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導彈的種類與制導

[複製鏈接]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kylelong 發表於 2011-8-30 2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導彈的起源與火藥和火箭的發明密切相關。火藥與火箭是由中國發明的。南宋時期,不遲於12世紀中葉,火箭技術開始用于軍事,出現了最早的軍用火箭。

20世紀30年代末,德國開始火箭、導彈技術的研究,並建立了較大規模的生產基地,1939年發射了a-1、a-2、a-3導彈,並很快將研製這種小型導彈的經驗應用到v-1導彈和v-2導彈上。1944年 6-9月德國向倫敦發射了v-1、v-2導彈。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德國還研製了「萊茵女兒」等幾種地空導彈,以及x-7反坦克導彈和x-4有線制導空空導彈,但均未投入作戰使用。

導彈,之所以被稱為導彈,就是因為有導航的子彈或炮彈。導彈的導航,或者叫專業術語「制導」。精確制導技術是指按照一定規律控制武器的飛行方向、姿態、高度和速度,引導其戰鬥部準確攻擊目標的軍用技術。

隨著高新技術的發展,精確制導武器系統的制導技術有多種類型。按照不同控制導引方式可概括為自主式、尋的式、遙控式和複合式等四種制導。屬於自主制導的有:慣性制導、方案制導、地形匹配製導和星光制導等;匹配製導又包括地形(高度)匹配製導和景象(灰度)匹配製導;尋的制導尋的制導或稱自尋的制導、自動導引制導、自動瞄準制導,包括主動尋的制導、半主動尋的制導、被動尋的制導;常用的複合制導技術有:自主式制導+尋的式制導,自主式制導+指令式制導,自主式制導+指令式制導+尋的式制導,指令式制導+尋的式制導等。

比較常見的有如下幾種:

1,        遙控制導;
2,        無線電尋(雷達)的制導;
3,        紅外點源尋的制導;
4,        紅外成像尋的制導;
5,        電視尋的制導;
6,        激光尋的制導;
7,        多模複合與信息融合制導;
8,        慣性制導(INS);
9,        衛星制導(GPS);
10,        動物(鴿子)制導;
11,        星光制導;
12,        被動制導;
13,        光纖制導;
14,        人肉導彈。

現代理想的導彈制導系統應滿足如下要求:

全球覆蓋;
高的相對精度和絕對精度;
對高動態載體具有良好的實時適應能力;
能夠提供三維位置、三維速度和姿態數據;
工作不受外部環境影響;
具有抗人為和非人為干擾的能力;
不被他方利用;
可供我方廣大用戶使用;
能隨時、自主地進行故障檢測和故障排除;
高的可靠性;
與現行機載設備的規範要求相符;
價格適中,為廣大用戶所接受等等。

導彈制導系統大都採用慣性制導系統(INS),這種系統由於存在誤差隨時間而積累的固有缺點,所以很難滿足高精度、高可靠性等制導系統的要求。目前,美國、俄羅斯、法國、英國四國仍是導彈數量最多、種類最全、性能最先進的國家,當今世界上最厲害的導彈也集中在這些國家中。美軍先進的導彈制導系統,則是依賴GPS,更有GPS/INS組合制導技術。近年來俄羅斯在研製反精確制導武器方面,特別是短程反精導武器方面,所取得的成果一直領先於世界各軍事大國,堪稱「大哥大」。特別是俄羅斯「雷神-M1 」(即「道爾-M1 」)導彈系統,與其競爭對手相比,無論是制導方式,還是作戰效能,都優於對方,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短程反精確制導武器的地空導彈系統。


A-彈道導彈:美國的「民兵」—3、「三叉戟」—2、俄羅斯的「白楊」—M各領風騷 (民兵)(三叉戟—2)   彈道導彈,特別是戰略導彈家族中,最有代表性的是美國的「民兵」—3、「三叉戟」— 2和俄羅斯的「白楊」—M導彈,這類導彈各有所長,最具威脅性。   戰術彈道導彈最著名的當屬前蘇聯的「飛毛腿」。美國的陸軍戰術導彈系統(ATACMS) 則是新一代戰術彈道導彈的代表。   美國和俄羅斯目前擁有的戰略彈道導彈總數分別為1000枚和1200枚,戰略彈道導彈攜帶 的彈頭總數分別為5300個和5800個。

B-巡航導彈:美國的「戰斧」一枝獨秀 (戰斧)  「戰斧」巡航導彈是當今世界名聲最響、亮相最多、經歷實戰最多的導彈。到目前為止 ,「戰斧」導彈參加實戰已達7次,據有關專家統計測算,命中率平均在85%以上。


C-反艦導彈:俄羅斯的「寶石」、法國的「飛魚」、美國的「捕鯨叉」名列前茅

D-空地導彈:美國的「幼畜」和斯拉姆榜上有名


E-反導彈導彈和防空導彈:美國的「愛國者」和俄羅斯的S—300更勝一籌   由於美國一意孤行,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積極實施國家導彈防禦系統(NMD)和戰區導 彈防禦系統(TMD),儘管最近試驗的高空攔截彈失敗,但美國並沒有放棄這一設想的任何意 思。


分類方法
  導彈有多種分類方法:
  彈頭裝普通炸藥的,為常規導彈;
  核裝葯的,為核導彈。
  按飛行方式分,有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
  按作戰任務的性質分,有戰略導彈和戰術導彈;
  按發射點和目標分,有地地導彈、地空導彈、空地導彈、空空導彈、潛地導彈、岸艦導彈等;
  按攻擊的兵器目標分,有反坦克導彈、反艦導彈、反雷達導彈、反彈道導彈、反衛星導彈等。
  按搭載平台分,有單兵便攜導彈、車載導彈、機載導彈、艦載導彈等。
  還可按射程遠近及推進劑的性質等分為不同類型。具有射程遠、速度快、精度高、殺傷破壞性大等特點。



中國的導彈技術師承前蘇聯,一直無法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但最近幾年,中國的導彈技術發展較快。據媒體報道,目前中國唯一有能力瞄準美國的是東風五型洲際彈道導彈,據報導中國建造了十八座東風五型導彈的地下發射掩體。另外,東風四型洲際彈道導彈的射程理論上可以涵蓋阿拉斯加州部分地區,但這型導彈當初的設計目的是針對亞洲與俄羅斯。


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導彈部隊(第二炮兵,簡稱「二炮」),由地地戰略核導彈部隊、戰役戰術常規導彈部隊及相應保障部(分)隊組成,是一支由中央軍委直接領導指揮的戰略性兵種。現已初步形成核常兼備、射程銜接、威力和效能明顯增強的武器裝備體系,具備精確、機動、全天候的戰略反擊本領。   

東風-21(CSS-5)中程彈道導彈》的專題文章。


  文章說,東風-21是一種兩級固體燃料推進單彈頭中程彈道導彈系統,由「長峰(Changfeng)機電技術研究院」研發,它從巨浪-1潛射彈道導彈發展而來,起初打算用於戰略任務,後來的系列型號設計用於核打擊以及常規打擊任務;而最新型號東風-21D據說是世界上第一種也是目前僅有的一種反艦彈道導彈(ASBM),東風-21還發展為太空火箭和反衛星/反導武器運載工具。


東風-21(CSS-5 Mod-1)


  東風-21的基本型號,最大射程1700千米,有效載荷600千克,可攜帶500千噸當量單核彈頭,估計打擊精度300-400米,該型號沒有入役。


  東風-21A(CSS-5 Mod-2)


  文章稱,這是上世紀90年代的研發增程版,適應對東風-3A後繼導彈(該型導彈射程更遠但精度遜於東風-21)的需要而研發。1991年遭遇兩次研發挫折,1993年增撥資金進一步設計,1995年-1996年間進行了4次成功試射,1996年部署。東風-21A射程2700千米,打擊精度100-300米,僅用於戰略任務,採用卡車底盤運載,可公路機動,據估計大約有60-80枚東風-21導彈和30-40套發射系統,部署到二炮的7個導彈旅,文章還將這些導彈旅一一列出。文章說,還有報道稱,部分東風-21的彈頭改為常規彈頭。


  東風-21C(CSS-5 Mod-3)


  文章稱,DF-21C首次出現是在2006年,是一種配備常規彈頭的導彈,機動發射車和導航系統得以升級,據說擁有2000千克的載荷,最大射程1700千米,採用WS2500型10X10運輸-豎起-發射車,新型的基於GPS的制導方式將其打擊精度提高到30-40米,由此可以執行精確打擊任務。


  東風-21D(CSS-5 Mod-4)


  文章提到,美國國防部已經確認陸基反艦彈道導彈——東風-21D的存在,世界首創獨一無二,融合了機動式再入載具(MARV)和末段制導系統,東風-21C能夠從陸基機動平台發射,打擊低速移動的航母戰鬥群,據說,最大射程3000公里,但這一射程或許是在載荷稍減的情況下實現的。


美國的導彈技術:
美國的導彈技術是從德國人的手裡偷來的,到現在也不過60多年,那來百年的差距。德國人在二戰時研製的V2火箭可算是後來火箭及導彈技術的鼻祖了,二戰後美國和蘇聯用搶奪的手段得到了德國人的火箭設備、技術和人才,並利用這些設備、技術和人才各自發展了自己的航天事業,可笑的是美國人在同前蘇聯的航天競賽中一直落後,特別是運載火箭技術及彈道導彈技術至今還不如衰敗了的俄羅斯。
中國的導彈技術:
中國的導彈技術:錢學森不但是中國火箭事業奠基人,還是美國火箭事業的主創者,他的老師就是世界火箭技術領域的泰斗-德國人西爾多•馮•卡門。馮•卡門是美國航天事業的奠基人。他是在1930年在德國納粹的迫害使下才離德去美的。沒有馮•卡門美國根本可能有現今的航天成就。
可以說,中國的航天技術的起點本來就很高,發展和美俄幾乎同步,當然由於政治的原因,中國的航天技術是被封鎖的,正因為被封鎖中國的航天技術卻獨樹一幟,發展的更加迅速和成功。
由於中國嚴格的保密制度,一些牽扯國家安全的真實的科技水平,美國人也搞不清楚。但國際上基本上認為:中國的彈道導彈技術水平僅次於俄羅斯處在第二位,領先美國10年以上;巡航導彈技術落後美國15年左右;空對空導彈技術落後美國5年左右;其他的戰術型彈技術大概落後美國10-15年左右;總體上但就導彈技術而言中美差距在10年左右。



世界上最大的導彈製造商是美國雷神公司(www.raytheon.com), 第二大是歐洲EADS下屬MBDA公司(www.mbda.net). 這兩家導彈種類最全, 整體技術水平也最高. 除了美國和歐盟國家, 俄羅斯也具有能力製造所有類型導彈, 且水平面接近歐美. 綜合導彈製造能力, 中國應該排第四, 主要差距是技術創新能力. 導彈類型方面, 中國實力最強的是彈道導彈, 與其他先進國家比較沒多大區別. 最弱的環節是導彈制導系統和電子集成, 精確度差一些.


無論是戰略彈道導彈,還是戰術導彈,都向著體積小、射程遠、速度快、制導精度高、多用途、隱身等方向發展,以滿足未來戰爭的要求。

  美、俄兩國導彈技術處於世界最先進水平,品種齊全,系列配套,導彈技術的預研項目超前,瞄準未來戰爭中所需高新技術的前沿領域。其戰略導彈如美國的民兵-3、三叉戟-2、空射巡航導彈和俄羅斯的白楊-M都代表了戰略導彈技術的最先進水平。戰術導彈,如美國的戰斧、捕鯨叉、愛國者、標準、麻雀、響尾蛇和俄羅斯的X-101、安泰2500等系列、X-65C等都應用了最新導彈技術和最新的研究成果。

  西歐軍事發達國家如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戰術導彈技術也處於領先地位。如法國的飛魚反艦導彈,響尾蛇防空導彈系列,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等於20世紀90年代聯合研製的風暴前兆空地導彈,紫苑地空導彈性能優異,技術屬於世界先進水平。

  中國的導彈儘管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戰略導彈,但數量不算多,而且性能上也比較落後。在戰術導彈領域,目前還缺乏遠程戰術導彈,還無法形成遠程精確打擊能力。在反艦和防空導彈方面,中國技術落後於法國,特別是在戰術導彈的推進技術領域,如小渦噴、渦扇發動機,固體火箭發動機,以及衝壓發動機技術存在明顯的差距。

  認清形式,找准差距是形成中國未來導彈技術發展共識的基礎,只要差距找好了,才能找准我們未來的發展方向,才能在中國導彈技術已有成績的基礎上,進一步縮小與世界先進國家的差距,向著世界最先進導彈水平的行列奮進。



世界著名的導彈
  德國:「V-2」、「霍特」、「羅蘭特」
  俄羅斯:「白楊-M」、「飛毛腿」、「日灸」、「薩姆-2」、「驕子」、「安泰」
  中國大陸:「東風」、海基型號「巨浪」、「紅旗」、「上游一號」、「海鷹」、「鷹擊」、「紅箭」、「霹靂」、「閃電」、「紅鳥」
  法國:「飛魚」、「西北風」
  美國:「戰斧式」、「 愛國者」、「魚叉」、「響尾蛇」、「阿薩特」、「地獄火」、「潘興」、「民兵」、
  台灣:「天劍」、「雄風」,"天弓"、「靑鋒」
  印度:「天空」
  巴基斯坦:「哈塔夫」
  朝鮮:「勞動」式導彈 、「大浦洞」式導彈
  伊朗:「流星」
英國:「星光防空導彈」


  導彈的各種符號的用途
  A(Air)表示空
  S(Sur-face)表示面
  U(UnderWater)表示水下
  I(Intercept)表示截擊
  G(Ground)表示地面
  N(Navy)表示海軍
  M(Missile)表示導彈
  例:SS-N-2
  其中,美國現役的各種導彈編號為三個字母,
  第一個字母表示發射方式:
  A-空中平台發射 如:AIM-120中距空空導彈
  B-多種平台發射 如:BGM-109C「戰斧」巡航導彈
  C-地面發射,水平貯藏 如:「波馬克」 C I M-10地對空導彈
  F-單兵攜帶發射 如:FIM-92「毒刺」單兵防空導彈
  H-豎井貯藏,地面發射 如:H G M-25 A「大力神」 I 洲際彈道導彈
  L-豎井貯藏,地下發射 如: L G M-30 G 「民兵」 I I I地對地洲際導彈
  M-由地面車輛或移動式發射架發射;如M G M-31 A「潘興」 I 地對地戰術導彈
  R-艦載發射,如「標準」 R I M-66/67艦載防空導彈
  U-潛艇發射或水下其他裝置發射。如UGM-96 A「三叉戟」 I 彈道導彈
  第二個字母表示用途
  G-對地攻擊或對海面目標攻擊
  I-空中攔截(對空中目標攻擊)
  D-誘餌
  對於還處於試驗階段的導彈會在第一個字母之前加上表示導彈狀態的字母
  如:X表示實驗性質的導彈
  西方對於俄羅斯(或蘇聯)的導彈編號方式相對簡單
  一般分為兩部分
  第一部分由兩個字母組成
  第一個字母表示發射環境:
  S表示陸地或海面發射
  A表示空中發射
  第二個字母表示打擊目標
  S表示地面或海面目標
  A表示空中目標
  第二部分是數字,表示導彈具體型號
  如:「瘦子」SS-10地對地洲際彈道導彈 「環礁」AA-2紅外製導空對空導彈 「鬥士」SA-12地對空導彈
  註:由海上艦艇發射的導彈會在這兩部分中間加上字母「N」,表示艦艇發射
  如:SS-N-19艦對艦導彈、SS-N-27潛對艦導彈






生活是我們自己創造的,幸福是我們對生活的感受。今天我們的生活如何,感受如何,取決於我們自己用什麼樣的眼光和態度來看待這個世界。

Thumbnail view only, Click to view original image. Images may be subject to copyright. Learn More
周末魚塊。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1-22 15:0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