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煙癮, 與唯識所述的 意根,意識及我見:

[複製鏈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8-5 04:37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煙癮, 與唯識所述的 意根,意識及我見:

煙癮, 意根,意識與我見
Revised from 無厭

我們拿抽煙和戒煙來作為例子看一看,來理解一下有些政府為什麼要強制要求煙商在香煙盒上印上壞爛掉的肺部圖片呢?讓我們理解一下,抽煙的人群,當他們買了煙盒上印有如此圖案的香煙后可能有幾類不同的反應:

第一類人:意識如理作意知道吸煙的危害,意根(自我)認可意識的結論。如此稱為內心深處的觸動和認知,如此必然落實到行為上,如果煙癮比較小(對應於和意根相關的藏識中種子),很快就戒掉了。

第二類人:意識如理作意知道吸煙的危害,意根(自我)認可意識的結論。但煙癮較大或很大,所以要花半年或一年時間戒,先給自己規定每天抽三根,再到二根,一根,再到每周一根,不抽了,別人遞煙過來,聞一聞,抵制住不抽。半年,一年後對吸煙沒有慾望了,才算真正戒掉。

第三類人:意識如理作意知道吸煙的危害,但由於煙癮特大,以至於意根(自我)迴避認可或不認可意識的結論。所以繼續抽。

第四類人:聽了,看了,意識未思維理解為什麼吸煙危害,只是人云亦云,進而,由於煙癮存在,意根迴避認可或不認可意識所行。所以繼續抽。

第五類人:聽了,看了,意識思維后並不認可吸煙的危害,進而,意根進一步確認意識的如此思維。所以繼續抽。

從修行上來講,譬如我們拿吸煙來比喻我見;認識到吸煙的危害比喻斷我見;煙癮比喻貪嗔痴三毒,我執;戒掉煙癮比喻為斷掉我見,以及我執的現行;

認知到吸煙的危害,是見所斷;真正戒掉煙癮現行,是修所斷,所以會有所謂歷緣對鏡修斷的過程。

以上所言,對於第一類和第二類人而言,理所當然。經論中也如此說。然而,麻煩在於第三,第四和第五類人,歸根究底,由於貪嗔痴三毒的染污較嚴重,所以使其意根不能認可意識的如理作意;有的染污如此嚴重,甚至意識都不能如理作意思維。

對治的方法則是六度,當然先從布施,忍辱,持戒開始,在斷我見上,當我們有遮障時,先反思一下我們自己一月內布施過嗎?三個月內布施過嗎?半年內布施過嗎?一年內布施過嗎?

觀行其中之一中的作用之一是指去增進意根對意識如理作意的確認能力,但是當我們有遮障還到不了那一步的時候;只修六度中定力的觀行還不夠,還要修六度中布施的觀行,所謂觀行,觀行,觀到六度中布施的道理以後要去行,否則就說觀念好了,為何要說觀行?在修布施的基礎上,同時修忍辱,持戒,精進,禪定和般若。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沙發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8-5 04:38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8-5 04:37
煙癮, 與唯識所述的 意根,意識及我見:

煙癮, 意根,意識與我見

我見 :

1.我見有「分別我見」及「俱生我見」,初果所斷為分別我見,不是俱生我見,如《成唯識論》卷3所說:「七地已前猶有俱生我見愛等。執藏此識為自內我。如何已舍阿賴耶名。若彼分別我見愛等不復執藏說名為舍。則預流等諸有學位。亦應已舍阿賴耶名。」

2.修學佛法有「見道」與「修道」,例如小乘的見道就是斷我見(分別我見),知見正確了,所以修道才不會走錯路,才是真的開始進入內門修行。而大乘的見道就是開悟。那麼是先見道還是先修道呢?這個因個人因緣而有不同,沒有一定的先後秩序。

斷分別我見當然要如理的去「現觀」到五蘊十八界的虛妄性及其成、住、壞、空,才能說是斷分別我見,而不能只是「聽」人或看書中說「五蘊十八界是虛妄的,非是我」等,然後認為自己相信了,就說自己分別我見斷了!所以重點是你觀察到了而且深信了,而不是只聽人言然後你認為你信了就是斷我見!

但是斷分別我見之後還有俱生我見要斷,例如意根恆執藏阿賴耶識為自內我,這就是俱生我見!

所以分別我見和俱生我見是要分清楚的!分別我見是見所斷,俱生我見是見道后(斷分別我見)再於修道中斷是修所斷!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

主題

645

帖子

10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04
3
 樓主|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8-6 23:59 | 只看該作者
WILLIAMLYLE 發表於 2011-8-5 04:37
煙癮, 與唯識所述的 意根,意識及我見:

煙癮, 意根,意識與我見

意根怎為什麼個確認意識的如理作意?  二者間的關係是什麼 ? 如何運作 ?
==================

佛說意如刀劍鋒,不能自割自者,乃是說第七識意根,亦名末那識。佛說此第七識名為意根,是意識種子自第八識中現起之動力故,意識依末那識之作意方能現起故,現起后悉依意根末那識之作意而運行,故說末那識是意識之根。此意根之別境慧極劣,只能於五塵上之法塵作極簡單之了別——譬如五塵上之法塵有無大變動?此第七識非如意識覺知心能於五別境心所法伶俐運作,不具「欲、勝解、念、定」心所法,而于慧心所(別境慧)之功能亦復極劣,唯能於法塵上之變動作極簡單之了別。

如是,於五塵境尚不能作了別,須喚起意識,而後依意識之別境慧,方能於諸境界作種種思量,云何而有能力返觀自己?云何而有能力思維諸法?云何而有能力修正自己之心行及習氣?是故此第七識雖極伶俐而能遍緣一切法,復能依意識心之別境慧而處處作主、時時作主,復能思量決定種種心行;然而若離意識之別境慧,便無所能為;由如是體性,佛說意(意根末那識)猶如刀劍之鋒利(喻其能遍緣一切法之伶俐性。意識雖有別境慧,然不能遍緣一切法),而不能自己割自己(喻其無別境慧之「證自證分」故不能修正自己之善噁心行);意謂此識之「欲改變其染污性、欲轉變為清凈意根」者,必須依靠意識之別境慧及思維慧,方能有所轉變,非唯依自身功能便能除斷自身之相應煩惱也,是故佛雲意如刀劍鋒,不能自割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6:5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