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民日報:機關幼兒園是計劃經濟「尾巴」 應割掉

[複製鏈接]

1608

主題

4015

帖子

2188

積分

禁止訪問

民主制度的愛好者

積分
218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文章提交者:捷虎如風 加帖在 貓眼看人 【凱迪網路】 2011-1-25

人民日報:機關幼兒園是計劃經濟「尾巴」 應割掉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盛大林
公共財政提供的服務應該是共享的,即所有公民都有平等享有的機會

正在召開的廣東省兩會上,「財政供養機關幼兒園」成了熱點話題。因為在《廣東省2011年省級部門預算草案》中,有8所省直機關幼兒園將獲得6863萬元財政資金補貼。這引起了代表委員及公眾的強烈質疑:公職人員憑什麼拿納稅人的錢為自己的孩子服務?

7年前,就有廣東省人大代表指出,用省級財政供養機關幼兒園極為不合理,不應該用納稅人的錢讓少數人受益。到現在,省級部門預算草案里不僅仍有這樣的安排,而且費用越來越多。那麼,這種做法到底對不對?

公共性是公共財政的基本屬性。公共財政提供的服務應該是共享的,即所有公民都有平等享有的機會。但在一些地方,機關幼兒園不是「公共」的,而是「專供」的,即只招收本級機關幹部職工的子女,或至少是本單位子女優先,這實際上是拿公眾的錢為一小部分人謀福利。這種財政供養機關幼兒園的現象,存在兩種不公平:一是對公眾及其子女的不公平,二是對私立幼兒園的不公平。

廣東省人大財經委有關負責人解釋說:目前,部分幼兒園是事業單位,按照我國財政體制,都會給予財政預算安排,這和其他事業單位是一樣的,所以預算編製本身並無不妥。言下之意,既然是事業單位,財政預算當然應該有安排。但這種事業單位該不該存在,本身就是個問題。隨著我國事業單位改革的不斷推進,絕大多數幼兒園已經脫離了財政的供養。據廣東省政協委員吳翰、吳潭偉調查,廣東省享受財政全額或差額撥款的幼兒園約410所,不到總數的4%。

目前,我國實行的是九年制義務教育,學前教育並不在義務教育的範圍之內。誠然,很多地方確實存在著「入園難、入園貴」的問題,但這並不意味著政府應該大包大攬。只要社會有需要,自然會有人提供服務。市場具有發現價格的機制,隨著競爭的充分和市場的規範,服務價格自會逐步趨向合理。政府應該做的,是加強監管、提供服務。如果財政有餘力,也可以對幼教機構進行補貼或者給予稅收等方面優惠,但補貼或優惠應該是普惠式的,而不能只是惠及部分幼兒園,更不能成為機關幹部的福利。

其實,黨政機關直屬的幼兒園不只存在於廣東,在全國很多地方都還有不少。這些幼兒園是計劃經濟遺留下來的「尾巴」,應當下決心割掉,而作為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廣東,更有理由率先行動。
民主不僅是一種理念、一種政治制度、而且是一種生活方式。在民主制度中,過自由、平等、有尊嚴的生活,這不僅是中國人的夢想,也是人類共同的追求!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8:0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