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追逐夢想的腳步永不停歇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0-29 10:2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宋女士(Sandra Sung)出生於台灣,憑著獨特的設計理念、敏銳的商業靈感,現已成為加拿大頂級婚紗設計師。  


小時候,宋女士家就住在教堂對面,每天看到美麗的新娘身著潔白禮服,走過神聖的教堂大門,這一幕在宋女士幼小的心靈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留下了無限遐想。她挽著母親的胳膊,用濃重的鄉音說道:「總有一天,我要親手做一套漂亮的婚紗。」而如今,宋女士實現了兒時的夢想,在溫哥華開設了享譽國際盛名的Sandra Sung婚紗店(Sandra Sung Bridal)。

她說;「人活著就要有夢想,而且目標要高遠,夢想是通向成功的敲門磚。」嬌小的宋女士身著牛仔褲,桃紅、茶色相間的菱形花紋針織毛衫,一雙類似芭蕾舞鞋樣式的拖鞋,上面掛滿了珍珠,她帶我們參觀了如童話般美麗的婚紗店,展示了200多套珍藏版婚紗設計,這裡面蘊含著宋女士兒時的夢想、生活的腳步。






宋女士在台灣學的婚紗設計,父母從事服裝生意,19歲那年她還沒開始親手設計婚紗就做了新娘,之後在1974年隨丈夫離開台灣前往溫哥華。由於剛來到新國家,既要學英語、撫養一歲的女兒,還要適應周圍環境,因此她的設計靈感也暫時擱淺了。宋女士首先報名參加了全日制英語學習班,后因女兒需要照顧,便輟學回家自學。同時她還學會了粵語,她笑著說:「我的廣東話現在講的也很好,語言對我來說並不難,只要敞開心胸接受它、適應它,一切困難就會迎刃而解。」

隨著語言技巧的熟練掌握,對加拿大日漸熟悉,第二個女兒又順利降生,埋藏在宋女士心底對婚紗設計的渴望也逐漸復甦。她說:「我有自己的夢想,卻無力實現,因為我的前夫(當時未離婚)不喜歡我外出工作,即使我像一個典型的中國婦女那樣,每天回家照顧好孩子、做好家務也不行。畢竟當時,男尊女卑的思想還佔統治地位,不像現在婦女比男人更有地位.」

在婚姻與理想之間,宋女士選擇了後者,勇敢的踏出第一步:了解婚紗行業行情。「我花了相當長時間在圖書館查資料,在花店、婚紗店打工,我想了解這個行業是如何運作盈利的。假如我那時有錢會立刻開一家自己的婚紗店,但我沒錢,只能一步步來。」

1986年,宋女士在百老匯西街(West Broadway)開了第一家婚紗店「Iris Bridal」,但還是沒有屬於自己的設計,「那時所有的婚紗店都不是個人設計,你只能根據目錄定購,也不能對設計做任何更改。那時的婚紗大多式樣繁瑣,有大量玻璃珠、複雜的花邊做點綴,布料沉重,整體看來過於膨脹。新娘穿上后就像歌舞女郎,膨大的禮服幾乎將新娘掩埋。我喜歡簡單大方的線條,乾淨、利落、高雅,我設計的婚紗更時尚、更摩登。」

宋女士將她的成功歸因於與眾不同的創造性,在時裝市場上將被動變為主動,總能引領潮流,而非緊隨時尚。她最喜歡的設計風格就是,將粉色的玫瑰花瓣織進長長的新娘面紗中。

很快,宋女士獨特的婚紗設計風格,就吸引了加拿大「伊頓」百貨公司(Eaton's Canada)採購人員的注意,這家大百貨公司在多倫多、蒙特利爾、溫哥華分公司設立了宋女士的婚紗專櫃。她說:「我感到無比震驚,像大多數婦女一樣從未想過這樣的成功,只是為了謀生、償還房屋貸款而努力。」後來我雇傭了更多人員,將設計的作品銷往加拿大三大百貨公司。

1999年,「伊頓」百貨公司關門,由Sears接手,宋女士本以為自己的生意也將走到盡頭,沒想到2000年,她的婚紗在加拿大東部各大百貨店熱銷,也在那年,她被評為「卑詩省新移民企業家獎」。01年,宋女士的生意擴展到美國,從紐約到西雅圖都能看到她的設計。

她笑著說:「我的生活非常美滿,兩個女兒已經長大(一個31歲,一個27歲),我想所有女人一生至少應當經歷一次婚姻,如果將來遇到合適的男子,我是不會拒絕的。」
2009,我等你……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00:4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