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廚技展示----你聞到香味了么?

[複製鏈接]

580

主題

2727

帖子

1353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資深會員(十七級)

Rank: 4

積分
135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longcheng1 發表於 2005-3-17 01: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色香俱佳的剁椒魚頭(圖)

  

  
原料:胖頭魚頭1個(2斤)、湖南特製剁椒適量、味精3克、紅油10克、姜10克、蔥8克、白蘿蔔片15克做法:1. 將魚頭洗凈,去鰓,去鱗,從魚唇正中一劈為二2. 將鹽、味精均勻塗拌在魚頭上,腌制5分鐘后將剁椒塗抹在魚頭上。在盤底放2-3片生薑和白蘿蔔片,將魚頭放上面,再在魚身上擱切好的薑絲適量3. 上鍋蒸15分鐘,出鍋后,將蔥花撒在魚頭上,澆熟油,然後再放鍋里蒸2-3分鐘,即可食用 。

  再宴請你一桌的「滿漢全席」(組圖)

  

  

  

  

  

  

  

  

  

  

  

  

  

  做泡菜(圖)

  

  幾乎各種風味的餐館里都有泡菜出售,它鮮嫩清脆,可以增進食慾,幫助消化與吸收。如果自己在家也做一些泡菜,做為每天飯前小菜... :-)"~~~~~~

  各種應季的蔬菜,如白菜、甘藍、蘿蔔、辣椒、芹菜、黃瓜、菜豆、萵筍等質地堅硬的根、莖、葉、果均可做為製作泡菜的原料。當然,我們還需要一些配料如:鹽、薑片、花椒、茴香、黃酒等。

  製作泡菜必不可少的自然是泡菜壇。在四川,人們用的是一種壇口突起,壇口周圍有一圈凹形托盤(即水槽,可盛水),扣上扣碗可以密封的罈子,它可以使泡菜在缺氧的情況下加速發酵,產生大量乳酸。如沒有泡菜壇,也可用別的容器代替,但要求容器口大而密封嚴密,不能透氣。

  泡菜鹽滷的製法:將清水燒開,加食鹽(每1公斤水加80克鹽),待鹽完全溶解后,放人適量配料,倒人泡菜壇中(以滷水淹到罈子的3/5為宜)。待滷水完全冷卻后,再放入菜塊。

  配料可以根據各自不同的口味適當添加,如果喜歡葷味,可加些花椒、大蒜和姜;喜辣,可稍加些辣椒;愛吃甜食,可加點糖。

  泡製前將各種蔬菜的老根、黃葉剝除,洗凈晾於,切成條(塊),人壇腌制。菜要裝滿,盡量少留空隙,以液面靠近壇口,鹽水淹沒蔬菜為宜。在壇口周圍水槽中注入涼開水,扣上扣碗,放在陰涼處。7~10天後即成。

  做好的泡菜如食用時不適口味,還可以作些調整:不脆可以加點酒;太酸可以加些鹽;發霉變味,則是壇中熱氣太高,或取用工具不潔所引起,此時應將霉點去掉,加入食鹽和少量白酒,移放陰涼處,每天敞口10分鐘左右,約3~5天霉味自然消失。如發現泡菜軟爛發臭,說明泡菜已變質,不能食用,菜鹵也不能再用。

  在初次製作泡菜時,可適當加些醋或糖,以加速發酵,增加乳酸,縮短泡菜製作時間。如用陳湯製作泡菜,2~3天後即可食用。泡菜鹵用的次數越多,泡出的菜越是清香鮮美。但每次泡菜時,視菜的數量,適當補充些鹽、花椒、薑片、白酒。

  取食泡菜要使用專筷,切不可帶油,避免油與生水進入壇中。泡菜不能長期存放,要隨泡隨吃。壇口水槽要保持清潔,並經常換水注滿。

  如果喜歡辣味,可以將泡菜撈出后切成適當大小的丁,加辣椒油、味精拌勻盛在盤中上桌,就是在四川餐館里常有的「四川泡菜」了。

  我特別喜歡用這些原料做的泡菜:白蘿蔔皮、紅蘿蔔(外面紅色,裡面白的那種)、圓白菜和菜花的莖和桿、豇豆、嫩姜…… :-)"

  壽司、手卷及天婦羅等正宗做法

  

  在家要自制象樣的壽司,以下竅門必跟足:1.最好選用日本米,在日資超市有售。其中以新舄的質素最佳。

  2.煮飯時米與水的比例應為1:1,太多水會過H。

  3.飯煮好後置室溫涼涼,不要放雪櫃免抽干水分。

  4.飯得用白醋拌勻,但事先要下糖煮好,甜酸度悉隨尊便。飯與醋的比例應為10:1。

  5.壽司飯準備好已成功了一半,之後準備喜歡的刺身,切成小片;如做細卷則可預備腌青瓜或蘿蔔,或將金槍魚加剁成茸,加青芥末便可造成各式壽司、手卷及細卷了。

  1.在魚生中間點上少許芥末。

  2.把飯糰放在魚生上,以拇指按著壽司的一端,另一手的食指及中指輕按飯糰,稍稍壓平及定形。

  3.翻轉壽司,在魚生面同樣輕按,大概重複動作兩次使壽司成形便可。

  1.在正方形紫菜的對角線上鋪入米飯,中間搽少許芥末,把魚茸或喜歡的魚生置於中央。

  2.將紫菜一端向內捲成甜筒形即可。

  1.做細卷需預備壽司竹席及長方形的紫菜,同樣在紫菜上鋪入飯,飯的中央搽上芥末后再放魚茸或腌瓜類,緊記紫菜一端預留約半伎瘴唬員懵窨凇

  2.將竹席捲起,雙手的食指輕壓頂部,其餘手指同時輕力按成呈方柱狀便可。之後切成大小一致小件便可上碟。

  四川涼拌酸辣粉絲

  這是夏日冷盤之一。簡單易做,開胃至極。

  材料:粉絲(以廣東的龍口粉絲為佳)、剝好的蒜瓣5、6瓣全部拍成

  蒜泥、芫荽1棵

  調味:上好白醋、醬油、鹽、糖、麻油

  做法:

  1。粉絲以涼水浸泡片刻,發開;

  2。煮沸熱水一鍋,關火,把發好的粉絲放入水中汆一下,注意手要快,一汆就立刻撈起,放冷水中晾涼;

  3。粉絲瀝干水分,放大盤中,放入蒜泥、醋、醬油、麻油、糖及少許鹽拌均勻;

  4。芫荽放粉絲上襯色,金黃的粉絲、嫩綠的芫荽,令人胃口大開!

  心得:

  生蒜泥已有辣味,故不必下辣椒粉或紅油也可,此採用白醋比用黑醋效果更好,不過這也取決於個人口味。

  還有,這個菜吃完會口臭,可嚼些泡過茶的茶葉及喝些茶解味。祝大家胃口好!^_^

  五種美味炒飯及炒飯心得

  我這是正規的方法,如果沒條件,您可以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改造或簡化。如果您有條件,我當然希望您照本宣科地做回正宗的炒飯,吃起來可就不是充饑而是享受啦。

  一、揚州炒飯

  原料:大米飯500克 雞蛋1個 鮮蝦仁25克 熟雞肉25克 熟火腿25克 水發冬菇25克 冬筍25克 青豆30克 蔥末30克 精鹽、紹酒、味精、水澱粉、雞清湯、精鍊油各適量

  製法:

  1雞蛋磕入碗中,加入精鹽、蔥末15克攪打均勻;鮮蝦仁洗凈,用精鹽、水澱粉抓勻上漿;熟雞肉、熟火腿均切丁;水發冬菇、冬筍均切丁,再與青豆一起入沸水鍋中焯一水。

  2炒鍋上火,放入精鍊油燒熱,下入蝦仁滑散,再下入剩餘的蔥末炒香,然後下入雞肉丁、火腿丁、冬菇丁、冬筍丁、青豆炒勻,烹入紹酒,調入精鹽,摻入少許雞清湯,待燒沸片刻收干后,起鍋盛入碗中成什錦料,備用。

  3炒鍋重上火,入油燒熱,下入雞蛋液翻炒,待蛋液炒成桂花狀時,下入大米飯炒勻,接著調入少許精鹽、味精,下入什錦料,一起炒勻后,起鍋裝盤即成。

  二、青椒肉絲炒飯

  原料:大米飯500克 豬瘦肉75克 大青椒100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水豆粉、精鍊油各適量

  製法:

  1豬瘦肉切二粗絲,用精鹽、胡椒粉、水豆粉抓勻上漿;大青椒去蒂去籽,切為粗絲,用少許精鹽拌勻,略腌漬。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鍊油燒熱,下入肉絲,待炒至肉絲散籽發白時,烹入料酒,下入青椒絲炒至斷生,速下入大米飯,調入少許精鹽、味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裝盤。

  三、酸菜肉末炒飯

  原料:大米飯500克 豬瘦肉75克 泡酸菜即泡青菜100克 蔥末15克 精鹽、胡椒粉、料酒、味精、水豆粉、精鍊油各適量

  製法:

  1豬瘦肉剁為細末,加精鹽、胡椒粉、水豆粉攪勻成肉臊;泡酸菜切為細末。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鍊油燒熱,下入肉臊炒,待至肉臊酥香時,烹入料酒,下入蔥末、酸菜末,炒香後下入大米飯,調入味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裝盤。

  四、豆豉鯪魚炒飯

  原料:大米飯500克 罐頭豆豉鯪魚150克其中鯪魚100克、豆豉50克 蔥末30克 味精少許 精鍊油適量

  製法:

  1將鯪魚取出,切為細粒。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鍊油燒熱,先下入蔥末炒香,再下入鯪魚及豆豉炒出味,然後下入大米飯,調入味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裝盤。

  五、青筍鴨丁炒飯

  原料:大米飯500克 樟茶鴨凈肉100克 青筍100克 薑末10克 蔥末30克 精鹽、料酒、味精、精鍊油各適量

  製法:

  1鴨肉切為丁;青筍去皮亦切丁,用少許精鹽拌勻,略腌漬。

  2炒鍋置火上,放入精鍊油燒熱,先下薑末、蔥末炒香,再下鴨丁炒出味,烹入料酒,下入青筍丁炒斷生,然後下入大米飯,調入味精,翻炒均勻即可起鍋裝盤。

  [注]以上均為3~4份炒飯的量。

  心得:

  1、要做好炒飯,第一是要做好飯。做飯時需選用上等大米,淘洗乾淨后再將大米用滾開水燙一下,然後上籠蒸熟。這樣做出來的飯顆粒分明,清爽利索,用來製作炒飯定能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

  2、要做好炒飯,第二是要做好炒飯中的菜。因為炒飯實際上是飯菜合一,而且一般是先將菜炒好后,再下入米飯同炒而成。因此炒飯中的菜炒得好與否,將直接影響到炒飯質量。

  3、炒飯中的菜,既可選用新鮮細嫩的海鮮、肉類、蔬菜為原料,如蝦仁、鮮肉、青筍、青椒等,也可選用味道厚重的腌臘製品或釀造製品為原料,如熏鴨、榨菜、泡酸菜、豆豉等等。

  4、我喜歡在炒飯出鍋前撒些蔥花和胡椒,也很好吃。

  5、炒飯的製作要注意兩個問題,一是油不能放得太多,二是鹽味也不要放得太重。

  6、由於炒飯是飯菜合一,一般做了炒飯後就不做菜了,所以吃炒飯時,還要為自己配一碟小菜和一碗便湯,吃起來就覺得豐富溫馨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2 07: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