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蘇小妹制謎)有一年中秋夜,少游邀小妹同到後花園賞月。少游欲出一字謎讓小妹猜,蘇小妹笑道:「夫君謎面中當須有月字。」少游道:「帶月字,易事也!娘子你且聽來:夫人頭戴兩繡球,伴著月光戶外游,先到前園賞花草,再到后河觀
水流。」小妹聽后道:「官人差矣。*字雖作「水」解,然寫法各異。因此,「觀水流」句有誤導之嫌。謎面可否這樣更動:仙人草下月色掛,兩點兩橫把人夾,看似水來非像水,眉山深處有它家。」少游聽后暗自讚歎。 你猜得出是何字?
(2) (佛印邀友宴) 一天,佛印邀好友蘇東坡和蘇小妹來寺做客,佛印是烹飪好手,便問道:「二位喜歡吃點什麼菜?」 蘇小妹慢條斯理地說道:「你給我來個,土裡生來水裡撈,石頭縫裡走一遭,白白凈凈沒骨頭,人人愛吃營養高。」蘇東坡風趣的說:「我來一盤,有根不落地,有葉不開花,都說它是菜,園裡不種它。」
佛印聽了笑著說:「二位稍待片刻!」說罷下廚房去了。工夫不大,佛印把兩盤佳肴擺上桌說:「兩位可是要的這兩個菜?」蘇東坡和蘇小妹望著桌上的菜,齊聲說:「對!」 請問蘇家兄妹要的是什麼菜?
(3) 一天,蘇東坡、蘇小妹、秦少游聚在一起,席間,秦少游順口吟出一首絕句:「我有一物生得巧,半邊鱗甲半邊毛,半邊離水難活命,半邊入水命難保。」 蘇東坡一聽,馬上附和道:「我有一物兩邊旁,一邊好吃一邊香,一邊上山吃青草,一
邊入海把身藏。」 蘇小妹文思敏捷,也脫口而出:「我有一物生得奇,半身生雙翅,半身長四蹄。長蹄跑不快,長翅飛不起。」 他們三人說的都是同一字,你猜到了嗎?
?
(4) (李白訪友) 這年春天,李白因想念朋友杜甫,就跋山涉水來到成都看他。這天,兩人在花間小酌,酒過三巡,李白面對桌上的小菜,酒興盎然,隨即吟道: 有洞不見蟲,有巢不見蜂。有絲不見蠶,撐傘不見人。杜甫聽后說:「李兄之作是一謎面,我也用同底謎面答之: 兩頭尖尖像只棱,鑽進泥里扎個窩,有人說它心眼少,有人說它心眼多。」 杜甫吟完,兩人相視而笑。 幾天後,李白要走了,杜甫滿屋瞅瞅,想找點禮物送給朋友,最後想了想,找出文房四寶,寫道:左十八來右十一,十八十一在一起,左邊給你柴火燒,右邊給你糧食吃。 杜甫寫完,說:「這詩是一字謎,打一字,李兄若想我,就看看這首詩吧。」 這兩個謎語的謎底究竟是什麼?
(5) (王安石字謎招書童)王安石打算身邊再要個書童,可連著看了幾個都不中意。這一天,家人又找來個書童,請王大人過目。王安石問了他幾個問題,小傢伙答得不錯。王安石看他聰明伶俐,也沒說什麼,在紙上寫了幾行字,交給了家人:一月又一月,兩月共半邊;. 上有可耕之田,下有長流之川;一家有六口,兩口不團圓。家人看了,沉思了一會兒,終於明白了主人的意思,就把小傢伙留下了。?
讀者朋友,王安石寫的是個字謎,謎底就是一個字,你們能猜出是什麼字嗎?
(6) 南宋著名金石考據家趙明誠年輕時,曾做過一個白日夢,夢中作了一首詩醒來后只記得前三句:「言與司令,安上已脫,芝芙草拔。」 趙明誠不解其意,就將此事告訴了父親。父親一聽這三句詩,大喜道:「你將來一定能找一個會寫詞的人做妻子。這三句詩說的是四個字,你猜出來就知道了。」經父親一點,趙明誠大悟。後來他成了李清照的丈夫。請問,那三句詩說的是哪四個字 ?
(7) (怎樣分牛)從前,有個老農養了十七頭牛。他臨終時,三個兒子叫到跟前,留下遺囑:長子分二分之一,次子分三分只一,幼子分九分之一,但不能把牛殺掉。說完就死了。這可難壞了弟兄三人。正在發愁之際,有個鄰居牧牛歸來,一聽老農
遺囑,便幫他們把牛分好了。弟兄三人皆大歡喜。請你猜猜,這位鄰居用的是什麼辦法?
(8) (張飛應對孔明謎) 話說劉備三請諸葛亮的時候, 諸葛亮感於劉備的誠心誠意, 答應出山。但是,在未走出茅廬時, 突然諸葛亮出難題, 要求劉備他們仨兄弟猜個啞謎。 劉備和關羽一聽, 不敢應答, 因為他們不會此術。可三弟張飛卻不買賬了, 怪眼圓睜著, 大聲吼叫:「這有何難! 待我去對待這老傢伙!」 張飛不管三七廿一, 衝進了茅廬。諸葛亮一言不發, 舉起右手指指天, 張飛見狀一愣, 這是啥意思? 但一想, 既然「毛遂自薦」了,那就豁出去了, 於是他用左手向地下一指。諸葛亮又伸出一指, 張飛白了他一眼,用勁伸出三指回敬。諸葛亮馬上伸出三個指頭, 張飛一看這老傢伙學我樣, 沒門! 他急忙改出九個指頭。諸葛亮收回手, 然後用手在胸前劃了一個大圓圈, 張飛雙眼眯笑, 用食指向袖口裡一指。諸葛亮滿意地點了點頭, 左手搖了搖鵝毛扇,說:「馬上出山!」久立於茅廬外的劉備和關羽倆兄弟聞言, 開心得不得了, 他倆沒能想到, 三弟竟有如此本領。諸葛亮出山以後, 鼎力相助劉備成了霸業。事後,劉備和關羽問三弟張飛:「那次你和先生對的是什麼啞謎?」 張飛說:「那天他指天, 是說天上雪大, 我呢就指地, 告訴他地上路滑。他又伸一指是問我們是不是初到寒舍, 我告訴他, 不是! 我就伸出三個指頭, 對他說三顧茅廬了。他伸出三個指頭, 意思是留我們吃飯, 三人三張餅, 我想這怎麼夠呢, 就急忙伸出九個指頭對他說, 三人九張餅。可先生這人非常小氣, 他在胸前劃了個大圓圈, 說是他家的餅特大。我指指袖口賭氣地說, 剩下的可以打包帶走的呀。」劉、關兩人聽
后, 稱讚張飛真行真聰明。之後,劉備和關羽又對諸葛亮提起了「出山對謎」之事。
各位聰明的讀者,你們知道諸葛亮如何猜張飛的啞謎呢?
[本話題由 Djogchen 於 2010-01-16 09:34:38 編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