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記念史鐵生

[複製鏈接]

139

主題

1205

帖子

446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6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分_享 發表於 2011-1-11 02:5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記念史鐵生

遠志明


作家史鐵生去世了,我心中一熱。前些年,聽人說他是基督徒,又聽人說他不是基督徒。前些天,恰好在新浪博客「雅歌之家」讀到史鐵生的一些《病隙碎筆》,從中看到他對基督信仰的一些切身理解。如今他去了,我毫無根據地情願相信上帝一定會以笑臉迎接他的。他歇了世上的痛苦進入他早已憧憬的安息。他超越了人的殘疾而融入了神的完美——他的確說過「人的殘缺證明了神的完美」。他把他人生一串串沉重的句子伴著嘆息留在人間,自己駕著輕盈的靈魂一無掛慮地飛去了。


在那一代知青作家中我很喜歡史鐵生。大概因為我學哲學,而他的作品里有思想。他想來想去,果然從人的罪孽的普遍,想到了懺悔的必須;從人的殘缺不全,想到必有一位完美的上帝;從人生苦難之路,想到了一條通向上帝的信心之旅。這不正是一個真正的思考者的必然歸宿嗎?


殘疾、腎衰竭、腦溢血,彷彿上帝給了史鐵生一段短暫的痛苦,是為了叫他從中得著永恆的釋放。實際上每一個人生都差不多一樣短暫,一樣殘缺,一樣無助,只是大多數人沉溺於短暫中,沒有機會像史鐵生一樣嚴肅地拷問它,就隨著短暫一起消失了。史鐵生是幸運的,因為他從短暫中掙脫了出來,儘管是以痛苦為槓桿的。


下面是史鐵生的幾段話,願大家一起記念他。


苦難與信心


約伯的信心是真正的信心。約伯的信心前面沒有福樂作引誘,有的倒是接連不斷的苦難。不斷的苦難曾使約伯的信心動搖,他質問上帝:作為一個虔誠的信者,他為什麼要遭受如此深重的苦難?但上帝仍然沒有給他福樂的許諾,而是譴責約伯和他的朋友不懂得苦難的意義。上帝把他偉大的創造指給約伯看,意思是說:這就是你要接受的全部,威力無比的現實,這就是你不能從中單單拿掉苦難的整個世界!約伯於是醒悟。
 
不斷的苦難才是不斷地需要信心的原因,這是信心的原則,不可稍有更動。倘其預設下絲毫福樂,信心便容易蛻變為謀略,終難免與行賄同流。甚至光榮,也可能腐蝕信心。在沒有光榮的路上,信心可要放棄么?以苦難去作福樂的投資,或以聖潔贏取塵世的榮耀,都不是上帝對約伯的期待。
  
信心,既然不需要事先的許諾,自然也就不必有事後的恭維,它的恩惠唯在渡涉苦難的時候可以領受。
 
科學與信仰


科學需要證明,信仰並不需要。


科學的要求是真實,信仰的要求是真誠。科學研究的是物,信仰面對的是神。科學把人當做肉身來剖析它的功能,信仰把人看作靈魂來追尋它的意義。


理性走入絕地,有限的人智看見了無限的困阻,人才會變得謙恭,條條計策終見迷茫,人才在服從與祈禱中聽見神命。
 
我覺得「神到底是誰」,這是很重要的。在中國文化裡面,不說是缺失,也是一個很弱的部分。這麼多年來,人們好像沒有認真探討過這個問題,一說神好像就是迷信。所以我覺得證明神不重要,咱們先要看看神是什麼樣的,神在哪兒。(摘自一次採訪)


罪殘與懺悔


罪仍然是罪,不因為它普遍存在就不是罪。罪,既然普遍存在於人的心中,那麼懺悔對於每一個人就都是必要的。


人是生而有罪的。這不僅是說,人性先天就是惡習,因而懺悔是永遠要保有的品質,還是說,人即殘缺,因而苦難是永恆的。這樣的話不大招人喜歡,但卻是事實(非人之所願,恰神之所為)。不過,要緊的還不在於這是事實,而在於因此信仰就可能有了非同凡響的方向。


懺悔,不單是懺悔白晝的已明之罪,更是看那暗中奔溢著的心流與神的要求有著怎樣的背離。懺悔不是給別人看的,甚至也不是給上帝看的,而是看上帝,仰望他,這仰望逼迫你誠實。


懺悔從來都是第一人稱的。你要懺悔——這是神說的話,倘若人說就是病句。
  

懺悔,是個人獨對上帝的時刻,就像夢,別人不得參與。

  

仁慈在於,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是給路。在神的字典里,行與路共用一種解釋。
猶太人是要神跡,希臘人是求智慧。我們卻是傳釘十字架的基督
林前(1:22-23)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沙發
hellman 發表於 2011-1-11 09:1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hellman 於 2011-1-11 09:14 編輯

哥們又來宣傳基督教異端,邪說了. 歡迎!歡迎!.

聖經:代下15:13 凡不尋求耶和華以色列神的,無論大小,男女,必被治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3
hellman 發表於 2011-1-11 09:17 | 只看該作者
"科學需要證明,信仰並不需要。"

隨便胡說八道別人都得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35

帖子

20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1
4
沒完沒了 發表於 2011-1-11 10:2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分_享 1樓 的帖子

我對史鐵生的認識局限於他的散文「我與地壇」。時過多年重讀此文,仍被它深深地感動。我想他一個人靜坐在那古園裡,所思所想的必定使他與神近了。引用文中最後的話以為紀念:

必有一天,我會聽見喊我回去。

那時您可以想象-個孩子,他玩累了可他還沒玩夠呢。心裡好些新奇的念頭甚至等不及到明天。也可以想象是一個老人,無可質疑地走向他的安息地,走得任勞任怨。還可以想象一對熱戀中的情人,互相一次次說"我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又互相一次次說"時間已經不早了",時間不早了可我-刻也不想離開你,一刻也不想離開你可時間畢竟是不早了。

我說不好我想不想回去。我說不好是想還是不想,還是無所謂。我說不好我是像那個孩子,還是像那個老人,還是像一個熱戀中的情人。很可能是這樣:我同時是他們三個。我來的時候是個孩子,他有那麼多孩子氣的念頭所以才哭著喊著鬧著要來,他一來一見到這個世界便立刻成了不要命的情人,而對一個情人來說,不管多麼漫長的時光也是稍縱即逝,那時他便明白,每一步每一步,其實一步步都是走在回去的路上。當牽牛花初開的時節,葬禮的號角就已吹響。

但是太陽,他每時每刻都是夕陽也都是旭日。當他熄滅著走下山去收盡蒼涼殘照之際,正是他在另一面燃燒著爬上山巔布散烈烈朝輝之時。那一天,我也將沉靜著走下山去,扶著我的拐杖。

有一天,在某一處山窪里,勢必會跑上來一個歡蹦的孩子,抱著他的玩具。

當然,那不是我。

但是,那不是我嗎?宇宙以其不息的慾望將一個歌舞煉為永恆。這慾望有怎樣一個人間的姓名,大可忽略不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5
催肥 發表於 2011-1-11 13:37 | 只看該作者
可憐,死後"被基督徒"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304
6
隔岸觀火 發表於 2011-1-17 08:43 | 只看該作者
看來信了基督教也難免一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4

主題

1533

帖子

444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4
7
schmetterling 發表於 2011-2-5 10:55 | 只看該作者
樓上想讓上帝和耶穌都失業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9

主題

2萬

帖子

9284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284
8
在美一方 發表於 2011-2-5 11:03 | 只看該作者
病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4:0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