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色列巴勒斯坦關係中的最大誤區 Official British Police Report Regarding Jews』 Appeal to Arabs
作者:范雨臣
「巴勒斯坦人被強行趕出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淪為難民。」在眾多的誤區中,這是最嚴重的一個。在這句話中有兩個嚴重的錯誤,「被強行趕出」100%錯,「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起碼95%錯。
巴勒斯坦難民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在國際上有兩種完全不同的說法,一種說法是巴勒斯坦人被阿拉伯方面忽悠走的,另一種說法是被以色列強行趕走的。由於歷史原因,許多中國人認定第二個說法。但隨著中國外交政策的調整,我們終於有機會討論第一種說法是否正確。中國人只要全面認真閱讀相關資料(多渠道、多文種),多數人會認同第一種說法。
由於本文只是一篇短短的博文,不可能列出第一種說法的全部論據,在此只給出1948年4月26日海法市英國警察局的一份報告。這份報告是向上級彙報自從猶太人向阿拉伯人發出呼籲后的海法市面狀況。此前,猶太人曾向阿拉伯人發出呼籲,呼籲阿拉伯人不要聽信阿拉伯領導人的誤導,即呼籲阿拉伯人不要離開自己的家園。本文附圖是這份報告的影印件,取自Carl Herman Voss the 所著《Palestine Problem Today》一書,該書取自解密后的英國檔案。
其中畫有橫線部分的譯文是:
猶太人向阿拉伯人發出呼籲,要阿拉伯人的店鋪繼續營業,生意照常進行,以便解救處於窘境中的阿拉伯人。但阿拉伯方面的撤離仍然繼續,昨天標有「Z」字樣的各類車輛運送了多批阿拉伯人去阿卡。路上到處是擁擠的攜帶個人物品的撤離人群。在昨天的阿拉伯領導人會議上,阿拉伯領導人再次重申他們先前的決定,即要求全體阿拉伯人都必須撤離。今早他們撥出一項專款,並提供10輛載重量為3噸的軍用卡車,幫助儘快撤離。
從這個報告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是誰忽悠了阿拉伯人,使他們淪為巴勒斯坦難民。人們或許要問,阿拉伯方面為什麼會犯這麼嚴重的錯誤。其實,回憶一下巴勒斯坦人的近代史,他們從來就沒有不犯嚴重錯誤的時候。遠的不說,就說最近二十年,阿拉法特曾公開支持薩達姆吞併科威特,中國人可能實在不能理解阿拉法特為什麼會犯這種「小兒科」錯誤。阿拉法特在2000年9月發動全民大起義,結果什麼也沒得到,反而失去了很多。
再看猶太方面,從建國前的「猶太辦事處」到後來的以色列政府,在大政方針上從未犯過錯誤。是猶太人的智商比阿拉伯人高?絕對不是。那麼究竟是什麼?答案很簡單,猶太人從一開始,建立的就是一個民主政府,國家的每項重大方針都經過內部的反覆辯論甚至爭吵,不是個別人說了算。特別是以色列的開國元勛本-古里安高瞻遠矚、又無私奉獻,從建國一開始就把握住軍隊一定要國家化,各個不同的政治派別絕對不能擁有各自的武裝。
為了達到軍隊國家化的目的,本-古里安曾做過一次至今仍有很大爭議的決斷。在以色列獨立戰爭期間,猶太人的處境極為險惡,眼看全面被殲。這時一艘滿載軍火的船隻抵港,這軍火猶如救命水。不料,猶太內部的兩個軍事派別「伊茨爾」和「哈迦納」為了爭奪這船軍火吵了起來。令人不可思議的是本-古里安下令沉掉了這艘船,結果兩派誰也沒得到這船軍火。本-古里安看到了不同派別各自擁有武裝的巨大禍害,之後,他下決心解散所有軍事派別,收繳他們的武器,然後整編成統一的國家軍隊。這軍隊不屬於任何政黨和派別。如果本-古里安沒有個人犧牲精神,如果工黨沒有自我犧牲的精神,絕對做不到軍隊國家化。
此後,以色列走上了一條正確的建國之路,政黨之爭只局限在議會裡爭吵,絕不能真刀真槍地開打起來。再看看巴勒斯坦方面,如今派別林立,各自佔山為王,都有自己的武裝,單單法塔赫與哈馬斯兩家就打得一塌糊塗。
現在讓我們回到本文的主題,談談「世世代代居住的家園」為什麼起碼95%錯。
同樣,只要全面閱讀相關資料、或對廣大巴勒斯坦人的家庭進行調查,就會發現絕大多數家庭(起碼80%)原本都是上世紀前半葉來自周邊國家的打工仔。隨著上個世紀前半葉猶太人對本地區的開發,吸引了大批阿拉伯勞工湧入。在博文《追逐猶太人的追星族歷史,巴勒斯坦人的近代史》 fanyuchen.blshe.com/post/1062/74234 有詳細的數字,此不重述。
下邊再補充一些數據。當年在距特拉維夫不遠的附近有許多名為「埃及村」、「敘利亞村」、「葉門村」等阿拉伯移民村落,在以色列建國前,這裡聚居大量從這些國家來的勞工家庭。下邊列出該地區一些埃及村落的人口變化狀況:
村名 人口(1922年) 人口(1944年)
Bei Girga 389 940
Julis 481 1,030
Zamuka 967 2,380
Harbiyya 1,037 2,240
Yibneh 1,791 5,420
Qubeba 519 1,720
Qestina 406 890
下邊是該地區一些敘利亞人和外約旦人村落的人口變化狀況:
村名 人口(1922年) 人口(1944年)
Bet Dajan 1,689 3,840
Jaljulyya 123 740
Yehudiyya 2,437 5,650
Yazur 1,284 4,030
Sawalma 70 800
Salameh 1,187 6,730
Safariyya 1,306 3,070
Saqiyya 427 1,100
Faja 164 1,200
以上數據取自《Economic Review》,「Problem of Aliyah and Absorption」, 第28卷,7-9期,1975年。
從以上數據我們可以看到,在22年的時間裡,特拉維夫周邊的阿拉伯人口增加了好多倍,甚至近10倍。客觀地說,現代巴勒斯坦人起碼80%以上是移民,在巴勒斯坦難民中有至少95%以上是移民,難民中的移民之所以是95%而不是80%,這是因為真正世世代代居住的巴勒斯坦人很少逃離。
[此處略去一段]
—— —— ——
作者自我簡介:像許多中國人覺得自己是天才一樣,我也是天才。 由於中國的天才太多 ,人們不得不根據地域和時域對天才進行分類。比如,縣一級10年一遇的天才,省一級百年一遇的天才等等。同是天才,差別極大。 40年前,中國曾出過一位中國幾千年、世界幾百年才一遇的頂級大天才。自此之後中國天才輩出。 好象是個人就是個天才。你若問我是哪個級別的天才,實話跟您說,衚衕一年一遇的天才! 身份:PH.D,流體力學教授。虛職不少(諸如這個學會理事、那個學會副秘書長之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