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染色饅頭:過期食品何其亂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4萬

帖子

2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榮譽終生會員(廿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446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Hanxin 發表於 2011-4-13 20:3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整容」過後的過期饅頭
2011-04-13 第 1622 期
今日話題 背景:過期食品的定義與危害

染色饅頭:過期食品何其亂繼瘦肉精之後,染色饅頭又成為食品安全問題新焦點。近日,央視《消費主張》揭露在上海的一些超市裡,那些看起來白白香軟的小麥饅頭、淡黃誘人的玉米面饅頭竟然是用過期饅頭做的。一些臨近或者過了保質期的饅頭被運回到公司,各種食品添加劑齊上陣之後,又被「整容」成了新饅頭回爐。…[詳細]


每天三萬個的問題饅頭數量很龐大。但是染色饅頭絕非獨樹一幟,實際上折射出了中國食品安全領域一個存在已久的問題——過期食品的混亂處理。



那麼,超市、小賣部、零售店……下架的過期食品到底都哪裡去了呢?


看上去很有賣相的樟茶鴨其實是過期的。
過期食品:誰來定「期」,如何定「期」



在美國,食品包裝上一般有四個日期:銷售截止期、最佳口味期、食用期和封箱包裝期。超過了食用期的食物就不能再吃,應該銷毀了。而我國就分得沒有這麼細了,但是一般來說,我們所說的保質期指的是在期限之內,食物不會發生外觀、顏色、口感、味道、安全性能等各個方面的變化。實際上這也是廠家的一個承諾,表示在保質期內,廠家要為食品的安全負責。

同時,這個保質期一般而言都是生產商來定的,它們會進行嚴格的實驗,然後把實驗中得來的保質期再乘以0.7或0.8,確保安全。由行業甚至政府來統一制定一個保質期標準其實並不現實,因為每個廠家技術有好壞之分,技術落後的,可能沒到保質期就變質了,反之,則能有效延長保質期。質監部門能夠抽出精力監督每個企業制定保質期當然是理想狀態

  

過期食品對人身的危害:有可能引起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

如果超過保質期,儘管食物不一定出問題,但出事的比例提高了,例如保質期內是萬分之一的機會,過了保質期則可能是百分之一了。許多廠家和銷售商正是抱著僥倖心態,將過期食品重新回爐。

吃了過期食品會怎麼樣呢?據專家介紹,過期食品有可能導致細菌大量繁殖,食用后可導致「生物型」食物中毒和急性傳染病;另一方面,過期的食品也可引起化學變化(如油脂酸敗),食用后可導致「化學型」食物中毒。(食物中毒按照性質分為生物型和化學型兩種。)…  

去向之亂:不少過期食品返回餐桌
根據相關法律規定,過期食品都應該回收銷毀,不該再以任何形式銷售。但是實際上,由於相關法律的不健全和監管不力,儘管有的商家會銷毀處理,但漏網者如「沙」。

還要說明的是,過期食品存在兩個處理的主體:1.銷售方買斷的,由銷售方自行處理,比如超市處理過期食品。2.銷售方和廠家簽訂了過期食品退貨協議,或者銷售方代銷的,則退回到廠家處理。
  
被查獲的過期食品。
去向一:銷毀,目前最正規的處理但成本高

有的負責任的食品企業設有專門的環保焚化爐設備,可以將過期產品進行燒毀。這也是最遵守相關法律的行為。

但是對於更多的企業來說,他們想要銷毀或者妥善處理過期食品,卻有難處。廢棄食品如果隨意當做垃圾丟棄,會污染環境。過期食品因為有潛在威脅性,要按照和醫療垃圾等非正常垃圾等一樣的級別來處理,垃圾處理企業要價高達兩千左右一噸,許多食品企業都表示承受不起,或者承受得起的企業也覺得徒增成本而放棄。…[詳細]
  

去向二:發給員工、粉碎做飼料或者直接當垃圾扔掉

有的企業會把過期食品當做「福利」發給員工。還有的企業想的是怎麼最大化地減少損失,而市面上剛好就有專門收購過期食品的人,比如超市的熟食或者蔬菜,有的就會賣給小餐館,所謂大超市的熟食上了小餐館的餐桌就是如此。這兩種行為都免不了過期食品被人吃下肚去。

有的企業會把過期食品的袋扒掉,食品弄碎最後做成飼料。而在農村,食品經營者將過期食品用來喂牲畜也很常見。這本來是環保利用的好事情,但是,有的過期食品做成了飼料之後其實發生了霉變,結果牲畜吃了也要出事。

另外,還有的過期食品就被企業隨意扔掉,這樣做其實污染環境。…

去向三:處理后再重新上市,農村成了重災區

不論染色饅頭,還是往日出了名的冠生園月餅,都是把過期食品給整容之後再上市。而過期食品再上市主要有以下幾種辦法:

1.直接隱藏、更換日期。如果過期食品外形看上去基本沒有什麼變化,就換個包裝、生產日期標籤或者噴碼再上市,這樣的例子很多。還有的企業更懶,直接把生產日期的標籤給撕了,讓消費者見不到日期。

2.回爐「整容」之後再上市。染色饅頭就是這樣的「絕佳」例子。…

在農村,因為監管更加不嚴,小作坊、小食品加工廠林立,再加上人們的食品安全意識沒城市裡強,更是過期食品等問題食品、垃圾食品肆意橫行的地方。
  

立法與監管之亂:規定不完善,監管不積極
食品安全問題說到底還是那幾個老問題。
法律、文件有漏洞,違法成本不高

1.《食品安全法》:沒有規定怎麼銷毀、誰來監督
《食品安全法》的第二十八條、四十條、八十五條都有關於過期食品的法律條文。但是,除了籠統地說禁止經營超過保質期的食品,並且要及時清理之外,並沒有說明到底怎麼進行清理,怎樣來監督。

2.質檢總局通知:有進步,但是銷毀規定與監管仍然籠統且無法律效力

國家質檢總局發出的《關於嚴禁在食品生產加工中使用回收食品作為生產原料等有關問題的通知》,對回收食品的範圍、食品加工企業建立回收食品銷毀制度和相關監督做出了規定。誰來銷毀,誰來監管卻沒說清楚。最重要的是,這個《通知》既不是法律也不是行政法規,只有普遍約束力而無法律效力。

3.工商總局規定:要求如實記錄過期食品處理情況,但是很好矇混過關

國家工商總局曾發布《規範食品索證索票制度和進貨台賬制度的指導意見》,要求對超過保質期或者腐敗、變質、質量不合格等食品,處理情況應當如實記錄。但實際上,許多生產企業負責商品的回收,虛構銷毀很容易,賬面上還查不出來。

4.浙江地方性規範:過期食品不再退回供貨商,銷售方主動銷毀

這是2007年浙江工商局發布的規範,規定了過期食品不退回供貨商,在一定程度上無法讓生產商把食品再加工,相較以前的法規、文件有進步。但是,監管不力一樣會有問題,下文會提到。

另外,過期食品違法成本很低,往往只有幾萬塊的罰款。但是在美國,有家健康食品店CVS銷售了過期食品、藥品,光是在紐約州就主動認罰了85萬美金,超市因為販賣過期食品而被罰關門的例子也有。而對於銷售商而言,假如他們被認為銷售了過期商品,那麼信譽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得不償失。所以有在美國的中國人會感慨,在某個大超市,拆過封的食品只要你表示過期都能夠退貨並且不會再回爐銷售,因為商家也怕顧客真吃出了問題,麻煩就大了。 …  

監管:部門權責不明,重視生產環節、不重視銷售環節

食品安全問題「多龍治水」,結果反而權責不明、帶來混亂。衛生、質檢、工商、商務、農業……每個部門都可以管,但是太多部門管的結果就是「沒人管」,因為這些部門之間往往職能交叉,聯繫脫節。而就算監管,一般而言,各個部門就把力氣都用在了生產環節,對召迴環節投入很少。

而我們上文提到的浙江,儘管相關規定已經是相對而言最完善的了,但是在今年「3.15」前夕,工商局人員依然查出來,有超市銷售回爐的過期食品。…  


過期食品究竟應該怎麼處理?
如果把過期食品隨意丟棄,會污染環境;如果做環保焚燒,成本也高,而且不管怎麼樣,這些食品還是「浪費」了,也給企業帶來很多損失。實際上,還是有不少既公益環保又節約成本的處理辦法。
  
溫哥華的一處充滿暖意的食物銀行
借鑒一:快過期食品送給「食物銀行」,接濟窮人

將快要過期的食品打折販賣已經屢見不鮮了。而在美國,還有許多的商戶把食品捐給「食物銀行」。所謂食物銀行,實際上是一種慈善機構,在這裡窮人可以領到個人或者企業捐贈的免費食品。食品生產、銷售企業往往把快要過期的但是仍在保期內的食品捐贈給「食物銀行」,這既是善舉,它們還可以享受到一定的免稅額度。當然,捐獻到「食物銀行」的都不是劣質食品,只是接近過期而已。食物銀行在美國發端,而後在包括香港在內的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建立了起來,這樣做,既接濟了窮人,又避免了食物浪費,非常被推崇。 …

借鑒二:已過期食品,交給專業第三方經過高科技處理再利用,絕不浪費

日本對過期食品的處理頗有心得,當然,這些處理的企業往往是獨立的第三方機構,而非食品生產、銷售的任何一方。

日本每年處理大約2000萬噸剩餘食品,大約5倍於2007年援助全球貧困人口的糧食數量。過期食品大多來自嚴格執行衛生標準的商店或餐廳,意味著食物必須當天售完,否則只能拋棄處理。拋棄過期食物,讓許多日本民眾都很不滿。而使用填埋等方式,不僅浪費還會產生溫室氣體,損害環境。現在,日本有專業的過期食品處理企業,將過期食品製成飼料、肥料,或者發酵產生甲烷,作為工業能源。據統計,過期食品的70%能夠得到回收利用。

1992年成立的一家專門的過期食物處理公司更是目前唯一一個能夠將過期食物進行90%再生利用的公司,過期食品最後能變成上好的有機肥料,甚至在園藝商店裡售賣。…  


美國聯邦法律對除了嬰幼兒食品以外的食品的保質期沒有規定。但是,商人卻不敢輕易販賣過期食品,更不用提改頭換面。這是因為商家既怕食品安全問題,也怕信譽破產。所以,中國的食品安全問題,看似太多,實際上,只要嚴懲,一樣可以「殺一儆百」。

一個人沒有了知恥之心、羞惡之心,沒有了負罪意識、懺悔意識,也就意味著他的人性泯滅。一個失去了恥感和罪感的民族,一個底線倫理崩潰了的民族,即使能在某些領域造成暫時的泡沫式強大,但它不可能創造真正的文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0:4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