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海鮮~~~(據說本期訪問對象小美女稀飯海鮮哈)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470:]  [:470:]  [:470:]
  佛跳牆

  配料:

  水發魚翅……500克

  凈鴨肫…6個

  水發刺參……250克

  鴿蛋…12個

  凈肥母雞…1隻

  水發花冬菇…200克

  水發豬蹄筋……250克

  豬肥膘肉…95克

  大個豬肚………1個

  薑片……75克

  羊肘………500克

  蔥段……95克

  凈火腿腱肉……150克

  桂皮………10克

  炊發乾貝……125克

  紹酒……2500克

  凈冬筍……500克

  味精……10克

  水發魚唇……250克

  冰糖……75克

  魴肚……125克

  上等醬油…75克

  金錢鮑………1000克

  豬骨湯……1000克

  豬蹄尖……1000克

  熟豬油……1000克

  凈鴨……1隻

  製作方法:

  

  1. 將水發魚翅去沙,剔整排在竹箅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薑片15克、紹酒100克煮10分鐘,支其腥味取出,揀去蔥、姜,汁不用,將箅拿出放進碗里,魚翅上擺放豬肥膘肉,加紹酒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2小時取出,揀去肥膘肉,潷去蒸汁。

  2. 魚唇切成長2厘米、寬4.5厘米的塊,放進沸水鍋中,加蔥段30克、紹酒100克、薑片15克煮10分鐘去腥撈出,揀去蔥、姜。

  3. 金錢鮑放進籠屜,用旺火蒸取爛取出,洗凈后每個片成兩片,剞上十字花刀,盛入小盆,加骨湯250克、紹酒15克,放進籠屜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鴿蛋煮熟,去殼。

  4. 雞、鴨分別剁去頭、頸、腳。豬蹄尖剔殼,拔凈毛,洗凈。羊肘刮洗乾淨。以上四料各切12塊,與凈鴨肫一併下沸水鍋氽一下,去掉血水撈起。豬肚裡外翻洗乾淨,用沸水氽兩次,去掉濁味后,切成12塊,下鍋中,加同有湯250克燒沸,加紹酒85克氽一下撈起,湯汗不用。

  5. 將水發刺參洗凈,每隻切為兩片。水發豬蹄筋洗凈,切成2寸長的段。凈火腿腱肉加清水1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切成厚約1厘米的片。冬筍放沸水鍋中氽熟撈出,每條直切成四塊,用力輕輕拍扁。鍋置旺火上,熟豬油放鍋中燒至七成熱時,將鴿蛋、冬筍塊下鍋炸約2分鐘撈起。隨後,將魚高魚肚下鍋,炸至手可折斷時,倒進漏勺瀝去油,然後放入清水中浸透取出,切成長4.5厘米、寬2.5厘米的塊。

  6. 鍋中留余油50克,用旺火燒至七成熱時,將蔥段35克、薑片45克下鍋炒出香味后,放入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炒幾下,加入醬油75克、味精10克、冰糖75克、紹酒2150克、骨湯500克、桂皮,加蓋煮20分鐘后,揀去蔥、姜、桂皮,起鍋撈出各料盛於盆,湯汁待用。

  7. 取一個紹興酒罈洗凈,加入清水500克,放在微火上燒熱,倒凈壇中水,壇底放一個小竹箅,先將煮過的雞、鴨、羊、肘、豬蹄尖、鴨肫、豬肚塊及花冬菇、冬筍塊放入,再把魚翅、火腿片、乾貝、鮑魚片用紗布包成長方形,擺在雞、鴨等料上,然後倒入煮雞、鴨等料的湯汁,用荷葉在壇口上封蓋著,並倒扣壓上一隻小碗。裝好后,將酒罈置於木炭爐上,用小火煨2小時后啟蓋,速將刺參、蹄筋、魚唇、魚高肚放入壇內,即刻封好壇口,再煨一小時取出,上菜時,將壇口菜胡倒在大盆內,紗布包打開,鴿蛋放在最上面。同時,跟上蓑衣蘿蔔一碟、火腿拌豆芽一碟、冬菇炒豆苗一碟、油辣芥一碟以及銀絲卷、芝麻燒餅佐食。

  注意:

  1. 泡發乾貝:將乾貝洗凈,裝入碗內,加少許高湯和蔥、姜,放入籠屜蒸爛即可。

  2. 花冬菇:即可末春初所產的香菇,面有菊花紋。

  3. 最後各種原料放入壇內,一定要上小火煨制,不可急燥,否則達不到效果。

  風味特點:

  1."佛跳牆"是閩菜中居首位的傳統名餚。據傳,此菜起源於清朝末年,福州揚橋巷官銀局的一位官員,在家中設宴請布政司周蓮,官員夫人親自下廚,選用雞、鴨、肉等20多種原料放入紹興酒罈中,精心煨制而成葷香的菜肴,周蓮嘗后讚不絕口。事後,周蓮帶衙廚鄭春發到官銀局參觀。回衙后,鄭春發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后,繼續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濃郁,廣愛讚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肴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的菜肴,周蓮嘗后讚不絕口。事後,周蓮帶衙廚鄭春發到官銀局參觀。回衙后,鄭春發精心研究,在用料上加以改革,多用海鮮,少用肉類,效果尤勝前者。一八七七年,鄭春發開設了"聚春園"菜館后,繼續研究,充實此菜的原料,制出的菜肴香味濃郁,廣受讚譽。一天,幾名秀才來館飲酒品菜,堂官捧一壇菜肴到秀才桌前,壇蓋揭開,滿堂葷香。秀才聞香陶醉。有人忙問此菜何名,答:尚未起名。於是秀才即席吟詩作賦,其中有詩句雲;"壇啟葷香飄四鄰,佛聞棄彈跳牆來。"眾人應聲叫絕。從此,引用詩句之意:"佛跳牆"便成了此菜的正名,距今已有100多年的歷史。

  2. 此菜用料多海鮮珍品,製作方法獨特,食味濃香,非一般佳肴所能比擬,且營養豐富,中外馳名。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沙發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8 | 只看該作者
  淡糟香螺片

  配料:

  凈香螺肉………400克

  凈冬筍……75克

  水發花菇……10克

  蔥白…2根

  蒜末……15克

  白醬油……15克

  薑末……1克

  味精……3克

  濕澱粉……10克

  上湯……50克

  紅糟……20克

  芝麻油…5克

  紹酒……10克

  花生油………250克

  白糠………10克

  製作方法:

  

  1. 將香螺肉尾部切除,用竹刷去污,洗凈后,片成大小均勻的薄片,放入60℃的熱水鍋中氽一下撈起瀝干,用紹酒攪勻稍腌。冬筍、花菇均切成與螺片相稱的片。蔥白切馬蹄片,與上湯、味精、白糖、白醬油、芝麻油、濕澱粉一併調成滷汁。

  2. 炒鍋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將冬筍片下鍋炸約1分鐘,倒進漏勺瀝去油。炒鍋留余油約15克,放回旺火上燒熱,先將蒜末下鍋煸出香味,再放入紅糟略煸,隨即放入花菇及過油的冬筍片,到入滷汁燒沸芡勻,迅即放入氽好的螺片,顛炒均勻,裝盤即成。

  注意:

  洗凈的螺肉片為薄片,厚薄要劃一適中,太厚不易炒熟,太薄不脆易老。

  風味特點:

  1. 本品是福州獨具地方特色的名菜,亦為閩菜中著名的刀工菜之一,雪白的螺片淡妝著殷紅的糟汁,舒展似花,令人嘆為觀止。

  2. 本品成菜后,色澤淡紅,香螺肉質脆嫩,糟香味美,食之清鮮爽口,齒頰留香,餘味無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8 | 只看該作者
  七星魚丸湯

  配料:

  凈海鰻魚肉……600克

  香油……10克

  鮮蝦仁……30克

  精鹽……10克

  干澱粉……60克

  高湯……800克

  五花豬肉……60克

  胡椒粉…2克

  味精……5克

  芥菜末…5克

  製作方法:

  

  1. 海鰻魚殺好,和小尖刀刮取魚絨,盛入盆中,清水500克加精鹽4克,分5次添入魚絨中,每加一次,用手往一個方向命名勁攪動,使魚肉泡漲起勁,加入澱粉調勻,至魚絨捏成小丸放入水中能浮起即成。

  2. 蝦仁洗凈利制泥,豬肉剁成茸,同放一碗中,加精鹽2克、味精1.5克攪勻,分捏成一個個1厘米的餡丸。

  3. 炒鍋放中火上,盛入清水,用左手抓起魚絨攤在掌心,右手挑入一個餡心,隨後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捏壓,魚絨包裹餡心,從指縫中壓出包心魚丸,用小匙舀入鍋中,這樣製成一個個浮於水面的魚丸。鍋改用旺火燒沸,把丸氽熟撈入湯碗中。

  4. 另行起鍋,置旺火上,倒入高湯,加入味精、精鹽燒沸,撇清泡沫,盛入湯碗,撒上少許芹菜末、胡椒粉、香油即成。

  注意:

  1. 製作魚丸的魚肉,一定要是新鮮的。魚丸的成敗主要由魚的新鮮度和魚肉的纖維所決定的。

  2. 掌握好魚肉、鹽、水三者的比例。鹽和水過少,魚絨無粘性,湯易渾濁,反之,魚丸易變硬沉底浮不起來。

  3. 用干澱粉攪拌,魚丸韌而有彈性,如用水澱粉攪拌,軟而滑嫩,彈懷稍差。

  風味特點:

  1. 福建的魚丸烹制歷史悠久,能夠製作出質量很高的魚丸,丸中帶餡,技藝獨擅。

  2. "七星魚丸湯"是福建的名湯之一。成菜后,湯清如鏡,魚丸潔白,漂浮在湯碗面上,漂浮在湯碗面上,形似星頭羅列,故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8 | 只看該作者
  吉利蝦

  配料:

  鮮對蝦……500克

  凈胡蘿蔔……15克

  水發香菇………15克

  蔥白……10克

  凈冬筍……10克

  鮮辣椒……1隻

  凈洋蔥……10克

  白糖………10克

  精鹽……1克

  濕澱粉……10克

  烏醋……5克

  桔汁………10克

  白醋……5克

  紹酒……10克

  醬油……5克

  味精……2克

  鴨蛋……1個

  豬骨湯…75克

  麵粉……25克

  芝麻油……0.5克

  蒜瓣……15克

  熟豬油……500克

  麵包末……150克 (約耗100克)

  製作方法:

  

  1. 對蝦洗凈,去殼留尾,每隻蝦肉均從背脊割透1刀,剔去沙線,提起蝦尾穿過割透的縫隙,拉成蝦球生坯,用精鹽、味精0.5克、紹酒漿勻稍腌。

  2. 辣椒去蒂、子洗凈,與香菇、冬筍、洋蔥、胡蘿蔔、蔥白均切成絲。示瓣剁末。骨湯、醬油、桔汁、味精1.5克、烏醋、白醋、白糖、芝麻油、濕澱粉和勻兌成滷汁,鴨蛋放在碗里,打散。

  3. 炒鍋置旺火,下入熟豬油,燒至五成熱,將蝦球生坯先沾勻麵粉,再蘸勻蛋液,而後滾勻麵包末,下鍋炸至色澤金黃時,倒進漏勺瀝去油,裝入盤中。

  4. 在炸是球的同時,取另1隻鍋置火上,下熟豬油50克烤熱,先放入蒜末及全部絲料煸炒幾下,再倒入滷汁煮沸勾芡,加入熟豬油15克推勻,起鍋裝碗,與過油蝦球一併上席,吃時,將芡汁灑在蝦球上即成。

  注意:

  1. 炸蝦球與烹味汁要同時進行,迅速上席,將芡汁淋在蝦球上,趁熱食用。

  2. 炸蝦球,先用旺火熱油,然後轉中火,翻勻炸透,裡外一致,外脆里嫩。

  風味特點:

  1."吉利蝦"的菜名的由來,有一段娓娓動聽的傳說:很早以前,有兩家人因逃避兵亂,輾轉來到廈門海濱搭寮定居。這兩家一姓"吉",一姓"利",一有男孩,一有女孩,獨男只女,頻繁往來,及至弱冠及笄之年,便山盟海誓結成夫妻。婚宴前,新郎新娘念其熱戀時,曾在海灘各撲到一隻活蹦跳躍的對蝦,當時就以此為喻,祈求成雙結對,永不分離。為了紀念此情,特要求掌廚師傅做一道以對蝦為主料的菜肴。廚師領略其意,借兩家氏姓配,烹制了意趣雙關的:"吉利蝦"。眾人嘗之,無不交口稱讚,此菜因之傳開,時至今日,仍為廈門名菜。

  2. 蝦球色澤金黃,外酥里嫩。芡汁五彩繽紛,色艷甘鮮,上菜時才澆汁,炙熱爽口,饒有食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9 | 只看該作者
扳指乾貝

配料:

乾貝……24粒
精鹽……1克
白蘿蔔……1000克
味精……1克
乾貝汁……250克


製作方法:

  1. 將白蘿蔔去皮洗凈,切成1.65厘米長的段,橫切面用1.65厘米直徑的圓形薄鐵筒套取蘿蔔柱24個,每個蘿蔔柱分別用0.8厘米直徑的圓形薄鐵筒扎透,去掉蘿蔔心呈"扳指"形,每個"扳指"均填入乾貝1粒,裝完擺入扣碗,澆上乾貝汁150克,上,上籠屜用旺火蒸爛取出,先將蒸汁潷下待用,再翻扣於湯盤中。

  2. 炒鍋置中火,倒入乾貝汁100克及蒸汁煮沸,加精鹽、味精調勻,起鍋徐徐淋於"扳指乾貝"上即成。

注意:

  乾貝須先水發,將干邊上的老肉去掉,用清水洗凈,去沙土、霉味,上籠屜用中火蒸2小時取出即成。

風味特點:

  "扳指"是福州地方曲藝"評話"先生戴的戒子,用以說書時擊鑼配音,玉質,比一般戒子厚大,"扳指乾貝"是以白蘿蔔製成形似"扳指"的圓筒,中間釀有乾貝名,故名。成品黃白相間,素雅美觀,鮮嫩軟潤,清淡芳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6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9 | 只看該作者
  炒鱟片

  配料:

  凈鱟尾肉……400克

  干澱粉……10克

  水發香菇……25克

  濕澱粉……25克

  凈冬筍…100克

  紹酒…10克

  番茄片………25克

  精鹽……3克

  鴨蛋清……2個

  味精……2克

  辣椒片……1.5克

  豬骨湯……100克

  蒜末……25個

  豬骨湯……100克

  嫩薑片……1.5克

  製作方法:

  

  1. 將鱟尾肉軟骨剔凈,切成薄片,用精鹽1在、味精0.5克加少量清水調成汁,把鱟肉片漿勻稍腌,鴨蛋清盛於碗,打散后,加入干澱粉拌成蛋粉糊。

  2. 番茹片、嫩姜、辣椒片、蒜末、濕澱粉、紹酒、精鹽、味精、骨湯一併調成滷汁,冬筍切成片。

  3. 炒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燒至六成熱時,將腌好的鱟肉片掛勻蛋粉糊,下鍋炸至九成熟撈起。而後,放入冬筍片炸熟,起鍋潷去油,取過油筍片裝盤墊底。

  4. 炒鍋置旺火上,下豬油50克燒熱,先將香菇下鍋略幾下,隨即倒入滷汁煮沸勾芡,然後放入過沒鱟肉片,並加入熟豬油15克推勻,顛炒幾下,裝在過油筍片上即成。

  注意:

  1. 鱟片用味精、精鹽及清水調成的汁漿勻稍腌,可合鱟片入味,掛糊炸后,炒熟下至沒有后味。

  2. 鴨蛋清打散后,加干澱粉拌成蛋粉糊,這裡,鴨蛋清只打散為好,不可打起白泡。

  風味特點:

  1."海鱟"屬節肢動物,雌大雄小,其頭胸、腹部、背面復以凸形瑩滑的褐色堅甲,腹甲略呈六角形,兩側有六個短棘,口長在腹面。 海鱟是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之一,遠在四億多年前,古代海洋中的魚類還未出現之時,它就已在海里生長了。鱟的外形欠,但味極鮮美,尤為鱟尾肉最為幼嫩甘香。

  2. 我國海鱟主要分佈於閩、浙、台、穗沿海一帶,尤以為廈門劉五店、大小嶝和集美海區所產的大而量多,故而廈門吃鱟的歷史悠久,聞名中外。本品成菜色澤潔白,質地柔嫩,有甜糯、鮮醇、淡爽、香辣之特殊風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7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49 | 只看該作者
  雞湯氽海蚌

  配料:

  鮮海蚌尖……400克

  紹酒……25克

  老母雞………1隻

  白醬油……25克

  鮮牛肉……750克

  精鹽…1.5克

  豬裡脊肉…750克

  味精…5克

  製作方法:

  

  1. 將母雞宰殺洗凈后,割下雞脯肉待用。其餘雞肉切四塊,牛肉、豬裡脊內切大牘一料同裝一盆中,加清水150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小時取出,去肉取湯,撇浮沫,濾去雜質。雞脯肉剁成茸,加適量清水與精鹽抓勻,捏成幾個小圓球,與雞湯下鍋煮5分鐘,撈出雞茸球,雞湯用凈紗紗布過濾成精美雞湯,取900克待用。

  2. 海蚌尖每隻片成2片,洗耳恭聽凈后盛入漏勺內,放入沸水鍋中氽至六成熟取出,剔凈蚌膜,裝在碗中,加紹酒抓勻腌漬后瀝干酒汁,盛入湯碗,加入雞湯150克稍浸,再將湯汁潷凈。

  3. 將雞湯下鍋煮開,加入白醬油、味精調勻,澆入湯碗中的蚌肉上即成。

  注意:

  1. 雞脯內剁成茸,加鹽及清水后捏成小圓球,與雞湯同煮,是因為雞茸球可以吸附湯中雜質,使湯更清。

  2. 洗凈后的海蚌,味較清淡,用精美的雞湯烹制可使蚌肉滲入雞湯而醇香味美。

  風味特點:

  1. 海蚌是我國海產品中珍品,肉質脆嫩,色白透明,蚌殼略呈三角形,殼很薄,僅在淡鹹水交匯處的海水細沙中生長,以長樂漳港所產的質量最佳。

  2. 本品為福建烹制湯菜的典型範例,成菜后,色澤潔白透明,蚌肉清鮮脆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8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0 | 只看該作者
  菜乾扣肉

  配料:

  豬五花肉……500克

  紹酒……25克

  水發自目魚肉……50克

  醬油……50克

  永定菜乾………75克

  豬骨湯……250克

  蒜瓣………15克

  熟豬油……1000克

  濕澱粉……7.5克

  白糖……25克 (約耗15克)

  製作方法:

  

  1. 豬五花肉洗凈,下沸水鍋煮至七成熟取出,瀝干水,用醬油15克塗勻肉皮,晾乾。炒鍋置中火,下入熟豬油,燒至八成熱,將五花肉下鍋,炸至肉皮起泡並呈紅棕色時,倒在漏勺瀝去油,然後切成3厘米長、1厘米寬的肉片。

  2. 菜乾加水泡軟洗凈,擠干水分,切碎末。目魚肉去膜,切成片。炒鍋置微火,下入熟豬油15克,燒至七成熱,放入魚片,加白糖、醬油35克,炒至肉色濃紅,加入蒜瓣、目魚片、紹酒,再炒5分鐘,然後舀入骨湯,燜5分鐘,撈出各料,鍋中燜汁加入菜乾末稍煮片刻取出。

  3. 將燜好的肉片皮朝下裝入扣碗,再擺入蒜瓣、目魚片,菜乾末鋪在碗面上,淋上燜汁,上籠屜用大火蒸1小時取出,潷下蒸汁后,翻扣於圓盤。

  4. 炒鍋置旺火,倒入蒸汁燒沸,用澱粉調稀勾芡,淋於菜乾扣肉上即成。

  注意:

  大火氣足,蒸1小時左右,中途不能跑氣,以肉片軟爛但又成形為度。

  風味特點:

  1."菜乾"系福建永定縣的特產,其製作技術已月400年歷史,聞名省內和南洋一帶。閩西連城番薯干、長汀豆腐乾、寧化老鼠干、上杭蘿蔔乾、永定菜乾、武平豬肚干、明溪肉脯干、寧化辣椒干(另有一說、閩西八大幹中有明溪紅菇干、永安和漳平筍乾),號稱"八大幹",菜乾是其中之一。

  2. 永定菜乾選用鮮嫩芥菜,經七蒸七曬精緻加工而成,色澤黑褐油亮,味道咸香馥郁,質地柔嫩甘美,久藏不腐。此品菜乾與豬肉同烹,相輔相成,軟爛醇香,滑潤爽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9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0 | 只看該作者
  芙蓉乾貝

  配料:

  水發乾貝……300克

  紹酒……7.5克

  雞蛋清………8個

  精鹽……4.5克

  蔥……8克

  昧精……10克

  姜……3片

  白湯……250克

  鮮牛奶……200克

  製作方法:

  

  1. 將水發乾貝盛入盆里,加入蔥、姜、紹酒5克、清水250克,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潷去蒸汁,揀去蔥、姜。

  2. 雞蛋清放在碗里,順一定方向打散,加精鹽2.5克、味精7.5克、牛奶調勻,倒入湯盤,上籠屜用中火蒸5分鐘取出,不待芙蓉面結硬,將乾貝整齊地插於面上,再上籠屜蒸5分鐘取出。

  3. 鍋置旺火上,下高湯燒沸,加入精鹽2在、味精、紹酒調勻,淋於芙蓉乾貝上即成。

  注意:

  1. 水發乾貝加料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后,潷出蒸汁。這時應注意乾貝的整粒形態。

  2. 水發乾貝即是將乾貝邊上的老肉去掉,用清水洗凈,去沙土、霉味,上籠屜用中蒸2小時取出。

  風味特點:

  1. 乾貝是海產食品中最鮮之一。原名江瑤柱,也稱江瑤稱,是扇貝的閉殼肌剝下晒乾而成的。乾貝鮮味濃烈,營養價值很高,蛋白質含量達63%,其他還有糖、鈣、磷、鐵、核黃素、尼克酸等成份。

  2. 本品為閩南名菜,亦為高級宴席菜式。其風味清淡、鮮美,既無濃妝艷飾,也無繁雜搭配。菜品軟嫩甘美,清鮮適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0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0 | 只看該作者
  菊花鱸魚

  配料:

  鱸魚1條……1000克

  花生油…500克 (約耗150克)

  干澱粉……100克

  番茄醬……50克

  芥藍菜葉…2葉

  香醋……15克

  濕澱粉……10克

  味精……2.5克

  白糖……50克

  精鹽……1.5克

  肉清湯……75克

  製作方法:

  

  1. 將鱸魚去鱗,剁掉頭尾,掏去內臟,洗凈后剖成兩片,剔去脊骨、肋骨。在魚肉面用直刀剞上1厘米寬距、0.33厘米深的花刀,再用斜刀橫剞1厘米寬距、3成切斷1塊菊花鱸魚坯,按此法共切10塊。

  2. 芥藍菜葉洗凈,剪成菊花葉狀,下沸水鍋氽熟取出。肉清湯、精鹽、香醋、白糖、番茄醬、味精、濕澱粉兌成滷汁。

  3. 炒鍋置旺火,下入花生油,燒至七成熱,將鱸魚生坯用干澱粉抓勻後下鍋,炸2分鐘至魚塊捲成菊花形時,用漏勺輕輕撈起,瀝干油后盛入盤中,再飾配菊花葉形芥藍菜葉。 4. 鍋中留底油約50克,放回旺火燒熱,倒入滷汁煮沸芡勻,起鍋淋於菊花鱸魚上即成。

  注意:

  1. 生粉不能拍得太厚,以免影響酥嫩。

  2. 此菜為糖醋菜型,糖醋的比例為2:1。

  風味特點:

  1. 鱸魚體延長,側扁,口大,下頜突出,銀灰色,背部和背鰭上有小黑斑。棲息近海,也進入淡水,早春在鹹淡交界的河口產卵,我國沿海均有分佈,夏秋兩季大量捕撈。鱸魚自古入饌,歷代古籍均有記載,《煙花記》載有隋煬帝對鱸魚的評價:所謂金旖玉膾,東南之佳味也。

  2. "菊花鱸魚"是福州風味名菜,形似菊花,朵朵挺俏,色澤微黃,頗為雅緻,酥香嫩鮮,甜酸適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1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0 | 只看該作者
東璧龍珠

配料:

東璧龍眼……750克
水發香菇……15克
鮮蝦肉……100克
餅乾末…………100克
豬五花肉…100克
精鹽……1.5克
雞蛋黃…6個
麵粉……100克
芥藍菜葉……250克
香醋………10克
番茄醬……50克
白糖…5克
味精……1.5克
花生油……750克


製作方法:

  1. 將豬五花肉、蝦肉別剁成茸,香菇捏干水分,切成細丁,一併加上精鹽1克、味精、雞蛋黃2個攪拌成餡料,再捏成與龍眼核大小相似的餡丸,排入盤同個蒸籠蒸熟取出。

  2. 龍眼去殼,果肉逐個割一小口,剔去果核,然後把蒸熟的餡丸分別嵌入果肉中,合攏開口處,成釀餡龍眼。

  3. 雞蛋黃4個打散,芥菜葉洗凈切段,麵粉下鍋用微火炒酥,也出晾冷后,餅乾末拌勻。

  4. 鍋置旺火上,下花生油燒至七成熱時,釀餡龍眼先粘蛋黃液,再滾勻麵粉、餅乾末,然後下鍋炸至殼酥,呈金黃色撈出,裝入盤中,與此同時,炒鍋置旺火上,下花生油20克燒熱,放入芥藍葉煸炒,加白糖、精鹽0.5克調勻炒熟,取出飾配盤邊。上菜時,番茄醬、香醋另附小碟盛上。'

注意:

  1. 龍眼去殼后,果肉逐一劃小口,剔果核,注意果肉上的小口不要划的太大,以能剔去果核為準。

  2. 麵粉放炒鍋用微火炒酥,忌把麵粉炒糊。

風味特點:

  1. 東璧龍眼,是種珍貴的水果,泉州城中有一著名千年古剎"開元寺",是全世界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寺內東石塔旁有寺中小寺--古東璧寺,該寺有原僧人所栽龍眼樹,至令仍為稀有品種,所結之果稱為"東璧龍眼。"其果殼呈花斑紋,殼薄核小,肉厚而脆,某洌清香,氣味尤佳,馳譽國內外。

  2. 本品是一道具有地方特產和精巧烹飪技飠相結合的特殊風味名菜。為泉州名廚張春火採用"東璧龍眼"為主料精製而成,其形如珠,故稱"東璧龍珠"。它運用鮮果與肉菜配伍,甜味與咸鮮統一,蒸與炸相結合的烹調藝術,入口既有龍眼的清香,又有肉質鮮味,皮酥餡腴,氣味甘美廳特,別有風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2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1 | 只看該作者
  紅燜通心河鰻

  配料:

  活烏耳鰻……3條

  精鹽……1.5克

  水發香菇……25克

  肉清湯……600克

  蔥條……3克

  豬五花肉……150克

  濕澱粉……10克

  凈冬筍……50克

  白糖……25克

  姜塊……5克

  紹酒……50克

  味精……15克

  醬油……30克

  熟豬油……750克

  製作方法:

  

  1. 將活河鰻放養於清水中2天,以去掉泥腥味,宰殺時,用衛生紙擦掉魚體上的粘液,剁掉頭尾,去內臟,切成4.5厘米長的段,洗凈後放缽內,用清水250克與精鹽和成的鹽水腌漿10分鐘,冬筍下沸水鍋氽熟撈出。與豬五花肉均切成長3厘米、寬1.5厘米、厚0.6厘米的塊。

  2. 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燒至七成熱,將鰻魚段瀝干腌汁,下鍋炸3分鐘,魚體呈赤黃色時撈起。

  3. 鍋置旺火上,下熟豬油10克燒熱,放入白糖熬至色赤時,將五花肉片、冬菇及冬筍下鍋煸炒幾下,放進過油鰻魚段,加姜塊、蔥條、醬油、味精10克、肉清湯500克,改用微火燜10分鐘起鍋。先將鰻魚取出盛於盆中,揀去蔥姜,燜汁及其他配料另行裝碗待用。鰻魚段稍冷后,逐段用竹籤沿骨刺順向捅出,成為通心河鰻段。

  4. 取扣碗一隻,將香菇鋪入碗心,把鰻魚段整齊排入,然後鋪上冬筍、五花肉片,淋入燜汁,上籠屜蒸10分鐘取出,潷下燜汁后,翻扣於深圓盤內。

  5. 炒鍋置旺火上,下肉清湯100克及燜汁燒沸,用濕澱粉調稀勾芡,加味精及熟豬推勻,起鍋淋於鰻魚段上即成。

  注意:

  1. 活河鰻放養於清水中2天,一是要清除其泥腥味;二是保持其新鮮,河鰻捕住后都是放養於清水中,現做現宰,不經宰殺而死掉的鰻魚是不能食用的。

  2. 用精鹽化水腌漿鰻魚,一是為其入味,二是進一步其異味。

  風味特點:

  1. 河鰻生長棲息於河港中石隙間,要用釣捕,故數量不多,泉州市晉江下游有一小支流圓通港,這裡所產河鰻耳鰭烏黑,稱烏耳鰻,體圓而肥,味鮮質細,質地尤佳。

  2. 本品為閩南名菜,歷史悠久,製作巧妙,採用了脫骨的高超技藝,使食客不被魚刺所干擾,人口酥軟甘醇,受到國內外食品家的高度評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3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1 | 只看該作者
  一品鯧

  配料:

  鯧魚……750克

  干澱粉…15克

  白糖………20克

  胡椒粉……0.5克

  醬油……15克

  豬骨湯…100克

  花生油……500克

  蒜瓣…10克

  紹酒……20克

  咖喱粉……0.5克

  香醋……20克

  味精……5克

  芝麻油……1克

  製作方法:

  

  1. 將鯧魚剖腹去內臟洗凈,魚身兩側分剞十字花刀,中間橫拉一刀。用醬油5克、紹酒10克腌漬一下,再滾勻干澱粉。

  2. 鍋置旺火上,注入花生油燒至八成熱,將鯧魚下鍋炸成金黃以,倒進漏勺瀝去油。

  3. 炒鍋留余油15克旺火上燒熱,下蒜瓣煸香,再加入骨湯、香醋、味精、白糖、咖喱粉、胡椒粉、芝麻油、醬油、紹酒煮沸,然後放入過油鯧魚,改用微火煨至汁粘,裝盤即成。盤邊可飾配番茄片或蘿蔔絲、蔥絲佐食。

  注意:

  1. 魚在宰殺時,鯧魚尾為了美觀,切忌修得光禿。

  2. 炸鯧魚時,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干澱粉定要滾勻,否則會出現爆油現象,易傷人。二是魚炸的軟硬要適度,炸的軟,煨制后不易取出;炸的硬,煨制后,魚還較挺,在不到菜品的要求。

  風味特點:

  1. 鯧魚為優質魚類之一。其鱗細、肉嫩,特別是骨軟而香。鯧魚有黑白兩種,顏色灰黑而本略肥者稱黑鯧;顏色銀白而體略扁者稱白鯧,烹制一品鯧宜用黑鯧。

  2. 福州菜凡是形圓者,多稱"一品"。"一品鯧"系採用整條鯧魚煨制而成,其扁而略圓,質細嫩,味香鮮甘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4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1 | 只看該作者
  靈芝戀玉蟬

  配料:

  水發冬菇…20朵

  熟火腿肉……10克

  鮮蝦肉…200克

  豬肥膘肉……75克

  鴨蛋清……6個

  干澱粉……2.5克

  精鹽……4克

  上湯…500克

  味精……5.5克

  製作方法:

  

  1. 凈蝦肉75克、豬肥膘肉50克分別剁成泥,一併加上精鹽0.5克、味精1拌勻,捏成10個菇盒餡料。

  2. 冬菇捏去水分,放在碗里,放入少許上湯,上籠屜用旺火蒸30分鐘取出,擠干水分,擺在盤上,使去蒂的一面向上,撒勻干澱粉,在其中10朵冬菇上各放1個餡料,用其餘10朵冬菇分別覆蓋之,稍壓粘成冬菇盒,呈靈芝狀。

  3. 將余蝦肉、豬肥膘肉分別剁成泥,一併加上精鹽1克、味精2克拌勻,捏成20個玉蟬餡丸。

  4. 鴨蛋清盛於碗內,打散,取鐵勺一放在火上燒熱取出。另取豬肥膘肉1小塊,在勺內擦勻,然後舀入一匙蛋淮繞一圈,使之受熱后凝成圓薄皮子,放入餡丸1個,將鐵勺放中火上煎筷子將皮子摺成兩具半圓形攏合狀,並把裹在裡面的餡丸夾一天夾成"玉蟬"表。鐵勺離火,輕輕取出,按此製成20隻。火腿肉切成長3厘米、半根火柴粗的絲40根,每隻玉蟬頭部均插上2根。制好與"靈芝"拼裝於盤,上籠屜用旺火蒸1分鐘取出,分別擺入湯碗的左右兩邊。

  5. 鍋置中火上,倒入上湯,加精鹽、味精調勻煮沸,起鍋徐徐澆靈芝玉蟬之上即成。

  注意:

  1. 水發冬菇20朵,要求大小均勻。冬菇面上撒勻干澱粉,是為了使兩朵之間粘合更緊密,干澱粉起合作用。

  2. 攤蛋皮后,放入餡丸,勺再放中火上煎,這樣可使蛋皮滑,用筷子易夾;如拿下火,勺底發涼,油凝固,發澀,不易操作。

  風味特點:

  1. 本品為福建創新名菜,製作工藝考究,造型惟妙惟肖。其沉褐帶黑的冬菇盒,宛似靈芝;薄而潔白釀餡蛋包,儼如玉蟬。二者相輔相成,映現於清澈見義的鮮湯形影不離,富有詩意。

  2. 此菜黑白相映,美觀雅緻。其山珍菇盒,配以海味鮮蝦,香醇味美,食之清爽無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15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4-30 15:52 | 只看該作者
哈哈!海鮮大全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45

主題

1萬

帖子

6163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6163
16
小魔女 發表於 2005-4-30 17:25 | 只看該作者
哇噻!LONGCHENG大哥可真夠辛苦了,佛跳牆、淡糟香螺片、七星魚丸湯、吉利蝦、扳指乾貝、炒鱟片、雞湯氽海蚌、菜乾扣肉、芙蓉乾貝、菊花鱸魚、東璧龍珠、紅燜通心河鰻、一品鯧、靈芝戀玉蟬。謝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萬

主題

6萬

帖子

4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終生會員(廿一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42363
17
葉可兒 發表於 2005-4-30 20:34 | 只看該作者
MM,,


一個人吃得完嗎?

吃不完叫我呀。

我不嫌棄的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18
Blue Ivy 發表於 2005-4-30 22:51 | 只看該作者
謝謝,這貼收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7: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