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5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由名可名想到。。。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7-30 10:0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老子的名可名,非常名,在一定意義上提示了名不副實的現象。細想起來,名倒底是什麼?怎樣才能做到名實相符?有沒有可能做到名實相符?在什麼範圍和程度上做到名實相符?這不僅僅是哲學問題,也是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的挑戰。

不知大家知道不知道一句俗話:有取錯名的,沒有叫錯號的。這個號就是外號,也叫綽號。有的人專門給人取外號,實在是惟妙惟肖。

上大學的時候,在食堂吃飯,飯廳有一個講台,有一位工農兵學員出身的老師,男性,未婚,每逢吃飯的時候,都到那個台上,一邊吃飯,一邊轉圈,當然醉翁之意不在酒,兩眼不間斷地在學生中掃視,大概在做一些有目的的偵察了解。我們幾個背地裡就給他起了個綽號:觀察與思考。

為什麼有這句俗語呢?大概是因為取名的時候,是代表了理想,而理想離現實往往距離不小;而綽號呢,則是描述,描述的東西,或者傳神,或者肖似,至少不離大譜。

而真正的名是什麼呢?實際是名後面的實際。這個名要是恰如其分,就應該如實反映實際。名其實應該有這個功能:隨著實際的變化而變化。而對一個人而言,綽號是可以不斷變化的,而名是不能經常變化的。因此老子有言,名可名,非常名。名字可以有,但是是不是名實相符就不肯定了。而不符合實際的名意義就不大了,更別說有可能帶來的誤導了。

擴大言之,如果名是對實的描述,那麼所有話語文字無不可以稱為名,只是繁簡不同,長短不一。比如說宇宙,包羅萬有,要想確切,只有這兩個字不行,恐怕世間所有的描述都加在一起才有可能給它一個全面的描述。當然加在一起,依然更有可能不全面。這樣我們的名實際上就有簡單和複雜之分了。

回到老子,當然他的名顯然是指的道,就是給道起一個名字叫做道。雖然名字有了,但是若把它看成是一成不變的,恐怕也就不知道道是什麼東西了。所以老子告誡我們:名可名,非常名。

這個告誡對我們的實踐意義在於,我們要把注意力放在實際上,名字上的含義只是一時的描述,可能描述的不正確;也可能當時正確,隨後就變化了。這個現實和認識之間的鴻溝如何跨越,是哲學家不斷探討的,也是我們不斷實踐摸索的。

拋磚引玉,請大家隨便聊聊。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沙發
zhaiji 發表於 2008-10-16 09:19 | 只看該作者
世界上沒有任何東西是一成不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3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10-16 12:17 | 只看該作者
是的,理解道德經,「變」是一個關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44

主題

1773

帖子

115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52
4
zhaiji 發表於 2008-11-1 00:06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應該隨道而變, 還是讓道隨我們而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57
5
 樓主|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9-3-18 09:56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道在一定意義上是比較穩定的。而名,也就是人根據自己對道的認識卻是可變的,也是應該變的。因為即使道不變,其表現形式可以變;即使表現沒有變,我們的認識可能變。所有這些變,必然導致名的變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9

主題

1302

帖子

1104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04
6
9438 發表於 2009-3-25 12:32 | 只看該作者
就是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的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9 10:3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