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禪的流派(有馬賴底)

[複製鏈接]

24

主題

24

帖子

58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古今 發表於 2011-8-4 0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本帖最後由 古今 於 2011-8-4 01:05 編輯


 
 
 
 
 
 
 
 
禪的流派
——祝《禪》雜誌創刊

〔日〕有馬賴底著 姚長壽譯

六世紀初,南印度的菩提達磨(略稱達磨)來到中國,禪宗開始正式形成。

菩提達磨是南印度香至國王的第三個王子,初就般若多羅修行四十年。般若多羅示寂后,達磨大弘教化,折服了當時盛行的小乘禪觀的六宗,名聲大播。其後教化其侄異見王,乘船馳向東方的中國,於梁普通三年(520)九月,到達廣州灣。十月,由廣州敕使蕭昂迎至金陵,於宮中同武帝問答,見機緣未熟,便至洛陽止息嵩山少林寺,日夜面壁坐禪,故稱「壁觀婆羅門」。時有青年僧神光仰慕達磨高風,乞求入室而不許,遂斷臂以示其志之堅,終得達磨印可,改名慧可,勤勉修行,最後從師受得禪宗心髓,並傳以袈裟、佛缽和《楞伽經》,成為禪宗第二祖。

初祖達磨傳法二祖慧可時曾書一偈曰:

吾本來茲土,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結果自然成。

如同一朵花開了五個花瓣,自然會結出豐碩的果實一樣,眾生之心若能從煩惱妄想纏繞的迷網中解脫出來,綻開覺悟之花,也就能結成菩提之果。另有一種解釋說,這是預言達磨傳來的這一之後名為禪宗的佛教宗派,在中國的土地上扎了根,將來會法運隆盛形成五個流派。以後的事實是禪宗興旺發達,分成為溈仰宗、臨濟宗、曹洞宗、雲門宗、法眼宗五家。

二祖慧可之後有僧璨、道信,他們以高潔的日常生活態度深受民眾的敬仰。

五祖弘忍時出了神秀和慧能兩個人才。前者神秀后在北方盛弘北宗禪,但北宗禪在中國僅傳數代便衰弱了。

後者慧能南歸故鄉廣東弘法,後世的禪宗皆是慧能所傳的系統。

南宗禪自慧能第四代百丈懷海時期開始設立獨立的禪院,制定禪院規制,稱為「百丈清規」。自此確立了禪僧以勞動達到自給自足的禪院修行生活的模式。

百丈禪師的孫弟子是臨濟義玄,創立了臨濟宗。又六祖慧能的弟子之一青原行思,門下有曹山和洞山二禪師,創立了曹洞宗。這兩個分派作為禪宗的代表傳到了我國。

北宋滅亡以後南宋興起,出了臨濟系圜悟門下大慧宗杲和曹洞系的宏智正覺兩大禪匠。

大慧的宗風是看話禪。看話禪是對公案(一種問題)加以考究達到大徹大悟,對師僧提出的公案,將自己體得的見解呈師認可,通過極為具體的個別直觀的體驗求得永恆真理的一種修行方式。

宏智的禪風是默照禪。默照禪只顧坐禪靜心,從內心體得絕對自由的境地,不需要公案。

另一方面,與大慧並稱為圜悟門下「二甘露門」(兩位最高知識)的虎丘紹隆也在江蘇省蘇州虎丘山宏揚楊岐派禪風。虎丘紹隆門下有應庵曇華,繼有密庵咸傑、松源崇岳和破庵祖先以及曹源道生,名僧輩出,大弘宗門。密庵門下的禪僧大多因宋朝的滅亡而來到日本。在此前後,日本留學僧也去到中國寺廟參學問道。當時正是日中禪交流史上的繁盛時代。

松源派無明慧性會下出有蘭溪道隆。蘭溪來到日本,在鎌倉開創建長寺,曹源會下三世一山一寧也到了日本,給日本的禪宗以很大的影響。破庵派下的無准師範、石田法薰,無准門下的無學祖元、兀庵普寧,石田門下的孫弟子清拙正澄也相繼來到日本。

日本的圓爾弁圓去到中國,參學無准,嗣法后歸國,成為東福寺的開山祖。無學祖元來到鎌倉開創了圓覺寺,其門下有高峰顯日,高峰下有夢窗疏石,夢窗派佔了日本禪宗的大半,乃一大宗派。

松源門下又有運庵普願,運庵會下有虛堂智愚。就虛堂參學嗣法歸國的大應國師南浦紹明,其下出大燈國師宗峰妙超,宗峰會下出無相大師關山慧玄。宗峰和關山分別開創了大德寺和妙心寺,形成日本臨濟宗主流的所謂「應、燈、關」一派。此派後由白隱慧鶴得以中興,其法脈作為現存唯一的臨濟禪而延續至今。

日本最初開創禪宗的是榮西。從中國回國的榮西在建仁二年(1202)創立了建仁寺,此為我國臨濟宗的開始。之後從中國來了不少名僧,以寬元四年(1246)來日的蘭溪道隆為首,無學祖元、一山一寧等宋僧相繼來日,臨濟宗以鎌倉和京都的五山為中心而興盛起來。一山一寧是夢窗疏石的老師,之後成為五山文學之祖。由夢窗系統發展而來的五山文化在日本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由夢窗系統發展而成的五山派,在日本繪畫史上起著重要作用,如拙、周文、雪舟等人才輩出。

在曹洞宗方面,先從榮西就學的道元入宋之後,從天童山如凈禪師修行。如凈與宏智正覺屬於同一系統,傳授「只管打坐」。道元在如凈那裡得法,於安貞元年(1227)歸國,寬元二年(1244)在越前開創永平寺。這就是日本曹洞宗的濫觴。

禪宗就這樣在日本落了根,之後便結成了豐富多樣的果實。

比如,美術、書法、繪畫、茶道、劍道、俳句、能、庭園等,對日本文化起了很大影響,直至今日依然脈脈相承。現在曹洞宗、臨濟宗以及承應三年(1654)由來到日本的隱元禪師創立的以萬福寺為本山的黃檗宗,至今仍保持著各自的禪風。

選自《禪》1989年第一期
 
禪:金剛經、楞嚴經、壇經、五燈會元
凈土:彌陀經、念佛圓通章、雲棲法匯、凈土十要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1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