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紅鏡頭中的偉人:1972年驟然衰老的真實毛澤東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5-9-21 19: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杜修賢怎麼也沒有想到,在擔任毛澤東專職攝影記者期間,他的任務最艱巨,責任心最重大。這是因為毛澤東的驟然衰老再也躲不過真實的鏡頭,而八方責難卻向他湧來。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擊水三千里的毛澤東,也無法背離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1971年,林彪事件發生后,78歲高齡的毛澤東與周恩來一起領導了對林彪集團的揭批查工作。精神上的打擊和極度的勞累,使毛澤東的身體驟然衰老。

1972年1月10日,毛澤東只在睡衣外套了件大衣就去參加陳毅的追悼會,結果著涼感冒引起了肺炎。就在那次追悼會結束時,在場的一位醫生注意到,毛澤東在上汽車時幾次想抬腿都未能蹬上汽車,最後在工作人員的攙扶下才上了車。同年2月12日凌晨,毛澤東由於肺心病加重和嚴重缺氧,突然休克,心臟也已經停止跳動。得虧大夫胡旭東、吳潔立和護士長吳旭君、俞雅菊等及時搶救,才緩了過來。聞訊從西花廳驅車趕到毛澤東住所的周恩來,卻許久邁不開要下車的腿(當時周恩來也身患絕症)。如果搶救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2月21日,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這是毛澤東重病脫險后的第九天。他的腳腫得很厲害,過去的鞋已經穿不進去了。為了準備會見尼克松,工作人員事先特地畫了腳樣,定做了兩雙肥大的圓口黑布鞋。尼克松抵京的當天下午,毛澤東就在住地會見了尼克松、基辛格等。當客人進門時,工作人員攙扶著身體虛弱的毛澤東站起來,向客人們致以問候。毛澤東為自己已不能用十分清晰的語言流利地表達意思向客人表示道歉。周恩來向客人解釋說,這是因為毛澤東患了支氣管炎的緣故。而尼克松在回憶錄中卻判斷:「這實際上是中風造成的後果」。尼克松有所不知的是,毛澤東的病情實際比他的判斷還要嚴重得多,書房的屏風後放置的就是應急搶救的醫療設備,醫護人員正在隔壁的房間內待命。

原定這次會見只是禮節性的15分鐘,實際卻按照毛澤東的意思延長到了一個小時零五分鐘。在會談中毛澤東是那樣的機敏,但會談一結束,疲憊的他卻不得不在沙發上靜坐了 30分鐘,隨後即卧床休息。也許有心人會注意到有關這次會見的報道中沒有出現「神采奕奕」、「身體非常健康」一類的用詞。

在這以後,毛澤東講話越來越困難,到最後一年時間裡,只有長期在他身邊工作的人員才能聽懂(有時是根據口形猜測)。他在與人談話時需要工作人員逐句「翻譯」。

1973年8月24日,毛澤東主持召開黨的「十大」。帷幕拉開之前,他是由工作人員攙扶到主席台的座位上。會議結束時,他是等全體代表退席后才讓工作人員扶走的。所以,在「十大」的新聞紀錄片中,既沒有毛澤東入場的鏡頭,也沒有他退場的鏡頭。這是他最後一次出席黨的全國代表大會。

毛澤東身體的驟然衰老同樣也躲不過攝影記者杜修賢的鏡頭。

1972年初,毛澤東第二次病倒后,情形發生很大的變化。在會見尼克松時,他們這些常常看見主席的人都禁不住吃了一驚,毛澤東猶如化妝般地迅速蒼老,矯健地步伐被沉沓的蹣跚取而代之了。

這是多麼令人心悸也令人憂慮的現實啊!雖然那高高聳立的紅牆可以阻隔人們的視線,可沒有什麼能阻隔再現真實的鏡頭。一種從未有過的惶恐化為沉重的陰影籠罩在杜修賢的心海上空。

從那個時代走過來的人,是不會忘記偉大領袖那神采奕奕、邁著矯健步伐登上城樓的日子,激動人心的場面和激動人心的形象被人民完好地收藏在心裡,而當時任毛澤東的專職攝影師更是留下了許多精彩的鏡頭。隨著歲月無情的流失,形象感覺的偏差越來越大。當杜修賢任毛澤東的專職攝影師時,他卻時常為獲得一張對得起億萬人民的照片而絞盡腦汁。

為了彌補這種偏差,杜修賢和他夥伴們幾乎施展渾身的解數――形象不夠角度補;臉色不好光線補;還利用側照、仰照、遠照等技巧避開病態的表情,尋找把握「傳神」的霎間……

手裡的相機沉重了,他們的心更加沉重。

他們的沉重和膽怯還不僅僅是來自毛澤東的拒絕,毛澤東不願意將自己蒼老的形象過多地曝光,這個心思他們能理解。

他們的沉重和膽怯更多的是來自「四人幫」的指責。

每次開啟快門后,留在膠捲上的形象讓人焦灼、失望又是那樣無可奈何。因為他們拍攝毛澤東會見外賓的片子都要經過中央領導人審看。一般是總理先看,看后就送到釣魚台給住在那兒的王洪文、江青、張春橋、姚文元審看。

幾乎每一次審片都要遇到相同的話題:毛主席的形象沒有拍攝好!

江青有一次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杜修賢,問:「老杜,我最近才去主席那裡,他的身體很好嘛。你們怎麼拍成這個樣子?」那話里的含義再清楚不過了---你們是不是故意將主席拍成這個樣子?其實,要論去主席那,江青決沒有他們記者去得多,他們雖然不知道主席的身體病情,但主席的形象他們手裡是有數的。江青這樣一問,在他們本來就沉重的心上又增加了一種恐慌。

姚文元分管新聞,片子都要經他審看的,有時他並不多說什麼,只是聽到別人說這說那時也插上幾句,往往一句就噎得你夠嗆:「你們照不好毛主席,全國人民會罵死的。」

張春橋說話陰:「越拍越沒經驗了,奇怪。」

王洪文好像心思不在審片這樣的小事情上,他們倒是很少聽到他的責難之詞。

神化的力量是難以置信的。有時照片剛剛見報,電話鈴聲便會震耳欲聾,心理防線過於森嚴的讀者,會毫不客氣地將責難之詞劈頭蓋臉砸過來:「為什麼將毛主席拍得蒼白無力?」「你們是資產階級新聞還是無產階級新聞?」……

杜修賢至今還記得有一封人民來信上這麼寫到:「我們對人民日報上刊登的5幅照片深感不滿。我們以為,這樣的照片,是一起嚴重的政治事故,是對我們偉大領袖毛主席光輝形象的誣衊,是廣大工農兵革命群眾所不能容忍的。」

長期置身在這樣沉重、緊張和壓抑的環境中,杜修賢覺得自己的精神都快崩潰了。一陣時間,竟害怕電話鈴響,那悠長悠長的鈴聲,每響一下,心就蹦跳一次,似乎預告某種最懼怕的事情來臨。

他們滿腹委屈,卻要鎮靜自然地將責難之詞整理成書面材料,送給總理閱示,及時向他彙報外界對中央外事協作組的反映。

對待這個問題,總理有時不像他們那樣緊張,他看看手裡的「狀紙」再看一臉苦澀的杜修賢,居然會像打開摺扇似的舒展眉頭,笑出了聲。

可杜修賢心裡沉甸甸的,實在笑不出來。

「老杜,群眾反映是對的。但是你不要有問必答。更不要背包袱,你看這句話……」總理取下老花鏡在紙上的某一段話下面劃過,「這幾句話顯然是不符合客觀情況嘛。是紅衛兵的語言。這些你就不要去管它了。這不能都怪你們1

杜修賢不知怎的鼻子酸酸的。在欲訴無語、欲哭無淚最需要鼓氣和理解時,有總理這麼一句話,這委屈這苦澀這沉重……也認了!

他離開西花廳時,儘管挎相機的肩頭又沉又酸,但心裡輕鬆了許多。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15

主題

373

帖子

8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2

積分
85
沙發
sws0225 發表於 2005-10-2 00:02 | 只看該作者
江青有一次用疑惑的眼神看著杜修賢,問:「老杜,我最近才去主席那裡,他的身體很好嘛。你們怎麼拍成這個樣子?」
姚文元分管新聞,片子都要經他審看的,有時他並不多說什麼,只是聽到別人說這說那時也插上幾句,往往一句就噎得你夠嗆:「你們照不好毛主席,全國人民會罵死的。」
張春橋說話陰:「越拍越沒經驗了,奇怪。」

-----哈哈,哈哈,看看那些可憐可恥可悲的仆妾們,是多麼的幽默.多麼的風趣呀,
-----謝謝了,謝謝,真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4 11:1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