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以一國總理之力,推動真相一查到底!

[複製鏈接]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7-29 02:3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趙繼成 2011年07月28日15:3

  這一刻,我們又看到了共和國的總理、一位老人,站在了廢墟之上,面對著數十上百家海內外媒體的一個個鏡頭和錄音筆。

  一次死亡數十人的事故,在我們可以回想到的歷史畫面中,一國總理親到現場敬獻花圈、慰問家屬、回應記者提問的,幾乎沒有過。

  在全體國民以前所未有的熱度關注事故原因、逼問真相的時刻,惟願總理的這次現身,能推動真相一查到底,告慰逝者,慰藉生人。

  在剛剛過去的這幾天,從網路到坊間,幾乎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那段撕裂人心的動車事故現場。在重重保障之下為何會發生如此低級的追尾事故?究竟是天災,還是人禍?車頭被匆忙掩埋地下是為救援還是毀滅證據?為什麼幾次宣布沒有生命跡象而準備停止搜救,是救人第一還是通車第一?遇難者賠償標準是不是違背《侵權責任法》……

  一個個問號,在輿論的漩渦中發酵、凝聚,形成集體的悲痛和憤怒情緒。面對如洪水般的民眾情緒,鐵道部門的應對卻相當失分:發言人的那句「你信不信,反正我信」成為網友調侃和惡搞的對象,車頭究竟為什麼要掩埋至今沒有給出一個合理的解釋,面見記者的發布會數次推遲到最後人不現身只從門縫分發通稿等等,公眾的焦慮和疑慮不但沒有得到紓解,反有愈演愈烈之勢。

  公眾的情緒越激烈,事故的處理越被動,鐵路部門的公信力喪失的越徹底,想要再挽回的難度也就越來越大,這個道理是眾所周知的。沒有真相,沒有負責人的態度,沒有把生命放在第一位的處理方案,公眾的情緒不可能平息,遇難者家屬不可能得到撫慰,公信力風波會波及更多的人、更多的部門。

  不客氣地講,鐵路部門到今天為止的諸多應對措施是失分的,可以想見,如果仍然靠鐵路部門來主導調查、公開事故原因、安撫遇難者家屬,將極為困難,甚至無效。

  今天,溫家寶總理站到了事故現場,也許,時間並不算長,能講的話也十分有限,但是,這一幕畫面,必將寫入歷史。於這次動車事故引發的輿論風波而言,民眾會重新燃起對真相調查的期待和信任;於中國社會進程而言,公民、輿論與政府關係的良性互動有望得到刷新和增量;於中國的人權保障而言,正如總理所言,這次事故,讓我們再一次認識到,政府的最大責任,就是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

  總理之言,重若泰山。人們會記住今天總理站在廢墟上的講話,「我們的調查處理一定要對人民負責,無論是設備問題,還是管理問題,以及生產廠家的製造問題,我們都要一追到底。」

  是的,撫平輿論的唯一手段,只能是真相,真相,還是真相。只有不打一分折扣的真相,「才能對得起在地下的死者」;只有痛定思痛之後真正的改過自新,才能對得起國民對政府和鐵路的信任。

  願一國總理站在廢墟上情真意切、力挽狂瀾的講話,能真正推動真相一查到底,推動中國鐵路穩健發展、中國經濟以人為本、中國改革有所推進。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349

主題

7041

帖子

257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4

積分
2576
沙發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7-29 02:48 | 只看該作者
一查到底?哪次真的一查到底了?我就想知道現場救援是誰指揮的?是誰做的要先掉車輛后清理的決定?注意這裡是清理而不是接著找人。
一個人,如果極力宣揚他自己都不信的東西,那他就是做好了干任何壞事的準備。— 托馬斯潘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492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3113
3
 樓主|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7-29 03:1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大千世界 於 2011-7-29 03:20 編輯
不惑之禍 發表於 2011-7-29 02:48
一查到底?哪次真的一查到底了?我就想知道現場救援是誰指揮的?是誰做的要先掉車輛后清理的決定?注意這裡 ...


即使坐飛機從北京到溫州也需2小時,立即在現場指揮的無疑應是溫州警方及溫州鐵路局。

一直被朋友稱為小博士。其實就是書讀得多一些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4
zjd713 發表於 2011-7-29 03:56 | 只看該作者
做中國這個十多億人口大國的總理不容易啊。。。很多事都是靠實幹出來的,不是幾個痞子、民運喊幾句漂亮的口號能解決的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364

主題

9732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7462
5
非常時期 發表於 2011-7-29 04:46 | 只看該作者
大千世界 發表於 2011-7-29 03:15
即使坐飛機從北京到溫州也需2小時,立即在現場指揮的無疑應是溫州警方及溫州鐵路局。

不惑之禍希望用導彈把中央領導立刻送到現場。

格外小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6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1-7-29 05:56 | 只看該作者
溫家寶,為何不對死難者來一個基本道歉?
作者:宮伍元    2011年07月27日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終於出面了,在「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生4天後,他要求,要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

但我們認為,只要求下屬給人民群眾一個「真誠負責任的交代」,本身就不「真誠」。溫家寶主持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認為,這些事故「暴露出部分地方、部門和單位安全生產意識淡薄,安全責任不落實、防範監管不到位,制度和管理還存在不少漏洞,教訓極其深刻」。一句話就將責任推向地方,推向部門,推向單位。

這些「地方、部門和單位」 的確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但我們要問,作為一國總理,這些人都是在你的領導之下,您的責任在哪裡?您為何不能像菅直人那樣,先給全國人民,給遇難者一個出於為政者基本道德人性的道歉。如果溫總理自己不帶頭向全國人民道歉,作為百官之首,又何以號令百官,能真誠地檢討他們的責任?

查閱相關資料,我們發現,與面對「天災」如汶川地震2小時后就飛往災區的表現相異,溫總理及其治下的國務院在「人禍」面前的表現,往往滯后的令人生疑。比如同樣是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2008年"4/28"膠濟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后,也是在第3天,溫家寶才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要求「在全國深入排查安全隱患,全面落實生產領域安全防範措施等」。

兩次安全會議的措辭內容也幾乎相同,有興趣的讀者可以找來對比一下。這種幾乎相同的兩次會議,透射出的形式主義,除了讓人感受到官僚主義的冰冷、麻木之外,毫無人性的感動可言。

兩次會議最大的不同,是3年前的會議有這樣一句話:「要深入排查安全隱患,不留死角,不留後患,防患於未然。」結果大家看到了,3年來頻發的鐵路事故,說明「死角」不僅留下了而且更多;「後患」不僅頻出而且越來越以更加怪異慘烈的方式出現;地鐵電梯突然倒退,飛弛的地鐵門突然打開,亦說明「防患於未然」頂多是官僚們會議上的一個措辭。

更令人覺得諷刺意味濃厚的是,當溫家寶以國務院總理身份親自出席京滬高鐵首發式,力挺因其屬下劉志軍腐敗案而陷入包圍的高鐵發展計劃后,京滬高鐵卻不爭氣,號稱代表中國科技前沿的鋼鐵之軀脆弱得連毛驢都不如,竟然禁不住一場雷雨。自首發式后,溫家寶就一聲不吭,沉默的讓人不解。他大概沒想到,連老天都對這種浮誇的「高鐵大躍進」看不過眼,下點雨就把他的「秀場」弄成了落湯雞。

一方面事故頻出,一方面仍一意孤行發展高鐵,我們不知道平時顯得特別注意「民意」的溫家寶,為何到了關鍵時候,卻總是致民意於不顧。我們不知道,溫家寶在「人禍」方面的遲鈍,是否與他治下大力發展高鐵,怕被人詬病有關。

與以往一樣,又有可疑的聲音無視全國人民的憤怒、遇難家屬的苦痛,在為此次溫家寶國務院會議的「果斷」叫好。這種奉命捧場理所當然地遭到網民的怒喝:「都什麼時候了,還不忘給自己樹立形象」;「天災襯託了你的英明,人禍卻暴露了你的無能」;「4天之後才看到你的『英明』,令人齒冷」……

憤怒的聲音說明,已經不會有人提望這次國務院會議之後,會有什麼令人拍案大叫痛快的結果了。其實冰冷的官場權術已經將結果早就昭示於天下:2008年"4/28"膠濟鐵路特別重大交通事故發生后,遲至第二年5月底溫家寶為了襯托所謂的「問責制」,才對事故進行處理,給予鐵道部副部長鬍亞東記大過處分,給予鐵道部部長劉志軍記過處分,責成鐵道部向國務院做出深刻檢查——都沒有責成他們向全國人民道歉。

既然當初二年後還是要給劉志軍一個處分,說明這類事故鐵道部永遠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那為何今天不斷然先給現任鐵道部部長一個追責,先向人民群眾「交待」一下?

甬溫事故說明,劉志軍因腐敗下台,但新來的大概也不是什麼能人。溫家寶遲遲的不問責,只能說明,這個政府在選拔官員方面,並沒有本質的進步——問責只會立馬兒彰顯這一點。

要說溫家寶政府沒有什麼「進步」,也太過苛責。這次會議比上一次,多少「進步」了一些,要求下屬向人民有個「交待」。為何有這個進步?大概是在溫家寶自己看來,如此無能,都有些「交待」不下去了的難堪吧。

當溫家寶將4萬億計劃變成了以高鐵為核心的大躍進,進而變成利益大分贓。。。

當溫家寶開動機器,將經濟發展演變成了14萬億的大印鈔票,造成物價飛漲,房價暴漲時。。。

。。。。。。

溫家寶,當你跑到日本災區,以日本首相菅直人的無能來襯托你的親民,再現你在以汶川地震中的高大形象時,你斷斷沒有想到,當你今天面對這場國內「人禍」,你的表現比起菅直人當時的鞠躬道歉,相去何止十萬八千里。

你沒有一個基本的道歉,只能說明:或許菅直人真的無能,但他在第一時間的鞠躬道歉,說明他作為一個政客,還不缺少基本的「道德血液」、「責任良知」。

而你,這個面對房價高漲只能無能地要求商人要「流敞道德血液」的「親民總理」,你作為執政者的「道德血液」又在哪裡呢?

封建皇帝遇有重大的天災人禍,也不會將全部責任推向下屬,自己還要下個「罪己詔」什麼的,承擔一些責任。號稱現代政黨中共國務院領導人,面對如此人禍,卻連個「對不起」都不說。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79

主題

9363

帖子

6182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6182
7
chujiakang 發表於 2011-7-29 19:32 | 只看該作者
其它8個常委幹啥去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8
Hanxin 發表於 2011-7-29 22:25 | 只看該作者
LZ又在蠱惑人心!四川大地震那麼多學生死於豆渣工程的校舍,結果官方說,校舍沒有問題。
他們把調查真相的關進監獄。艾未未多次進川調查真相,多次被打,不屈不饒,
最後被他們非法關押幾個月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9
weihua99 發表於 2011-7-29 23:49 | 只看該作者
還是用數億網民之力更大些,我以為這次事故應該走法律途徑,依法辦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2

主題

6453

帖子

8959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959
10
雲海暖流 發表於 2011-7-30 05: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zjd713 4樓 的帖子

如果什麼事都要去事必躬親,那麼他就是個不合格的總理,因為他的施政綱舉不舉,而目不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11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1-7-30 05:26 | 只看該作者
weihua99 發表於 2011-7-29 23:49
還是用數億網民之力更大些,我以為這次事故應該走法律途徑,依法辦事。

是啊,網民個個都是比專家更專家!! 不是許多網民早就得出結論了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3594
12
weihua99 發表於 2011-7-30 16: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雲海暖流 10樓 的帖子

是啊,溫總不能大事小事都要親手抓,要不然很累的,也不能集中精力抓主要事情。這件事的處理應該由鐵道部完成,如果鐵道部無能,那就要責問總理了。將軍沒有必要衝到第一線,與敵人面對面的搏鬥,而是指揮他的部下,如何戰勝敵人。

貼或許讓大家感興趣的主帖供閱讀,
但並不一定代表本人的立場和觀點。
盼理性回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8

主題

6129

帖子

257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73
13
fred_yu_job 發表於 2011-7-30 21:1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fred_yu_job 於 2011-7-30 08:12 編輯

推動真相一查到底! 。。。。還是算了吧

其實,我要的不是真相。我知道了真相有什麼用?

我要的是真實的改進!

還是那句話:我只看結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3: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