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野外生存之「小材大用」

[複製鏈接]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10-18 12:1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紅霉素眼膏
  
  紅霉素眼膏是一種常用的抗菌葯。它的本職是用於眼睛外部的感染症。在野外吃喝住行不適時,尤其是飲水不足時會上火,癥狀是在面部的某個部位,會有膿包"拔"地而起。當受傷后,傷口常常感染,紅腫不愈;氣候乾燥使外露的皮膚裂口等,這時都可以用紅霉素眼膏塗抹患處,癥狀便會消失。
  
  2.縫衣針
  
  在野外活動,免不了扎個刺,疼痛難忍,不及時弄出來還可能發炎、化膿。如果你外出時帶上一顆縫衣針,就可剔除外侵物。切記,在挑刺時縫衣針的針尖要在火上燒一下,確保消毒衛生。另外,要擠壓"刺眼"使其出血,這樣才不會感染。塗上一點紅霉素眼膏將會更加安全。
  
  3.傷濕祛痛膏
  
  行走在野外,荊棘、酸棗樹枝等難免把外褲刮破,如不及時補上,就會越破越大。這時可用傷濕祛痛膏在口子的裡外面貼好,即方便又快捷還不影響活動。等到野外活動結束之後,回到家中再"正規"修補。
  
  4.行李繩
  
  去野外活動備上一根十米長五毫米粗的尼龍行李繩,在關鍵時刻會大顯身手。當有人不慎墜坡、跌倒摔傷而骨折,可用行李繩和樹枝固定手臂和腿腳。還可綁紮成框架,用兩件外衣作成簡易擔架來救護傷員。無論是下陡坡,還是走峭壁,用它可安全通過險區。這根繩可以說是"救命繩"。
  
  5.塑料袋  
  
  冬天雪後上山觀景,別有一番情趣。可最令人惱火的是,保暖的鞋子不久就會濕透,極易凍傷雙腳。這是因為積雪沾到鞋面上受熱后融化而致。如果踏雪前在襪子外套上塑料袋再穿鞋,一則使腳保暖(冰天雪地絕不會捂出汗,當然汗腳除外);二則是隔熱,降低鞋面溫度,使積雪沾上后不易化成冰水,保障了棉鞋不濕。這樣,不起眼的塑料袋便解決了大難事。
  
  6.酒精
  
  醫用酒精可以消毒,還可用作燃料。使用酒精還可以把野炊時鍋底上熏黑的堝煙子除去。酒精有溶碳的本事,是一種常用的溶劑。值得提醒的是,每次野炊回來后就要擦拭乾凈,日久則效果不佳。其實黑黑的鍋底雖不雅觀,但吸收熱能效果較佳,從而節約能源和作業時間。故每次沒有必要非擦拭得光亮如新,應以輕蹭不黑,不污染它物為適當。倒是鍋幫及邊緣周圍要仔細擦拭。如無酒精,用濕潤的沙質土也可擦去黑跡。
  
  7.可樂瓶
  
  在山野中露營,晚間照明是一件大事。有汽燈當然是件樂事,可多數人只能用手電筒作光源,用不了多長時間,乾電池就會耗盡。用蠟燭照亮有會受到風的影響。如果做一個燈罩,減小風的影響,將會怎樣?有人曾用可樂瓶(其他白色透明瓶也可),將其頂和底削去,罩在蠟燭上。這樣一根蠟燭可工作3個小時,效果不錯,不妨一試。
  
  8.防水火柴
  
  如果外出野外之前把火柴特殊處理加工一下,把它變成"防水火柴",那就有備無患了。其製作方法是:將蠟燭油均勻的滴在火柴全身,也就給火柴穿上"防水衣"。然後用兩層寬膠帶把間隔排列的防水火柴包封在中間,捲成一卷。再把同樣膠封的磷片擦紙(最好兩個磷面相對)一同裝入一個小巧的塑料小瓶(如:膠捲盒),旋緊蓋子。為以防萬一,可在瓶蓋縫隙處蠟封或膠封,最好在瓶外註明"防水火柴"字樣。使用時要將火柴頭上的蠟油刮除乾淨,火柴棒上的蠟油除否兩便(但要注意別被蠟油燙著手指)。
  
2009,我等你……

353

主題

2498

帖子

957

積分

有過貢獻的斑竹

倍可親高級會員(十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57
沙發
膽小鬼 發表於 2005-10-20 07:57 | 只看該作者
防水火柴


????

帶著打火機不就好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6 23:1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