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偉大的江澤民時代—紀念辛亥革命百年
一九八九年, 一個並非眾望所歸的人物--江澤民走上了中國政治的最高舞台。
至今,人們對「平庸」的江澤民位居中國最高領導長達十多年頗有疑問,諷多於贊。
江澤民早已退出權力機構,但從辛亥革命百年來的大歷史回顧剖析「以江澤民為核心」 的時代,可看出中國政治的現狀和進步:
1.鐵腕人物獨裁時代的結束
一九一一年,清帝遜位,以袁世凱為始的強權鐵腕人物入主政治。張勳、張作霖、段祺瑞、孫中山、蔣介石等紛紛登場。最終毛澤東以卓越的才能結束了強權分爭,建立了統一的國家政權。直到鄧小平仍沿續著鐵腕人物的特徵。
江澤民是一個斷裂。他,在領道階層中並非政治威望壓眾、才能超群、歷史功績顯赫。
然而,在「以江澤民為核心」的十年裡, 國家迅速結束了上層的分裂, 穩定了社會動蕩,保持了國民經濟的超高迅發展,創造了中國乃至世界經濟建設的奇迹。
這說明,沒有出類拔萃、威望至高無上的鐵腕人物掌控,中國社會也能穩定進步。
毫無疑問,今後中國政治生活中,個人的作用將大大降低。這是社會的進步,民眾的成熟。
20年來,對江澤民的譏諷,蔑視不斷。大多來自對鐵腕人物統治的習慣。
2.集體領導的形成
我讚美「以江澤民為核心」的時代,主要是讚美維護著江核心的那個集體。
在這個集體中,論口碑、能力、業績、權力基礎,多人都不在江澤民之下;卻能以大局為重, 不圖取而代之,十年保持一個核心不變。即便在當今民主得無與倫比的國度,也很難見到這種在最高權力面前的恭謙。
這顯示出一個群體的遠見卓識。這是一種沒有超越集體權力的領導。其決策的民主,甚至超過西方的總統制。西方的憲法賦予總統個人很大權力,下屬由他提名、任免,其決策的極權性、獨裁性,遠高過中國「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黨中央」。
「獨裁」變「群裁」使決策更科學,減少失誤。「近年來大陸在公共決策上程序穩定而質量優良」令世界不少政客瞠目,這是中國在世界迅速崛起的政治背景。
3.幹部終身制的廢除
2002年「以江澤民為核心」的領導班子任滿, 除從大局著眼,對江澤民的部份留任外,全班人馬托盤交權, 基本上從此銷聲匿跡。其中的一些人離任后, 堅持不兼職、不題詞、不作傳記、反對任何紀念他的言行。退休之徹底,世之罕見!
這就廢除了此前事實上存在的幹部終身制。鐵腕人物獨裁統治終身,垂暮權力轉移造成社會動蕩的根源已被消除。
4.黨內政治殘酷鬥爭無情打擊的終止
百年前,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南北議和,孫中山構建一個了全盤照搬西方的國家權力框架后,揚言退出政治修鐵路。
一場美好的文明政治變革只是夢想, 現實改造著幼稚的孫中山。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目的,不得不建黃埔軍校、進行北伐戰爭。
中國還沒文明政治的社會基礎,之後的國共內戰、已至國共兩黨執政期內部的權力鬥爭,仍延續著極其慘烈的一面。
江澤民的升起,是一次政治鬥爭的結果。江澤民成王、失敗者沒有成寇;趙紫陽、胡啟立一批落馬人物,再沒受到任何政治的討伐、人身的攻擊。他們的隕落,比起先例高崗、彭德懷、劉少奇可謂是極大的進步。可以相信,共產黨內部的政治鬥爭會走向文明,殘酷爭鬥無情打擊到此終止。
5.功臣當政的結束
辛亥革命后的三十八年,是封建帝制結束后,各種政治勢力逐角鬥爭,建立新的政治秩序的三十八年。全盤西化、恢復帝制、有槍便是草頭王的土皇帝,都進行了較量。
最後,當然是由最了解國情、最迎合民心、最團結統一的政治精英集團取得國家政權。
在一段時期,由這批政治精英把持國家權力, 這就是中外各朝代都有過的所謂「功臣時期」。這是歷史的需要。因為政治社會的穩定,是當時的首要。但在國家轉為以經濟建設為主后,這種狀態必須改變。
在「江澤民時代」,隨著鄧小平、楊尚昆、王震等革命元老的退出,宣告了功臣當政的結束。完成了由革命型向知識型、建設型的轉變。
今後的領導班子,要得到國人的認可,只有靠工作業績,而不是靠歷史功績。
通過以上剖析,可以毫不誇張的說:江澤民時代,是建國以來,政治改革進步最大的時代。現在的胡錦濤班子及可予見的習近平班子仍將繼續這種模式。
回顧中國從辛亥革命開始百年來的政治改革, 中國社會不會突變,它按自身的規律緩步前進。
當年的辛亥革革命,不管有多少政治主張,多少黨派,根本目的只有一個,就是民族復興、改變中國受列強瓜分欺凌的狀況。今天的中國崛起,是當時的任何政治精英所未曾敢想的。陸、港、奧、台大中華文化經濟區屹立世界。但奇迹僅發生在百年來「以經濟為中心」的后三十年。前七十年, 則是「以政治為中心」用於重建一個安定的社會。
可以肯定,只要保持社會安定,中國要超過什麼國家何足掛齒!
然而,今天的中國,離政治鬥爭文明民主的和諧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離日益成熟的國民、特別是年青一代對政治生活民主的要求還很遠。國內還沒有完全消除爆發政治衝突使現代化進程停止甚至倒退的隱患。這正是遏制中國勢力所夢寐以求,和竭力挑動的。我們不能在它們的誤導下步入全民從政的亂世。
目前,國內民眾對國家決策政治參與感極差、政--民距離拉大的弊端,需改革從根源上解決。
百年滄桑,走自己的路,建設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體制。
盼望著再一個江澤民時代的到來!
偉大的江澤民時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