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灣漁趣
有一天正在上班, 忽有同事提起時值每年一度的海鱸魚灣區洄遊,一次出海竟然釣了三條大魚, 最大的有四十幾英寸. 這魚訊周期很短稍縱即逝, 眾人當下約定擇期出海。兩天之後同事告知明天是黃道吉日, 據縣娛樂網快訊, 風向潮流水溫俱佳, 當即電告二他媽您就等著吃魚吧, 不過得先烙糖餅(借侯老的句子)。
次日凌晨四點半到了單位, 上了拖車就奔了灣區。途經魚餌店買了海蟲子(又叫血蟲, 這種海蚯蚓血量特別大, 往魚鉤兒上穿的時候弄得滿手發紅, 有些海魚喜歡吃) 和冰塊兒,又跟店主侃了一陣子, 弄清了昨天哪裡上了大魚。到了灣邊的州立公園天還沒亮, 船主動作很麻利漁舟卸車下水只用了十來分鐘. 大概用了半個鐘頭就到了深水區, 海灣水深30-80英尺,從探魚器里看到大魚一般在水深35-60英尺的水域里巡弋, 15-30尺的水層里密度最大。這捕魚也有賴於團隊協作, 學徒駕船以時速1.5-2.5邁(略慢於大魚的游速, 道理與賭場上電兔子的速度安排類似, 太慢了這獵兔狗就提不起精神來, 而速度過快則可望而不可及, 乾脆放棄) 耕海, 老大則從艙里取出全套漁具。首先沿船兩側放出浮漂兒,然後逐一放線, 船后共有六條魚線, 並分別以皮筋固定於浮漂兒的引線上, 這樣多條線在船后呈扇面形均勻分佈, 互不相擾(灣內的商業釣魚船布線達十幾條之多, 每人$60-100/4-6小時)。每條線上五條假魚,一大(位於頂端, 12寸) 四小(6寸), 顏色各異。這釣海魚的家當都是大號的彈簧特緊, 往架子上別魚餌還真挺費勁兒。萬事俱備, 哥幾個拿出各色吃食飲料開侃, 本人沒敢帶酒精飲料, 但一位同事帶了大包裝德國名牌啤酒(五升, 這大罐也加入了敝人的收藏), 禁不住誘惑就來了兩杯。船老大是本地人, 為人隨和性情豪爽五歲即隨父出海, 對這海灣熟得就象自家的魚塘,這海鱸魚成長於灣區,2-3歲入海, 7-8歲性成熟后返回產卵(跟大馬哈魚類似)。州里採取了非常嚴格的保護性措施, 近年的尺寸限制越來越大, 公園碼頭和出口處都有水警抽查。在海灣里轉悠了三個多小時, 雖然探魚器的聲音警告聯綿不斷但還是沒魚吃食. 10點半左右靠近我的魚桿突然一下兒被拉彎了,趕緊抄竿兒搖輪但非常吃力, 堅持了幾分鐘就不行了,一位同事接力再搖, 這時老大已經在接近水面的后倉口就位, 連抄網都不用一下子就把魚提出了水。12點多開始漲潮又有一條魚咬鉤,眾人都是老手就讓我再過一把癮,這次用釣鯉魚的經驗,收幾米線再放回去來回溜魚,但老大說這著兒釣海魚不靈,必須一口氣把魚拉上來,他的竿和魚線都能承受100膀, 得令后卯足了勁兒大約10分鐘就把魚拽回來了,因不夠法定尺寸照了幾張相就放了。吃過午飯改弦易轍釣灣魚,眾人一人一付輕型竿兒幾條海蚯蚓,剛甩了幾竿因有人下午有事只好打道回府。到了同事家,眾人用淡水洗船, 本人負責將這條大魚去鱗開膛分段,人人有份兒皆大歡喜。
回家後作了一鍋魚頭湯,湯濃肉鮮味美無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