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中國對動蕩的記憶已經夠了!
[列印本頁]
作者:
everything
時間:
2011-3-9 15:56
標題:
中國對動蕩的記憶已經夠了!
《北京日報》連續發表文章,反對少數人「通過互聯網煽動非法聚集,妄圖製造事端,挑起『街頭政治』」。北京市委的機關報在當下表這個態,發出的信號是明確的,也是意味深長的。
互聯網把中國的複雜和多樣性前所未有地展示出來,中國社會從互聯網上聽到很多過去聽不到的聲音,批評在中國各領域空前活躍,「虛擬世界」在影響現實世界。
變化在中國常出常新,大多數中國人希望社會轉型時,國家保持穩定,但不會是所有人都這樣想。永遠會有少數人熱衷於與現有秩序對立,他們往往是「街頭政治」的鼓動者。社會秩序本身會製造它的對立面,國家的「保民生」措施能安撫多數人,但很難安撫他們。
中國是否應允許「街頭政治」存在呢?有人認為無所謂,因為它在西方到處都是,也沒把那些國家怎麼樣,中國何必這麼小心?
事實上,中國這些年不是一點「非法聚集」沒有,不少地方出過拆遷補償糾紛引發的群體事件,但中東動蕩以來中國少數人鼓動的鬧事,與那些群體事件性質很不一樣,其中的不同,那些鬧事者心裡很清楚。如果他們不承認,就是在撒謊。
究竟該怎樣對待從互聯網轉到街頭的「異動」,行政當局的思路似乎是:從一開始就制止,不讓其擴大。對這種做法,中國社會總體上是支持的,因為對這些非法聚集一旦不受任何控制,會不會發展成破壞國家穩定的惡性騷亂,人們是有擔心的。大家默默期盼政府能制止住各種危險苗頭,措施「堅決些」。
中國社會對動蕩的記憶太多了,革命帶來了新中國,中國社會也為革命付出巨大代價。中國現在需要認認真真地發展民生,用發展和改革一點點「重新裝修」我們的國家。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已經裝修了幾十年,這期間我們一直住在裡面,我們無處可去,西方不會給我們提供賓館。我們不想再來一次革命,把中國的民生推倒重來。
中國不是民生的天堂,因為我們的財力物力仍不雄厚,社會公平也存在問題。同時中國也不是民生的地獄,中國這些年的社會進步,其幅度如果不是全世界最大的,也一定是最大的之一。準確地說,中國是進一步提高民生的「戰場」。中國給自己立了很高的目標,從世界的角度看,各個方向的力量和訴求,共同塑造了自我反思、自我鞭策的中國。
少數人宣稱要為民眾「求住房」,「求物價穩定」,在兩會集中精力討論這些民生問題時,這樣的口號要拿到街上去喊,像是真誠的嗎?
中國的兩會太重要了,舉世關注。人們有理由懷疑,少數人借這個機會做對抗的姿態,是為了吸引更多眼球,達到政治目的。西方媒體也很願意在這個時候抓到「新聞」,這樣的新聞生產鏈條,今後很可能還會糾纏我們的國家。
然而,今天的中國不是埃及,也早已不是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中國人愛發牢騷,不滿很多,但這與他們希望「換一個中國」是兩碼事。穩定是中國社會的集體意志,歷史將證明這一點。
作者:
風神歸來
時間:
2011-3-9 16:17
每當國富民強的時候,總有一些極不和諧的聲音,每當生活美好的時候,總有一些蠢蠢欲動的行為!那些被別人所利用的呼喊,根本不清楚自己生活在什麼樣的世界里,不清楚自己的行為會帶來什麼樣的後果,只知道隨勢而動,沒有自己的人格,只喜歡被別人牽著鼻子走,畢竟絕大多數人知道自己該幹什麼!
作者:
暈月
時間:
2011-3-10 09:02
中國亂了受益的肯定不是國人
作者:
卡布基諾
時間:
2011-3-16 10:04
中國人愛發牢騷,不滿很多,但這與他們希望「換一個中國」是兩碼事。穩定是中國社會的集體意志,歷史將證明這一點。
說的很對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