大學應屆畢業生,能有多少年的工作經驗呢?也有不少畢業生的個人簡歷上有n年的工作經驗,我有的時候就很奇怪,大學四年裡面,做做兼職都是擠出來的時間,這樣動輒就1年,2年的工作,不知道是怎麼出來的,為什麼招聘公司的人力資源負責招聘的人員就不會仔細想一想呢?也有別人這樣說過,我也有這樣的體會:「一般公司都是由人力資源部門或者人事部門負責招聘,這些人員一般都不是技術人員,他們也不會問應聘人技術性的問題,只在乎的是你的資歷,比如工作經驗啊!以前工作過的單位啊!等等」。如果按照這樣的情況循環下去的話,那應屆畢業生一直都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因為沒有工作經驗,就一直閑置,到了下一年,下一年的畢業生也同樣如此,…… 循環下來,原來國家的閑散人員是這樣出來的啊!!

  當然,只是個玩笑,而由於以上的情況,很多學習計算機軟體、網路等方面的畢業生就是由於工作經驗的問題,而轉行去幹了其他的行業。中國每年會有多少專門學習軟體的學生畢業?但是,為什麼中國軟體業還是缺少人才呢?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這個吧!!!

  為什麼軟體開發需要工作經驗?我覺得是因為國內軟體公司需要它招聘來的人能馬上對他公司所做的項目進行工作吧!在國外,很多大的軟體公司都是願意招聘一些剛剛畢業的學生,它招到人以後,進行公司內部培訓,,然後按照自己的需求對人才進行培養,這樣,就逐漸形成了一種企業文化,企業內部人員的素質也非常的好,水平也是非常的高的。而反看國內的那些中小型公司呢,都是要那些有工作經驗的人,不進行培訓,用完了一批人,然後再去招一批人,人員流動快,根本積累不住人才,更不用說什麼是企業文化了。 而這些企業在自己招人的時候,目的就是完成項目后,自己賺了錢,然後那些程序員就可以辭退了,他們肯定不會花費一筆錢再去培養那些新人了,而且它們也擔心,自己培養了新人,然後會被別的公司挖走,自己就吃虧了。這些想法都是看自己企業的利益,難道你們就沒有想過,這樣做下去,中國的軟體業能有發展的一天嗎?這樣只顧自己,為眼前的蠅頭小利,真正耽誤的可是很難衡量的啊。

  公司招聘的時候,還有一個問題,很有意思,就是招聘的時候,要有個人簡歷,好象那些管理人員都是比較偏愛那些花哨,沒有內涵的簡歷,而那些寫得比較有深度,比較專業的簡歷從來都不會進入他們的視線。學習軟體開發的都是理科生,對於寫簡歷這樣的東西不會特別專業,一般都是實事求是,就因為是實事求是,所以簡歷裡面不會說自己什麼都精通,什麼都熟練操作,一般我的簡歷就是把自己非常熟悉的東西才寫進去。但是,這樣的簡歷,有用嗎?根本不會被別人所看好,管理人員需要的是什麼東西都會的,什麼都精通的「超人」。對於這些,我只能說,「對不起,我不是超人!」 以前看一些書本介紹寫簡歷的時候,要實事求是,不要吹牛,也不能撒謊,現在看來這個定理已經被打破了,還是那些花哨的,吹的厲害的簡歷比較吃香啊。以後也要去好好寫一下我自己的簡歷了,我應該把工作經驗寫上,而且要寫得非常豐富;要把各種管理人員喜歡的話也寫上,要寫的非常得體;要把自己不會的東西也寫上,要寫成全部精通…… 按照這樣,公司這樣招聘來的學生水平應該都不怎麼高,所以公司們才都說學生的水平跟不上社會的節奏,所以這樣,就導致了我們畢業學生中的相當一大部分有水平、有技術的人沒有地方去,成為了社會閑散人員。就這樣,中國軟體業進步和發展就受到了限制。 軟體是一門藝術,在軟體設計和開發方面,我們需要的是對這門藝術有造詣,而且有熱情,非常愛好,並且還要對這門藝術有靈感有創新精神的人才,現在的教育制度,已經扼殺了一部分這方面的人才,難道已經為數不多的人才又要倒在招聘的門前嗎?
  現在一般的中小型公司,就按照前面所說的那樣招聘去不少所謂的「軟體人才」,但是那些人才能做什麼嗎?無法想象,但是他們也是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方法的。我曾經就在一些技術性的論壇呆過,裡面經常有一些帖子發表是說要問一些程序如何開發,或者一個功能如何實現,要麼就是很直接的要源代碼,看這些人的樣子,都是一些的中小型公司的軟體開發人員。在開發過程中,確實會遇到很多的問題,但是,能遇到那麼多的問題,甚至直接要源代碼,這樣就有一些很不好說了吧!! 還有他們的一個生存之道就是,下載源代碼,現在網路的便利,帶來了很多的方便,也有了一些弊端,有一些所謂的軟體開發人員就開始了,他們先根據自己要做的工程上網找類似的程序或者代碼,找到后,就開始了非常艱苦的「改程序」。他們改程序的水平也是一般了,一般就是把裡面的註釋改一改,關於裡面的名字改一改,然後再根據自己的需要增加一些或者減少一些功能等等。哎~所以說,現在中國軟體人才很缺啊!我們軟體業擁有的是什麼呢?是改程序的高手啊!這個和文學創作上面的剽竊有什麼區別呢?

  前面也說過了,軟體是一門藝術,一門藝術,現在竟被這樣的糟蹋和侮辱,試問一下,我們的軟體業還有發展輝煌的一天嗎?

  我綜合了現在看到的,聽到的,和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寫了這些東西,肯定有很多我所沒有看到的東西,希望有人能幫我補全,現在我們的處境是 天時、地利、人和都不再佔有了。天時,國家現在正是需要軟體人才的時候,但是大學的教育影響了我們,而又有海歸派的一些干擾,國內軟體業的混亂,已經讓我們失去了天時;地利,國內公司的招聘要求,讓我們地利不在;人和,已經很艱難的我們,又遇到了那些濫竽充數的所謂的「軟體人士」,我們的水平又一次的受到了沉重的打擊。 讓我們何去何從。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4 16: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