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圍觀茉莉在美國開花

[複製鏈接]

9

主題

18

帖子

23

積分

註冊會員

Rank: 1

積分
23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國家棟樑 發表於 2011-6-3 1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阿拉伯國家,在茉莉花革命浪潮蔓延埃及、敘尼亞、巴林等阿拉伯國家之時,2月17日,美國威斯康星州麥迪遜州議會大廈前發生了7萬人的集會抗議活動。目前,抗議活動正在美國全國蔓延,俄亥俄州、田納西州和印第安納州也舉行了抗議活動。   

美國威斯康星州州長沃克(Scott Walker)提出的財政預算案,該預算案將取消工人集體談判權。該州有14名民主黨州參議員「逃離」該州,不參加投票試圖以此阻止這項法案的通過,投票內容為是否進行美國多年來對工會法的首次大規模修訂。美國政府僱員連續第三天圍堵威斯康星州議會大廈,力求阻止該提案的通過。在數千名抗議者中,包括受工會領導動員而參加抗議的大批教師。  

沃克的提案將把大多數威斯康星州和地方政府僱員的集體談判許可權制在工資問題內,而不包括養老金和醫療等,同時要求這些僱員自行承擔更多的養老金和醫療費用。該提案是旨在解決目前威斯康星州1.37億美元預算赤字問題的議案的一部分。  

在州議會開始后,點名發現14位民主黨參議員缺席,令參議院無法達到進行投票所需的20票,最後得到確認的消息是,民主黨議員抵制投票。反對提案的抗議者於是爆發出陣陣」的歡呼聲,其中有很多人身穿橘黃色T恤衫,上面寫著:民主黨團結起來,為工薪家庭而戰!

這一事件受到美國各州議會的關注。如果提案獲得通過,預計其它各州會試圖效仿,因為州長們目前正在巨大的赤字問題上苦苦掙扎。不管來自共和黨還是民主黨,很多新州長都在一定程度上把各州的財政危機歸咎於多年來給政府僱員的福利待遇和退休金過於優厚。  

同時,在並不相鄰的俄亥俄州,近5000名各類工人、教師們要求舉行聽證會、阻止類似議案的通過。   

   

奧巴馬 「點火」 影響擴大

   

來自民主黨的美國總統貝拉克•奧巴馬先前接受威斯康星州密爾沃基市一家電視台採訪時說,沃克的議案是「對工會的攻擊」。  

目前,除威斯康星州外,俄亥俄州、印第安納州、密歇根州、艾奧瓦州同樣提出限制政府僱員集體談判權的相關議案,引發了廣大民眾的示威遊行。另外,內華達州、佛羅里達州等州也正向民眾宣傳以限制工會權利方式平衡財政。「戰線已經拉開,將在全國各地複製,」華盛頓大學勞動研究中心主任詹姆斯•格雷戈里說,「對於工會和政府僱員而言,這會非常艱難。」  

此外奧巴馬的政治工具也對其予以緊密配合。美國一些州和國家的工會官員正在醞釀在其它州也發動類似的抗議活動。據報道,有數千名勞工權利支持者計劃在俄亥俄州、田納西州和印第安納州也發動了抗議活動。報道稱,共和黨指責奧巴馬正在「煽風點火」,稱其準備在威斯康星州煽動起一場「希臘式」的示威潮。美國新上任的眾議院共和黨籍議長博納將威斯康星洲的示威活動與去年希臘的大規模示威做比較,稱這場示威活動正被奧巴馬「自己的政治工具」火上澆油。  

聯想到已經蔓延到突尼西亞、埃及、敘尼亞、巴林等阿拉伯國家的大規模遊行,與美國示威遊行的社會原因如出一轍,但還是不明白此種形式是民主向專制的挑戰,還是專制向民主挑戰。或許,歷史的規律重於世界,經濟危機帶來了人類的共同挑戰,民眾生存的底線不可觸犯,是民眾該發言的時候了。如果如此規模的示威遊行發生在中國,那美國人該又是如何表現呢!  

其實,圍觀美國民主與茉莉在美國的開花很有意思,也很難說普世的民主到底是一個什麼貨色!
茉莉花革命美國是幕後推手
非洲一系列的政局動蕩,只有美國是最大的受益者!
  
  
  其實,非洲政局的動蕩本身,對世界格局的戰略分佈是無關痛癢的。但非洲政局的動蕩,對世界資源的戰略格局是有很大的影響的,所以從資本戰爭這個角度看,非洲政局的動蕩又是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一步。
  
  如果說2008年的金融危機是一次金融寡頭們的再一次「剪羊毛」的話,那麼,從現在開始,美國已經開始讓世界人民為其買單了。
  
  確切的說,雖然沒有證據指責是美國製造了08年的金融危機,但美國這個貌似也是世界性金融危機的受害者,卻有著與亞洲、歐洲等國不同的境況、手段和結果。在金融危機面前,美國政府卻開動印鈔機,從而有效的規避了風險。雖然製造流動性泛濫的結果誰都知道,但流動性泛濫只是對抗金融危機的一個有效性手段,而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如何害怕流動性泛濫的危害,而在於未來如何回收流動性。當然,加息是一個慣用的常識,但這是中國作為一個金融門外漢的照本宣科,卻不是美國的處理方式。美國的先天條件就是美元的世界性貨幣角色,這才是二戰以來美國為其國家利益所做的最具有長期、長遠戰略意義的決策。
  
  面對金融危機,美國開動印鈔機,有效的抵消了金融危機對其經濟秩序所造成的危害。而一旦危機的信用風險過去以後,美國卻並不用回收流動性。因為回收流動性必然遏止經濟發展,雖然流動性的持續泛濫難免會造成世界性的通漲問題,但美國根本不用擔心國內的通漲問題,因為美元的流動性泛濫,自然有世界人民來承當,而不是美國人民。
  
  這個風險如何轉嫁,就是利用世界性資源的價格上漲。
  
  由於美元是世界性的結算貨幣,石油等資源價格的上漲,必然導致各國買進美元,以平衡國內資源的需求,從而最終會消化大量美元的流動性,直到美元的流動性在世界範圍內達到新的平衡。
  
  從這個角度看,美國政府再次利用金融危機的機會,再一次用紙來掠奪世界人民的財富。
  
  所以,推動非洲政局的動蕩不是目的,推動石油價格的暴漲才是目的。推動石油價格的上漲不是最終目的,推銷美元、迫使世界各國消化美元的流動性才是最終目的。消化美元的流動性不是戰略目的,用紙來換取世界的財富才是戰略目標。只有世界人民為美國買單,才能實現美國的戰略目標----掠奪、掠奪,再次實現經濟騰飛。
  
  就象戰爭一樣,有史以來任何一次戰爭都不是目的,而只是手段。發動戰爭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掠奪財富(對此中國應感受極深)。而這一次,雖然沒有硝煙,但仍可以嗅到是為銅臭而來。所以美國當下對非洲政局總是站的遠遠的竊笑,英法國家要設什麼「禁飛區」的行經,顯然扮演了一個狗腿子的角色。想假借人道的名義繼續鞏固和維持非洲的內亂,真不知道英法能在這次行動中分得幾杯羹?
  
  
  為什麼美國能用同樣的手段再次掠奪世界,歸根到底還在於美元的世界性貨幣地位。不解決這個問題,以後這樣的事情難免還會再次發生。雖然歐洲試圖用歐元來平衡美元的世界性貨幣壟斷地位,但現在來看,顯然暫時還不在一個級別上。
看網上發起的茉莉花行動----美國官方早就承認把網際網路作為顛覆其他國家的工具
無意之中發現一篇2010年的文章,發現星島環球網以「美國承認將網際網路作為顛 覆他國的工具」為題報道 :美國官員近日公開宣稱,將網際網路作為顛覆他國政權的重要手段,鼓勵他國反政府勢力利用美國網際網路企業從事顛覆活動,從而來實現美國外交目標。

據環球網引述路透社報道,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主任舒賓2010年3月15日表示,通過擴大網際網路自由和其它手段鼓勵民主變革,調整甚至有選擇地放鬆美國對伊朗和古巴等國的制裁,可幫助美國實現外交政策目標。

舒賓稱,華府調整了針對伊朗、古巴和蘇丹的制裁政策,允許網際網路個人通訊服務和軟體領域的美國公司向上述國家出口。他說:「這正是我認為OFAC需要做的事:不僅僅是指定新的制裁目標或加強制裁,同時也要放鬆一些制裁措施--如果那有助於推進我們的外交政策目標的話。」

他以伊朗反政府人士為例,稱他們去年增加了對網際網路和社交網站的使用,以擴大其反政府活動的影響力。舒賓表示,通過Twitter、Facebook等網站和即時通訊軟體實施的這些反政府活動無可辯駁地證明,他們已成為改變他國政權的不可或缺的工具。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7:1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