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美國欲千方百計把持全球網路霸權

[複製鏈接]

24

主題

100

帖子

10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9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暈月 發表於 2011-6-7 09: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作者:盧長銀
(《環球視野globalview.cn》第376期,摘自2011年5月23日《民主與法制時報》)


當地時間16日下午,美國聯邦政府最具影響力的6大部門齊聚白宮,宣布一份名為「網路空間國際策略」的報告。美國總統奧巴馬在親自作序的前言中,將該報告定義為「美國第一次針對網路空間制訂的全盤計劃」。自此,網際網路安全在美國被提升至與經濟和軍事安全同等重要的位置。這意味著,如果網際網路遭遇重大攻擊,訴諸武力被列在美國的回擊菜單上。美國沒有在報告中點哪個國家的名,但當談及美國式網路自由時,一些媒體猜測,這將「刺痛」中俄等國家。
    英國路透社稱,美國要在網際網路打上美國價值觀的烙印。中國專家倪峰17日表示,中東革命中網路傳播美國價值觀的作用甚至超過美國自己的想象,已經將網路作為新戰略制高點的美國,想要再次制定遊戲規則。

                               首份網路全盤計劃

    美國前白宮反恐顧問理查德•克拉克曾經描述過一場世界末日式的可怕情景:由於病毒和其他網路武器令飛機無法起飛,並引發核爆炸,美國在幾天之內就退回到石器時代。這樣的「預言」是美國許多官員心中的「夢魘」,至少在美國政府層面,網路安全已被抬至有史以來最高。當地時間16日,美國官方「興師動眾」地發布了一份名為「網路空間國際策略」的報告。該報告由美國國務卿希拉里提交,總統奧巴馬親自作序,美國聯邦政府6大部門領導悉數出席發布會。
    「美國之音」稱,奧巴馬在序言中將該報告定義為「美國第一次針對網路空間制訂的全盤計劃」,稱美國「將本著合作與集體負責的精神努力實現和平與可靠的網路空間理想」。雖然美國廣播公司評價這份報告「有長期目標,無行動細節」,但「美國之音」稱,它列出了7項優先政策選項,包括改善打擊網路犯罪的執法能力,保護網際網路自由和個人隱私,促進網路空間問題上的軍事合作以及保護知識產權等。
    英國《金融時報》17日評論說,在這份長達30頁的戰略文件中,美國第一次把其國際政策目標與網際網路政策結合在一起,將此項努力與二戰後建立經濟和軍事安全的全球框架相提並論。美國將橫跨18個聯邦政府部門,整合外交、軍事和網路議題。
    據菲律賓《太陽星報》報道,白宮在報告中以「前所未有」的強硬宣稱,將以反擊其他國家安全威脅的方式反擊重大網路攻擊,「包括外交、情報、經濟和軍事一切必要手段」。但同時又強調,訴諸武力將在窮盡其他手段之後。新美國安全中心研究部主任勞德說,我們想要傳達的信息是,「看,我們是美國,手中有很多武器可用」。《紐約時報》援引美司法部長霍爾德的話說,這是美國的「歷史性戰略」,因為「21世紀面臨的安全威脅沒有邊界」。
    2007年,已經加入北約的愛沙尼亞因遭攻擊網路瀕臨癱瘓。很多西方媒體認為,這次攻擊來自俄羅斯。但當愛沙尼亞提出北約會不會給予保護的疑問時,美英等國都緘默不語。英國《衛報》17日稱,如今美國發出了最明顯的暗示,即對一個北約國家的網路攻擊將被視為對所有北約成員的攻擊。不過,這存在潛在風險:五角大樓一天會遭數百萬次攻擊探測,這些探測背後是100多家外國情報部門。
    在暗示提供幫助的同時,該報告稱,美國將與其他國家接觸,進行「坦率而緊急的對話」。對此,有「網路沙皇」之稱的白宮網路安全協調員霍華德•施密特接受美聯社採訪時解釋說,他們將討論什麼行為在網路上是合適的,什麼是不當的。根據這一方案,各國必須對境內網路犯罪負責。《金融時報》評論說,該報告讓奧巴馬政府官員不時發表的關於網路安全的聲明正式化。華盛頓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網路安全專家劉易斯稱,這一政策邁向了更廣泛國際協議的第一步。
    曾在美國情報機構任職的英國國際安全問題專家鮑勃•艾葉思17日對記者表示,在網路世界中,西方發達國家已經看到了先入為主的重要性。他們深信只有控制住網際網路領域的主導權,才能用更快更被信賴的信息贏得世界支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所研究員倪峰說,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制高點,冷戰時期核武器是戰略制高點,現在則是網路。多個要害部門聯合推出網路空間國際策略,說明美國已把網路作為一個重要的戰略領域,希望在網路這個新領域裡保持自己的老大地位,主導遊戲規則的制定。

                              與中俄的新衝突點

    儘管奧巴馬政府宣布這一報告時沒有點任何國家的名,但不少媒體都在關於此事的報道中提到,網路自由的部分會「刺痛」中國、俄羅斯、伊朗等國家。
    《金融時報》稱,報告中的說法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中國和俄羅斯。它指責一些國家利用網際網路竊取商業秘密,此外,還提到建立「國家防火牆」不是一個好主意。「網路空間國際策略」報告將希拉里一直口頭反對的內容書面化。
    路透社評論說,美國的這一新政策旨在在網際網路上打上美國價值觀的烙印。奧巴馬政府顯然已經意識到,美國正面臨中國等提倡的網際網路管理模式的競爭。倪峰對《環球時報》表示,正在進行的中東革命中,網路在傳播美國價值觀方面的作用甚至超出了美國人自己的想象。所以美國現在更加看重網路武器的力量,希望利用網路傳播美式文化和價值觀,進一步確立美國文化的主導權。
    英國《衛報》指出,解決這一問題是該報告的核心內容,但對如何實現語焉不詳。現任商務部長、被提名為美國下任駐華大使的駱家輝表示,希望「同北京共同推進網際網路工作,探討廣泛的網際網路問題」。美國彭博社援引霍華德•施密特的話說,奧巴馬政府正在與很多國家就制定網路安全規則進行磋商,其中也包括俄羅斯和中國,因為「如果沒有與這兩個國家接觸,就無法繼續討論」。
    美國司法部部長霍爾德對美媒表示,「網路空間國際策略」是對10年前美國在布達佩斯所簽訂的《網路犯罪公約》的進一步肯定。目前,美國和29個歐洲國家已經加入這一條約,簽過字的英國、加拿大和土耳其還沒有最後批准,而中國和俄羅斯沒有簽署。現在美國仍在敦促其他國家簽署這一條約。倪峰認為,隨著美國利用網路自由對其他國家施加更大壓力,這會成為美國與別國新的衝突點。
    目前,國際法和國際條約基本不涉及網際網路領域。此次,美國在報告中呼籲國際社會加大政策力度。但有英國媒體報道說,在美國,有不少人堅持認為網際網路「法治」是美國的偽善之舉。《衛報》注意到,報告發布時,包括希拉里在內的在場人員均未提及造成美國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泄密的維基解密。事實上,他們不能容忍的正是類似維基解密這樣的未授權泄密行為。美國大力譴責網路攻擊,但很多人認為,對伊朗核計劃造成影響的震網病毒幕後製造者正是美國和以色列。正如美國《外交雜誌》網站的文章所說:「對待網際網路,美國政府的態度依然充滿問題和矛盾。」

                            美國的網際網路實力有多強

    「美國在網路空間競爭中擁有絕對優勢。」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信息與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唐嵐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說,這是對美國網際網路實力最為確切的描述。
    目前,控制著國際網際網路的13台域名根伺服器全部被美國把持,儘管世界多國強烈反對和多次要求,美國商務部仍宣布將無限期保留對其的監控權。這意味著美國掌握著國際網際網路的生殺大權。2004年4月,「.1y」的域名癱瘓導致利比亞從國際網際網路上消失了3天。2009年5月,微軟公司根據美國禁令切斷了古巴、朝鮮、敘利亞、蘇丹和伊朗5國的MSN接入服務。有評論認為,雖然這不是常用的手段,但正如美國核武庫中的數千枚核彈頭,用過的只有其中的兩枚,但剩下的每一枚都在恐嚇世界。
    唐嵐說,除了掌握眾多核心技術,美國在網路戰略上已經形成了有攻有防的構架。美國最早成立網路司令部,使網路空間第一次成為和陸地、海洋、空中和太空一樣的人為軍事領域,可以隨時在網上發起軍事進攻。同時,美國中央司令部下面還有一支「網路水軍」,可以冒充別國身份製造有利於美國的言論。而網路外交也是美國率先提出的。在網際網路領域,美國的技術和理念都遠超別國。相比之下,其他國家都處於被動地位。
    法國《信息世界》雜誌17日表示,美國壟斷話語權一方面讓別國不得不與其保持合作關係,但另一方面,如何避免美國一家說了算的局面是美國之外的國家都在思考的問題。在一些敏感的網路監控問題上,如打擊跨國網路色情,不同國家的理解、主張大相徑庭,這都不是美國或美歐兩家可以單方面定規矩的。

1

主題

216

帖子

10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2
沙發
大夢方覺 發表於 2011-6-7 09:46 | 只看該作者
網路的攻防就是矛和盾的關係,永遠無止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21: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