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魯迅:一道無解的方程式

[複製鏈接]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5-7-29 16: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魯迅:一道無解的方程式   

  
  魯迅死在1936年,距今快有七十年了。七十年,對於我們這個古老的民族來說不過是彈指一揮。只是這短短的七十年間蒼狗浮雲,變幻莫測。天邊忽而升起豪邁的旭日,鋪出條金光大道,百年的夢想似乎頃刻就將實現;忽而又湧上怵人的血霞,一張張稚嫩的臉龐漸漸撕裂,灰飛在無盡的長夜。舞台上是眼花繚亂的人馬,你方唱罷我登場;田野中到處是揮動的拳頭、飄揚的旗幟和震天響的口號。絢爛至極后,天堂的渴求走向了世俗的狂歡。人們的目光,頓時迷茫起來。

在重重說不清也道不明的情景與情愫的裹挾下,魯迅的身影彷彿詭吊的洪波,時而清晰地拍打岸沿,瀰漫在世界周圍;時而又碰撞出深沉、悲壯的迴音,逐漸遠去。時代的浪潮起而又落,魯迅的身影若隱若現。但兩者並不怎麼合拍。他畢竟已是故人。

死去的魯迅依然以「中間物」的姿態「橫站」著,默視時光之鏈宿命般的延長與盤旋。當好戰、勇士、尖刻、犀利、生硬、硬骨頭、不講寬容、決不妥協等一長串互相攻訐的辭彙像七彩的油漆蜂擁著粉刷魯迅留在人間的形象的時候,他是平靜的。他不再提筆,也不開口。他曾寧願自己的屍體被鷹隼虎豹吞噬,他厭惡叭兒狗。對於它們,他具有極深的輕蔑心。如同史沫萊特所述。

魯迅的靈魂--或者說是幽靈――依舊渲染著這片土地。這令人不快――無論是誰。靈魂不能直接表達,儘管他永恆。註解作為一門學問,自然就興盛了起來。註解學家們要替永恆的靈魂說話了。他成了一尊雕像,抑或垃圾。有人忙不迭地為他戴上耀眼的桂冠,宣布自己是他忠實的、而且是唯一的追隨者。有人則把他比作一隻毒蠍子。他們用比毒蠍子狠毒萬倍的語言攀誣他,想痛痛快快地將他掃入垃圾箱。

其實雕像和垃圾的涇渭遠不如表面看起來那樣分明。把他塑造成雕像的人終於以正統追隨者的名義剿滅了那些當年曾獲他青睞的年輕人。倔強的蕭軍在八十年代拜謁魯迅墓時老淚縱橫,激動地跪了下去。蕭軍不是精神侏儒,為此他付出了慘重代價。這一跪,飽含了無限的懷戀、堅守與憤懣。雕像是空殼,他的靈魂早被丟進了垃圾場。焚毀。

如今不少青年只覺得魯迅太晦澀,不要讀他。讀,也僅僅為了應付考試。魯迅變成了「魯夫子」。在海峽的另一邊,湮沒了半個多世紀的他還有多大的魅力?雕像,垃圾,奇迹般的殊途同歸。

魯迅的大腦早就停止了運作,再也發表不了什麼意見。於是我們開始假設:魯迅活著會怎樣?這是一道無解的方程式,它的每個部分都是變數。解題者們根據各自的理論、目的,賦予變數以固定含義,得出答案。

沒有一個答案能令所有人都信服。人們有些不知所措,莫衷一是。人們爭吵著、辯駁著、論戰著,無休無止。虹口公園的氣氛卻是寧馨的。魯迅靜靜躺著,悄沒聲息。或許他偶爾也會發出兩聲「嘿嘿」的冷笑,乾咳似的隱沒於鳥語花香之中。

先生的文字,還是驚心動魄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沙發
mahoupao 發表於 2005-8-27 15:47 | 只看該作者
一壺漂泊 浪跡天涯難入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3 10:2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